六瓣梅之京城风云 第九十五章 谋争
听了王平的话,陈首善眼前一亮:“不错,大队先行,小队稍后出发走小路追赶,正好也方便设伏。”
左明义听了,频频点头道:“劫走的粮食少,影响不大,不失为一个法子。”
何必胜眼看事情就这样要谋定,立刻慌了,忙站出来说道:“恩相,如果这样,倒还不如不劫!”
这回,左明义、陈首善、王平三人一齐看向何必胜,大有看他怎么圆话的意思。
何必胜到底是兵部尚书,即使面对三个人无声的诘问,也毫无惧色,昂首说道:“左相,两位大人。你们刚才说劫小放大,这样做成功的可能确实更大,可有没有想过,大头还是运到了燕王手里呀,这个烫手山芋还是给了燕王。”
“那你说怎么办?”左明义问道。
何必胜又有些犹豫了,说道:“我的意思,咱还是静观其变,这次先把粮食安安全全地运到云廊,修渠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就是马志远也说了要三年,我们......”
“哼!”陈首善冷哼了一声,打断了何必胜,“何大人,你是不是怕劫粮牵连到兵部,牵连到你啊。”
“陈大人,恩相刚刚说了议事堂里只议事,我也只是发表一下自己意见!既然,陈大人觉得我何必胜再为自己算计,那就当我没说!”何必胜带着怒气,冲陈首善一拱手,生气地把头扭向堂外不说话了。
“唉,你们两个呀,自从进士及弟后就是这幅德行。现在都是二品大员,一部之首,还这么的孩子气!几时能让我放心!”左明义摇摇头,然后对陈首善责备道,“厅堂议事,要让人把话说完!刚才确是你的不对。”
陈首善只得拱手:“相爷,卑职错了。何大人,大人有大量,多多海涵。”
左明义又看向何必胜,还是一副气鼓鼓的样子,忍俊不禁道:“何必胜,这就生气了?就这点度量,你这兵部尚书,指挥千军万马的人,以后还怎么打仗?!敌人阵前骂阵就能把你气死!”
“陈大人又不在敌营,谁能气到我?!”何必胜猛地抬头说道。
“哈哈哈....”这一句话逗乐了所有人,议事堂的气氛终于轻松起来。
笑声过后,左明义说道:“还是按陈首善的意思做两手准备。如果万不得已,需要劫粮,兵部就把粮队分为一大一小,大队先行走大路,小队后行走小路。最好是把小队押送的任务交给户部,这样兵部也能不受牵连。”
“何大人,你看怎么样?”左明义特地看向何必胜。
“全听恩相调遣!”何必胜干脆地回道。
“好!”左明义大大地夸赞了一句,“劫完粮后,陈大人、王大人,你们找几个御史首先以督运粮草不力的明义弹劾张敬之,然后以盗匪频出、路途不畅、耗费巨大为由奏请停止修渠!”
左明义说完,摸了摸胡子,扫视堂下三人说道:“你们看还有什么遗漏?”
“全听相爷吩咐。”
张敬之刚从兵部对接完运粮的事宜,一脸阴沉地来到王府。
“怎么了?不顺?!”端王问道。
张敬之把何必胜要分队运粮的意思跟端王说了。
端王:“好好的,为什么要分两队?”
张敬之笑道:“何必胜说兵部大车不足,要从外面调些车来,时间来不及,所以分两队运。还说前队兵部出兵负责,后队由户部衙役自己负责。”
“岂有此理!”端王愤怒地说道,“这不是明摆着要找后队的茬吗?你同意了?”
张敬之苦笑道:“我没同意,可也没办法让他同意。”
端王脸一横:“我这就叫他过来,出兵护粮是兵部职责所在,他这个尚书怎么能说得出这样的话!”
端王说到做到,立刻着人领了令牌,去兵部请了何必胜。过了一会儿,那人一个人回来了,何必胜推说公务繁忙,明日再来王府。
端王的脸铁青着,他已被任命为监国,可左党的人还是这样无视自己,他不由得回忆起那日在西宫中与丽妃的对话,心中猛地升腾起一股火气来。
“备马!”
“王爷,去哪里?”
“去兵部衙门!”
张敬之看着端王有些担心地说道:“王爷!....”
“在这里等我!”端王跨上马背,冲张敬之丢下一句,“啪”地甩起马鞭,嘚嘚地冲向兵部。
刚刚给了张敬之一顿颜色,何必胜得意地在坐在桌前喝着茶,公文公事都由手下再做,真个当甩手掌柜,清闲的很。
此时一个人影闯进衙门,何必胜刚要训斥,忽然发现来人竟是端王。
端王眉毛立起,双目圆睁,直直看向桌前的兵部尚书,脚下生风,三步并两步地来到桌前。
“何必胜!”端王大吼一声,震得衙门屋顶的瓦片都抖起来。
何必胜本看不上端王,只是刚才这一嗓子实在厉害,他惊得一下从座位上弹起:“下官见过端王殿下!”
