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红楼庶子,我靠科举逆袭 第162章 小动作
热门推荐:
战神殿
弑神仙尊
多子多福:一人生出一个大家族
赘婿神皇
末世大佬零元购地狱模式
进错房!误惹战少,娇妻休想逃
黑道:我那些年收服的江湖大佬
离婚后,傅总拿着染血床单哭红眼
末世:废土黎明
此时贾环见提问的是自己的老师,立马就换成一副笑脸,答道:
“回老师,学生所言句句属实。”贾环恭敬地说道。
“那你且细细说来,这千万之巨如何得来?莫要信口雌黄。”夏言严肃地看着贾环。
贾环清了清嗓子,朗声道:“陛下、老师、诸位大人,如今海外贸易被禁,但民间私下走私不断。若朝廷放开海禁,设海关统一管理,光是收取关税便是一笔巨大收入。再者,出海贸易的商船众多,货物往来频繁,商业繁荣之下,各种赋税都会增加……若开海之策施行,一年朝廷的收入千万还只是保守的。”
大殿内的百官听后不禁交头接耳起来,至正皇帝听了贾环的话,眼睛微眯,说实话,此时他心动了。
夏言接着道:“如此,你以为开海当如何施行?”
贾环想了想,说道:“首先,我大乾必须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其他,在东南沿海活跃的海盗,朝廷了进行招安……”
贾环招安的话一出,立即就有人出来反对。
“一派胡言,海盗岂可招安?”
贾环答道:“为何不可?”
反对之人道:“海盗为祸一方,岂有招降之礼?”
贾环道:“招降就是为了不让他继续为祸一方,反而可以造福一方。”
那人依然不依不饶,说道:“如此妖言惑众,不可理喻,简直不可理喻……陛下,臣请严惩贾环。”
……
就在贾环一人舌战群儒中,这一次的朝廷论理结束了,虽然没有一个确定的结论,但贾环今日的表现还是给在场的百官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从太和殿回去,贾环立刻就被贾政叫去了书房。
贾政的官职是工部员外郎,从五品的官职,今日朝堂论理是没有资格在大殿内的,今日从班房内到现在下衙,贾政的心一直就砰砰直跳,生怕贾环惹出什么泼天的祸事。
当贾政从贾环口中得知了今日朝堂论理的情况,也有些愣神。
他有想过贾环会有一些出彩的表现,毕竟自己这个小儿子自从参加科考以来,似乎每次都能创造奇迹,他无论如何他也没想过贾环最后能完成舌战群儒这般壮举。
自从这次朝堂论理结束,朝堂论理的许多细节就被一些人编成了各种各样的版本散布了出去。
有说贾环神勇无比,一人独战朝堂百官的;又说贾环擅长诡辩,丢了读书人风骨的;甚至还有人说贾环在大殿之上就像泼妇骂街,胡搅蛮缠的……反正说什么的都有。
但有一点不可否认,那就是贾环这次“辩论”,说着百官无话可说,确是实打实的。
一些等着贾环笑话,甚至想到时候踩上一脚的人瞬间都偃旗息鼓,就连那些一直念着“祖宗之法的不可废”的御史们此时也没了声音。
就在外界都在猜测朝廷在“海禁”这个问题上该如何抉择之时,一群来自东南的“商客”此时进了金陵。
金陵城里一个偏僻的校园内,此时一群人在这里密谋。
其中一人道:“老乔,我们东南八大家族以你们为首,此次我们到金陵来就是为了扳倒那个贾环,你拿个主意吧。”
原来,这一伙人是东南浙江、福建的八大家族,正是“乔常曹侯渠亢范孔”八家。
