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赶山重生1978年打猎枪法如神 > 第236章 修桥

赶山重生1978年打猎枪法如神 第236章 修桥

    易春梅听着儿子这番贴心的话,双目微微闪动,轻轻点头。

    “三儿,咱不说这个了,你这次回来之后,不会再回猛兽山了吧?”

    “老妈,过段时间,我还是要回去一趟。”

    “咋还去啊?上回你爹不是跟你说,咱们家出点钱给大队修好老屋桥,你就不用去守山了吗?”

    “知道,我就是想回去跟那边守山的同事道个别。”

    “这样啊,行吧,你自个儿心里有数就行。等会儿吃完饭,你就和你哥去一趟村口。”

    “去那儿干啥?”

    “中午两点钟,村大队通知所有村民在村口空地集合开会。”

    秦峰再次疑惑问道:

    “他们召集人开啥会?”

    “应该为了修桥的事吧,你和你哥去了就知道了。”

    易春梅交代完,起身回了偏屋。

    下午两点钟。

    白石村村口空地上。

    在广场的中心有一个长方形的水泥台子,上面站着几个身穿中山装的中年男子。

    站在中间位置的男子,便是村支书谢越华。

    台子下面,男女老少挤得满满当当。

    秦峰和秦央站在人群周边。

    他目光四下张望,目测整个白石村的人基本上都来了这。

    底下的村民们大多在交头接耳,小声议论着,整个场面闹哄哄的。

    村大队的几个领导都站在广场的中心,谢越华手里紧握着扩音器,声音洪亮地向底下的村民宣布:

    “各位乡亲们,安静一下!

    乡亲们呐,今儿个咱们汇聚在这儿,是要跟大伙儿说个事儿。

    咱村头那座老屋桥,年久失修,又经历了无数风吹雨打,现在这桥啊,已经塌了。

    咱得琢磨着给村里添座结实的新桥,让娃娃们上学、咱们过桥都踏踏实实的。

    所以啊,咱得自个儿动手,丰衣足食,今儿个就在这儿,咱发动大伙一块儿凑份子,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出力也行。

    大家放心,每一分一毫的收支,咱大队秘书都会记得清清楚楚,用在造桥的正道上,绝不乱花。

    咱们一块儿努力,让这桥成为咱村的骄傲,也让后人念叨咱们的好。

    大伙儿说,能不能干?”

    话音刚落,底下的村民们瞬间炸开了锅。

    讨论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能干!这桥我支持修。”

    “我也支持!自从桥塌了之后,我过河要绕老远的路了。”

    赞成声接连不断,但是反对声也不少。

    “谢支书,咱修这座桥,河对面的永福村出不出钱啊?他们也要过河过桥,光让咱们一个村的人交钱,这可不公平吧?”

    “对对对,河对面的人也要过桥,不能光让咱们掏钱。”

    谢越华早料到会有村民提出这样的疑问,他神色镇定,目光平和地扫视着台下众人,抬起手在空中轻轻压了压,示意大家安静。

    待场下稍微安静了些,他对着扩音器说道:

    “乡亲们,大家的顾虑我都明白。

    关于这个问题,我已经和永福村的村长沟通过了。

    他们村里的情况大家也知道,经济条件相对咱们白石村还要差一些,而且最近永福村正忙着修缮村里的灌溉渠,实在是抽不出太多资金来修桥。

    但他们也表示了,虽然拿不出钱,可愿意出人工帮忙。

    到时候修桥的时候,他们会组织年轻力壮的劳动力,过来和咱们一起干,也算为这座桥出一份力。”

    紧接着,越来越多的村民表示愿意支持修桥。

    有人主动说要捐出家里的一些木材,有人表示愿意出几个月的工钱来帮忙。

    看到村民们的热情被调动起来,谢越华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好!有大伙这份心,咱们这桥肯定能早日修好!

    接下来,咱们就具体商量一下出资和出工的事儿。

    每家根据自己的情况,能出多少就出多少,咱们一起把这个账算清楚。”

    午后的阳光,照得人懒洋洋。

    秦峰和秦央惬意地躺靠在一棵大树的树荫下,偏着头打量着来来往往的村民。

    “哥,老妈跟你说咱家要交多少钱了吗?”

    秦峰咬着一根草根,扭头看向秦央问道。

    秦央微微点头,应道:

    “说了,500块。”

    听到这个数字,秦峰瞬间坐直了身体,满脸不可置信地看向秦央,脱口而出:

    “要交这么多?”

    “嗯,爹早就跟我说过了,修桥的钱咱得多交点。

    回头跟村支书说一说咱家的情况,说不定以后你就不用去猛兽山冒险了。”

    秦峰的眼神中闪过一丝犹豫,他重新躺回草地上,望着透过树叶缝隙洒下的斑驳阳光,喃喃道:

    “可是哥,500块比咱爹一年的工资还多了”

    秦央沉默了片刻,坐起身拍了拍秦峰的肩膀说:

    “我知道,但是你想想,去猛兽山有多危险,每次你出去,咱爹娘都担惊受怕的。

    要是能用这点钱,换你以后平平安安的,多值啊。”

    秦峰刚想说些什么,却感觉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哽住了,一时说不出话来。

    秦央起身,拍了拍身上沾着的草屑,朝着收钱的地方走去。

    一路上,所有的村民都在谈论修桥集资的事儿。

    有的说自家条件有限,只能少出点,有的则表示为了村里的发展,愿意多出一份力。

    到了交钱的地方,就在广场最左边的大槐树底下,摆着两张方桌。

    在方桌前面已经排起了一条很长的队伍。

    秦央站在队伍末端,耐心地等待着,时不时抬头看看前面的进度。

    不知何时,秦峰突然来到秦央身边。

    “哥,你去边上歇会吧,我来排队。”

    秦央瞅了一眼队伍前端,确是一时半会儿轮不到他们,便点了点头。

    秦峰见秦央走远,替代他的位置站好排队。

    终于轮到他了,负责收钱记账的是村里的秘书,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妇女,戴着一副老花镜,正认真地核算着每一笔账目。

    秦峰从兜里掏出一个叠得整整齐齐的手帕,将其打开,里面包着500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