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我的娘子是穷鬼女帝 > 第44章 东海大儒

我的娘子是穷鬼女帝 第44章 东海大儒

    第二日一早。

    朵儿塔娜有了答复。

    她答应了交易。

    虽说知道这次交易会增强大周的国力。

    可匈国获得的好处,也不可估量。

    这是互惠互利的好事。

    朵儿塔娜和母族的族兄,族叔商量之后。

    大家都是一致同意。

    虽然朵儿塔娜还想多说一些,可都架不住大家的激动和兴奋。

    无奈的朵儿塔娜,只能接受交易。

    朵儿塔娜接受交易之后,秦布衣立刻让朵儿塔娜熟悉剧本,熟练演绎。

    而秦布衣则是去了齐州学宫。

    秦布衣身边,宫羽,巧儿,紫月紧紧跟随。

    身后不远处还有左擎等王府精锐侍卫护卫随行。

    齐州学宫面积很大。

    在齐州城东北角的大片区域。

    这里有儿童蒙学。

    有类似初高中的系统性数学,物理,化学等教学。

    也有专门的技艺,技术培养。

    无论是管理性人才,还是土木匠工,亦或是医生,化工冶炼等人才。

    勉强算是教学种类齐备,现代化教学模式初具规模。

    秦布衣将齐州,或者说东海有名望的大儒,学者,都请了过来。

    除此之外,还有道士,医师,工匠等招来教学。

    因为不可能像现代那般教学,所以稍微做出了不少改变。

    不过,为了未来工业革命,秦布衣尽量全面科学化教学。

    这个学宫,在秦布衣来到齐州的时候,就开办了。

    这三年来,已经趋于稳定,能够稳定培养人才。

    当初秦布衣展露经商天赋,开了不少酒楼,得到了王府主母,也就是秦布衣母亲薛青禾的认可。

    他这才有资格来管理齐州。

    秦布衣的战略目标很清晰。

    赚钱用以发展工业革命。

    而人才的培养,则是工业革命发展的基础。

    早在儿童开蒙时期。

    秦布衣本该随同王府私塾的孩子们一起学习。

    不过,秦布衣这货是倒反天罡,直接当起了老师。

    当时私塾的老师,都成了秦布衣的学生。

    秦布衣第一批教出的学生,除了当初的王府私塾老师之外,最多的就是北凉王收养的那些孩子。

    男孩儿女孩儿都有。

    如今的他们,大部分和秦布衣差不多大,十四五岁的年龄,也有稍微大一点的十七八岁。

    因为秦布衣教了他们系统性的科学知识。

    所以,三年前学宫开始,他们就被弄过来当老师。

    最开始儿童蒙学。

    而随着齐州工业发展,各产业推广。

    过来学习培训的匠人,工人越来越多。

    因为秦布衣有完备的现代理论书籍知识。

    就算是很多小老师不具备足够的教学素养。

    可就算光看这些教学书籍,他们也能受益匪浅,照着读都能教人。

    秦布衣开办学宫学校,自然是未来更多的人才培养。

    可因为时代局限性,以及人才的缺乏。

    这般人才培养,基本是边学边做事情。

    学宫的如今,更多的是扮演为技术产业工人的培训机构了。

    但是教学根本,秦布衣没有变过。

    或许大部分工人匠人,在学习一部分产业理论原理和技艺之后,就会立刻投入工作之中。

    可也有大量的齐州孩童,在按部就班的进行九年义务教育。

    因为古代不比现代,所以秦布衣将小学初中的知识进行了压缩,基本学个留念就能搞定。

    如今学的最快的一批学生,掌控了小学的知识,而初中知识大多只是做个了解。

    秦布衣不可能将所有学生培养成数学家,物理,化学等科学家。

    加上他们不需要学习英语。

    语文的很多遣词造句,也不用过于深入。

    虽加入了医学,工造等学习和了解。

    可如今的教学规划,已经能够让不少孩子有一技之长。

    只要深入培训一番,就可成为有用之才。

    如今齐州学宫吸纳学生,足有五万多人。

    其中四万是技术工人,匠人,和一部分科学,主要是冶炼和化学提炼的人才。

    另外一万就是齐州之中的男女儿童。

    这些男女儿童也好,技术员工培训也好。

    其实很多人都是因为战乱灾祸逃难到齐州的可怜人。

    能够在齐州吃饱穿暖,还能有一个安稳的未来。

    大家学习的都很努力。

    当然,也有不少街溜子。

    不过,齐州学宫治学严谨,少有混子学生。

    就算再笨的学生,基本都能学到一些东西。

    学宫之中,有不少东海的齐鲁大儒坐镇,这些老古板虽然有点不赞同秦布衣的教学方式。

    可如今的齐州老有所依,幼有所养,人人能够吃饱穿暖,还能经常吃上肉。

    这等盛世治世之景,那些老帮菜,他们也佩服秦布衣。

    也算是做到了求同存异。

    “魏王。”

    “拜见魏王……”

    学宫的文学馆里,一众老头子齐齐对着秦布衣行拜礼。

    “岚渊老夫子,默涵老夫子,商纤公,秦公,杜公……”

    “诸位可是折煞小子了。”

