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乱与冲突 第129章 彭衙之战
楚成王在位几十年,一直没有立继承人。当他询问令尹子上,能不能立儿子商臣为太子时,子上持保留态度,甚至反对。但后来楚成王没有听从子上的意见,还是立商臣为太子。
因为这件事,商臣一直对子上耿耿于怀。这一次撤军,可让商臣抓住了把柄。他对楚成王说,本来楚军可以击败晋军,但子上接受了晋军的贿赂,就没有与晋军开战,撤兵回国了。
贿赂敌国这个罪名的杀伤力,还是蛮大的。无奈之下,子上无力分辩,只好自杀。成得臣自杀,子上自杀。与秦国、晋国相比,那些打了败仗的将领,是多么幸运,国君是多么宽宏大量啊!
城濮之战后,晋国与楚国一度中断了来往。其实两国或多国总是剑拔弩张,并不是一件好事。各国的互通有无,还是需要的。
汦水之战发生前,赵衰推荐阳处父前往楚国,商议两国恢复正常联系。阳处父没有辜负赵衰和晋襄公的希望,使晋国和楚国恢复了正常的交流。因为这一贡献,晋襄公把阳地封给了阳处父。
但因为城濮之战产生的郁结,不可能马上消失。为了救援蔡国,子上担忧楚军实力有限,准备让沈国协助楚军。对晋国来说,虽然沈国是个小国,但也能给晋军增加一些军事压力。
而沈国一旦加入楚军,就成了晋国的敌人。成为中原霸主的敌人,离开楚国的日子,将会非常难过。楚国密谋让沈国派兵协助,让晋国的探子发现了。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阳处父决定撤兵。
但不与楚军交战,直接撤兵北归,显然回国后不好交代。于是阳处父做了几手准备。第一,做好和楚国联军交战的准备。第二,让将士们砍伐竹子和树木,尽量多制造木筏和竹筏,以备不时之需。第三,派遣使者前往楚营,制造准备与楚军交战的假象。
阳处父的计谋还是有效的,晋军已经退兵,子上才发现上当了。但再追击晋军,已经来不及了。晋军已经撤退到郑国,这里是中原的核心区。楚军然后追上来,就要冒与晋军决战的风险。
那个无法决定自己命运的沈国,虽然没有给楚国真正帮上忙。但沈国答应出兵助楚,已经把自己塑造成了晋国的敌人。
成得臣是楚国令尹,因城濮之战战败而自杀。子上是继任的令尹,在汦水之战中无功而返,也杀身成仁。先轸战死,儿子先且居代替其中军将一职;成得臣自杀,儿子成大心当了楚国令尹。
古代的将领,看上去威风凛凛,号令三军。可一个不留神,就会得罪国君。或者因为战场上表现不佳,而被国君赐死。
要想成为霸主,首先要使自己的国家强大。成为霸主,是由一系列的操作促成的,例如“尊王攘夷”,例如平定周王室内乱,调解诸侯国之间的纠纷,等等。臣服了又反悔,就要拳头伺候。
卫国是城濮之战的发生地,虽然后来卫国不得不投靠晋国。但卫国与曹国一样,因为最初是楚国阵营。城濮之战以后,两国的国土受到鲁国等国的蚕食和分割。卫成公的心里,堵得慌。
心情变差了,就干脆不去朝见晋襄公。在那个霸主为王,周王为傀儡的时代,不去朝见周襄王,不会有什么严重后果;但不去朝见霸主晋襄公,不按时缴纳贡赋,霸主是不会容忍的。
公元前626年,为了延续晋国的霸业,也为了自己的脸面,晋襄公再一次御驾亲征,目标是卫国。因为晋军是从晋国西南部出发,所以就要经过周王室的土地。上任不满一年的先且居,还是很有先见之明的。他提醒晋襄公,应该趁机去朝见周襄王。
霸主就是霸王,哪里还会想起洛邑住着周天子。出于礼节和政治需要,晋襄公还是到温地朝见了周襄王。虽然周襄王不可能同意晋国攻打卫国,但得了面子的周襄王,可能就不会阻拦了。
