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穿明末:我带领大明统治全球 第281章 软禁、征兵以及成立海船研究所。
热门推荐:
一睁眼,回到乖宝暗恋我时期
鉴宝捡漏从1988开始
卧底三年,我被大嫂们养成教父
我一个精神病,不怕鬼很合理吧
远征军,从收编溃兵开始称霸南洋
绑定系统:我开局少走几十年弯路
让你做模型,没让你造军舰啊?
神医毒妃之空间有灵泉
抗战:特战营穿越淞沪屠百万鬼子
登州营就不用说了,打败孔有德后,整个登州城已经完全在陈平安的掌控之中。
东江镇则是明朝末年为抵御后金在辽东的势力,大明在皮岛(今属朝鲜)及其附近岛屿设东江镇。
它是明朝在辽东沿海的重要军事据点,毛文龙为东江镇总兵。之前毛文龙率部以皮岛为根据地,不时袭扰后金后方,在一定时期内牵制了后金军队,在明清战争格局中发挥了特殊的战略作用。
东江镇就是归登莱这边节制的,登莱这边负责东江镇的军事调度与指挥,当然,这都是名义上的,毛文龙在的那会儿,连袁崇焕都不鸟,更不可能听登莱这边的指挥了。
东江镇孤悬海外,而且这会儿东江镇其实也挺乱的,孔有德反叛占了登州城后,都派船去东江镇招兵,你说东江镇能不乱吗?
而且这会儿辽东那边正在和大明干仗呢,所以东江镇这个前线暂时不能大动,需要先放着,暂时不管。
于是,这一次大清理的主要就是莱州营,登莱地区各县的军营以及分布在山东半岛的19处海防卫所。
新官上任,召集手下将领开会,大家自然是没有丝毫的戒心,都欢欢喜喜的备好见面礼,赶到登州城给陈平安上孝敬。
好吧,这都是官场潜规则嘛。
于是乎,一个个进了城的登莱地区各地将领,立马就被陈平安给抓捕软禁。
然后就是陈平安的手下,带着山东总督和陈平安这个登莱总兵的公文,前往各地接管当地军权。
仅仅一天的功夫,登莱地区的所有军事力量都非常和平的过渡到了陈平安手里。
军权和平过渡,接下来的事情也就简单了,明末官场,但凡想要找一个被软禁官员的犯罪证据,那都是一找一大把的事儿。
剩下的事情就是找几个替罪羊给崇祯交差,其他的多榨出点银子来也就行了。
军权和平过渡的那一刻,登莱这边的事情其实就可以算是落下帷幕了。
崇祯五年二月二十五日,余大成很是放心的和监军太监刘坤一起启程返回了济南府。
至于登莱这边,陈平安爱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对于陈平安这个利益和他绑在一起的小兄弟,余大成反正是一万个放心的。
余大成离开后的第二天,陈平安就开始以护商队的名义,在登莱各县张贴征兵告示。
征兵两万,陆军一万,水军一万,要求年轻力壮年龄在十八至三十五岁之间,身高不低于170,身家清白,家里有父母或者兄弟姐妹,品性纯良、品行端正者皆可报名。
月俸2两,三餐有肉。
好吧,名义上招兵两万,实际上,陈平安打算招兵六万。
一名正兵,配两名打杂的辅兵,很正常吧?