    秦布衣赶忙扶起这群老头子。

    这些老头子,是东海知名大儒,学者。

    门生故吏遍布东海。

    若非不喜朝堂蝇营狗苟,也不会在这里教书育人。

    别看这其中不少老头子,但都有侍郎尚书之才,。

    封建王朝,不乏清高孤傲的文人大儒。

    很多人无心仕途官场,只想教书育人,名满天下。

    亦或是因为仕途暗淡,所以辞官归乡。

    岚渊是伪齐丞相,默涵是伪齐的礼部尚书,孔记礼是圣人之后算是嫡系的一个分支,商纤,秦公,杜公等也曾在伪齐为官。

    他们也并非是背叛大周的叛徒。

    而是伪齐独立已经百年,十五年前才重新被老王爷收复。

    这些大儒,也都是想着保境安民,守卫一方安宁。

    他们大多都是纯粹的学问人。

    当初秦布衣开办学宫,可没几个愿意过来教书育人。

    主要是秦布衣所作所为有点藐视儒学,重视工学。

    导致很多儒生心有不满。

    这些大儒,见秦布衣不尊圣人之道,自然不高兴。

    可随着秦布衣一年来做出了巨大成就。

    这些大儒也都被秦布衣折服。

    这些老帮菜脾气死倔。

    要不是看到秦布衣带着齐州人过上了好日子。

    他们可不会出山。

    如今齐州一天一个变化,百姓越来越富庶。

    这些老帮菜自然越来越敬佩秦布衣。

    如今见到秦布衣,这些遵循古礼的老帮菜们,一个个越发恭敬。

    “魏王如今的身份,可不单单是世子。”

    “您是陛下的帝君夫婿。”

    “一言一行,皆是皇家威仪,礼仪之表现。”

    “切不可坏了君臣之礼。”

    岚渊一开口,秦布衣只觉得脑瓜子嗡嗡的。

    当初请这些老帮菜出山,让他们来担任学宫山长和学正,也就是老师和教导主任。

    这些大儒天天念经。

    秦布衣被念得双目失神。

    如今一来,又被念经,秦布衣也是有些无奈。

    “夫子教训的是。”

    “那个,布衣前来是有些事情。”

    “就是半年前,布衣找诸位帮忙的事情。”

    “就是想问问,哪位夫子能够助布衣一臂之力。”

    “布衣并非为了私利,而是为了大周百姓。”

    “如今大周积弊,国穷民弊。”

    “天下钱粮财富尽入权贵官员以及富商世族手中。”

    “这次江南大灾,我的女帝娘子没有钱粮赈灾。”

    “还是从我们齐州这边抽调钱粮。”

    “那些富商世族和官员,一个个都是贪得无厌的奸诈无耻之徒……”

    秦布衣一顿抨击怒斥。

    这些大儒,神色都是愤怒无比,大家都有些同仇敌忾的味道。

    “魏王。”

    “就不能用正常的手段吗?”

    “那等欺骗行径,我等饱读圣人君子之言,实在拉不下这张老脸。”

    默涵老夫子开口道。

    玻璃韭菜骗局,秦布衣找过这些东海大儒。

    就是要将这个局,做的天衣无缝。

    只是,这些老帮菜,都要脸。

    若非秦布衣在齐州受人爱戴敬仰。

    岚渊,默涵他们,只怕要直接骂秦布衣这货了。

    叫他们这些要脸的东海大儒去行骗,这不是让他们晚节不保吗?

    “诸位夫子,这并非欺骗行径。”

    “而是救国救民。”

    “大周如今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地步。”

    “江南世族文官联合,架空皇权。”

    “他们吸噬民脂民膏,不顾国家安危。”

    “你们可知,江南水灾,已经死了五十多万人了,上百万人流离失所。”

    “百姓易子而食,饿殍遍地。”

    “我女帝娘子,将我们成婚的钱都拿了出来赈灾。”

    “百官日夜进出风月场所,一掷万金,对灾情不管不问。”

    “端的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啊……”

    秦布衣这货,几乎是声泪俱下,将他两世的演技都用了出来。

    “这群畜生。”

    “枉读圣贤书!”

    几位脾气爆裂的大儒,已经是愤怒怒吼了。

    “我所用之计策。”

    “并非针对平明百姓,不会伤害平民百姓一丝一毫。”

    “而是要将富商世族,权贵百官所贪墨之钱拿出来救济江南水灾的灾民百姓。”

    “还望诸位夫子助我。”

    “我等一起拯救江南黎民百姓!”

    秦布衣再度声情并茂的道。

    甚至单膝跪地,行了一个大礼。

    “魏王快快请起。”

    “切莫失了皇家体面。”

    “老夫这张老脸,也豁出去了。”

    “此次用计,哪怕有损颜面。”

    “有违君子之礼。”

    “但是为了江南黎民百姓。”

    “老夫愿意舍弃后世之名。”

    岚渊老脸正气的开口。

    一时间,学文馆里的老夫子,东海大儒们,一个个都要帮忙。

    秦布衣内心大定。

    岚渊,默涵等人,在大周文坛名望极高。

    北有岚默,南有陈乾。

    这就是大周文坛的盛名。

    他们因为是伪齐重臣,再加又不是江南之人,所以倍受江南文管集团排挤。

    十年前还曾进入大周朝堂为官,却是被排挤辞官而去。

    如今想到当年的耻辱,再加上秦布衣声情并茂的讲述。

    两位大儒决定。

    哪怕不要这张老脸,也要助秦布衣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