随即,先且居率领晋军攻打卫国。卫国因为城濮之战,还没有恢复过来。几年后又受到晋军攻伐,哪里受得了。卫国的戚地被晋军攻占,有的卫国大臣成了晋军的俘虏,这就是戚之战。
大难不死的卫成公,并没有在晋军面前委曲求全。这个时候的陈国,也已经投靠楚国。卫成公跑到陈国,希望陈国与晋国开战,进而把楚国拉下水。陈共公也非常痛恨晋国,两个人一拍即合。在卫成公的拱火之下,陈共公命令大夫孔达率军与晋军交战。
可惜的是,陈国军队哪里是晋军的对手。孔达率领的陈军,大败逃回陈国。在中原与晋军交战的几个国家,好像和西方的秦国商量好了。因为崤之战的惨败,秦国一直在寻找复仇的机会。
按捺不住的秦穆公,急于雪崤之战之耻。公元前625年,他再次任命孟明视为主将,率军攻打晋国。先且居只好放弃攻伐卫国和陈国,率晋军回撤晋国。秦国,才是晋国危险而长期的敌人。
先且居撤回的晋军,与孟明视率领的秦军,在彭衙遭遇。势均力敌的较量,胜败有时候有偶然性。孟明视率领的秦军,就是为了报仇雪恨而来。心中的怒火,已经转化为志在必得的战斗力。
晋军内部,出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情况。先轸在世时,一个叫狼瞫的将领,负责给先轸驾驭兵车。这个职位,有很容易晋升的机会。但后来因为狼瞫得罪了先轸,就免了狼瞫的御戎之职。
狼瞫心里憋了一肚子气,就要在彭衙战场上发泄出来。在接下来与秦军的交战中,狼瞫带领手下为数不多的晋军,对秦军发起了疯狂的进攻。见秦军溃退,先且居抓住战机,立即率领晋军追杀秦军。孟明视率领的秦军,又一次大败逃回秦国。
狼瞫为了发泄心中的怒气,战死了。他的死,在晋国的历史上留下了一抹亮色,也成就了先且居在彭衙之战中的战功。
几乎没脸见人的孟明视等人,再一次被秦穆公原谅。与一次次逼迫大臣自杀的楚国相比,秦国将领的生存环境,是非常好的。
因为这件事,商臣一直对子上耿耿于怀。这一次撤军,可让商臣抓住了把柄。他对楚成王说,本来楚军可以击败晋军,但子上接受了晋军的贿赂,就没有与晋军开战,撤兵回国了。
贿赂敌国这个罪名的杀伤力,还是蛮大的。无奈之下,子上无力分辩,只好自杀。成得臣自杀,子上自杀。与秦国、晋国相比,那些打了败仗的将领,是多么幸运,国君是多么宽宏大量啊!
城濮之战后,晋国与楚国一度中断了来往。其实两国或多国总是剑拔弩张,并不是一件好事。各国的互通有无,还是需要的。
汦水之战发生前,赵衰推荐阳处父前往楚国,商议两国恢复正常联系。阳处父没有辜负赵衰和晋襄公的希望,使晋国和楚国恢复了正常的交流。因为这一贡献,晋襄公把阳地封给了阳处父。
但因为城濮之战产生的郁结,不可能马上消失。为了救援蔡国,子上担忧楚军实力有限,准备让沈国协助楚军。对晋国来说,虽然沈国是个小国,但也能给晋军增加一些军事压力。
而沈国一旦加入楚军,就成了晋国的敌人。成为中原霸主的敌人,离开楚国的日子,将会非常难过。楚国密谋让沈国派兵协助,让晋国的探子发现了。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阳处父决定撤兵。
但不与楚军交战,直接撤兵北归,显然回国后不好交代。于是阳处父做了几手准备。第一,做好和楚国联军交战的准备。第二,让将士们砍伐竹子和树木,尽量多制造木筏和竹筏,以备不时之需。第三,派遣使者前往楚营,制造准备与楚军交战的假象。
阳处父的计谋还是有效的,晋军已经退兵,子上才发现上当了。但再追击晋军,已经来不及了。晋军已经撤退到郑国,这里是中原的核心区。楚军然后追上来,就要冒与晋军决战的风险。
