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轮运转,依依不舍 第76章 南粤接手 琼州建城
热门推荐:
霍格沃茨:从卢娜家开始内卷成神
修仙保命指北
我一魅魔,你让我参加恋综?
重生黑暗流女尊世界的美少年
谁会想当王者英雄啊
盛京贵宠
离婚后,闪婚植物人总裁一胎三宝
穿越兽世,漂亮小雌性可咸可甜
明星塌房?我都废墟了还塌?
都城传出了杨侍郎长女被晋王收为义女,加封义成公主,义成公主已和亲东突厥的传闻,百姓都觉得传奇,议论纷纷,众朝臣也议论一段时间,然后就没音了。毕竟,杨茭远在东突厥的王庭,不关他们的事,也不会影响他们的利益。杨茭是宗室女,当东突厥女主人,对大燕也没什么坏处。
兰老夫人想来想去,对杨茭的事,叹了一口气,又松了一口气。这是最好的结局了,茭茭是她的亲孙女,要不是无可奈何,也不会报她的死讯。只说今生与杨家的缘分已尽,没想到还能峰回路转。虽然远在胡族,见不着了。到底是以公主的身份,当了处罗可汗的正妻,还生下了儿女。女人呢,在哪里生活无所谓,只要活得好这辈子就值了。
杨荀是最高兴的,到底是亲妹妹,从小一起长大,一起对抗过继母,欺负过继子女的好搭档。现在杨茭成了义成公主,不再是因逃婚被家族谎报死亡的无耻女子,对他来言,是个好事。杨荀又想蹦跶了,就给他父亲写信,让他想法子,把自己调回都城去。
杨侍郎见了杨荀的信,脑子里想了一大堆有的没的。始终下不了决心,不想花大价码把杨荀调回都城。就让在任上安生吧,不过,知会一下他的上司,对儿子关照一点,有机会的话,往上提一提还是可以的。
杨侍郎这些年工作还算小心,在弄木料上面又有一套,各工程还真离不开他,尤其是城外的运河水渠,就是他主管的,帝后也就没有那么厌烦他了。杨侍郎有陈家和李家的支持,需要建材的时候那是得心应手的,达成了双赢的局面。
杨侍郎想,好容易杨茭柳暗花明的,有了结局。还是出乎意料,他认为还不错的结局。他很想儿子,但不敢把他调回来。陈氏和杨七强势,两人与杨荀就是合不来,他们在一起,肯定会把家里闹得乌烟瘴气的。
再来,那个萧美美实在是个妖精。自她来了杨家,就没办过一件漂亮事。在外这几年,给杨荀生了两个孩子,长子是个聋哑人,长女是个豁嘴子。看着就心里烦,自己家的孙子,活生生的又不能打死。杨荀纳的那个妾刘氏,给他生了一儿一女到是健康。莫不是,真如杨七所说,血亲表兄妹结亲,不利后嗣。
尉迟殿臣走到衡州地界的时候,收到英王让人送的快信。他打开看了看,心里又好气又好笑。
信的内容是:杨茭没死,逃婚后到她小姨家呆了两年多。因故离开,流落到东突厥王庭,当上处罗可汗的侧夫人,育有一子一女。被燕使萧大人认出,皇帝为了稳定跟东突厥的关系,下旨封杨茭为义成公主,做了处罗可汗的正妻。晋王与英王亲自补送嫁妆,看了杨茭,在王庭过得不错。英王思前想后,这个事还是不瞒尉迟将军。杨家诚心诚意地跟尉迟将军说明白情况,并致歉。两人原来虽有婚约,如今各自婚嫁了,不必再念前缘,以后也未必还能见面了云云。
