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红楼庶子,我靠科举逆袭 第122章 任命
荣禧堂是贾府的正屋,因为这次是宣旨,所以在这里。
贾赦、贾政、贾琏,还有诰命在身的贾母、邢夫人、王夫人都到了。
王夫人见这次是给贾环的旨意,心里酸意大起。
嘴里小声腹诽:“有什么可神气的?”
王夫人转念又想到宝玉明年也要下场,心中不禁有了念想,想着宝玉将来也能金榜题名,皇宫中有旨意下来。
这次宫里来的,仍是至正皇帝身边的太监冯宝。
冯宝与贾环算是熟人了,见贾环进了屋,笑着说道:
“状元公来了,咱家先宣旨吧。”
贾母、贾赦、贾政、贾琏、邢夫人、王夫人等人听了冯宝的话,忙跪了下来。
贾环也跪在贾政的身后。
“朕闻元妃之弟贾环,高中一甲第一名,朕心甚悦……实乃皇亲之楷模,特赐黄金百两,御书两部。望能再接再厉,为朕分忧,钦此。”
冯宝念完,就笑着说到:
“老太太、赦公、政公、状元公……请起吧。”
然后就招呼小太监们将一个个锦盒端了进来。
冯宝一个锦盒面前,将锦盒打开,里面竟是一柄极为精美的绿如意。
“状元公,这柄绿如意的娘娘特意赏下来的,听说是陛下从太后那里求来的。”
贾环听了,赶紧跪下谢恩。
贾母见冯宝这边旨意已经宣读完了,便给了贾琏一个眼色。
贾琏见状,赶紧走到冯宝跟前,伸着一只手,说道:
“公公,这边请。”
冯宝便跟着贾琏到花厅喝茶,当然一些打点之物是少不了的。
“祖母,您过目……”
荣禧堂内,贾环将至正皇帝赏赐之物,和元春赏赐的那柄绿如意都给贾母看了。
“好好,真是好孙儿……”
贾母看了陛下和贵妃的赏赐之物,此时笑得已经合不拢嘴了,皇帝和贵妃都给了贾环赏赐,说明贾府的圣眷还在。
“以后在朝堂要小心谨慎、实心做事,不可辜负了陛下和娘娘的期望……知道吗?”
贾环赶紧回道:“祖母,孙儿知道了。”
此时王夫人看着元春赏下来的把柄绿如意,眼睛都红了,如果不是众人在场,她就上去抢过来了。
“她是从我的肠子里爬出来了,怎么净给那个小畜生的体面?宝玉是她一母同胞的弟弟,竟不管不顾了……”
“这置宝玉于何地?”
王夫人心里已经开始恨起了元春。
贾政此时心里得意非常,这是属于贾环的荣耀,他觉得这也是属于他的荣耀。
二儿子中了状元,孙子下个月也要下场了,他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尤其是现在贾政一进工部衙门,周围的同僚全是一片羡慕和奉承的声音,贾政现在已经有些飘飘然了。
今日王夫人又来对他说,宝玉想要明年也下场,此时贾政心中再无不满意的地方。
贾政看着贾环拿着绿如意不停的看,笑道:
“好生收起来吧,回去再瞧。”
贾环听了贾政的话,赶忙让小丫头将锦盒都收了起来。
然后对着贾母道:“祖母,孙儿院子还有两位同窗在,两人后日都要参加馆选,孙儿回去瞧瞧,不能让他们等久了。”
贾母忙说道:“这是正事,就不要在这里陪老婆子耗时了,快去吧。”
贾环又对贾母、贾政等人行了礼,便让鸳鸯领了两三个小丫头,端着锦盒便回菊香院了。
彩云见鸳鸯带着几个小丫头,都抱着锦盒跟贾环一起回来,笑问道:
“三爷,可是宫里的赏赐的?”
“是呢,你都收起来吧,我去看看顾兄和李兄。”
说着,贾环便往东厢房去了。
正屋里,鸳鸯看着正在收拾东西的彩云,心里很是羡慕。
她是老太太身边的一等大丫头,身份比一般的姨娘都要高,原本以为彩云跟着一个庶出的贾环,肯定是掉火坑里了。
没曾想,只一年多的功夫,贾环如坐火箭一般,院试、乡试、会试,逢考必中,现在更是中了状元。
现在整个贾府,都知道未来彩云是必被抬做姨娘的。
有赵姨娘的珠玉在前,现在贾府的丫鬟对被抬姨娘这件事很是热衷,尤其是最大的潜力股贾环。
“将来我又该何去何从?”
