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重生 384.第384章 无所谓对错,只有选择
陶大强帮着李龙在这里拧兔子套,杨永强出门去找那些打冰窟窿的,想看看他们愿意不愿意把鱼卖给自己这边。
小打小闹他有点看不上了,打算干点大的。
看看陶大强,跟了李龙一年,自行车有了,老婆也娶了,这日子美美的,自己也要朝着这个目标奔一奔!
李龙做完三十个兔子套,带着陶大强准备去东面的红柳滩下套子。
村里人下套子的不多,一来细铁丝这时候还算主贵,二来大部份人不知道怎么下,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取。
能下着套子套到兔子,大都是有经验的。有人学着下,下十几个套子,一个兔子没逮着,或者几天弄到一个兔子,那就没劲头了。
逮鱼不一样,毕竟砸开冰窟窿,只要有耐心,那就能逮到鱼。以前逮的多了吃不了就只有放着送人,现在能卖钱,大家的积极性自然就要强不少。
李龙他们刚走出庄子,就看到杨永强快步跑了过来。
“怎么样?”李龙等着他,等杨永强到了之后问道,“有没有人愿意?”
“只有梁家的三兄弟愿意。”杨永强脸上明显带着失望,“其他人都想自己卖鱼。赵家父子两个说价格太低了,让我提一下价,我想说六毛钱一公斤,他们还是不满意,希望提到七毛,我就放弃了。”
李龙想想这也正常。这年头大家缺的不是时间,不是体力,而是钱。只要有赚钱的办法,夏天能提着筐子走几个小时去石城的家属院卖总价就一两块钱的香菜,来回这么远,却一点也不觉得辛苦。
和齐景月他们一掷几百买个打死的狍鹿子、野猪相比真是天差地别。
不过这也正常,毕竟这时候还算是贫富差距比较小的时候。
在上一世李龙记得和回村里来的年轻人聊天的时候,那些年轻人聊坐线路车时的经历。线路车四个人坐,司机说每个人加两块钱,就可以走高速,相当于乘客给负担了过路费,不然走国道就会慢一些。
年轻人讲效率,自然同意加钱,但同车的其他中老年人就不愿意,宁愿走国道。
李龙当时就在想,年轻人是恐怕不清楚那两块钱对于农村的中老年人来说,赚的并不容易,那相当于当时的一公斤麦子、一公斤半的玉米。
就和现在一样。自己套用的是上一世的老经验,但实际上大家并不觉得花时间赚钱是什么辛苦事情。自己捞了十公斤鱼,卖给李龙得五块,卖到市场上得八块或十块,虽然多花费大半天的时间,但钱到手了啊!
当然,这花费的大半天时间还能捞到十公斤的鱼,这种想法他们不是不会去想,而是转不过那个弯。
明明我自己可以赚到的钱为什么要让你来赚?时间效率问题,各人有各人的看法。
再回转到年轻人坐车的事情,年轻人觉得花点小钱节约时间成本,但在中老人看来,时间成本几乎不算成本,钱才是真钱。
价值观不同而已。
“那就不管了,谁愿意卖,咱们就收谁的。”这种事情肯定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只要看后面的情况就行了。说不定梁家三兄弟在把鱼卖给自己后,不用跑县城卖鱼,一直守着冰窟窿,反倒逮的鱼多,得的钱也多。
道理没有给杨永强讲,李龙带着两个人去了东面的红柳滩。
放羊的马金宝还在荒滩里晃着。冬天荒滩里还有没打掉的杂草芦苇等,羊可以吃,还能活动活动,总比老呆在圈里强。马金宝挺懒,夏天秋天打的草不够多,冬天就只能天天放羊。
看着李龙他们带着兔子套去了红柳滩,他就盯住了地方,打算等明天早上过来放羊的时候,把这兔子套溜一遍。
这个人的道德下限并不高,所以拿别人的东西,在没人看见的情况下,在荒野里,他是没有负罪感的。
“我看到马金宝盯着咱们了。”陶大强在进入红柳滩后就给李龙说着。