其实真正的情形,连英王也不清楚。那萧姨母看杨茭身上无利可图,族人也不喜欢她,就想赶她走。离开的路途中遇到抢匪,被劫走了。山上的众匪玩够了,就卖到给了当地的牙行换钱。刚好东突厥的商人来牙行买女仆,想中了身高体健,头大脸圆,皮肤又白嫩,还识字的杨茭。带回东突厥当了商人的小妾,学会了突厥话。没多久商人就有了别的新欢,杨茭被商人送给了一个部落首领。部落首领嫌她脾气不好,天天打她。后来,干脆连部落的两个美女一起,送给了处罗可汗。
杨茭在这些男人身上吃了教训,学会了隐忍,也学会了巴结主人。竟得到了处罗可汗的宠爱,运气还好,不过三四年,生养了两个健壮的儿女,这对一直没有孩子的处罗可汗来说,真是大喜。世家贵女的见识,在这个时候慢慢有了体现。比如说起中原的印刷术,图书馆。中原的风土人情,大燕的组织构造。说起燕兴邸的对外贸易,长途运输。尽管所知有限,说得不十分详尽,处罗可汗却是很感兴趣的,加上母以子贵,很快就成了侧夫人。
尉迟殿臣看完了,把信给杨芥看了。对其他三位,没说那么详细,毕竟是杨茭的私事。只说了三条,杨茭没死,落在东突厥的王庭。皇帝封杨茭为义成公主,抬为处罗可汗的正妻。杨茭现已有一儿一女,是处罗可汗仅有的两个孩子。
众人唏嘘,但他们也没往心里去。除了杨荃跟杨茭有堂姐弟的名份,其他两人跟杨茭也没什么关系,杨茭的死活,他们也无所谓。
杨芥却把小嘴撅起来,一天没理尉迟殿臣。尉迟殿臣没法子,只能去哄一哄爱妻。给她买好吃的,吃了,还是不看他一眼。领她去山上玩,她只管自己一个人玩。尉迟殿臣想与她亲热,说什么也不让近身。闹了好几日,都进了南粤地界了,还没给好脸色呢。
杨荃有些看不下去,就进了杨芥的马车,找他姐给姐夫说情去了。杨芥看杨荃进了马车,就让人给他拿几个果子吃。
杨荃叹气道:“五姐呀,我说,你这个人真别扭。三姐的作为,根本不关五姐夫事,你怎么老是给他脸色呢?我媳妇儿说,你是心里不痛快,因为太喜欢尉迟殿臣了,怕提起跟他有关的女人。也是奇怪了,那个尉迟殿臣,长得那么黑,还难看,你喜欢他什么?还至于为了三姐以前那点关系,跟他闹好几天的气。”
杨芥就给她弟弟脸色瞧了:“我才不喜欢他呢,又黑又丑,还粘人。不过,他也有好的一面。长得丑,没人看得上,女色上不要紧。对孩子好,一早给请了文武双科的启蒙先生。经常检查孩子的课业,还教导两儿子练习武艺。”
杨芥喝了口茶,又道:“男女之事,全看对比。你看大姐夫家的家姑,天天作妖,大姐夫也不敢跟他娘硬刚。大姐受了多少委屈,生了多少闲气。二姐夫虽然长得好看,外表文静,可好色了。经常背着二姐,去军妓营玩,去平康里玩呢。四姐夫穷夫子出身,还想纳妾呢,对孩子也不大管,都是王院长亲自教导。六妹夫出身一般,运气好,碰着科举考试上了榜,到余杭当了官。不知道珍惜六妹,借着跟上下打好关系的借口喝花酒,还想养歌伎。尉迟殿臣就不一样,看到别的女人,理也不理。人人都说尉迟殿臣脾气好不惹事,但他只要看他继母继弟一眼,面无表情地捏碎一块鹅卵石。那伙人马上像鹌鹑一样,老实的很。他父亲敢给我脸色瞧,他就敢领着我起身就走。”