鸳鸯原本想着等两年求一求贾母,将自己调到宝玉的院子里,将来也就顺理成章的给宝玉做妾室。
谁曾想,如今老太太的心都在贾环这里,宝玉那边已经被王夫人盯得跟铁桶一般。
“能求老太太调到三爷这边吗?”
鸳鸯心里一点底没没有。
“在想什么呢?”彩云见鸳鸯一直出神,说道。
鸳鸯听了彩云的话,方才回了神,笑道:
“没想什么,你这妮子如今在三爷身边越发得力了。”
彩云心里最得意之处,就是义无反顾的跟了当时谁也不看好的贾环,被鸳鸯说到心坎里,不由笑道:
“不如你去求求老太太,也到三爷这院里面来。”
彩云本是一句玩笑话,但“说者无心,听者有意”,鸳鸯还真放心里了。
十七号这一天的上午,贾环的任命终于下来了。
翰林院修撰,为从六品。
李成杰、江顺远二人是榜眼和探花,被授予翰林院编修一职,为正七品官职。
翰林院修撰不仅品级比别的新科进士高,还会负责编修本朝历史、给皇子讲课、草拟朝廷典礼文稿等工作,天然就比其他人更容易升迁。
翰林院修撰,官服的上衣是圆领袍服,大襟右衽,宽袖收口。
官帽是带有平直展脚帽翅的乌纱帽、粉底皂靴。
顾辞远和李昊二人原本在东厢房看书,准备明日的馆选。
见贾环穿着新的翰林院修撰的官服,在院子里面晃悠,心中羡慕异常。
“贾兄,你可是羡煞我等了,明日就是馆选了……”
“顾兄、李兄,准备的如何?”
“心里还是没底……”
馆选是除了一甲进士以外,剩余二百九十七名进士留在翰林院的唯一希望,所以竞争格外激烈。
“二位莫要妄自菲薄,还要认真准备才是。”
事实上,一甲进士虽然起点比馆选进入翰林院的“庶吉士”起点高。
但是大乾一朝,还没有一甲进士进入内阁的先例,甚至还有“一甲进士不入内阁”这种说法。
贾赦、贾政、贾琏,还有诰命在身的贾母、邢夫人、王夫人都到了。
王夫人见这次是给贾环的旨意,心里酸意大起。
嘴里小声腹诽:“有什么可神气的?”
王夫人转念又想到宝玉明年也要下场,心中不禁有了念想,想着宝玉将来也能金榜题名,皇宫中有旨意下来。
这次宫里来的,仍是至正皇帝身边的太监冯宝。
冯宝与贾环算是熟人了,见贾环进了屋,笑着说道:
“状元公来了,咱家先宣旨吧。”
贾母、贾赦、贾政、贾琏、邢夫人、王夫人等人听了冯宝的话,忙跪了下来。
贾环也跪在贾政的身后。
“朕闻元妃之弟贾环,高中一甲第一名,朕心甚悦……实乃皇亲之楷模,特赐黄金百两,御书两部。望能再接再厉,为朕分忧,钦此。”
冯宝念完,就笑着说到:
“老太太、赦公、政公、状元公……请起吧。”
然后就招呼小太监们将一个个锦盒端了进来。
冯宝一个锦盒面前,将锦盒打开,里面竟是一柄极为精美的绿如意。
“状元公,这柄绿如意的娘娘特意赏下来的,听说是陛下从太后那里求来的。”
贾环听了,赶紧跪下谢恩。
贾母见冯宝这边旨意已经宣读完了,便给了贾琏一个眼色。
贾琏见状,赶紧走到冯宝跟前,伸着一只手,说道:
“公公,这边请。”
冯宝便跟着贾琏到花厅喝茶,当然一些打点之物是少不了的。
“祖母,您过目……”
荣禧堂内,贾环将至正皇帝赏赐之物,和元春赏赐的那柄绿如意都给贾母看了。
“好好,真是好孙儿……”
贾母看了陛下和贵妃的赏赐之物,此时笑得已经合不拢嘴了,皇帝和贵妃都给了贾环赏赐,说明贾府的圣眷还在。
“以后在朝堂要小心谨慎、实心做事,不可辜负了陛下和娘娘的期望……知道吗?”