“别管他。他肯定是想溜咱们的套子。”李龙继续往里走,“不过肯定是没用的。咱们多往里走走。这红柳滩大,他摸不准地方,那八成会迷在里面。”
红柳滩通常只有大人进入,而且大人进来的时候也只是在边缘地带,主要是砍红柳根当材料。
红柳的生长虽然缓慢,但种子比较多,荒地足够的时候,每年都能看到大量的小红柳从地面钻出来,第二年就生长成半人高的苗子,第三年就有了粗枝,而且开始散枝子形成一个灌木的形状。
在大海子涨水退水的滩上,有一大片地方,密密麻麻的都是红柳,只是它们长不大,因为涨水的时候水会淹没它们,这时候鱼就会过来啃食它们的叶子和嫩枝。大海子里没有芦苇丛,每次涨水的时候,是这些鱼儿难得能进美食的时候。
红柳滩里野生动物很多,李龙打过狐子,村里人见过獾,刺猬,野鸡,兔子,有人信誓旦旦的说见过狼,但见过的人并不多。
在这里不好打猎,所以李龙觉得下套子是个挺不错的办法,就跟下粘网捕鱼一样——他觉得打猎和钓鱼有点像。下套子、下卡子就像逮鱼的下粘网,而拿猎逐猎就像是钓鱼,各有各的乐趣。
往里走进去百多米,李龙看了看,发现这里已经不再有人类的足迹,主要是兔子和各种其他动物的印子。
兔子印还是有点少,凭着记忆,李龙往东南方走了走,这里红柳稀疏了一些,有一些杂草和其他灌木,兔子印多了起来。
“就在这里下套子吧。”李龙说道,“来,你们一人五个,不要踩着兔子印了。”
把兔子套分给陶大强和杨永强,这两个人饶有兴趣的接过来,散开去寻找自己下套子的合适地点。
李龙自己也在找,他需要找那些兔子踩的印子比较新鲜的地方,而且算是兔子必经之地的环境。
几个灌木丛在一起的地方比较容易有兔子停留,李龙甚至看到一只兔子被惊动,然后如箭一般窜了出去,然后就消失了——四周的红柳堆和灌木丛太多,它们太容易就能找到合适的躲藏地点了。
李龙手里的套子很快就下完,他绕了挺大的一个圈,这样方便收取。
这时候陶大强和杨永强也气喘吁吁的赶了过来。
“下完了,咱们回吧?”
李龙看看天,时间还有一些,便说道:
“走,咱们取工具去小海子那里。”
这时候顾晓霞应该已经启程去上班了。李龙这次打算在队里呆段时间,多赚钱是他的目标,其他的,结婚后再说吧。
李龙他们到小海子的时候,这里几个冰窟窿那里都有人,他专门去看了看梁家三兄弟那里的鱼获。
“不错啊,今天还有条大的。”李龙看着笑了笑。
“晚上送到马号去吗?”梁家老大问道。
“好。”李龙应了一声,便去了南面,看自己一伙人先前砸的冰窟窿。
上面结着薄薄的一层冰,特别薄。
“有人动过咱们的冰窟窿了。”陶大强突然开了口,“应该是上午或早上,在这里捞过鱼。”
“谁?”杨永强看了看四周,他挺生气的。
“不用管。”李龙摆摆手,“咱们人不在,别人动了也就动了。现在隔的时间挺长了,正好再看看。两个冰窟窿,咱们三个人轮换吧。中间有一个人休息,弄点苇子烧一烧。”
他拿着抄网,用网杆子敲碎上面的薄冰,然后把碎冰捞掉,接下来就开始在冰窟窿里捞了起来。
第一网小有收获,几条小鲫鱼在欢快的蹦跶,第二网还好一些,有一条一公斤多的花头鲢子。这鱼小了不好吃,但看着也挺好,大鱼总比小鱼另人有收获感。
第三网出来,就两条小鲫鱼——现在水下鱼是真的少了。
李龙扭头看了看那边杨永强在掏窟窿,发现他边上的冰面上有十几条鱼。
陶大强在两边跑着,把鱼往袋子里捡,这一会儿功夫,两个人捞了有两三公斤。
然后接下来两网,就没鱼了。
李龙有些失望,想想去年捞鱼的时候,那收获多少啊!一网能捞好几公斤!
当然,今时不同往日了。
李龙放下抄网打算等一等。
“龙哥,我来?”
“行,你来吧。”李龙去收集毛苇子,然后打算点堆火。也不知道在冰面上点火会不会吸引更多的鱼过来。
大概率……不能吧?