“我现在是监国!”端王大声吼道,他下了决心,一定要改变自己在左党人心中软弱的印象。
“是!监国大人!”何必胜想起刚才挤兑张敬之的场景,顿感处境不妙,额上已微微冒汗。
“好!”端王走到衙门正堂正座前坐下,何必胜识趣地走到堂下。
“叫你去商量国是怎么不去?”
“下官公务繁忙,难以抽身。”
“公务繁忙?你的公务呢?在哪?”端王低头扫视面前的桌子,除了一座笔架,一本《说岳全传》外,空空如也。
端王拿起《说岳全传》,举在空中抖了抖,说道:“何必胜,这就是你的公务?”
“额,下官的公务刚刚处理完,这只是平时的一点消遣。”
“好!你既喜欢看《说岳》,就跟本监国说说岳飞其人如何?”
何必胜抬头看了一眼端王,马上又低下头说道:“岳武穆,忠肝义胆,智勇无双,一心为国,堪称人臣之楷模,只是生不逢时,冤死于风波亭中,可叹,可惜。”
这话里便是藏着话锋了。
端王笑了:“你这是在自比岳飞?”
“下官不敢!”
“你可以敢!你也是朝中一品大员,岳飞品级还没有你高!你手握大权,自当效仿历代贤良忠臣通,殚精竭虑,为国为民......”端王义正言辞地说了一大段。
“监国说的极是,下官受教了。”何必胜不断地点头称是,一心想送走这尊大神。
“朝廷运粮资助云廊修渠是天子之一,利国利民,你为什么要分批去运!?”
“回监国,兵部大车不足,运力稀缺,下官才出此下策,望监国体量!”何必胜还是刚才那一模一样的说辞。
“你差多少大车?”
“三十辆。”
“好,三十辆大车,你搞不到,我是监国,我来帮你搞!兵部没有,我去其他部调,其他部不够,我从自己王府里抽!六个时辰之内,我担保三十辆大车送到兵部衙门大院!”
何必胜心里一惊,赶紧双膝跪下:“下官叩谢监国!”
“别急着谢,粮队一齐出发一齐到达,时间一刻也不能迟!”端王命令道。
“自然!自然!”
“本监国每两个时辰要知道粮队准备情况。”
“一定,下官,一定按时报告。”
“何必胜别耍花招,本监国会一直在你的兵部办公,直到粮队出发为止!”
左明义听了,频频点头道:“劫走的粮食少,影响不大,不失为一个法子。”
何必胜眼看事情就这样要谋定,立刻慌了,忙站出来说道:“恩相,如果这样,倒还不如不劫!”
这回,左明义、陈首善、王平三人一齐看向何必胜,大有看他怎么圆话的意思。
何必胜到底是兵部尚书,即使面对三个人无声的诘问,也毫无惧色,昂首说道:“左相,两位大人。你们刚才说劫小放大,这样做成功的可能确实更大,可有没有想过,大头还是运到了燕王手里呀,这个烫手山芋还是给了燕王。”
“那你说怎么办?”左明义问道。
何必胜又有些犹豫了,说道:“我的意思,咱还是静观其变,这次先把粮食安安全全地运到云廊,修渠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就是马志远也说了要三年,我们......”
“哼!”陈首善冷哼了一声,打断了何必胜,“何大人,你是不是怕劫粮牵连到兵部,牵连到你啊。”
“陈大人,恩相刚刚说了议事堂里只议事,我也只是发表一下自己意见!既然,陈大人觉得我何必胜再为自己算计,那就当我没说!”何必胜带着怒气,冲陈首善一拱手,生气地把头扭向堂外不说话了。
“唉,你们两个呀,自从进士及弟后就是这幅德行。现在都是二品大员,一部之首,还这么的孩子气!几时能让我放心!”左明义摇摇头,然后对陈首善责备道,“厅堂议事,要让人把话说完!刚才确是你的不对。”
陈首善只得拱手:“相爷,卑职错了。何大人,大人有大量,多多海涵。”
左明义又看向何必胜,还是一副气鼓鼓的样子,忍俊不禁道:“何必胜,这就生气了?就这点度量,你这兵部尚书,指挥千军万马的人,以后还怎么打仗?!敌人阵前骂阵就能把你气死!”
“陈大人又不在敌营,谁能气到我?!”何必胜猛地抬头说道。
“哈哈哈....”这一句话逗乐了所有人,议事堂的气氛终于轻松起来。
笑声过后,左明义说道:“还是按陈首善的意思做两手准备。如果万不得已,需要劫粮,兵部就把粮队分为一大一小,大队先行走大路,小队后行走小路。最好是把小队押送的任务交给户部,这样兵部也能不受牵连。”
“何大人,你看怎么样?”左明义特地看向何必胜。
“全听恩相调遣!”何必胜干脆地回道。
“好!”左明义大大地夸赞了一句,“劫完粮后,陈大人、王大人,你们找几个御史首先以督运粮草不力的明义弹劾张敬之,然后以盗匪频出、路途不畅、耗费巨大为由奏请停止修渠!”
