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红楼庶子,我靠科举逆袭 第153章 海禁VS开海
……为求生计,部分民众或铤而走险,沦为海盗,或聚啸山林,为匪为寇,致沿海匪患猖獗,此皆海禁所致民生之悲苦也……
……于经济而言,海禁之影响尤巨。海外贸易,古为富国之径。我国之丝绸、瓷器、茶叶等,精美绝伦,久为番邦所倾慕。海禁阻断商路,使中华之珍货不得外销,番邦之财货亦难输入。国之财路闭塞,国库失一重要来源……
……至于海防,海禁亦未收全功。外敌虽暂被阻隔,然沿海军事因长期无战事,水师废弛,战船朽坏……
夏言、贾士豪、赵石磊三人也是看了两三遍才罢。
说实话,夏言心里还有些小骄傲,他是曾两度官至内阁阁老,眼光自然是有的,贾环的这道折子,胆量、见地、勇气、格局……都是有的。
“只是这开海,确实牵扯甚广,夏言担心,后面引起的风暴……不是贾环一个小小的翰林院修撰所能承受的。”
夏言在心里一叹,以他的政治嗅觉,当然能预料到接下来贾环会面临何种狂风骤雨。
“哎,少不得拼了这把老骨头,也要护他周全……”
夏言心里正在天人交战,忽然瞥见上首面沉如水的至正皇帝,心里一轻。
别忘了,自己的宝贝弟子,可是上面坐着那位的小舅子……想来,让贾环全身而退应该不成问题的。
南书房内此时又陷入了寂静,此时谁也没有说话,都在心里想着折子里所提出“开海”的可行性。
又过了片刻,还是至正皇帝首先打破僵局,对李连魁道:
“李阁老,你是内阁首辅,你先说,贾环的折子,什么看法?”
按理说,夏言是自己的政敌,贾环是夏言的弟子,本着敌人支持的,就应当反对的原则,李连魁应该否掉的。
但李连魁毕竟久在中枢,政治嗅觉何等敏锐?
他只从至正皇帝的只言片语和短短几句话的语气里,就判断出皇帝可能是动心了,为了保守起见,李连魁说道:
“陛下,臣以为海禁有理,浙江、福建等地若不施行海禁,则百姓争相下海、不事生产,长此以往,则东南民风堪忧,此所以我太祖皇帝施行海禁之因……”
至正皇帝听了李连魁的话,眉头微微挑起,只听李连魁又说道:
“然,开海似乎也有些道理,历朝历代皆有开海的先例……此时还请陛下圣裁。”
听了李连魁的话,至正皇帝笑骂道:“你这老货,又在这里同我打擂台。”
又对夏言、贾士豪、赵石磊道:“三个阁老,贾环的折子,可有什么看法?”
贾士豪不明白李连魁为什么要打擂台,贾环是夏言的弟子,他主张“开海”,难道还能赞同不成?
赶忙出列说道:“陛下,臣以为海禁乃是太祖皇帝定下的祖制,片帆不得入海,我们后辈子孙,万不得违背。况且我大乾地大物博,精华皆位于内陆,若贸然开海,恐内陆人心浮动……大夏甚至有倾覆之危啊……海禁之时,海上之船即是倭船,水师可剿灭之……若开海,倭寇皆藏于市舶之中,东南之局,恐磨烂矣……陛下,万万不可开海呀。”
这一番话,贾士豪说的是声泪俱下……至正皇帝只是看着他,没有说话。
一旁的李连魁心里暗骂一声蠢货,连最基本的察言观色的技能都没掌握,如何能成为他的盟友?
贾士豪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事情,那就是朝廷没钱,他说得再天花乱坠,都无法解决朝廷缺钱的事实……但,“开海”却有可能搞来银子,这也是至正皇帝态度有些暧昧的原因。
这个时候,夏言和赵石磊算是看出了点苗头,见贾士豪碰了一个软钉子,又见李连魁居然打起了擂台,哪里还猜不到至正皇帝的心思?