李龙弄了两堆毛苇子,在两个冰窟窿那里点着,火一下子就烧了起来,这时候才感觉原来是有风的。
太阳慢慢西斜,有捞鱼的人走了,有人还在。李龙去换了杨永强捞了一会儿,他感觉等到天黑的时候,两个冰窟窿里能搞到十公斤的鱼。
最大的是一条三公斤多的鲤鱼,陶大强捞上来的,看着异常漂亮,李龙都不忍卖了。
“大强,这鱼你拿回家吃吧,搞不好后面能生个胖小子。”李龙想起来那个赶鱼赶龙的传说故事,开着玩笑。
“行啊。”陶大强也没拒绝,这鱼看着就是漂亮,他也想拿回家给媳妇显摆显摆。
赵老实走了过来,他儿子赵大刚提着东西在北面等着。
“小龙,你们也在掏鱼啊。”赵老实笑着说。
“是啊赵叔。”李龙问道,“今天咋样?弄了多少?”
“十来公斤吧。”赵老实说,“俺就砸一个冰窟窿,顾不过来。”
“也不错了。”
“俺俩明早就去卖鱼,你们要还逮的话,可以用俺那冰窟窿。”赵老实指了指自己原来掏鱼的地方。
“行哩。”李龙虽然没打算用,但接受了这份善意。
显然,赵老实的本意很清楚,他没答应杨永强关于收鱼的提议,但并不想和李龙他们搞坏关系。
赵老实走后,李龙他们继续抄鱼。不过收获越来越少,越冷鱼越不想活动。
看太阳落山,李龙喊了一声:
“走吧,回了。”
“我再抄一网!”杨永强喊了一声,又抄了一网。
这一网同样只有几条小鱼,挺失望的。
收拾回家。
梁家三兄弟已经回去了,不过小海子里还有两家人在抄鱼,李龙他们刚回到马号,梁家老大和老三两个人就提着鱼过来了。
“称一下称一下。”梁老大说道。
“太小的鲫鱼我们留着自己吃了,给你们拿过来的都是比较大的。”梁老三解释了一句。
“好啊。”李龙笑笑。
拿来秤,秤了一下,连袋子十六公斤一,李龙掏出八块钱递过去:
“五毛一公斤,都不容易。”
原来说的四毛一公斤,现在给了五毛,梁老大顿时就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这……”
“应该的。都不容易。”李龙说道,“赶紧回吧,一会儿天黑不好看路了。”
拿着八块钱,梁家两兄弟开心的提着袋子回去了。
李龙估计他们来的时候秤过的,不然不会是这么整数。
把鱼分开冻上,陶大强抱着大鲤鱼回去了,杨永强也端着一些小鲫鱼回去——虽然他和陶大强不一样,但家里有父母有妹妹,得照顾一下。
李龙和老罗叔两个就在屋子里开始开剥那些不打算卖出去的小鲫鱼,弄点辣皮子泡了炖上,多炖会儿,这鱼不是一般的香!
第二天天刚亮,李龙就爬了起来,他要去溜兔子套。
兔子在红柳滩里活动不会特别小心,下午晚上活动都有,虽然有天敌,但人少,所以它们应该是会有钻套子的。
他走出庄子没多远,陶大强就追了上来。
“你这有老婆的,咋起这么早?”李龙开着玩笑,“大冬天的不睡懒觉?”
“俺媳妇才不睡懒觉哩!早早就起来做早饭了。”陶大强说,“俺爹也早早起来去捡粪了,我想着你肯定要溜兔子套,就跟过来了。”
两个人说笑着往红柳滩那边走,天气很冷,李龙不时捂一下嘴巴,早知道应该戴个围脖或者口罩了,有棉帽子,耳朵不怕,军帽的护鼻不知道哪里去了,不然还能挡一挡。
两个人赶到红柳滩的时候,东方天空才略发红,他们快速的来到下兔子套的地方。
有个狐狸听到了动静,在前面闪了一下不见了。
“套着东西了,也不知道让狐子吃了没有。”李龙说了一句,然后两个人分头开始去溜套子。
李龙打算只是溜,套子还留着,所以走路踩着的时候还是很小心。
尽管想第一时间去看看狐子刚才呆的位置有没有收获,但他最后还是按自己下套子的顺序,这样方便记下,免得漏掉了。
前三个套子一个兔子都没有,第四个就有了一个,兔子已经冻僵了,四周有拼命挣扎的痕迹,细红柳枝子都被抓断不少。
第五个套子也有一只小兔子。相比较前一只四五公斤的重量,这一只最多两公斤,脖子上还有血迹,这是勒到肉里了。
然后就到了狐子出没的地方,李龙提着两个兔子,看到那里有一只兔子还活着,耳朵上有血,细铁丝勒住了脖子,嘴里吐着沫子,看到李龙后快速的后退,缩进了灌木丛里面。
这兔子应该刚套上不久,挣扎的动静吸引了狐子,只可惜狐子还没得手自己就过来了。
事实情况应该就是这样。
李龙猜完后,上前一脚将兔子踩着,取下套子后拎着兔子狠狠摔下去,摔死后又把套子换个地方下下去。
后面还有一只兔子,个头也不小,四公斤左右,这十个套子算下值了!