杨芥叹口气道:“刚成婚那会儿,我一点也不喜欢尉迟殿臣。比尉迟殿臣好看的人很多,有的花心,有的没真本事,有的脾气不好。杨七劝过我,人生不可能十全十美。综合条件差不多的,就将就着过吧。我一琢磨,我家将军有官职,能文又能武,身体健康,脾气也好。还顾家,又听我的话。慢慢地就看他顺眼了,如今孩子都生了三个了,这辈子也只能跟他捆在一起了。”
杨荃纳闷道:“那你还跟他闹什么?老夫老妻,儿女双全,又不会分开。因为不相干的人,好几天都没理姐夫了。”
杨芥白他一眼:“你懂什么?这是夫妻情趣。日子一天一天,平平淡淡的,好无聊呀。不得找些借口吵一吵,闹一闹,让他来哄我嘛。”
杨荃点点头,好吧,你们高兴就好。他是不懂女人的这些小心思。他媳妇儿就喜欢研究医术,研究药草。这次跟着来,也是惦记着岛上有没有少见的药材。张风华本来想留在通善医馆,听杨七忽悠说,琼州岛上植物资源可丰富了。不但有四大南药,槟榔、益智、砂仁、巴戟天。还有接骨草、长寿草、沉香、黄花梨、龙血树、广藿香、鸡血藤等等。张风华马上包裹一卷,就要跟着他赴任。一路上,见了好药材,就是采采采,买买买。要不是这次上岛,尉迟姐夫带了车队,张当家让他们带了一批牛马,真没办法驼这伙人一路买得越来越多的东西。
又行十多日,到了广州。李家人早送来大量的物资,并且在广州节度使府后边买了一栋大大的宅子。李圭先把东西放到宅子去,再去办理的就职。原来的南粤总督,是秦王的人。见了李圭,肯定没有好脸色。李圭有底气,对那人无所求,也不惧他。
英王与军方的人很熟悉,这些年,燕兴邸与各地军方来往很密切,互相帮忙,能给军方带来很多利益。南粤这边有府兵,州郡兵,还有边防军,军方跟南粤总督的关系一般。早收到英王的来信,得知新来的节度使是英王的内侄,自然是十分关照的。李圭就职时,军方的几位头领都来了,还送来了贺礼。南粤的几个郡守一看这个架势,也都老实了,对新上官那是客客气气的。
尉迟殿臣在广州待了二十多天,帮助李圭收服南粤官僚。只待李圭掌握了实权,基本上理顺了那些郡守,与军方的人也处得不错,才放心的往海安县去了。一行人准备在海安县登船,然后上岛。
海安县的县令很会来事,热情地款待了尉迟殿臣一行。张家的船厂,已经造出了四艘大木船。这种船用于作战稍显脆弱,用来运输还是很能装的。杨七跟张当家说好了,张家负责造船,主要用来运输。以后岛上的所有货物,都要靠张家的船运,运到海安以后再转陆运。
出入海岛有三条线路,一是从岛上运到海安县,再走陆运到广州,交给李家商行。二是从岛上直接船运到罗州,交给罗州军方,押运到广州燕兴邸的货点。三是从岛上船运到雷州,由燕兴邸的车队转陆运向西,直接运往南诏。
现在南方的气温依然很高,尉迟殿臣这些北方人都有些心烦气躁的。尉迟殿臣的两个儿子,都把衣服脱了,打赤膊呢。杨芥只穿了一件单衫中裙,一会儿一洗脸,扇子不离手。
不过,杨芥很喜欢吃海鲜。来之前,杨七已经写了一本食谱,专门介绍海鲜的做法。现在可派上用场了,杨芥把家里的厨师都带来了,每日给她们念食谱,让她们尽情做,人人海鲜吃到饱。
