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娘娘不狠,地位不稳 > 第371章 粥

娘娘不狠,地位不稳 第371章 粥

    第371章 粥

    这边后宫的嫔妃们在交锋,那边皇子们也没闲着。

    “你这回去的可是最远的村子了,出了京城好几十里路呢,不如和哥哥换换吧。”四皇子坐在马车里撩开帘子笑道。

    “你年纪小,若是把身子颠坏了,岂不是让昭母妃心疼吗?”

    八皇子看着他冻红的鼻子心里好笑,“四哥要是冻着了,不如回宫歇息吧,弟弟看你都打哆嗦了!”

    四皇子抱着一个手炉取暖,顿时脸上有些挂不住,他一把摔下链子,急声催促道:“快走!”

    “再不走,今日都不能回宫了!”

    九皇子撇嘴道:“四哥可真窝囊,好不容易出宫了,居然还想着马上回来!”

    护卫四皇子的侍卫们对视一眼,决心不掺和进三个皇子的争锋里,立刻驾着马车走远了,不给四皇子反驳的机会。

    猝不及防被颠到的四皇子,骂人的话都到嘴边了,愣是来不及说出去。

    他抖了抖身子,把手炉握得更紧了。

    这个该死的老八,没事找事!

    明知道外头受灾,正是不太平的时候,他非要求得父皇让他们出去监察。

    他才得了一本诗集,正准备潜心看呢!

    瞧着四皇子的马车渐渐驶离视线,三皇子轻声笑了,“父皇最疼爱的还是你啊。”

    “我们做哥哥的还是沾了你的光!”

    八皇子眯着眼睛看了一眼三皇子,这人虽然语气和煦,可眼底还是透着一股阴冷,让他看着就不舒服。

    “自家兄弟,三哥何必客气。”

    说罢,八皇子翻身上马,修长的腿一夹马腹,带着侍卫们扬长而去了。

    急促奔向远方的马蹄,带起了不少路上的积雪,大大小小的白团重重地落在地上,可却让三皇子心里越发的难受。

    有个的得宠的母妃果然不一样!

    五皇子咳嗽了一声,拎起衣角就上了马车,“啧,人又不喜欢你,便要上去讨嫌。”

    “父皇不待见你又不是一日两日的事了,还看不清啊?”

    阴阳怪气的话让三皇子捏紧了拳头,他迎着周边别的皇子似笑非笑的眼神,咬紧牙关上了自己的马车。

    “走!”

    奔腾的马车里,三皇子被颠得十分难受,他心里清楚,尽管都是皇子,可皇子之间也是分三五九等的。

    他容貌有损,母妃身份卑贱,宫里的人自然对他敷衍了事。

    这马车上的软垫,几乎微不可察。

    而八弟呢,身上那件墨狐大氅一看就珍品,价值千金。

    可他像是用惯了那样,丝毫不当一回事。

    八弟唾手可得的东西,对他来说是如此的遥不可得。

    只要看见了他,三皇子心里就有一股无名火,烧得他五脏六腑都疼。

    凭什么都是皇子,他有得宠的母妃,又和父皇长得有八分相似,像是天底下的好事都被他一个人占去了。

    而他呢,脸上那处烫伤痕迹尽管用了不少法子,可细看之下依旧是比别处黑了一块。

    伤到了脸,三皇子心里清楚自己的前程断了,便是再拼尽全力讨好别的皇子,日后也不过是一个亲王罢了。

    可是他不敢甘心,这种看似注定的事,他就是不想服从!

    他就是要逆天改命!

    刺骨的寒风从帘子外透了进来,可依旧不能熄灭三皇子野心勃勃眸子里的怒火。

    过了好几个时辰,八皇子终于到了京城下面的一个县。

    隔着遥远距离,他就看见那一处聚集的村落上人来人往的。

    虽说有官员安排了小吏指挥着修缮房屋,可四周充斥着绝望的哭声。

    看着他们都穿着破破烂烂的,八皇子心里有些不好受。

    他悄声上前,让那处赈灾的粥铺一站,仔细看着那大锅里头的吃食。

    一股酸涩难闻的气味扑鼻而来,他忍着不适用仔细辨别着里头的东西。

    除了陈年的碎米外,就是各种豆子和一些叫不名字的杂菜。

    说是粥,可却稀得能看清他自己,黄褐色的色泽让人看了就恶心。

    就是这样的粥,排队的百姓一人都分不到一碗,八皇子的火气腾得就上来了。

    “此处主事的官员是谁?给我带上来!”

    施粥的小吏早在八皇子过来的时候,就被一旁的侍卫给按住了。

    他瞧着眼前的面如冠玉,身姿挺拔的少年人,眼角眉梢都是怒意,浑身上下还有一种让他心惊胆战的威严在。

    他自问见过不少大家公子,可就算是县令家的公子,也远远比上眼前人周身的气派。

    小吏吓得浑身颤抖,“顾县令在……在县衙。”

    八皇子挑眉,一旁的侍卫立刻前去拿人了。

    不过一眨眼的功夫,两个侍卫就捆了一个身形臃肿的人来。

    “大胆!本官是裕丰县县令,你这小儿是谁家的?”