陶大强也溜完过来,手里只有一只兔子。
“永强下的套子套的。”陶大强没说谎,“俺下的套子一个也没逮着。”
“来,你帮我提一个。”李龙说道,“咱回,呆会儿你拿一个回去,给永强拿一个回去吃。”
这几只兔子就不打算卖了,留着吃。他打算中午再弄些套子下完下午去下上。
红柳滩里的兔子还是挺多的。他隐约记得听说兔子肉没脂肪,不能长胖。不过终究是肉,那怎么也比苞谷面好吃吧?
两个人往回走,距离庄子不到一公里的时候,看到马金宝赶着羊从庄子里出来。
马金宝看着李龙和陶大强两个人提着兔子,心里暗骂一句,这两个小子怎么跑这么早?自己还想着放羊的时候去溜溜套子呢,这下可好,啥也摸不着了。
马金宝还想着过去问问看能不能要只兔子,没想到李龙和陶大强两个走着走着,就拐向了另外一条路。这路是小道,平时走的人少,雪都没压瓷实。
马金宝心里又暗骂一句,真特么猾!
他自然不觉得这是自己人品不好,只是觉得李龙太奸了,而陶大强跟着李龙也没学好。
有机会,得整整这两个小子!
李龙提着三只兔子到了马号,把一只交给老罗叔后,拎着两只去了大哥家。
两只兔子也就尝尝鲜,现在大哥家里不缺肉,但兔子肉一年到头吃的不多,冬天嘛,得天独厚,可以多吃几次。
李建国这边刚准备吃早饭,李龙赶的正是时候,梁月梅急忙给他拿筷子,李娟和李娟给小叔让出了位置。
和以前一样。
挺好。
小打小闹他有点看不上了,打算干点大的。
看看陶大强,跟了李龙一年,自行车有了,老婆也娶了,这日子美美的,自己也要朝着这个目标奔一奔!
李龙做完三十个兔子套,带着陶大强准备去东面的红柳滩下套子。
村里人下套子的不多,一来细铁丝这时候还算主贵,二来大部份人不知道怎么下,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取。
能下着套子套到兔子,大都是有经验的。有人学着下,下十几个套子,一个兔子没逮着,或者几天弄到一个兔子,那就没劲头了。
逮鱼不一样,毕竟砸开冰窟窿,只要有耐心,那就能逮到鱼。以前逮的多了吃不了就只有放着送人,现在能卖钱,大家的积极性自然就要强不少。
李龙他们刚走出庄子,就看到杨永强快步跑了过来。
“怎么样?”李龙等着他,等杨永强到了之后问道,“有没有人愿意?”
“只有梁家的三兄弟愿意。”杨永强脸上明显带着失望,“其他人都想自己卖鱼。赵家父子两个说价格太低了,让我提一下价,我想说六毛钱一公斤,他们还是不满意,希望提到七毛,我就放弃了。”
李龙想想这也正常。这年头大家缺的不是时间,不是体力,而是钱。只要有赚钱的办法,夏天能提着筐子走几个小时去石城的家属院卖总价就一两块钱的香菜,来回这么远,却一点也不觉得辛苦。
和齐景月他们一掷几百买个打死的狍鹿子、野猪相比真是天差地别。
不过这也正常,毕竟这时候还算是贫富差距比较小的时候。
在上一世李龙记得和回村里来的年轻人聊天的时候,那些年轻人聊坐线路车时的经历。线路车四个人坐,司机说每个人加两块钱,就可以走高速,相当于乘客给负担了过路费,不然走国道就会慢一些。
年轻人讲效率,自然同意加钱,但同车的其他中老年人就不愿意,宁愿走国道。
李龙当时就在想,年轻人是恐怕不清楚那两块钱对于农村的中老年人来说,赚的并不容易,那相当于当时的一公斤麦子、一公斤半的玉米。
就和现在一样。自己套用的是上一世的老经验,但实际上大家并不觉得花时间赚钱是什么辛苦事情。自己捞了十公斤鱼,卖给李龙得五块,卖到市场上得八块或十块,虽然多花费大半天的时间,但钱到手了啊!
