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战乱与冲突 > 第58章 春秋首霸

战乱与冲突 第58章 春秋首霸

    郑国的内乱消除了,寤生得以集中精力治理郑国。但树欲静而风不止,自祖父、父亲到寤生,祖孙三代都是周王朝的卿士。尽管东周建立后,周王姬宜臼就有不再任用寤生的想法,但因为瞻前顾后,始终也没有这样做。公元前720年,姬宜臼去世。

    公元前719年,姬宜臼的孙子姬林继位,成为东周第二任周王。因为太子姬泄父早已去世。只好由姬泄父的儿子姬林继位。

    以前国都在镐京,周王室经常要提防西戎等戎狄的入侵。现在远离了戎狄,没有了这方面的担忧。但面对郑国逐步强大,姬林还是做出了选择。他打算让虢国国君虢公,来担任东周的卿士。

    东周与郑国相邻,东周在西,郑国在东。周王室内部,也有寤生的眼线,所以很快就得知了消息。卿士就是东周的司徒,是一个有实权,在周王室和各诸侯国有影响力的职位。

    对于这样的变动,寤生大怒。他随即陈兵两国边境,派遣使者质问姬林这样做的理由。姬林当然没有什么理由,只好支支吾吾,顾左右而言他。使者回去转告寤生,他非要刨根问底不可。

    郑国的开国之君姬友,是周宣王姬静的同母弟。自公元前806年立国,到姬林继位为周王,才过去了八十多年、三四代人。按照血缘关系,寤生是姬宜臼的堂弟,是姬林的堂祖父。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加上各种错综复杂的事情,已经从姬静、姬友亲兄弟俩的亲密无间,变成了现在的互不信任和互相猜忌。

    本来姬林没有正当理由换掉寤生,卿士一职也不是世袭的。但面对郑国在边境耀武扬威的军队,早已今非昔比的王权,姬林哪里还有权威颐指气使。作为天下共主的他,只好委曲求全。

    这个时候,郑国大臣祭足,却带领郑国军队,把温地和洛邑附近的麦子割了。不管怎么说,周王也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不拿姬林当回事也就算了,还要明目张胆割东周的麦子运回郑国。

    可能在寤生心里,割你东周的麦子算什么。谁让你拿掉我的卿士之职?想当年,两个小国东虢国和郐国,还让我灭了呢。

    威逼利诱、软硬兼施,姬林又不敢与郑国交战,怎么办?

    姬林提出让自己的儿子姬狐,去郑国当人质。这让东周大臣们感觉有损周王室脸面,于是提出一个折中方案。让姬狐去郑国当人质,寤生让自己的儿子姬忽去洛邑当人质,这就是周郑交质。

    周郑交质的本质,是周郑交恶。虽然寤生蔑视周王室,没有把姬林当回事。不过还是有一些诸侯国,愿意听从周王姬林的命令。这些诸侯国基本上是郑国的邻国,有宋、陈、蔡、卫等。

    可见周王姬林,还是有一些号召力的,能够让郑国周围的诸侯国,变成郑国的敌人。在姬林看来,郑国树敌越多,对自己越有利。但与郑国开战需要理由,这样的理由,随便可以找到。

    共叔段之乱以后,他的儿子公孙滑在卫国避难。而郑国呢,收留了宋国的公子冯在郑国避难。在哪个国家避难,肯定和哪个国家的国君关系好,否则不可能在这个诸侯国避难。

    这一年,卫国国君卫桓公,被其弟州吁杀死,州吁当上了卫国国君。这是东周立国五十年来,第一次有诸侯国国君被弑杀。为了躲避国内的战乱,卫桓公的弟弟、公子晋跑到了邢国。

    州吁为了自己的君位,联合宋国、陈国、蔡国,加上卫国的军队,一起攻打郑国。四国军队包围了新郑,攻打新郑东门。但新郑城池坚固,联军打了五天,没什么进展,只好悻悻退去。

    其实在两年前平乱后,姬段的儿子姬滑就逃到了卫国。卫桓公打着替姬段报仇的旗号,攻占了郑国的廪延。这时周平王姬宜臼还在世,在姬宜臼授意下,郑国联合虢国一起攻打卫国南部。又与邾国国君、鲁国公子豫在邾国的城池翼邑会盟。

    有了结盟的底气,第二年,寤生就派遣郑国军队,攻打卫国。

    公元前721年宋穆公死,公子与夷即位,就是宋殇公。宋国公子冯害怕被害,就逃到了郑国。寤生灵机一动,有了让公子冯当宋国国君的想法。各诸侯国的矛盾、冲突,就在这样的乱局中。

    为了寻找盟友,郑国于这年年底,与东方大国齐国,在石门订立了盟约。郑国一系列操作,都是为了防范潜在的敌人。

    敌人还是来了,并且是四国联军。虽然包围郑国国都新郑五天,后来撤军了。但并不甘心的四国联军,在这年秋天再次攻打郑国。这一次不但打败了郑国的步军,还割走了不少郑国的谷子。

    在四国联军看来,你郑国能割周王室的麦子。我们四国联军,一样可以如法炮制,割你郑国的谷子,也替周天子出出气。

    卫国国君卫桓公姬完,因为要到洛邑朝见周天子姬林。在送行的酒宴上,其弟州吁把他杀死。但好景不长,拥立州吁当上卫国国君的石厚,被其父石碏设下的计谋,和州吁一起在陈国被杀。

    由此可见,进入东周以来,诸侯国国君,的确是个高危职业。

    对于国土和人口并不多的郑国,要同时与几个诸侯国开战,的确有些吃力。于是,寤生经过一番准备,于公元前716年,发动了攻打陈国之战。郑国军队,轻易击败了陈国。

    寤生打算趁这次胜利,离间那几个与郑国为敌的诸侯国, 就派人与陈国议和。但陈国国君陈桓公,不顾大臣的劝说,执意拒绝了和议。寤生又想了一个办法,希望自己的儿子姬忽,能够娶陈桓公的女儿妫氏为妻。陈桓公欣然应允,郑国、陈国结成联盟。

    诸侯国是敌是友,化敌为友,就像六月的天说变就变。

    通过分化、瓦解、结盟等方式,寤生在中原地区,击败了宋国、蔡国、卫国、鲁国等的多次进攻,树立了自己春秋初期的霸主地位。姬寤生治理下的郑国,被称为“春秋小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