这八家自大乾太祖皇帝开始,就垄断了东南沿海的走私贸易,因为朝廷施行海禁,大乾与西洋之间的贸易商路几乎都被这些人把持着,这“乔常曹侯渠亢范孔”八家,用富可敌国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因为贾环在金陵搞出了“开海”之事,算是彻底站到了八大家族的对立面,这次这八家皆派人携巨款进京,就是要找门路将贾环往死里整的。
这位被叫做“老乔”之人,正是福建乔家当代家主之子,乔羽。
乔羽清了清嗓子,说道:“大家都坐下,这次我们八大家族一起来京,目的很简单,就是要破坏朝廷的开海之策,尤其那个叫贾环的始作俑者,更不能放过……”
在座的一人沉声道:“方才据眼线来报,这次朝堂论理,这个贾环表现极为出色,竟将朝堂诸公的海禁之策一一驳倒,当真可怖……此人不除,将来必成大患。”
说罢,在座的众人提起贾环皆是咬牙切齿。
乔羽又说道:“我们八家在京城里都有自己的路子,这次,我们八家行动,或用关系、或用金钱……就一个目的,不惜一切代价,扳倒贾环,破坏开海。”
这里计议已定,马上八家的人马就开始行动了,有的收买言官御史鼓动舆论、有人在金陵城中挥舞金钱煽动百姓、有人揣着成叠的银票收买高官……很快,整个金陵城的风向马上就变了,原本弹劾贾环已经渐渐有些平息的声音也鼓噪起来。
此时大乾皇宫中,至正皇帝正在南书房看折子,这时一个太监疾步进了殿内,行了礼,道:
“陛下,东南的八大家族有异动,据京城的探子来报,在南郊的一个小院……如此,如此……”
至正皇帝听了太监的话,说道:“这些人可算是坐不住了,你告诉外面的人,盯住他们,先别打草惊蛇。”
待太监走后,至正皇帝思考良久,一个宏大的计划渐渐的在他的脑海里成型。
“原本只是想扳倒东南的八大家族,贾环的开海之策倒是意外之喜了……”
到了第二天,经过一日的沉寂,弹劾贾环的折子又如雪花一般飘向了通政司,力度之大,简直前所未有。
通政使袁枢此时一个头两个大,看着堆积如山的弹劾折子,一时间竟乱了方寸。
这一日的早朝,太和殿内也是群情激愤,原本许多中立的官员也都下场弹劾贾环。
夏言作为两朝阁老,政治嗅觉何等敏锐,立刻就察觉到了不对劲,但此时舆论已呈鼎沸之势,就算是他,这时候站出来替贾环说话,除了把自己搭进去,已无任何作用。
“回老师,学生所言句句属实。”贾环恭敬地说道。
“那你且细细说来,这千万之巨如何得来?莫要信口雌黄。”夏言严肃地看着贾环。
贾环清了清嗓子,朗声道:“陛下、老师、诸位大人,如今海外贸易被禁,但民间私下走私不断。若朝廷放开海禁,设海关统一管理,光是收取关税便是一笔巨大收入。再者,出海贸易的商船众多,货物往来频繁,商业繁荣之下,各种赋税都会增加……若开海之策施行,一年朝廷的收入千万还只是保守的。”
大殿内的百官听后不禁交头接耳起来,至正皇帝听了贾环的话,眼睛微眯,说实话,此时他心动了。
夏言接着道:“如此,你以为开海当如何施行?”
贾环想了想,说道:“首先,我大乾必须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其他,在东南沿海活跃的海盗,朝廷了进行招安……”
贾环招安的话一出,立即就有人出来反对。
“一派胡言,海盗岂可招安?”
贾环答道:“为何不可?”
反对之人道:“海盗为祸一方,岂有招降之礼?”