当然,这花费的大半天时间还能捞到十公斤的鱼,这种想法他们不是不会去想,而是转不过那个弯。
明明我自己可以赚到的钱为什么要让你来赚?时间效率问题,各人有各人的看法。
再回转到年轻人坐车的事情,年轻人觉得花点小钱节约时间成本,但在中老人看来,时间成本几乎不算成本,钱才是真钱。
价值观不同而已。
“那就不管了,谁愿意卖,咱们就收谁的。”这种事情肯定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只要看后面的情况就行了。说不定梁家三兄弟在把鱼卖给自己后,不用跑县城卖鱼,一直守着冰窟窿,反倒逮的鱼多,得的钱也多。
道理没有给杨永强讲,李龙带着两个人去了东面的红柳滩。
放羊的马金宝还在荒滩里晃着。冬天荒滩里还有没打掉的杂草芦苇等,羊可以吃,还能活动活动,总比老呆在圈里强。马金宝挺懒,夏天秋天打的草不够多,冬天就只能天天放羊。
看着李龙他们带着兔子套去了红柳滩,他就盯住了地方,打算等明天早上过来放羊的时候,把这兔子套溜一遍。
这个人的道德下限并不高,所以拿别人的东西,在没人看见的情况下,在荒野里,他是没有负罪感的。
“我看到马金宝盯着咱们了。”陶大强在进入红柳滩后就给李龙说着。
“别管他。他肯定是想溜咱们的套子。”李龙继续往里走,“不过肯定是没用的。咱们多往里走走。这红柳滩大,他摸不准地方,那八成会迷在里面。”
红柳滩通常只有大人进入,而且大人进来的时候也只是在边缘地带,主要是砍红柳根当材料。
红柳的生长虽然缓慢,但种子比较多,荒地足够的时候,每年都能看到大量的小红柳从地面钻出来,第二年就生长成半人高的苗子,第三年就有了粗枝,而且开始散枝子形成一个灌木的形状。
在大海子涨水退水的滩上,有一大片地方,密密麻麻的都是红柳,只是它们长不大,因为涨水的时候水会淹没它们,这时候鱼就会过来啃食它们的叶子和嫩枝。大海子里没有芦苇丛,每次涨水的时候,是这些鱼儿难得能进美食的时候。
红柳滩里野生动物很多,李龙打过狐子,村里人见过獾,刺猬,野鸡,兔子,有人信誓旦旦的说见过狼,但见过的人并不多。
在这里不好打猎,所以李龙觉得下套子是个挺不错的办法,就跟下粘网捕鱼一样——他觉得打猎和钓鱼有点像。下套子、下卡子就像逮鱼的下粘网,而拿猎逐猎就像是钓鱼,各有各的乐趣。
往里走进去百多米,李龙看了看,发现这里已经不再有人类的足迹,主要是兔子和各种其他动物的印子。
兔子印还是有点少,凭着记忆,李龙往东南方走了走,这里红柳稀疏了一些,有一些杂草和其他灌木,兔子印多了起来。
“就在这里下套子吧。”李龙说道,“来,你们一人五个,不要踩着兔子印了。”
把兔子套分给陶大强和杨永强,这两个人饶有兴趣的接过来,散开去寻找自己下套子的合适地点。
李龙自己也在找,他需要找那些兔子踩的印子比较新鲜的地方,而且算是兔子必经之地的环境。
几个灌木丛在一起的地方比较容易有兔子停留,李龙甚至看到一只兔子被惊动,然后如箭一般窜了出去,然后就消失了——四周的红柳堆和灌木丛太多,它们太容易就能找到合适的躲藏地点了。
李龙手里的套子很快就下完,他绕了挺大的一个圈,这样方便收取。
这时候陶大强和杨永强也气喘吁吁的赶了过来。
“下完了,咱们回吧?”