那个无法决定自己命运的沈国,虽然没有给楚国真正帮上忙。但沈国答应出兵助楚,已经把自己塑造成了晋国的敌人。
成得臣是楚国令尹,因城濮之战战败而自杀。子上是继任的令尹,在汦水之战中无功而返,也杀身成仁。先轸战死,儿子先且居代替其中军将一职;成得臣自杀,儿子成大心当了楚国令尹。
古代的将领,看上去威风凛凛,号令三军。可一个不留神,就会得罪国君。或者因为战场上表现不佳,而被国君赐死。
要想成为霸主,首先要使自己的国家强大。成为霸主,是由一系列的操作促成的,例如“尊王攘夷”,例如平定周王室内乱,调解诸侯国之间的纠纷,等等。臣服了又反悔,就要拳头伺候。
卫国是城濮之战的发生地,虽然后来卫国不得不投靠晋国。但卫国与曹国一样,因为最初是楚国阵营。城濮之战以后,两国的国土受到鲁国等国的蚕食和分割。卫成公的心里,堵得慌。
心情变差了,就干脆不去朝见晋襄公。在那个霸主为王,周王为傀儡的时代,不去朝见周襄王,不会有什么严重后果;但不去朝见霸主晋襄公,不按时缴纳贡赋,霸主是不会容忍的。
公元前626年,为了延续晋国的霸业,也为了自己的脸面,晋襄公再一次御驾亲征,目标是卫国。因为晋军是从晋国西南部出发,所以就要经过周王室的土地。上任不满一年的先且居,还是很有先见之明的。他提醒晋襄公,应该趁机去朝见周襄王。
霸主就是霸王,哪里还会想起洛邑住着周天子。出于礼节和政治需要,晋襄公还是到温地朝见了周襄王。虽然周襄王不可能同意晋国攻打卫国,但得了面子的周襄王,可能就不会阻拦了。
随即,先且居率领晋军攻打卫国。卫国因为城濮之战,还没有恢复过来。几年后又受到晋军攻伐,哪里受得了。卫国的戚地被晋军攻占,有的卫国大臣成了晋军的俘虏,这就是戚之战。
大难不死的卫成公,并没有在晋军面前委曲求全。这个时候的陈国,也已经投靠楚国。卫成公跑到陈国,希望陈国与晋国开战,进而把楚国拉下水。陈共公也非常痛恨晋国,两个人一拍即合。在卫成公的拱火之下,陈共公命令大夫孔达率军与晋军交战。
可惜的是,陈国军队哪里是晋军的对手。孔达率领的陈军,大败逃回陈国。在中原与晋军交战的几个国家,好像和西方的秦国商量好了。因为崤之战的惨败,秦国一直在寻找复仇的机会。
按捺不住的秦穆公,急于雪崤之战之耻。公元前625年,他再次任命孟明视为主将,率军攻打晋国。先且居只好放弃攻伐卫国和陈国,率晋军回撤晋国。秦国,才是晋国危险而长期的敌人。
先且居撤回的晋军,与孟明视率领的秦军,在彭衙遭遇。势均力敌的较量,胜败有时候有偶然性。孟明视率领的秦军,就是为了报仇雪恨而来。心中的怒火,已经转化为志在必得的战斗力。
晋军内部,出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情况。先轸在世时,一个叫狼瞫的将领,负责给先轸驾驭兵车。这个职位,有很容易晋升的机会。但后来因为狼瞫得罪了先轸,就免了狼瞫的御戎之职。
狼瞫心里憋了一肚子气,就要在彭衙战场上发泄出来。在接下来与秦军的交战中,狼瞫带领手下为数不多的晋军,对秦军发起了疯狂的进攻。见秦军溃退,先且居抓住战机,立即率领晋军追杀秦军。孟明视率领的秦军,又一次大败逃回秦国。
狼瞫为了发泄心中的怒气,战死了。他的死,在晋国的历史上留下了一抹亮色,也成就了先且居在彭衙之战中的战功。
几乎没脸见人的孟明视等人,再一次被秦穆公原谅。与一次次逼迫大臣自杀的楚国相比,秦国将领的生存环境,是非常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