还有大量的南方水果,香蕉、芒果、荔枝。杨芥吃了之后,觉得十分美味,深有感慨。杨七说过,贬官外放到岭南的人有一句诗: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尉迟殿臣也是服了这娘几个了,就喜欢吃和玩。一路上,两个孩子连功课也不做了,简直玩疯了。
过了五六天,才把尉迟殿臣一行带的东西给装好船,并捆扎停当。那些马和牛,只能下一趟船给拉过去。整整一天一夜,才能到达琼州岛上。
夜晚的海上凉爽很多,海风吹得舒服。南海上的夜,四周一片漆黑,星空倒是显得灿烂很多。只有对岸的一处灯塔灯火微弱,指引着方向。两个儿子玩累了,睡在甲板上。尉迟殿臣抱着已经睡着女儿,陪杨芥在甲板上看星星。船老大跟尉迟殿臣闲唠,他说:“将军,那什么,杨七小姐是个内行,才会在这个季节,选择在海安县这边渡海。海安县到秀英县,这条路线是直线距离最近的。而且,这片海域比较平静,风浪少。初来的人不适应海渡,风浪大的时候,容易晕船。晕船可难受得很,头晕恶心,吃什么吐什么。”尉迟殿臣点点头,杨七这个小姨子年龄不大,人却能耐的很,他也是服气的。
第二日凌晨,尉迟殿臣把众人叫起来,一起观看海上日出的美景。海面上出现了许多海豚,它们一边跳跃,一边追逐着大船。把三个孩子看的十分兴奋,远处传来不知道什么海洋生物的叫声。尉迟玉跟他爹说:“阿父,您看,海真大啊。我在书里看到过,南海很大,现在终于亲眼看到了。那些鱼个头也很大,真好玩。它们为什么追咱们的船呢,是不是想把船撞翻,吃掉咱们。”说得那些船夫都笑了。
这里能望见秀英县的海岸了,没多久靠了港,这个港口不大,四艘大船勉强放下。有人下了船,去秀英县找县令去。刘县令早就收到朝廷下放的调令,只是没想到这伙人这么慢,四个多月才到达。今日听到有人来报,领着县衙僚属,还有地方乡绅,到港口迎接三位大人。
这伙人来琼州岛,这不是难为刘县令吗。琼州根本没有正经的大城市,一个县城没多大,有些县城,说是城,连城墙也没有,都是以渔村的形式存在。要迎接三位大人,也不知道他们带了多少人。收到朝廷指令后,只能向乡绅大户求助,勉强在县城附近给他们准备了两个大院。
尉迟殿臣跟来迎接的一众人客气一番,一起去了那大院。大家一看,有些傻眼。两个大院几乎挨着,外边是一道夯土的围墙。院内是黄泥筑的十来间大屋,茅草的顶。院子里还有四根柱子支了一个顶的,说亭子不像亭子的厨房。院子后有几十棵不认识的果树,树上挂有青色的大果子了。
刘县令歉意地道:“大人,卑职五个月前接到朝廷的指令。您是总督,从三品的官秩。可您不了解琼州岛的情况,这边虽是朝廷的领土,数代来都是土人世袭的官员。那些土官,自然有自己的势力范围。他们在自己的地盘上盖土堡,聚族而居。一般不理会朝廷派来的官员,更不会向朝廷纳税。所以,琼州各县都是穷的很,连县衙都是卑职招集人胡乱盖的。”
尉迟殿臣无奈地叹口气:“我知道了,有劳刘县令了。我会想办法的,我出钱、出粮,你能帮我找人盖屋堡吗?”