    顾县令眯着眼睛打量着眼前的人,虽说从他的衣裳就能看出他的不凡,可充其量不过一个官家公子罢了。

    不过是看几篇行侠仗义的话本,带着一群护卫,就敢在他的治下耀武扬威了!

    他鼻尖喷出不屑的气息来,“给本官松绑,不然等衙役们过来了,你可就要吃大苦头了!”

    周边的百姓瞧着顾县令被绑了起来,都哆嗦着身子。

    顾县令仗着本家有人是朝中高官,在他们裕丰县是霸道惯了,便是这个衣着不凡的少年极有来历,可也不能和顾家相抗衡啊!

    有胆子大的于心不忍,喊了一句,“这粥我们平日里也是吃惯的,你快些回家吧。”

    八皇子看着那群被冻得瑟瑟发抖的百姓,又看着面前这个面色红润的县令,一把火就涌了上来。

    “圣上爱民如子,多日前得知京城附近有百姓因雪灾居无定所,早就派人发了救济粮,让各地主事官员分配。”

    “我可是亲眼看着一车车大米从广惠仓里运出的,你这狗官贪污了多少,自己吃得满肚子肥油,却让治下百姓如此凄惨?”

    八皇子越说越气,一把夺过侍卫的剑鞘,用力打向顾县令的脊背。

    “给我打!按在这里打!”

    侍卫们面面相觑,殴打朝廷命官可是大罪!

    知道他们在想些什么,八皇子立刻冷下脸,“我下的命令,你们怕什么?”

    侍卫们立刻抱拳应下,一点都没含糊地将顾县令打了个死去活来。

    顾县令嘴里被塞了个破鞋,叫都叫不出来,那几个护卫就用随手捡的树干,都能把他打得半死。

    他眼神怨毒地盯着八皇子,便是这人是勋贵子弟,他也绝不会放过他!

    他明日就去尚书府,定要发作这人全家!

    顾县令被打得像条死狗,周围的百姓看着看着都流泪了,心里的凄苦好像这一刻都被释放了。

    打了顾县令,连带着他手下那群衙役,八皇子还没闲着。

    带着从工部薅来的工匠,就把房屋倒塌的村子都草草浏览一眼。

    他让工匠和村里的老人们相谈过后,就指示着村里这群劳力们开始修缮房屋。

    从府衙里搜出的赈灾粮食,被八皇子指示着人找了个大锅,放在村里还算完好的村长家熬着。

    飘出阵阵的米香,馋得做工的人肚子叫个不停。

    可他们依旧是老实地跟着工匠做事,一点不敢上前争抢。

    堂堂县令都被打得不知死活,他们绝没有这个胆子敢造次!

    村民们都不是傻子,一个少年有这样的威势在,定是天潢贵胄无疑了。

    这样的人能给他们出口气,他们心里感念他。

    派粮,修缮房屋,清理积雪,发放各种物资,跟来的侍卫们忙得团团转。

    谁都不知道,一个自小在皇宫长大的皇子,怎么会有这么多的主意!

    这种庶务安排得井井有条,叫他们都不敢置喙什么。

    裕丰村里的青年壮力没闲着,就连妇孺老人也都有做不完的事。

    八皇子早就在心里做好了一长串的计划,裕丰村就不能有闲人,所有人都要干活!

    以工代赈可是他幼时听娘讲故事时,铭记在心的。

    他听了这么多故事,又念了这么久的书,老早就想亲自下场试试了。

    八皇子眺望着远处热火朝天的村庄,嘴角的笑意越发大了。

    第一回,他心里的野心有了最真实的反映。

    他不仅想护着娘,更想护着大齐的百姓!

    颐华宫里,姜知意心神不宁地翻着游记,出宫监察的皇子们都回来了,就剩下八皇子没回来了。

    跟着一道去的侍卫虽说都是祁景渊的亲卫,各个武艺高强,以一敌十,可姜知意还是不免有些担心。

    万顺火急火燎地跑进殿里,“娘娘,出事了!”

    “怎么了?”姜知意猛地就站起身。

    万顺上气不接下气道:“八殿下过了五日还没回宫,皇上也担心殿下遇到危险了,立即派了赵小将军去寻回八殿下。”

    赵小将军是皇后的四弟,祁景渊能让他去找八皇子,属实是真的担忧了。

    “人找到了?”姜知意着急得很。

    万顺点点头,面色却有些古怪,“人是找到了,殿下毫发无伤!就是……”

    “就是咱们八殿下捆了一群人往宫里赶,奴才听说……听说殿下将裕丰县的县令给打了!”

