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穿越沈眉庄,摆脱甄嬛后成为赢家 > 第246章 九连玉环

穿越沈眉庄,摆脱甄嬛后成为赢家 第246章 九连玉环

    摩格进京之时,正值京城六月盛暑,酷热难耐。

    雍正不愿在京师与他正面交锋,便借口以“避暑”为由,躲在了圆明园行宫并不召见摩格。

    摩格在京中足足等待了十日,却并未表现出丝毫焦急,反而每日悠闲地观赏着大清的风光,心中暗自嘲笑大清使用这种稚嫩的手段拖延时间。

    然而,他并不知道,雍正其实是在暗中等待时疫扩散的消息。

    终于,在几日之后,雍正收到了时疫已经大范围扩散的密报,心中大喜,随即在圆明园的九州清晏殿设宴款待摩格。

    这场宴会,后宫的嫔妃们和亲王们都纷纷出席,个个朝服冠冕,打扮得异常庄重,希望能借此机会震慑住这位蛮夷之君,断不能失了天朝威仪。

    小夏子快步走进殿内,恭敬地报道:“摩格可汗已在殿外恭候。”

    雍正整了整神色,威严地说道:“宣他进来吧。”

    小夏子连忙跑到殿门前,高声喊道:“宣摩格可汗觐见!”

    话音刚落,便传来一阵沉重有力的皮靴踏地声,声音越来越近。

    雍正的脸上闪过一丝不悦,甄嬛也微微蹙起了眉头,低声说道:

    “怎么没人教他面圣时的行礼举止?如此大声,也不怕惊扰了圣驾。”

    只见一个身材魁梧的男子大步迈进殿内,他身着一件鸦青色暗纹番西花刻丝密织的准噶尔王服,虬髯掩映下的脸庞棱角分明,剑眉飞扬。

    一双深邃的黑眸仿佛能洞察人心,整个人宛如一把出鞘的利剑,寒气逼人。

    当甄嬛看到摩格的脸庞时,不由得大惊失色,忍不住向果郡王投去一瞥。

    原来,甄嬛与果郡王私定终身之后,曾有一次在后山秘密约会,恰好遇到了被蛇咬伤的摩格。

    当时,果郡王和甄嬛毫不犹豫地救下了他,却万万没想到,这个看似普通的男子,竟然是准噶尔的大汗,日后还会在宫中与他们相见。

    果郡王见状,眼神轻轻扫过甄嬛,示意她安心。

    摩格迈着大步走进殿内,双目直视宝座之上的雍正,旁若无人,更无丝毫谦卑之色。

    他身旁的一位准噶尔使者见状,连忙躬身行礼道:

    “我可汗特来拜会大清皇帝。”

    摩格却只是微微一笑,既不行礼也不屈膝,只是双手抱拳一拱。

    雍正虽然有心忍耐,但看到摩格如此傲慢无礼,也不由得脸色一沉。

    贞嫔猛然站起身,声音中带着不悦:

    “准噶尔使者既已来到大清觐见皇上,为何不按照大清的礼仪行礼面圣,更未出言请安,简直是大胆至极!”

    摩格却毫不在意,嘴角勾起一抹戏谑的笑意,用准噶尔语对贞嫔说了一句话。

    贞嫔听不懂他的言辞,但见他脸上的戏谑之色,便知所言非善。

    在窘迫与愤怒之下,她的脸色愈发难看。

    准噶尔使者见状,轻笑一声,从容地用汉语说道:

    “我家可汗说,他担心皇上听不懂准噶尔语,因此只是以抱拳为礼。

    而且,他听闻在大清后宫中,皇后地位最高,其次是皇贵妃,怎么轮得到一个嫔位娘娘来开口呢?”

    摩格眼神放肆,在大殿上环视四周,目光在甄嬛的脸上停留了片刻,心中也不禁一怔。

    暗道:“有意思,竟然还能见到这个女人!看这一身朝服装扮,似乎还成为了皇帝的妃子。”

    就在这时,殿中突然传来一声轻笑。如春风拂面,却也让摩格的思绪从甄嬛身上蓦然抽离。

    他循声望去,只见沈眉儿正笑靥如花,缓缓起身,举杯朝向雍正,举止间尽显风华。

    “臣妾浅见,凡胸怀壮志者,必以天下苍生为念。正如太祖开国之初,即以正统儒家汉学为基,滋养万民。

    反观准噶尔可汗,虽兵强马壮,却对汉语一窍不通,岂不昭示其内心对儒学之轻视?

    如此一味尚武,即便能逞一时之雄,终难逃衰败之运。”

    沈眉儿言辞温婉,却暗藏锋芒。

    雍正闻言,目光掠过准噶尔使臣那愤懑难抑的面容,亦是举杯一饮而尽,笑声爽朗:

    “皇贵妃所言极是,诸卿共饮此杯!

    太祖高瞻远瞩,圣祖承继上古圣王之道,我大清国运昌隆,自当绵延不绝,那些宵小之辈,何足挂齿!”

    一时间,朝臣与宫妃们纷纷跪拜,高呼万岁,共祝大清万世基业。

    唯独准噶尔的几位使臣,面面相觑,尴尬万分,无所适从。

    摩格却似浑然未觉其言外之意,泰然自若地再饮一杯,随即以准噶尔语致以敬意:

    “愿大清皇帝福履绥之,寿考绵鸿。”

    言罢,他轻拍三掌,唤来侍从,呈上一个石青色素漳绒锦盒,盒中静卧着一串九连玉环,玉质温润,光泽流转,令人叹为观止。

    即便是宫中见多识广的嫔妃,也不禁交口称赞。

    摩格语气带着几分戏谑:

    “准噶尔之地,素不产玉。多年前,本汗偶得一九连玉环,据传此玉乃西域工匠历经千辛万苦所得,又经巧匠精心雕琢,环环相扣,精妙绝伦。

    只可惜,至今无人能解,实为一大憾事。

    闻听大清多才俊,不知可否请皇帝陛下为本汗解开此环?”

    九连环,这源自山西的传统智巧玩具,以九环相连,解之不易,却也乐趣无穷。

    明代杨慎《丹铅总录》中曾有记载,以玉石制环,两环相扣,互相贯为一,得其关捩,解之为二,又合而为一,纵妙手、能解连环。

    然而,在雍正眼中,这不过是一件考验智慧的玩物罢了。他一笑置之:

    “甚妙,可将此环传于堂下,让诸臣一试,谁能解开,朕必有重赏。”

    小夏子恭恭敬敬地接过九连环,皇帝随即下令开始歌舞表演。

    一时间,大殿内宾主尽欢,觥筹交错,呈现出一派盛世升平的景象。

    然而,那九连环在朝臣们手中轮番传递,却仿佛成了一个无解之谜,最终仍是由小夏子双手捧着,回到了皇帝面前。

    “各位大臣皆言此环天生如此,无法可解。”

    雍正凝视着那环环相扣的玉环,抿了抿唇,这才带上了几分郑重之色:

    “拿去给几位王爷瞧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