刘县令想了想:“这个应该可以。岛上的人大多是渔民,都住在村子里。他们平日就去赶海,捡些海产。每年的深秋,集体出海捕捞,到初夏休渔。让海产有个繁殖的空当,就是现在这段时间。不出海,那些人可闲了,要是大人肯出钱出粮的雇佣他们,那最好了。”
陈栋就苦笑着道:“有劳刘县令了,明日就帮我们出榜招人,越多越好。我会写信给我表妹,让她想法子送粮,送钱来的。”
刘县令有些诧异,看眼前的陈大人年龄不大,他的表妹,年龄更小的女孩子,还能有什么法子。
杨芥已经指挥着下人们,收拾屋子,把用得着的东西往屋里摆。又安排人去县里的市集上买海鲜、水果、蔬菜,准备招待大家美美的吃一餐。
陈栋、杨荃跟刘县令了解情况,絮絮叨叨地说着话。
尉迟殿臣已经命令跟来的三支卫队,去大院的后面,椰子林中建竹屋,搭帐篷,垒锅灶,安顿下来。
安顿完了,尉迟殿臣打开舆图,选择将来建城池,盖屋堡的地址了。陈栋把杨七给他的建造图拿了出来,苦笑道:“我觉得,杨七早就预想到会有这样的情况了,不但有屋堡建造图,连城市建造图都给了。”
尉迟殿臣认真看了看图,深思良久才道:“建城池不是一朝一夕的的事,先把屋堡建了,能住上人。然后开始晒盐、运盐,经济运转了,才有以后。每年休渔季,让渔民来修城墙。我们给他们粮食、钱帛、药品。”
陈栋点点头道:“我看杨七的这张示意图了,有些仿照中兴的意思。这座城南北向,背靠琼山,面朝南海。正中是琼州总督的官衙,整得像个小皇宫似的。朝廷知道了,会不会说我们逾制呢。”
尉迟殿臣道:“不能全照杨七的图来建造。我想根据咱们的情况更改一下格局,正中那座建筑,不要建官衙,挂上海南贡院的牌匾,建成琼州全岛科举考试的考场。平日里可以当成会议院或是讲经处。以贡院为中心,四个角落建四个建筑,东北角为海南图书馆,东南建筑是琼州书院。西北角是琼州印刷厂,西南建筑是海南州学衙门。咱们可以暂时借住,等城池建好了,再做别的安排。”
陈栋点点头。尉迟殿臣道:“在这四个建筑前面隔一道墙,留上三个门。墙外留一片广场,以后张榜,发布布告使用。”
陈栋问:“还要建外墙,留广场,这是为何?”
尉迟殿臣道:“建外墙,隔开纷乱与打扰。显得咱们重示教育,尊重文化,朝廷知道了,也不会说我们逾矩。这些部门,全部安插咱们的人。在地下修建秘道,直通琼山山腹,万一将来有麻烦,妇儒儿童也好躲避。留广场,是为了科举放榜,举办文化游行什么的活动时更方便。”
陈栋笑道:“都说尉迟将军文武全才,以前我不知,还以为是外人夸大了。现在一共事,才知道你的能耐。”
尉迟殿臣道:“行了,叫我姐夫吧。好歹是亲戚,又到外地共事,不必那么见外。咱说正事,五弟呀,从海南贡院的正门,笔直地建一条正街,就像中兴的中直大街一样。顺着中央大街,两边建坊,坊与坊之间留路。大致的情形,与中兴城相仿,只是建不到那么多坊。每一边建四十五个坊吧。一直建到南城门哪边。选正中的地方建东、西两个市场。”
陈栋道:“也行,我们官衙建到哪里合适?”
尉迟殿臣一指图纸上城池的正南门道:“咱又不是建皇宫,非要建到正北方。就在一进南大门的路东边,建海南总督衙门。一般的军营都是建在城外,我是个武将,平常要去城外阅兵,打仗必要冲锋在前的。”
陈栋道:“我的琼州府衙,就建到路西边的第一栋吧。这样百姓进城办事也方便,一眼就能看见府衙。再往西的两坊都建成屋堡样式。一栋留给陈家,另一栋留给杨七。”
尉迟殿臣道:“正是,总督府在路东,东边的两坊之地也盖成屋堡。一栋留我自己用,一栋留给李家。把往北的第二排房也留下来,以后有心腹的兄弟们,安排进去跟咱们当邻居。”
陈栋道:“咱们是一个孤岛,将来建城墙,留几个城门合适?”
