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穿越大宁,开局觉醒狱神系统 > 第237章 谋一立身之地

穿越大宁,开局觉醒狱神系统 第237章 谋一立身之地

    这些善良的百姓,却把许安当成了救苦救难的大恩人。

    甚至称他为大宁最好的官!

    “各位父老乡亲请放心,只要我许安在永宁府一天,就会想办法买来价美质优的粮食!各位,雨还在下着,咱们还是快些把米买了,早点回家熬一锅滚烫的热粥,喝下去暖暖身子要紧!”

    “许大人,我们听你的!”

    众人纷纷散开,自觉地排在了原来的位置上。

    五六百人的队伍,竟然没有因为位置发生任何争执。

    这不得不说是一种奇迹。

    排在最前面的人买了五钱银子的大米,他发现铺子里的伙计,给他的粮食好像不对劲。

    “小伙子,这……这不对啊!好像多了不少!”

    “老人家,我们大人刚刚吩咐过了,今天排队买米的人,不论买多少米,一律送上三十斤大米!算是天下粮行和我们大人的一点心意!”

    “啊?这如何使得?我们永宁百姓能买到十文钱一斤的上上等白米,就已经是占了大便宜了!怎么还能让你们粮行再送大米呢?”

    “老人家你就收下吧!否则我们也没法跟我们大人交差!”

    “不行…万万使不得!老汉我也知道,这几百人一人三十斤,那得是多少的米白送出去?你们天下粮行岂不是要亏本了?”

    “对!我们不能要!”

    “不能让天下粮行这样的粮铺,做亏本的买卖!”

    后面的队伍里,也有附和声响起。

    旋即,就变成了声势浩大的反对声。

    后院里的许安,以为发生了什么事情,急忙到前面来查看。

    “发生什么事了?是不是你们欺负人了?”

    许安质问道。

    伙计委屈地说道:

    “大人,他们不要我们送的米!”

    许安这才放心,拍了拍伙计的肩膀,“我来吧!”

    伙计心一暖,退到许安后面。

    许安抬了抬手,嘈杂声立刻停了下来。

    “各位,三十斤大米是我的一点心意,还请各位……”

    “大人不可啊!你们这天下粮行也不容易,原本这米就卖得很便宜了,如何还能再送?”

    许安见众人强烈拒绝,知道他们心地善良,不想他做亏本生意,只好说道:“各位不要着急,今天情况特殊,你们冒雨排队也要守着这一份希望,那就是对我们天下粮行的信任!”

    “所以,我才会给各位送上一点点心意!如果你们不收下,那么不好意思,以后天下粮行就退出永州府了!”

    他故意板着脸,望着众人。

    大家见他说得这么严重,也不说话了,再一次跪了下来,这是他们唯一能报答许安大恩的表达方式了。

    许安一阵手忙脚乱,拉了这个又去拉那个。

    好不容易,众人表达了感激之情,才站了起来。

    “许大人,草民永世不忘您的恩情!这米……老汉先收下了!”

    老汉浑浊的眼睛,流下了两行清泪,接过米袋抱在怀中,保证不被雨水淋着。

    一时之间,场面陷入了沉重中。

    每一个拿到粮食的人,离开之时,都会朝许安再鞠一躬。

    没有什么多余的话语,一切尽在不言中。

    一千石粮食,最终还剩下四百多石。

    所有冒雨排队的人,都满意而归。

    许安的内心依然难以平静,对永宁府百姓的认识,又加深了许多。

    他更加觉得这一步棋走对了。

    虽然会树敌不少,但是也不能看着这些淳朴善良的百姓,继续忍受陈家的黑心的压榨。

    当然,许安做这些都是有准备的。

    永宁府是三国交界的地方,对许安来说,那是不可多得的好地盘。

    必须要趁此机会,好好发展这一片土地。

    既然定下来这个终极目标,那就要不破不立。

    必须破除永宁府现有的势力,才能建立自己的势力。

    之所以要这么做,当然是为了有一个可以安身立命的场所。

    作为一个穿越者,许安肯定不会把自己的命运,交给任何人,也不会交给朝廷,交给皇帝。

    命运只能掌握在许安自己的手上。

    这才是最可靠的!

    所以,就一定要建立自己的势力,保证自己的命运不受别人的影响。

    所有这些汇合在一起,深思熟虑的许安,才会看似鲁莽地搞起了天下粮行。

    这是最快捷的方式,既能找一个切入点——陈家。

    又能让百姓减轻生活负担,并得到他们的拥戴。

    现在,这些目的渐渐达到了。

    如今,自己的亲信势力已经来到了永宁府,很多以前不能做的事情,现在可以慢慢放手去做了。

    离开粮铺前,又让耿彪不要放松警惕,尤其是这几天。

    刚才卖米的事情,肯定会以极快的速度,传到陈家铺子的。

    不出许安所料。

    当天下午,陈琨就听说了这事。

    他大发雷霆。

    陈家米铺的生意,已经大受影响,每日的进项减少了五成。

    这是相当大的损失,害得他被上面痛骂了一顿。

    好不容易搬来了镇北将军的一个千户所,作为救兵,镇守四个城门。

    断掉天下粮行的粮食十多天,就算是这样,陈家米铺的生意也没有恢复到以前。

    那些在天下粮行买了数十斤大米,甚至一石大米的人家,省着点吃,少说也能够五口之家,支撑两个月左右。

    所以,十多天的时间,不足以让陈家米铺恢复当初的盛况。

    不过这不要紧,只要断了天下粮行的粮食来源,他们就是秋后的蚂蚱,蹦哒不了几天了。

    陈家米铺有的是时间,独门的生意,还愁赚不到钱吗?

    但是好景不长,形势突然之间,就已经发生了变化。

    那许安不知道从哪里搞来了一大批粮食,听说有整整十大车,起码也有一千石。

    这还让陈家的米铺怎么活啊?

    “不行!我一定要查明原因,许安到底是哪里来的这些粮食!该不会是镇北将军的人……”

    陈琨越想越烦,越想越生气,“来人啊!我要去知府衙门!速速备轿!”

    前几天,大少爷来信了,让他有紧急情况,可以去找陈平陈知府,他们已经提前招呼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