    听到小八平安无事,姜知意顿时松了一口气。

    可下一刻,她就带着人往南宫门的方向走去了。

    等到了南宫门,万顺看着她冷厉的神情根本不敢多说一句话。

    他心里发愁得很,八殿下纵使是皇上的皇子,可也没有权利殴打朝廷命官啊。

    纵使县令就是个芝麻官,可架不住朝堂上有人拿这个攻击殿下啊!

    办了好事,抓了坏人的八皇子高高兴兴地回了宫,不过才进了皇城,瞧见南宫门处姜知意的身影后,立刻就心虚了起来。

    他做足了心理准备,扭捏地上前,“娘,我回来了。”

    姜知意冷着脸,并不接受他的讨好。

    “你把裕丰县县令打了。”

    这话是陈述句不是疑问句,八皇子立刻一个激灵收起脸上的笑意,“娘,他该死!”

    姜知意深吸一口气,“我自然知道他该死,可你不能私下用刑!”

    “惩治官员,那是你父皇才能做的,你越矩了!”

    “我知道,我是越过父皇处置了他,可是我一点都不后悔!”八皇子眼圈都红了,“您没看见裕丰县那些冻死的百姓!”

    “按住他!”姜知意冷淡地吩咐着颐华宫的宫人。

    八皇子一点都没挣扎,就被按倒在条凳上。

    “八皇子逾矩,是我这个做母妃的没教好,不管皇上如何罚他,我都要先罚了他,好让他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姜知意背过身站着。

    “十个板子,就在这里打!”

    颐华宫的宫人面面相觑,一个敢动手的都没有。

    他们娘娘平日里有多疼八皇子,他们心里清楚得很,如今要他们去打八皇子,打这个他们看着长大的孩子,颐华宫的宫人都于心不忍。

    “娘娘,冰天雪地的,要是把八殿下打坏了怎么办啊?”秋霜哭着说。

    夏英更是跪下来甩了自己几个巴掌,“都是奴才不好,若是奴才多提醒殿下几句,也不会……”

    “你们都起来!”姜知意态度强硬,“你们不敢打,我自己来!”

    说罢,她从宫人手中接过板子,挥起板子就打向八皇子。

    下一刻,八皇子的哭喊声就响起了。

    颐华宫的宫人都不敢多看了,秋霜更是哭得凄惨。

    十个板子很快就打完了,姜知意板着脸扔掉木板,指着自己的辇说:“抬去皇上那,让他去给皇上请罪。”

    说罢,她抬腿就往颐华宫的方向走去。

    秋霜和万顺愣了一下,立刻示意夏英跟着去。

    八皇子过了娘娘这关,还没过皇上那关呢!

    万顺又打发人去太医院把张太医请来,就等着给八皇子治伤。

    等秋霜和万顺追上姜知意的时候,就看见她边走边无声地掉着眼泪。

    “您何必呢?”秋霜好不容易止住的眼泪又掉了下来。

    姜知意接过帕子擦干自己的眼泪,“我不先打他,若是皇上真的生气了,就不是十个板子的事了!”

    “可八殿下全是一片赤诚之心啊!”万顺心里难受得很。

    姜知意眼圈又红了,“那些人怪会安罪名的,小八的功劳不能被莫须有的罪名掩盖了。”

    秋霜擦干了眼泪,扶着她快速回了颐华宫,“外头风大,您仔细眼睛。”

    “先前好几个宫人都看到了,殿下的事还需您周全,是奴婢们思虑不周了。”

    朝阳宫里,祁景渊看着一瘸一拐走进来的八皇子,将手里的奏折摔到书桌上。

    “朕要你去监察,谁准你把县令打了?”祁景渊沉声道。

    八皇子干脆利索地跪下,可说出的话掷地有声。

    “是大齐的百姓准许的!”

    祁景渊眯起眼睛,注视着眼前这个和他有着八成相似的少年。

    “儿臣本可以回宫后向父皇上奏,请您将这贪赃枉法的县令处置了。可儿臣忍不了了,裕丰县的百姓何其无辜!”

    “他们都是我大齐的子民,儿臣不能让他们失了家园颠沛流离之际,还被人欺负到了骨子里!要他们多等一日,只会叫他们再失望一日,儿臣是一刻都等不下去了!”

    “那粥连潲水都不如,顾县令胆大包天干昧走赈灾的粮食,那就别怪儿臣对他动手了。”

    祁景渊心情复杂地看着他,看着他扬起头骄傲地对他说:

    “母妃冬日里数十年如一日让满宫的宫人能有一碗姜茶喝,儿臣敬佩她有一颗仁爱之心。儿臣不才,只想那些受委屈的百姓有一碗热粥喝!”

    “不是敷衍的杂粥,而是香浓的大米粥!”

    “母妃对儿臣说过一句话,儿臣始终铭记于心,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为了这一句话,儿臣可以用一生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