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重生皇太孙,祖父朱元璋 第491章朱元璋:早朝不说现在说,咱不用休息吗
作为大明对外开放的门户,廉州府,依旧保持着旺盛的发展势头。
主要是最近大明又搞了不少新玩意出来。
这些东西在欧洲非常流行。
只要不断有新发明出来,欧洲的钱就会源源不断地来!
从一开始跟欧洲和南洋的贸易,到如今,大明在外贸上的收获,已经翻了好几倍。
外贸收入和国内收入大致相当。
“嗯,这倒是个好主意,接下来就是我们大明的货船,争取把这条航线变成正常的航线,狠狠地宰他们一笔。”
朱雄英喃喃自语。
现在所有的交易,都是用金银两种货币。
而且,还是按照大明朝的规矩来的。
也就是说,用的是大明定下的规矩,也是大明来执行。
恐怕用不了几年,南洋和欧洲的国家就会受不了,到了那个时候,他们肯定会想办法把钱抢回来。
不过朱雄英丝毫不惧,他已经想好了给所有人都配上火枪。
只要对方敢过来,朱雄英绝对不会让他们活着离开!
比起朝堂上的奏章,朱雄英更喜欢看科技部的奏章。
下午六七点,朱雄英才离开科技部基地,返回东宫。
第二天一早,朱雄英上完早朝之后,便直奔奉天殿,向朱元璋汇报情况。
那就是大明的生命科学发展之事!
奉天殿,朱元璋早朝刚结束,正准备去偏殿歇息。
就在这个时候,李公公从外面走了进来。
“启禀陛下,太孙求见。”
李公公躬身应道:“他说有重要的事情要向您禀报。”
朱元璋一听,气的胡子都翘起来。
早朝的时候你没来,早朝完了你又说有事情要跟咱说。
合着这满朝文武,包括咱这个皇帝在内,就只有你能睡懒觉?
可是朱元璋想起李公公说过,朱雄英有事要向他禀报。
不得已,只好让朱雄英先进来说。
“宣吧!”
朱元璋冷哼一声,叹了口气。
“是!”
李公公走后不久,朱雄英就跟在他的身后来了。
“爷爷。”
朱雄英并没有站在台下行礼,而是径直走向朱元璋所在的位置。
没想到朱元璋脸色一冷,不悦道:“有事也不上早朝,到朝堂上说。”
“爷爷,这件事,一般人是不能知道的。”
朱雄英笑了笑,说道:“早朝我没有来,就是怕文武百官听到。”
“一群废物,根本不配听我的计划。”
“也就爷爷你见多识广,才有资格知道这件事。”
“哼!”
朱元璋哼了一声,没有说话。
言下之意,如果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那就赶紧回去吧。
“爷爷,我来是想给朱允熥讨个赏。”
朱雄英说道:“爷爷,我想让允熥成为大明的首席科学家。”
“我们打算成立一个大明科学院,让允熥当科学院的院长。”
毕竟朱元璋才是当今的皇帝。
如果没有皇上的首肯,这个科学院就办不下去。
于是,朱雄英找到了朱元璋。
这不是朱雄英的科学院,而是整个大明的科学院。
谁知朱元璋却皱眉道:“允熥不是已经被封为大明科学家了吗?”
“怎么还需要一位首席科学家?这不是多余吗?”
“再说了,你大明科技部本来就是搞科研的,为什么要成立一个新的科学院?”
“其中可有什么奥妙?”
按照朱元璋的想法,这就是改个名号,没什么实质上的差别。
停顿了一下,朱雄英说道:“大明的科学家,的确是科学家。”
“但首席科学家,却是所有科学家中最有权势的一个。”
“以前,我们大明能被称为科学家的,只有允熥一人。”
“不过,这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学生学业有成,甚至有了独立动手的能力,成为了真正的科学家。”
“如果给云熥加个首席的名,给这些学生挂个科学家的头衔,也能让他们更有动力。”
“从现在开始,我们要自己出钱培养大明的科学家!”