李龙看看天,时间还有一些,便说道:
“走,咱们取工具去小海子那里。”
这时候顾晓霞应该已经启程去上班了。李龙这次打算在队里呆段时间,多赚钱是他的目标,其他的,结婚后再说吧。
李龙他们到小海子的时候,这里几个冰窟窿那里都有人,他专门去看了看梁家三兄弟那里的鱼获。
“不错啊,今天还有条大的。”李龙看着笑了笑。
“晚上送到马号去吗?”梁家老大问道。
“好。”李龙应了一声,便去了南面,看自己一伙人先前砸的冰窟窿。
上面结着薄薄的一层冰,特别薄。
“有人动过咱们的冰窟窿了。”陶大强突然开了口,“应该是上午或早上,在这里捞过鱼。”
“谁?”杨永强看了看四周,他挺生气的。
“不用管。”李龙摆摆手,“咱们人不在,别人动了也就动了。现在隔的时间挺长了,正好再看看。两个冰窟窿,咱们三个人轮换吧。中间有一个人休息,弄点苇子烧一烧。”
他拿着抄网,用网杆子敲碎上面的薄冰,然后把碎冰捞掉,接下来就开始在冰窟窿里捞了起来。
第一网小有收获,几条小鲫鱼在欢快的蹦跶,第二网还好一些,有一条一公斤多的花头鲢子。这鱼小了不好吃,但看着也挺好,大鱼总比小鱼另人有收获感。
第三网出来,就两条小鲫鱼——现在水下鱼是真的少了。
李龙扭头看了看那边杨永强在掏窟窿,发现他边上的冰面上有十几条鱼。
陶大强在两边跑着,把鱼往袋子里捡,这一会儿功夫,两个人捞了有两三公斤。
然后接下来两网,就没鱼了。
李龙有些失望,想想去年捞鱼的时候,那收获多少啊!一网能捞好几公斤!
当然,今时不同往日了。
李龙放下抄网打算等一等。
“龙哥,我来?”
“行,你来吧。”李龙去收集毛苇子,然后打算点堆火。也不知道在冰面上点火会不会吸引更多的鱼过来。
大概率……不能吧?
李龙弄了两堆毛苇子,在两个冰窟窿那里点着,火一下子就烧了起来,这时候才感觉原来是有风的。
太阳慢慢西斜,有捞鱼的人走了,有人还在。李龙去换了杨永强捞了一会儿,他感觉等到天黑的时候,两个冰窟窿里能搞到十公斤的鱼。
最大的是一条三公斤多的鲤鱼,陶大强捞上来的,看着异常漂亮,李龙都不忍卖了。
“大强,这鱼你拿回家吃吧,搞不好后面能生个胖小子。”李龙想起来那个赶鱼赶龙的传说故事,开着玩笑。
“行啊。”陶大强也没拒绝,这鱼看着就是漂亮,他也想拿回家给媳妇显摆显摆。
赵老实走了过来,他儿子赵大刚提着东西在北面等着。
“小龙,你们也在掏鱼啊。”赵老实笑着说。
“是啊赵叔。”李龙问道,“今天咋样?弄了多少?”
“十来公斤吧。”赵老实说,“俺就砸一个冰窟窿,顾不过来。”
“也不错了。”
“俺俩明早就去卖鱼,你们要还逮的话,可以用俺那冰窟窿。”赵老实指了指自己原来掏鱼的地方。
“行哩。”李龙虽然没打算用,但接受了这份善意。
显然,赵老实的本意很清楚,他没答应杨永强关于收鱼的提议,但并不想和李龙他们搞坏关系。
赵老实走后,李龙他们继续抄鱼。不过收获越来越少,越冷鱼越不想活动。
看太阳落山,李龙喊了一声:
“走吧,回了。”
“我再抄一网!”杨永强喊了一声,又抄了一网。
这一网同样只有几条小鱼,挺失望的。
收拾回家。
梁家三兄弟已经回去了,不过小海子里还有两家人在抄鱼,李龙他们刚回到马号,梁家老大和老三两个人就提着鱼过来了。
“称一下称一下。”梁老大说道。
“太小的鲫鱼我们留着自己吃了,给你们拿过来的都是比较大的。”梁老三解释了一句。
“好啊。”李龙笑笑。
拿来秤,秤了一下,连袋子十六公斤一,李龙掏出八块钱递过去:
“五毛一公斤,都不容易。”
原来说的四毛一公斤,现在给了五毛,梁老大顿时就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这……”
“应该的。都不容易。”李龙说道,“赶紧回吧,一会儿天黑不好看路了。”
拿着八块钱,梁家两兄弟开心的提着袋子回去了。
李龙估计他们来的时候秤过的,不然不会是这么整数。
把鱼分开冻上,陶大强抱着大鲤鱼回去了,杨永强也端着一些小鲫鱼回去——虽然他和陶大强不一样,但家里有父母有妹妹,得照顾一下。
李龙和老罗叔两个就在屋子里开始开剥那些不打算卖出去的小鲫鱼,弄点辣皮子泡了炖上,多炖会儿,这鱼不是一般的香!