尉迟殿臣道:“一般情况下,城池要留九门以上。我觉得琼州城的格局来说,也留九门吧。北面三个城门,中央大街正对的门为正,称为正阳门,东边为初阳门,西边为落阳门。东城墙留两个门,从南往北,分别是平安门,中安门,永安门。西城墙留两个门,从南往北,分别是和平门,太平门,清平门。
杨七接到了李圭和陈栋的信。了解了南粤和琼州的大致情况,也不意外。找了张当家,让他帮忙,在南粤一代,购一批粮食。粟、麦、稻、豆,都要,最好直接运输到琼州去,可以加运费。又告诉英王,让他在闽浙一带的燕兴邸,给琼州准备一批香料、菜干、蘑菇干、粉条之类的。到时交张家的船队,把货送到琼州。
刘县令让人到各村找村正,通知下去,要建琼州城。村正一听不是抓民夫,而是有偿服务,发钱、发粮、发药,满口应承。除了老人与孩子,一村一村的中青年男女都去找县衙要工作。
尉迟殿臣决定先建海南总督衙门与琼州府衙。一边让民工先挖地基,运沙子漫地。一边跟李家要了一批会烧砖瓦的工匠,教当地渔民建窑,挖土制坯,烧制砖瓦。连跟来的卫队也别想消停,都得跟着干活儿。
在外人眼中娇滴滴的贵妇杨芥,出人意料显得异常能干,先是指挥下人们在房前房后找有阳光的空地,种上姜、葱、蒜、香菜、小白菜、小油菜、胡瓜之类的。又指挥下人们,帮助七嫂子和柴胡她们建了个简易医馆。
从民工中挑选了一批青年妇女,安排工地上的伙食。每天两顿饭。让渔村里把赶海的收获送到工地旁边的临时厨房,一天一结账,概不赊欠。把鱼剁成大块,用猪油煎了,放点姜、葱、蒜爆香了。加糖粉、酱油、盐、少量白酒,炖上一会儿。各种贝类虾蟹就是清蒸白酌,调个蒜泥香油汁蘸了吃。主食中午是糙米饭,或素蒸饼。晚餐是粟米粥,三合面的油烙饼,搭上咸鱼虾酱。这样的餐食,对琼州的渔民来讲,已经是极好的了。
杨七的回信来了,交待了几件事。第一件事,张当家很快会送去一大批的粮食。芝麻、黄豆可以安排榨油,榨油方法可问陈栋,他以前在陈家帮过手。第二件事,英王会委托张家送去一大批香料和食材,可以丰富餐饮。第三件事,柴胡她们学过阉割技术,可以给马、牛、猪进行阉割手术。处理过的动物,干活更有劲儿,肉也更好吃。让杨芥安排人多多养猪、养鸡、鸭、鹅。琼州岛上食物丰盛,适合饲养动物。可以让村民跟着养,然后回收。第四件事,要防止台风与大雨,具体方法向当地百姓请教。第五件事,陈栋表哥马上按排人进行晒盐的工作,用盐来抵张家与燕兴邸的货物价值。
兰老夫人想来想去,对杨茭的事,叹了一口气,又松了一口气。这是最好的结局了,茭茭是她的亲孙女,要不是无可奈何,也不会报她的死讯。只说今生与杨家的缘分已尽,没想到还能峰回路转。虽然远在胡族,见不着了。到底是以公主的身份,当了处罗可汗的正妻,还生下了儿女。女人呢,在哪里生活无所谓,只要活得好这辈子就值了。
杨荀是最高兴的,到底是亲妹妹,从小一起长大,一起对抗过继母,欺负过继子女的好搭档。现在杨茭成了义成公主,不再是因逃婚被家族谎报死亡的无耻女子,对他来言,是个好事。杨荀又想蹦跶了,就给他父亲写信,让他想法子,把自己调回都城去。
杨侍郎见了杨荀的信,脑子里想了一大堆有的没的。始终下不了决心,不想花大价码把杨荀调回都城。就让在任上安生吧,不过,知会一下他的上司,对儿子关照一点,有机会的话,往上提一提还是可以的。