贾环赶紧回道:“祖母,孙儿知道了。”
此时王夫人看着元春赏下来的把柄绿如意,眼睛都红了,如果不是众人在场,她就上去抢过来了。
“她是从我的肠子里爬出来了,怎么净给那个小畜生的体面?宝玉是她一母同胞的弟弟,竟不管不顾了……”
“这置宝玉于何地?”
王夫人心里已经开始恨起了元春。
贾政此时心里得意非常,这是属于贾环的荣耀,他觉得这也是属于他的荣耀。
二儿子中了状元,孙子下个月也要下场了,他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尤其是现在贾政一进工部衙门,周围的同僚全是一片羡慕和奉承的声音,贾政现在已经有些飘飘然了。
今日王夫人又来对他说,宝玉想要明年也下场,此时贾政心中再无不满意的地方。
贾政看着贾环拿着绿如意不停的看,笑道:
“好生收起来吧,回去再瞧。”
贾环听了贾政的话,赶忙让小丫头将锦盒都收了起来。
然后对着贾母道:“祖母,孙儿院子还有两位同窗在,两人后日都要参加馆选,孙儿回去瞧瞧,不能让他们等久了。”
贾母忙说道:“这是正事,就不要在这里陪老婆子耗时了,快去吧。”
贾环又对贾母、贾政等人行了礼,便让鸳鸯领了两三个小丫头,端着锦盒便回菊香院了。
彩云见鸳鸯带着几个小丫头,都抱着锦盒跟贾环一起回来,笑问道:
“三爷,可是宫里的赏赐的?”
“是呢,你都收起来吧,我去看看顾兄和李兄。”
说着,贾环便往东厢房去了。
正屋里,鸳鸯看着正在收拾东西的彩云,心里很是羡慕。
她是老太太身边的一等大丫头,身份比一般的姨娘都要高,原本以为彩云跟着一个庶出的贾环,肯定是掉火坑里了。
没曾想,只一年多的功夫,贾环如坐火箭一般,院试、乡试、会试,逢考必中,现在更是中了状元。
现在整个贾府,都知道未来彩云是必被抬做姨娘的。
有赵姨娘的珠玉在前,现在贾府的丫鬟对被抬姨娘这件事很是热衷,尤其是最大的潜力股贾环。
“将来我又该何去何从?”
鸳鸯原本想着等两年求一求贾母,将自己调到宝玉的院子里,将来也就顺理成章的给宝玉做妾室。
谁曾想,如今老太太的心都在贾环这里,宝玉那边已经被王夫人盯得跟铁桶一般。
“能求老太太调到三爷这边吗?”
鸳鸯心里一点底没没有。
“在想什么呢?”彩云见鸳鸯一直出神,说道。
鸳鸯听了彩云的话,方才回了神,笑道:
“没想什么,你这妮子如今在三爷身边越发得力了。”
彩云心里最得意之处,就是义无反顾的跟了当时谁也不看好的贾环,被鸳鸯说到心坎里,不由笑道:
“不如你去求求老太太,也到三爷这院里面来。”
彩云本是一句玩笑话,但“说者无心,听者有意”,鸳鸯还真放心里了。
十七号这一天的上午,贾环的任命终于下来了。
翰林院修撰,为从六品。
李成杰、江顺远二人是榜眼和探花,被授予翰林院编修一职,为正七品官职。
翰林院修撰不仅品级比别的新科进士高,还会负责编修本朝历史、给皇子讲课、草拟朝廷典礼文稿等工作,天然就比其他人更容易升迁。
翰林院修撰,官服的上衣是圆领袍服,大襟右衽,宽袖收口。
官帽是带有平直展脚帽翅的乌纱帽、粉底皂靴。
顾辞远和李昊二人原本在东厢房看书,准备明日的馆选。
见贾环穿着新的翰林院修撰的官服,在院子里面晃悠,心中羡慕异常。
“贾兄,你可是羡煞我等了,明日就是馆选了……”
“顾兄、李兄,准备的如何?”
“心里还是没底……”
馆选是除了一甲进士以外,剩余二百九十七名进士留在翰林院的唯一希望,所以竞争格外激烈。
“二位莫要妄自菲薄,还要认真准备才是。”
事实上,一甲进士虽然起点比馆选进入翰林院的“庶吉士”起点高。
但是大乾一朝,还没有一甲进士进入内阁的先例,甚至还有“一甲进士不入内阁”这种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