第二天天刚亮,李龙就爬了起来,他要去溜兔子套。
兔子在红柳滩里活动不会特别小心,下午晚上活动都有,虽然有天敌,但人少,所以它们应该是会有钻套子的。
他走出庄子没多远,陶大强就追了上来。
“你这有老婆的,咋起这么早?”李龙开着玩笑,“大冬天的不睡懒觉?”
“俺媳妇才不睡懒觉哩!早早就起来做早饭了。”陶大强说,“俺爹也早早起来去捡粪了,我想着你肯定要溜兔子套,就跟过来了。”
两个人说笑着往红柳滩那边走,天气很冷,李龙不时捂一下嘴巴,早知道应该戴个围脖或者口罩了,有棉帽子,耳朵不怕,军帽的护鼻不知道哪里去了,不然还能挡一挡。
两个人赶到红柳滩的时候,东方天空才略发红,他们快速的来到下兔子套的地方。
有个狐狸听到了动静,在前面闪了一下不见了。
“套着东西了,也不知道让狐子吃了没有。”李龙说了一句,然后两个人分头开始去溜套子。
李龙打算只是溜,套子还留着,所以走路踩着的时候还是很小心。
尽管想第一时间去看看狐子刚才呆的位置有没有收获,但他最后还是按自己下套子的顺序,这样方便记下,免得漏掉了。
前三个套子一个兔子都没有,第四个就有了一个,兔子已经冻僵了,四周有拼命挣扎的痕迹,细红柳枝子都被抓断不少。
第五个套子也有一只小兔子。相比较前一只四五公斤的重量,这一只最多两公斤,脖子上还有血迹,这是勒到肉里了。
然后就到了狐子出没的地方,李龙提着两个兔子,看到那里有一只兔子还活着,耳朵上有血,细铁丝勒住了脖子,嘴里吐着沫子,看到李龙后快速的后退,缩进了灌木丛里面。
这兔子应该刚套上不久,挣扎的动静吸引了狐子,只可惜狐子还没得手自己就过来了。
事实情况应该就是这样。
李龙猜完后,上前一脚将兔子踩着,取下套子后拎着兔子狠狠摔下去,摔死后又把套子换个地方下下去。
后面还有一只兔子,个头也不小,四公斤左右,这十个套子算下值了!
陶大强也溜完过来,手里只有一只兔子。
“永强下的套子套的。”陶大强没说谎,“俺下的套子一个也没逮着。”
“来,你帮我提一个。”李龙说道,“咱回,呆会儿你拿一个回去,给永强拿一个回去吃。”
这几只兔子就不打算卖了,留着吃。他打算中午再弄些套子下完下午去下上。
红柳滩里的兔子还是挺多的。他隐约记得听说兔子肉没脂肪,不能长胖。不过终究是肉,那怎么也比苞谷面好吃吧?
两个人往回走,距离庄子不到一公里的时候,看到马金宝赶着羊从庄子里出来。
马金宝看着李龙和陶大强两个人提着兔子,心里暗骂一句,这两个小子怎么跑这么早?自己还想着放羊的时候去溜溜套子呢,这下可好,啥也摸不着了。
马金宝还想着过去问问看能不能要只兔子,没想到李龙和陶大强两个走着走着,就拐向了另外一条路。这路是小道,平时走的人少,雪都没压瓷实。
马金宝心里又暗骂一句,真特么猾!
他自然不觉得这是自己人品不好,只是觉得李龙太奸了,而陶大强跟着李龙也没学好。
有机会,得整整这两个小子!
李龙提着三只兔子到了马号,把一只交给老罗叔后,拎着两只去了大哥家。
两只兔子也就尝尝鲜,现在大哥家里不缺肉,但兔子肉一年到头吃的不多,冬天嘛,得天独厚,可以多吃几次。
李建国这边刚准备吃早饭,李龙赶的正是时候,梁月梅急忙给他拿筷子,李娟和李娟给小叔让出了位置。
和以前一样。
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