朱元璋对此并无异议。
毕竟,钱都是朱雄英出的,不用朝廷出钱,这对他来说,已经是天大的好事了!
“这倒是个好主意。”
朱元璋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说道:“就像当官一样,把科学家分成三六九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他们的创造力。”
朱雄英一看有戏,顿时来了精神。
“至于科学院,它和我们的科技部也是不同的。”
朱雄英接着说道:“科学院是专门从事科研的。”
“至于科技部,则是要对所有与科学有关的事物进行统筹管理。”
“我打算把科学院分成几个部门,如果继续留在科技部的话,可能会有些麻烦。”
“像物理、化学、生命科学、天文、地理这些,都是科技部的人管不过来的。”
正因为如此,朱雄英才有了将科研部门拆分出科技部的想法。
大明科技部的人并不多,除了少数几个学生外。
这些学生都不是很出色,只负责日常工作。
朱元璋认真地听着朱雄英的话。
从朱雄英的话里,他听出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你说的生命科学,是不是跟你以前说过的那个医学一样?”
朱元璋一副求知若渴的模样,问了一句。
“对!”
朱雄英笑了笑,继续说道:“医学其实是生命科学的一种分支。”
“如果能将医术推广开来,大明的平均寿命将会达到古稀之年。”
“到时候,大明的人口将会爆炸增长!”
朱元璋心中一动。
从古至今,历代王朝都是如何增加人口的?
减免赋税,鼓励生育。
就这两种方法用了上千年。
但如果这是真的,那大明人居然大部分都能活到七十多岁!
“好!”
朱元璋拍案而起,大声道:“只要对大明有利,咱都支持!”
“大明科学院,一定要尽快建立起来。”
还有,你说的那个医学院,也要尽快建立起来。”
在朱元璋看来,这医学院要是能早一点建立起来,或许还能给自己治病。
朱元璋对朱雄英拿出的东西深信不疑。
从那土豆玉米红薯开始,朱元璋就对朱雄英的话深信不疑。
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信任,以至于朱元璋自己也没发现。
主要是最近大明又搞了不少新玩意出来。
这些东西在欧洲非常流行。
只要不断有新发明出来,欧洲的钱就会源源不断地来!
从一开始跟欧洲和南洋的贸易,到如今,大明在外贸上的收获,已经翻了好几倍。
外贸收入和国内收入大致相当。
“嗯,这倒是个好主意,接下来就是我们大明的货船,争取把这条航线变成正常的航线,狠狠地宰他们一笔。”
朱雄英喃喃自语。
现在所有的交易,都是用金银两种货币。
而且,还是按照大明朝的规矩来的。
也就是说,用的是大明定下的规矩,也是大明来执行。
恐怕用不了几年,南洋和欧洲的国家就会受不了,到了那个时候,他们肯定会想办法把钱抢回来。
不过朱雄英丝毫不惧,他已经想好了给所有人都配上火枪。
只要对方敢过来,朱雄英绝对不会让他们活着离开!
比起朝堂上的奏章,朱雄英更喜欢看科技部的奏章。
下午六七点,朱雄英才离开科技部基地,返回东宫。
第二天一早,朱雄英上完早朝之后,便直奔奉天殿,向朱元璋汇报情况。
那就是大明的生命科学发展之事!
奉天殿,朱元璋早朝刚结束,正准备去偏殿歇息。
就在这个时候,李公公从外面走了进来。
“启禀陛下,太孙求见。”
李公公躬身应道:“他说有重要的事情要向您禀报。”
朱元璋一听,气的胡子都翘起来。
早朝的时候你没来,早朝完了你又说有事情要跟咱说。
合着这满朝文武,包括咱这个皇帝在内,就只有你能睡懒觉?
可是朱元璋想起李公公说过,朱雄英有事要向他禀报。
不得已,只好让朱雄英先进来说。
“宣吧!”
朱元璋冷哼一声,叹了口气。
“是!”