贾环是夏言的弟子,此时他不好说话,便赵石磊递了一个眼色,赵石磊会意,便出列道:
“贾阁老此言差矣,岂不闻三代不同礼而王,五伯不同法而霸?东南倭寇,真倭者又有几何?去岁浙江的军情奏报,宁波城郊一战,战死之倭寇,验明正身,竟皆是福建沿海之民……若是海禁放开,浙江、福建两地沿海之民,有了出路,又岂会啸聚海上?这是其一也。”
“其二,若开海禁,东南海贸的税收必竟陡增,国库亦可充盈……如此有利无害之举,怎可轻易废黜?”
至正皇帝听了,虽然赵石磊的话说到了他的心坎里,但开海毕竟有违祖制,牵扯甚广……六部衙门、翰林院、太学院等各部官员必然反对,尤其是御史衙门,至正皇帝都能预料到贾环会遭到怎样疯狂的攻击。
所以,开海这件事,不能从他这位皇帝的口里说出来,不利于团结的话,至正皇帝从来都不会亲自下场说的。
最好是经过朝野充分的讨论,形成相对统一的意见,最后由他来拍板,那样才是最完美的。
至正皇帝沉默片刻,对着内阁几位阁老道:“既然内阁无法形成统一的意见,那就交各部讨论吧,等内阁拿出同意的意见,再报与朕。”
“好了,天也不早了,散了吧。”
说着,至正皇帝便起身回寝宫去了。
李连魁、夏言、贾士豪、赵石磊几人见至正皇帝起身,赶忙躬身道:“恭送陛下……”
等至正皇帝走后,四人直起身子,都是千年的狐狸,相互干笑了几声,便出了南书房。
此时,至正皇帝没有坐轿子,而是步行在皇宫的御道上,心里想着贾环所提出的“开海”之事。
他不知道“开海”是否可行,但贾环折子里面所描述的东西让他着实心定了,他御极这些年,真的是受够了缺钱的苦了。
“开海后真的就不愁银子了?”至正皇帝喃喃道。
“陛下,到了后宫了,今儿陛下要翻哪位主子的牌子?”一位太监在至正皇帝的身边小声道。
至正皇帝想着贾环的事情,随口就说道:
“去元妃那里吧……”
……于经济而言,海禁之影响尤巨。海外贸易,古为富国之径。我国之丝绸、瓷器、茶叶等,精美绝伦,久为番邦所倾慕。海禁阻断商路,使中华之珍货不得外销,番邦之财货亦难输入。国之财路闭塞,国库失一重要来源……
……至于海防,海禁亦未收全功。外敌虽暂被阻隔,然沿海军事因长期无战事,水师废弛,战船朽坏……
夏言、贾士豪、赵石磊三人也是看了两三遍才罢。
说实话,夏言心里还有些小骄傲,他是曾两度官至内阁阁老,眼光自然是有的,贾环的这道折子,胆量、见地、勇气、格局……都是有的。
“只是这开海,确实牵扯甚广,夏言担心,后面引起的风暴……不是贾环一个小小的翰林院修撰所能承受的。”
夏言在心里一叹,以他的政治嗅觉,当然能预料到接下来贾环会面临何种狂风骤雨。
“哎,少不得拼了这把老骨头,也要护他周全……”
夏言心里正在天人交战,忽然瞥见上首面沉如水的至正皇帝,心里一轻。
别忘了,自己的宝贝弟子,可是上面坐着那位的小舅子……想来,让贾环全身而退应该不成问题的。
南书房内此时又陷入了寂静,此时谁也没有说话,都在心里想着折子里所提出“开海”的可行性。
又过了片刻,还是至正皇帝首先打破僵局,对李连魁道:
“李阁老,你是内阁首辅,你先说,贾环的折子,什么看法?”
按理说,夏言是自己的政敌,贾环是夏言的弟子,本着敌人支持的,就应当反对的原则,李连魁应该否掉的。
但李连魁毕竟久在中枢,政治嗅觉何等敏锐?
