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金兵南下,李世民重生救大宋 > 第1章 朕的大唐就只剩这点?

金兵南下,李世民重生救大宋 第1章 朕的大唐就只剩这点?

    北宋宣和七年(1125年)十月,金朝灭辽后,将矛头指向北宋?。

    金兵分两路大举南下,东路军由完颜宗望率领,迅速攻陷燕京,直逼东京。

    西路军由完颜宗翰率领,进攻太原府。

    宋徽宗(赵佶)害怕成为亡国之君,于宣和七年十二月将皇位传给太子赵桓,自己则退位为太上皇。

    宋钦宗(赵桓)即位后,次年改元为靖康。

    并着手清算宋徽宗时期权倾一时的蔡京、童贯、王黼、梁师成、李彦、朱勔等“六贼”。

    靖康元年正月,完颜宗望率军围攻东京开封城。

    赵桓重用主战派大臣李纲,组织汴京保卫战,成功逼退了金兵。

    在短暂的胜利后,主和派与主战派的纷争却愈发激烈。

    主和派认为应当趁金兵暂退之际,与金国积极和谈,以割地赔款换取和平。

    而主战派则主张乘胜追击,加强边防,巩固胜利成果。

    赵桓在两派之间左右为难,决策摇摆不定。

    最后,赵桓同意了主和派的意见,派太宰李邦彦到金营谈判。

    东路金军主将完颜宗望提出要宋廷赔偿黄金、白银各500万两,还有绢彩百万匹,马驴骡各万匹。

    并割让太原、中山(今河北定县)、河间(今河北河间)三镇。

    赵桓同意了金人的要求,并派康王赵构和少宰张邦昌到金营做人质。

    完颜宗望认为赵构是假亲王,将赵构和张邦昌放回,又换成肃王赵枢为人质。

    在大宋各路勤王援军抵达开封城后,完颜宗望无奈率军北撤。

    金兵北撤后,主和派和主战派依旧争吵不断。

    种师道为首的主战派,与李邦彦为首的主和派,正为种师道提出‘趁金兵渡河北撤反动突袭’,的计划争得面红耳赤。

    两方各执一词,言辞激烈,互不相让。

    赵桓坐在龙椅上,眉头紧锁,神情疲惫又烦躁。

    耳边的争吵声愈发激烈,令他难以忍受。

    突然,一阵天旋地转,眼前发黑,赵桓直直地晕厥在龙椅上。

    “陛下,您怎么了?”

    惊慌失措的呼喊声瞬间在殿内响起。

    众人乱作一团,神色惶恐。

    不知过了多久。

    李世民悠悠转醒,眼神迷茫地环顾了一下大庆殿内的文武百官。

    发现一个都不认识。

    站在百官最前面的,是一个身着文官官服的人和一个穿着武将官服的老人。

    还有一个拿着拂尘的人站在自己身侧。

    这人有点像是太监,他一脸关切地问。

    “官家,您没事吧?”

    李世民晃了晃发晕的脑袋。

    嗯!这是哪?

    朕不是死了吗?

    难道这里是地府?

    那穿武将官服的人是牛头,穿文官官服的人是马面?

    拿拂尘的人是阎王爷?

    不对,他看起来像个太监。

    刚才他叫朕‘官家’,这‘官家’是什么鬼?”

    李世民转过头,问站在自己身边那个看着像太监的人。

    “你是何人?这是哪?朕怎么会在这里?”

    听到这话,大庆殿内的文武百官皆面面相觑。

    官家这是怎么了?

    莫不是失忆了?

    大太监李福全愣了一下回答道。

    “回官家,老奴李福全,这里是大庆殿。

    各位大人在争论是否出兵发动突袭金兵的时候,您……您晕过去了!”

    李世民皱起眉头,一脸茫然地问。

    “朕为何会晕厥?争论的结果可有定论?”