李公公走后不久,朱雄英就跟在他的身后来了。
“爷爷。”
朱雄英并没有站在台下行礼,而是径直走向朱元璋所在的位置。
没想到朱元璋脸色一冷,不悦道:“有事也不上早朝,到朝堂上说。”
“爷爷,这件事,一般人是不能知道的。”
朱雄英笑了笑,说道:“早朝我没有来,就是怕文武百官听到。”
“一群废物,根本不配听我的计划。”
“也就爷爷你见多识广,才有资格知道这件事。”
“哼!”
朱元璋哼了一声,没有说话。
言下之意,如果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那就赶紧回去吧。
“爷爷,我来是想给朱允熥讨个赏。”
朱雄英说道:“爷爷,我想让允熥成为大明的首席科学家。”
“我们打算成立一个大明科学院,让允熥当科学院的院长。”
毕竟朱元璋才是当今的皇帝。
如果没有皇上的首肯,这个科学院就办不下去。
于是,朱雄英找到了朱元璋。
这不是朱雄英的科学院,而是整个大明的科学院。
谁知朱元璋却皱眉道:“允熥不是已经被封为大明科学家了吗?”
“怎么还需要一位首席科学家?这不是多余吗?”
“再说了,你大明科技部本来就是搞科研的,为什么要成立一个新的科学院?”
“其中可有什么奥妙?”
按照朱元璋的想法,这就是改个名号,没什么实质上的差别。
停顿了一下,朱雄英说道:“大明的科学家,的确是科学家。”
“但首席科学家,却是所有科学家中最有权势的一个。”
“以前,我们大明能被称为科学家的,只有允熥一人。”
“不过,这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学生学业有成,甚至有了独立动手的能力,成为了真正的科学家。”
“如果给云熥加个首席的名,给这些学生挂个科学家的头衔,也能让他们更有动力。”
“从现在开始,我们要自己出钱培养大明的科学家!”
朱元璋对此并无异议。
毕竟,钱都是朱雄英出的,不用朝廷出钱,这对他来说,已经是天大的好事了!
“这倒是个好主意。”
朱元璋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说道:“就像当官一样,把科学家分成三六九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他们的创造力。”
朱雄英一看有戏,顿时来了精神。
“至于科学院,它和我们的科技部也是不同的。”
朱雄英接着说道:“科学院是专门从事科研的。”
“至于科技部,则是要对所有与科学有关的事物进行统筹管理。”
“我打算把科学院分成几个部门,如果继续留在科技部的话,可能会有些麻烦。”
“像物理、化学、生命科学、天文、地理这些,都是科技部的人管不过来的。”
正因为如此,朱雄英才有了将科研部门拆分出科技部的想法。
大明科技部的人并不多,除了少数几个学生外。
这些学生都不是很出色,只负责日常工作。
朱元璋认真地听着朱雄英的话。
从朱雄英的话里,他听出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你说的生命科学,是不是跟你以前说过的那个医学一样?”
朱元璋一副求知若渴的模样,问了一句。
“对!”
朱雄英笑了笑,继续说道:“医学其实是生命科学的一种分支。”
“如果能将医术推广开来,大明的平均寿命将会达到古稀之年。”
“到时候,大明的人口将会爆炸增长!”
朱元璋心中一动。
从古至今,历代王朝都是如何增加人口的?
减免赋税,鼓励生育。
就这两种方法用了上千年。
但如果这是真的,那大明人居然大部分都能活到七十多岁!
“好!”
朱元璋拍案而起,大声道:“只要对大明有利,咱都支持!”
“大明科学院,一定要尽快建立起来。”
还有,你说的那个医学院,也要尽快建立起来。”
在朱元璋看来,这医学院要是能早一点建立起来,或许还能给自己治病。
朱元璋对朱雄英拿出的东西深信不疑。
从那土豆玉米红薯开始,朱元璋就对朱雄英的话深信不疑。
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信任,以至于朱元璋自己也没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