杨侍郎这些年工作还算小心,在弄木料上面又有一套,各工程还真离不开他,尤其是城外的运河水渠,就是他主管的,帝后也就没有那么厌烦他了。杨侍郎有陈家和李家的支持,需要建材的时候那是得心应手的,达成了双赢的局面。
杨侍郎想,好容易杨茭柳暗花明的,有了结局。还是出乎意料,他认为还不错的结局。他很想儿子,但不敢把他调回来。陈氏和杨七强势,两人与杨荀就是合不来,他们在一起,肯定会把家里闹得乌烟瘴气的。
再来,那个萧美美实在是个妖精。自她来了杨家,就没办过一件漂亮事。在外这几年,给杨荀生了两个孩子,长子是个聋哑人,长女是个豁嘴子。看着就心里烦,自己家的孙子,活生生的又不能打死。杨荀纳的那个妾刘氏,给他生了一儿一女到是健康。莫不是,真如杨七所说,血亲表兄妹结亲,不利后嗣。
尉迟殿臣走到衡州地界的时候,收到英王让人送的快信。他打开看了看,心里又好气又好笑。
信的内容是:杨茭没死,逃婚后到她小姨家呆了两年多。因故离开,流落到东突厥王庭,当上处罗可汗的侧夫人,育有一子一女。被燕使萧大人认出,皇帝为了稳定跟东突厥的关系,下旨封杨茭为义成公主,做了处罗可汗的正妻。晋王与英王亲自补送嫁妆,看了杨茭,在王庭过得不错。英王思前想后,这个事还是不瞒尉迟将军。杨家诚心诚意地跟尉迟将军说明白情况,并致歉。两人原来虽有婚约,如今各自婚嫁了,不必再念前缘,以后也未必还能见面了云云。
其实真正的情形,连英王也不清楚。那萧姨母看杨茭身上无利可图,族人也不喜欢她,就想赶她走。离开的路途中遇到抢匪,被劫走了。山上的众匪玩够了,就卖到给了当地的牙行换钱。刚好东突厥的商人来牙行买女仆,想中了身高体健,头大脸圆,皮肤又白嫩,还识字的杨茭。带回东突厥当了商人的小妾,学会了突厥话。没多久商人就有了别的新欢,杨茭被商人送给了一个部落首领。部落首领嫌她脾气不好,天天打她。后来,干脆连部落的两个美女一起,送给了处罗可汗。
杨茭在这些男人身上吃了教训,学会了隐忍,也学会了巴结主人。竟得到了处罗可汗的宠爱,运气还好,不过三四年,生养了两个健壮的儿女,这对一直没有孩子的处罗可汗来说,真是大喜。世家贵女的见识,在这个时候慢慢有了体现。比如说起中原的印刷术,图书馆。中原的风土人情,大燕的组织构造。说起燕兴邸的对外贸易,长途运输。尽管所知有限,说得不十分详尽,处罗可汗却是很感兴趣的,加上母以子贵,很快就成了侧夫人。
尉迟殿臣看完了,把信给杨芥看了。对其他三位,没说那么详细,毕竟是杨茭的私事。只说了三条,杨茭没死,落在东突厥的王庭。皇帝封杨茭为义成公主,抬为处罗可汗的正妻。杨茭现已有一儿一女,是处罗可汗仅有的两个孩子。
众人唏嘘,但他们也没往心里去。除了杨荃跟杨茭有堂姐弟的名份,其他两人跟杨茭也没什么关系,杨茭的死活,他们也无所谓。
杨芥却把小嘴撅起来,一天没理尉迟殿臣。尉迟殿臣没法子,只能去哄一哄爱妻。给她买好吃的,吃了,还是不看他一眼。领她去山上玩,她只管自己一个人玩。尉迟殿臣想与她亲热,说什么也不让近身。闹了好几日,都进了南粤地界了,还没给好脸色呢。
杨荃有些看不下去,就进了杨芥的马车,找他姐给姐夫说情去了。杨芥看杨荃进了马车,就让人给他拿几个果子吃。
杨荃叹气道:“五姐呀,我说,你这个人真别扭。三姐的作为,根本不关五姐夫事,你怎么老是给他脸色呢?我媳妇儿说,你是心里不痛快,因为太喜欢尉迟殿臣了,怕提起跟他有关的女人。也是奇怪了,那个尉迟殿臣,长得那么黑,还难看,你喜欢他什么?还至于为了三姐以前那点关系,跟他闹好几天的气。”