他只从至正皇帝的只言片语和短短几句话的语气里,就判断出皇帝可能是动心了,为了保守起见,李连魁说道:
“陛下,臣以为海禁有理,浙江、福建等地若不施行海禁,则百姓争相下海、不事生产,长此以往,则东南民风堪忧,此所以我太祖皇帝施行海禁之因……”
至正皇帝听了李连魁的话,眉头微微挑起,只听李连魁又说道:
“然,开海似乎也有些道理,历朝历代皆有开海的先例……此时还请陛下圣裁。”
听了李连魁的话,至正皇帝笑骂道:“你这老货,又在这里同我打擂台。”
又对夏言、贾士豪、赵石磊道:“三个阁老,贾环的折子,可有什么看法?”
贾士豪不明白李连魁为什么要打擂台,贾环是夏言的弟子,他主张“开海”,难道还能赞同不成?
赶忙出列说道:“陛下,臣以为海禁乃是太祖皇帝定下的祖制,片帆不得入海,我们后辈子孙,万不得违背。况且我大乾地大物博,精华皆位于内陆,若贸然开海,恐内陆人心浮动……大夏甚至有倾覆之危啊……海禁之时,海上之船即是倭船,水师可剿灭之……若开海,倭寇皆藏于市舶之中,东南之局,恐磨烂矣……陛下,万万不可开海呀。”
这一番话,贾士豪说的是声泪俱下……至正皇帝只是看着他,没有说话。
一旁的李连魁心里暗骂一声蠢货,连最基本的察言观色的技能都没掌握,如何能成为他的盟友?
贾士豪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事情,那就是朝廷没钱,他说得再天花乱坠,都无法解决朝廷缺钱的事实……但,“开海”却有可能搞来银子,这也是至正皇帝态度有些暧昧的原因。
这个时候,夏言和赵石磊算是看出了点苗头,见贾士豪碰了一个软钉子,又见李连魁居然打起了擂台,哪里还猜不到至正皇帝的心思?
贾环是夏言的弟子,此时他不好说话,便赵石磊递了一个眼色,赵石磊会意,便出列道:
“贾阁老此言差矣,岂不闻三代不同礼而王,五伯不同法而霸?东南倭寇,真倭者又有几何?去岁浙江的军情奏报,宁波城郊一战,战死之倭寇,验明正身,竟皆是福建沿海之民……若是海禁放开,浙江、福建两地沿海之民,有了出路,又岂会啸聚海上?这是其一也。”
“其二,若开海禁,东南海贸的税收必竟陡增,国库亦可充盈……如此有利无害之举,怎可轻易废黜?”
至正皇帝听了,虽然赵石磊的话说到了他的心坎里,但开海毕竟有违祖制,牵扯甚广……六部衙门、翰林院、太学院等各部官员必然反对,尤其是御史衙门,至正皇帝都能预料到贾环会遭到怎样疯狂的攻击。
所以,开海这件事,不能从他这位皇帝的口里说出来,不利于团结的话,至正皇帝从来都不会亲自下场说的。
最好是经过朝野充分的讨论,形成相对统一的意见,最后由他来拍板,那样才是最完美的。
至正皇帝沉默片刻,对着内阁几位阁老道:“既然内阁无法形成统一的意见,那就交各部讨论吧,等内阁拿出同意的意见,再报与朕。”
“好了,天也不早了,散了吧。”
说着,至正皇帝便起身回寝宫去了。
李连魁、夏言、贾士豪、赵石磊几人见至正皇帝起身,赶忙躬身道:“恭送陛下……”
等至正皇帝走后,四人直起身子,都是千年的狐狸,相互干笑了几声,便出了南书房。
此时,至正皇帝没有坐轿子,而是步行在皇宫的御道上,心里想着贾环所提出的“开海”之事。
他不知道“开海”是否可行,但贾环折子里面所描述的东西让他着实心定了,他御极这些年,真的是受够了缺钱的苦了。
“开海后真的就不愁银子了?”至正皇帝喃喃道。
“陛下,到了后宫了,今儿陛下要翻哪位主子的牌子?”一位太监在至正皇帝的身边小声道。
至正皇帝想着贾环的事情,随口就说道:
“去元妃那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