反正现在陈平安有钱,再招个六万兵,也养的起。
当然,陈平安的招兵依旧是打的招战斗家丁的名义。
根据官府黄册记载,登州府人口约为100万左右,莱州府人口约为90万左右。
有190万人口基数,陈平安本想着招兵6万,应该是轻轻松松的一件事情。
然而,招兵告示发出去一周,陈平安也才仅仅招了一万人稍多一点儿而已。
这尼玛还是陈平安取消了身高限制的原因,要是不取消身高限制的话,一万也招不到。
一询问之下,陈平安才明白,登莱这边都没有人愿意当兵,不愿意的原因也很简单,当兵每月赚到的银子太少了,每月也就能赚个1两银子左右,有时候还到不了一两。
当了兵随时可能去打仗,赚的少,风险还高,要不是家里实在太困难的,根本没有人愿意去当兵。
至于说陈平安的招兵告示上写着月俸2两,三餐有肉,好吧,根本没人信。
陈平安这次招到的一万人,大部分还是从跟昌乐县接壤的潍县那边的征兵点送过来的兵。
潍县有不少村子听说过昌乐县那边驻扎的护商队的名声,不少人知道进护商队当兵待遇是真的好。
一番打听之下,这次招兵的护商队,跟昌乐县那边驻扎的护商队是一家,这才有不少潍县的当地青壮去报名。
说一千,道一万,还是护商队在登莱这边名声不够响亮。
明白了这一点后,陈平安也就不着急了,一万就一万吧,先练着,回头过几个月,等大家见识到进护商队当兵的好处之后,再征兵也就不是什么大问题了。
除了开始训练这一万新兵,陈平安还把整个山东的所有技术不错的造船工匠都集中到了登州城。
登州本来就是重要的军事港口和商业港口,自然有自己的造船厂,登州造船厂这边,战船和商船都能建造。
战船用于海防,以抵御倭寇等外敌入侵;商船则用于与辽东半岛、朝鲜半岛等地的贸易往来。
陈平安作为登莱总兵,想要集中调配整个山东的造船工匠天经地义。
数千名造船工匠全部集中到登州城后,经过一番筛选,陈平安筛选出了1000名技艺最为精湛的工匠,以脱离匠籍为诱饵,把他们收编成为了自己的私人专属工匠。
陈平安让这些人把家属全部搬迁入登州城,给他们安排房产,每月5两银子的高月俸,专门成立了一个海船研究所。
作为一名穿越者,陈平安自然不可能还使用这个时代陈旧的风帆海船出海了。
风帆海船,对季风的依赖性非常大,一年也只能在特定季节在某一区域进行季节性航海,运输效率十分低下。
就比如大明与倭国的海贸,从沿海地区到倭国长崎等港口,顺风时单程可能需十几天到一个月左右。若风向不利或遇恶劣天气,时间会延长,来回一次可能两三个月甚至更久。
海商为追求利润,会尽量增加出海次数,即便如此,但受季风影响在航海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一年其实最多也就能跑个两三次而已。
蒸汽动力的海船就不一样了,就算没有季风,一个月来回一次也都是轻轻松松。
...............
东江镇则是明朝末年为抵御后金在辽东的势力,大明在皮岛(今属朝鲜)及其附近岛屿设东江镇。
它是明朝在辽东沿海的重要军事据点,毛文龙为东江镇总兵。之前毛文龙率部以皮岛为根据地,不时袭扰后金后方,在一定时期内牵制了后金军队,在明清战争格局中发挥了特殊的战略作用。
东江镇就是归登莱这边节制的,登莱这边负责东江镇的军事调度与指挥,当然,这都是名义上的,毛文龙在的那会儿,连袁崇焕都不鸟,更不可能听登莱这边的指挥了。
东江镇孤悬海外,而且这会儿东江镇其实也挺乱的,孔有德反叛占了登州城后,都派船去东江镇招兵,你说东江镇能不乱吗?