    李福全赶忙低头,小心翼翼地回答。

    “回官家,这争论尚无定论。

    各方大人各执一词,正等着您来定夺。”

    李世民揉了揉太阳穴,努力让自己清醒一些。

    “快将双方的争论点说与朕听。”

    李福全清了清嗓子。

    “种大帅主张趁金兵北撤渡黄河时发动突袭,把完颜宗望的东路军打残。

    而李太宰等人认为金兵势大,不可贸然出击,应当与金人修好。”

    李世民听后,陷入了沉思。

    殿内一片寂静,众大臣都紧张地等待着皇帝的决策。

    李世民突然看向李福全说。

    “取舆图来给朕看看!”

    李福全不敢怠慢,连忙取来舆图,在御前小心翼翼地展开。

    李世民看了舆图后,脸色极为难看。

    站起来大声吼道。

    “朕的大唐就只剩这点了?”

    接着,他又指着舆图上的西域地区、北方的燕云十六州、河套平原、东北地区以及西南地区问。

    “这些地方都不是朕的?”

    听到这番言语,大庆殿里的大臣们纷纷窃窃私语。

    官家这是失心疯了吗?

    居然把大宋当作了大唐?

    他不会以为自己是李世民吧?

    李福全扑通一声跪在地上。

    “陛下,此乃大宋,非大唐啊。”

    李世民却充耳不闻,依旧怒目圆睁,冲着文武百官大声吼道。

    “朕的江山丢失了那么多,尔等臣子无能。

    还在朝廷上争吵,你们这是想气死朕吗?”

    种师道向前迈了一步,拱手说道。

    “陛下请息怒,如今局势固然艰难。

    我大宋子民皆甘愿为陛下效命,去开疆拓土,重振国威。

    只是当下最为紧迫的,是将金人逐出大宋。”

    听了种师道的话,李世民愣住了。

    怎么他也说这里是大宋?

    难道朕现在身处的地方真的是大宋而非自己熟悉的大唐?

    难怪朝堂上的人朕一个都不认识。

    可是朕是怎么来到这大宋的,他们为什么把朕当成了他们的皇帝?

    想到这里,李世民伸手摸了摸自己的脸。

    这才发现脸上一点皱纹都没有。

    难道朕变年轻了?

    李世民又看了看自己的双手,这是一双年轻人的手。

    李世民想了想,对身边的李福全说。

    “去拿个铜镜来给朕!”

    李福全连忙应下,匆匆而去。

    不一会儿,便捧着一面铜镜小跑回来,恭敬地呈给李世民。

    李世民接过铜镜,定睛看去。

    镜中的自己很陌生,可以确定不是他年轻时的样子。

    李世民伸手掐了一下自己的大腿。

    嗯!很痛,这不是在做梦!

    文武百官看着皇帝的这番举动,皆面露惊愕之色,却又不敢多言,只是面面相觑。

    坐在龙椅上的李世民放下手中的铜镜,低头沉思。

    难道朕死了之后魂魄上了这大宋皇帝的身?

    嗯!应该就是这样。

    算了,不管了!既来之则安之!

    还是先看看这大宋是什么情况吧!

    于是,李世民抬起头,目光看向种师道。

    “你就是种大帅?

    你且细细与朕讲讲,如今这大宋究竟是何局面?

    依你之见,朕当如何应对当下局势?”

    看到皇帝恢复正常,种师道深吸一口气,拱手说道。

    “陛下,如今当务之急是整饬军备,加强防守。

    同时,需广纳贤才,筹谋良策,方可抵御外敌,重振朝纲。”

    李世民点点头接着问。

    “那你提出趁金兵北撤渡黄河时发动突袭,可以有详细的计划?”

    种师道略作沉思,回答道。

    “陛下,据探子回报,完颜宗望带兵撤退到孟阳后扎营。

    他此举应该是找船准备渡黄河。

    金兵携带大量财物撤军,其战斗力定会大大下降。

    我们可以趁金兵还未找到船之前,突袭他们的营寨......”

    “陛下,切不可听那种师道胡言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