贾环道:“招降就是为了不让他继续为祸一方,反而可以造福一方。”
那人依然不依不饶,说道:“如此妖言惑众,不可理喻,简直不可理喻……陛下,臣请严惩贾环。”
……
就在贾环一人舌战群儒中,这一次的朝廷论理结束了,虽然没有一个确定的结论,但贾环今日的表现还是给在场的百官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从太和殿回去,贾环立刻就被贾政叫去了书房。
贾政的官职是工部员外郎,从五品的官职,今日朝堂论理是没有资格在大殿内的,今日从班房内到现在下衙,贾政的心一直就砰砰直跳,生怕贾环惹出什么泼天的祸事。
当贾政从贾环口中得知了今日朝堂论理的情况,也有些愣神。
他有想过贾环会有一些出彩的表现,毕竟自己这个小儿子自从参加科考以来,似乎每次都能创造奇迹,他无论如何他也没想过贾环最后能完成舌战群儒这般壮举。
自从这次朝堂论理结束,朝堂论理的许多细节就被一些人编成了各种各样的版本散布了出去。
有说贾环神勇无比,一人独战朝堂百官的;又说贾环擅长诡辩,丢了读书人风骨的;甚至还有人说贾环在大殿之上就像泼妇骂街,胡搅蛮缠的……反正说什么的都有。
但有一点不可否认,那就是贾环这次“辩论”,说着百官无话可说,确是实打实的。
一些等着贾环笑话,甚至想到时候踩上一脚的人瞬间都偃旗息鼓,就连那些一直念着“祖宗之法的不可废”的御史们此时也没了声音。
就在外界都在猜测朝廷在“海禁”这个问题上该如何抉择之时,一群来自东南的“商客”此时进了金陵。
金陵城里一个偏僻的校园内,此时一群人在这里密谋。
其中一人道:“老乔,我们东南八大家族以你们为首,此次我们到金陵来就是为了扳倒那个贾环,你拿个主意吧。”
原来,这一伙人是东南浙江、福建的八大家族,正是“乔常曹侯渠亢范孔”八家。
这八家自大乾太祖皇帝开始,就垄断了东南沿海的走私贸易,因为朝廷施行海禁,大乾与西洋之间的贸易商路几乎都被这些人把持着,这“乔常曹侯渠亢范孔”八家,用富可敌国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因为贾环在金陵搞出了“开海”之事,算是彻底站到了八大家族的对立面,这次这八家皆派人携巨款进京,就是要找门路将贾环往死里整的。
这位被叫做“老乔”之人,正是福建乔家当代家主之子,乔羽。
乔羽清了清嗓子,说道:“大家都坐下,这次我们八大家族一起来京,目的很简单,就是要破坏朝廷的开海之策,尤其那个叫贾环的始作俑者,更不能放过……”
在座的一人沉声道:“方才据眼线来报,这次朝堂论理,这个贾环表现极为出色,竟将朝堂诸公的海禁之策一一驳倒,当真可怖……此人不除,将来必成大患。”
说罢,在座的众人提起贾环皆是咬牙切齿。
乔羽又说道:“我们八家在京城里都有自己的路子,这次,我们八家行动,或用关系、或用金钱……就一个目的,不惜一切代价,扳倒贾环,破坏开海。”
这里计议已定,马上八家的人马就开始行动了,有的收买言官御史鼓动舆论、有人在金陵城中挥舞金钱煽动百姓、有人揣着成叠的银票收买高官……很快,整个金陵城的风向马上就变了,原本弹劾贾环已经渐渐有些平息的声音也鼓噪起来。
此时大乾皇宫中,至正皇帝正在南书房看折子,这时一个太监疾步进了殿内,行了礼,道:
“陛下,东南的八大家族有异动,据京城的探子来报,在南郊的一个小院……如此,如此……”
至正皇帝听了太监的话,说道:“这些人可算是坐不住了,你告诉外面的人,盯住他们,先别打草惊蛇。”
待太监走后,至正皇帝思考良久,一个宏大的计划渐渐的在他的脑海里成型。
“原本只是想扳倒东南的八大家族,贾环的开海之策倒是意外之喜了……”
到了第二天,经过一日的沉寂,弹劾贾环的折子又如雪花一般飘向了通政司,力度之大,简直前所未有。
通政使袁枢此时一个头两个大,看着堆积如山的弹劾折子,一时间竟乱了方寸。
这一日的早朝,太和殿内也是群情激愤,原本许多中立的官员也都下场弹劾贾环。
夏言作为两朝阁老,政治嗅觉何等敏锐,立刻就察觉到了不对劲,但此时舆论已呈鼎沸之势,就算是他,这时候站出来替贾环说话,除了把自己搭进去,已无任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