而且这会儿辽东那边正在和大明干仗呢,所以东江镇这个前线暂时不能大动,需要先放着,暂时不管。
于是,这一次大清理的主要就是莱州营,登莱地区各县的军营以及分布在山东半岛的19处海防卫所。
新官上任,召集手下将领开会,大家自然是没有丝毫的戒心,都欢欢喜喜的备好见面礼,赶到登州城给陈平安上孝敬。
好吧,这都是官场潜规则嘛。
于是乎,一个个进了城的登莱地区各地将领,立马就被陈平安给抓捕软禁。
然后就是陈平安的手下,带着山东总督和陈平安这个登莱总兵的公文,前往各地接管当地军权。
仅仅一天的功夫,登莱地区的所有军事力量都非常和平的过渡到了陈平安手里。
军权和平过渡,接下来的事情也就简单了,明末官场,但凡想要找一个被软禁官员的犯罪证据,那都是一找一大把的事儿。
剩下的事情就是找几个替罪羊给崇祯交差,其他的多榨出点银子来也就行了。
军权和平过渡的那一刻,登莱这边的事情其实就可以算是落下帷幕了。
崇祯五年二月二十五日,余大成很是放心的和监军太监刘坤一起启程返回了济南府。
至于登莱这边,陈平安爱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对于陈平安这个利益和他绑在一起的小兄弟,余大成反正是一万个放心的。
余大成离开后的第二天,陈平安就开始以护商队的名义,在登莱各县张贴征兵告示。
征兵两万,陆军一万,水军一万,要求年轻力壮年龄在十八至三十五岁之间,身高不低于170,身家清白,家里有父母或者兄弟姐妹,品性纯良、品行端正者皆可报名。
月俸2两,三餐有肉。
好吧,名义上招兵两万,实际上,陈平安打算招兵六万。
一名正兵,配两名打杂的辅兵,很正常吧?
反正现在陈平安有钱,再招个六万兵,也养的起。
当然,陈平安的招兵依旧是打的招战斗家丁的名义。
根据官府黄册记载,登州府人口约为100万左右,莱州府人口约为90万左右。
有190万人口基数,陈平安本想着招兵6万,应该是轻轻松松的一件事情。
然而,招兵告示发出去一周,陈平安也才仅仅招了一万人稍多一点儿而已。
这尼玛还是陈平安取消了身高限制的原因,要是不取消身高限制的话,一万也招不到。
一询问之下,陈平安才明白,登莱这边都没有人愿意当兵,不愿意的原因也很简单,当兵每月赚到的银子太少了,每月也就能赚个1两银子左右,有时候还到不了一两。
当了兵随时可能去打仗,赚的少,风险还高,要不是家里实在太困难的,根本没有人愿意去当兵。
至于说陈平安的招兵告示上写着月俸2两,三餐有肉,好吧,根本没人信。
陈平安这次招到的一万人,大部分还是从跟昌乐县接壤的潍县那边的征兵点送过来的兵。
潍县有不少村子听说过昌乐县那边驻扎的护商队的名声,不少人知道进护商队当兵待遇是真的好。
一番打听之下,这次招兵的护商队,跟昌乐县那边驻扎的护商队是一家,这才有不少潍县的当地青壮去报名。
说一千,道一万,还是护商队在登莱这边名声不够响亮。
明白了这一点后,陈平安也就不着急了,一万就一万吧,先练着,回头过几个月,等大家见识到进护商队当兵的好处之后,再征兵也就不是什么大问题了。
除了开始训练这一万新兵,陈平安还把整个山东的所有技术不错的造船工匠都集中到了登州城。
登州本来就是重要的军事港口和商业港口,自然有自己的造船厂,登州造船厂这边,战船和商船都能建造。
战船用于海防,以抵御倭寇等外敌入侵;商船则用于与辽东半岛、朝鲜半岛等地的贸易往来。
陈平安作为登莱总兵,想要集中调配整个山东的造船工匠天经地义。
数千名造船工匠全部集中到登州城后,经过一番筛选,陈平安筛选出了1000名技艺最为精湛的工匠,以脱离匠籍为诱饵,把他们收编成为了自己的私人专属工匠。
陈平安让这些人把家属全部搬迁入登州城,给他们安排房产,每月5两银子的高月俸,专门成立了一个海船研究所。
作为一名穿越者,陈平安自然不可能还使用这个时代陈旧的风帆海船出海了。
风帆海船,对季风的依赖性非常大,一年也只能在特定季节在某一区域进行季节性航海,运输效率十分低下。
就比如大明与倭国的海贸,从沿海地区到倭国长崎等港口,顺风时单程可能需十几天到一个月左右。若风向不利或遇恶劣天气,时间会延长,来回一次可能两三个月甚至更久。
海商为追求利润,会尽量增加出海次数,即便如此,但受季风影响在航海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一年其实最多也就能跑个两三次而已。
蒸汽动力的海船就不一样了,就算没有季风,一个月来回一次也都是轻轻松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