左明义说完,摸了摸胡子,扫视堂下三人说道:“你们看还有什么遗漏?”
“全听相爷吩咐。”
张敬之刚从兵部对接完运粮的事宜,一脸阴沉地来到王府。
“怎么了?不顺?!”端王问道。
张敬之把何必胜要分队运粮的意思跟端王说了。
端王:“好好的,为什么要分两队?”
张敬之笑道:“何必胜说兵部大车不足,要从外面调些车来,时间来不及,所以分两队运。还说前队兵部出兵负责,后队由户部衙役自己负责。”
“岂有此理!”端王愤怒地说道,“这不是明摆着要找后队的茬吗?你同意了?”
张敬之苦笑道:“我没同意,可也没办法让他同意。”
端王脸一横:“我这就叫他过来,出兵护粮是兵部职责所在,他这个尚书怎么能说得出这样的话!”
端王说到做到,立刻着人领了令牌,去兵部请了何必胜。过了一会儿,那人一个人回来了,何必胜推说公务繁忙,明日再来王府。
端王的脸铁青着,他已被任命为监国,可左党的人还是这样无视自己,他不由得回忆起那日在西宫中与丽妃的对话,心中猛地升腾起一股火气来。
“备马!”
“王爷,去哪里?”
“去兵部衙门!”
张敬之看着端王有些担心地说道:“王爷!....”
“在这里等我!”端王跨上马背,冲张敬之丢下一句,“啪”地甩起马鞭,嘚嘚地冲向兵部。
刚刚给了张敬之一顿颜色,何必胜得意地在坐在桌前喝着茶,公文公事都由手下再做,真个当甩手掌柜,清闲的很。
此时一个人影闯进衙门,何必胜刚要训斥,忽然发现来人竟是端王。
端王眉毛立起,双目圆睁,直直看向桌前的兵部尚书,脚下生风,三步并两步地来到桌前。
“何必胜!”端王大吼一声,震得衙门屋顶的瓦片都抖起来。
何必胜本看不上端王,只是刚才这一嗓子实在厉害,他惊得一下从座位上弹起:“下官见过端王殿下!”
“我现在是监国!”端王大声吼道,他下了决心,一定要改变自己在左党人心中软弱的印象。
“是!监国大人!”何必胜想起刚才挤兑张敬之的场景,顿感处境不妙,额上已微微冒汗。
“好!”端王走到衙门正堂正座前坐下,何必胜识趣地走到堂下。
“叫你去商量国是怎么不去?”
“下官公务繁忙,难以抽身。”
“公务繁忙?你的公务呢?在哪?”端王低头扫视面前的桌子,除了一座笔架,一本《说岳全传》外,空空如也。
端王拿起《说岳全传》,举在空中抖了抖,说道:“何必胜,这就是你的公务?”
“额,下官的公务刚刚处理完,这只是平时的一点消遣。”
“好!你既喜欢看《说岳》,就跟本监国说说岳飞其人如何?”
何必胜抬头看了一眼端王,马上又低下头说道:“岳武穆,忠肝义胆,智勇无双,一心为国,堪称人臣之楷模,只是生不逢时,冤死于风波亭中,可叹,可惜。”
这话里便是藏着话锋了。
端王笑了:“你这是在自比岳飞?”
“下官不敢!”
“你可以敢!你也是朝中一品大员,岳飞品级还没有你高!你手握大权,自当效仿历代贤良忠臣通,殚精竭虑,为国为民......”端王义正言辞地说了一大段。
“监国说的极是,下官受教了。”何必胜不断地点头称是,一心想送走这尊大神。
“朝廷运粮资助云廊修渠是天子之一,利国利民,你为什么要分批去运!?”
“回监国,兵部大车不足,运力稀缺,下官才出此下策,望监国体量!”何必胜还是刚才那一模一样的说辞。
“你差多少大车?”
“三十辆。”
“好,三十辆大车,你搞不到,我是监国,我来帮你搞!兵部没有,我去其他部调,其他部不够,我从自己王府里抽!六个时辰之内,我担保三十辆大车送到兵部衙门大院!”
何必胜心里一惊,赶紧双膝跪下:“下官叩谢监国!”
“别急着谢,粮队一齐出发一齐到达,时间一刻也不能迟!”端王命令道。
“自然!自然!”
“本监国每两个时辰要知道粮队准备情况。”
“一定,下官,一定按时报告。”
“何必胜别耍花招,本监国会一直在你的兵部办公,直到粮队出发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