杨芥就给她弟弟脸色瞧了:“我才不喜欢他呢,又黑又丑,还粘人。不过,他也有好的一面。长得丑,没人看得上,女色上不要紧。对孩子好,一早给请了文武双科的启蒙先生。经常检查孩子的课业,还教导两儿子练习武艺。”
杨芥喝了口茶,又道:“男女之事,全看对比。你看大姐夫家的家姑,天天作妖,大姐夫也不敢跟他娘硬刚。大姐受了多少委屈,生了多少闲气。二姐夫虽然长得好看,外表文静,可好色了。经常背着二姐,去军妓营玩,去平康里玩呢。四姐夫穷夫子出身,还想纳妾呢,对孩子也不大管,都是王院长亲自教导。六妹夫出身一般,运气好,碰着科举考试上了榜,到余杭当了官。不知道珍惜六妹,借着跟上下打好关系的借口喝花酒,还想养歌伎。尉迟殿臣就不一样,看到别的女人,理也不理。人人都说尉迟殿臣脾气好不惹事,但他只要看他继母继弟一眼,面无表情地捏碎一块鹅卵石。那伙人马上像鹌鹑一样,老实的很。他父亲敢给我脸色瞧,他就敢领着我起身就走。”
杨芥叹口气道:“刚成婚那会儿,我一点也不喜欢尉迟殿臣。比尉迟殿臣好看的人很多,有的花心,有的没真本事,有的脾气不好。杨七劝过我,人生不可能十全十美。综合条件差不多的,就将就着过吧。我一琢磨,我家将军有官职,能文又能武,身体健康,脾气也好。还顾家,又听我的话。慢慢地就看他顺眼了,如今孩子都生了三个了,这辈子也只能跟他捆在一起了。”
杨荃纳闷道:“那你还跟他闹什么?老夫老妻,儿女双全,又不会分开。因为不相干的人,好几天都没理姐夫了。”
杨芥白他一眼:“你懂什么?这是夫妻情趣。日子一天一天,平平淡淡的,好无聊呀。不得找些借口吵一吵,闹一闹,让他来哄我嘛。”
杨荃点点头,好吧,你们高兴就好。他是不懂女人的这些小心思。他媳妇儿就喜欢研究医术,研究药草。这次跟着来,也是惦记着岛上有没有少见的药材。张风华本来想留在通善医馆,听杨七忽悠说,琼州岛上植物资源可丰富了。不但有四大南药,槟榔、益智、砂仁、巴戟天。还有接骨草、长寿草、沉香、黄花梨、龙血树、广藿香、鸡血藤等等。张风华马上包裹一卷,就要跟着他赴任。一路上,见了好药材,就是采采采,买买买。要不是这次上岛,尉迟姐夫带了车队,张当家让他们带了一批牛马,真没办法驼这伙人一路买得越来越多的东西。
又行十多日,到了广州。李家人早送来大量的物资,并且在广州节度使府后边买了一栋大大的宅子。李圭先把东西放到宅子去,再去办理的就职。原来的南粤总督,是秦王的人。见了李圭,肯定没有好脸色。李圭有底气,对那人无所求,也不惧他。
英王与军方的人很熟悉,这些年,燕兴邸与各地军方来往很密切,互相帮忙,能给军方带来很多利益。南粤这边有府兵,州郡兵,还有边防军,军方跟南粤总督的关系一般。早收到英王的来信,得知新来的节度使是英王的内侄,自然是十分关照的。李圭就职时,军方的几位头领都来了,还送来了贺礼。南粤的几个郡守一看这个架势,也都老实了,对新上官那是客客气气的。
尉迟殿臣在广州待了二十多天,帮助李圭收服南粤官僚。只待李圭掌握了实权,基本上理顺了那些郡守,与军方的人也处得不错,才放心的往海安县去了。一行人准备在海安县登船,然后上岛。
海安县的县令很会来事,热情地款待了尉迟殿臣一行。张家的船厂,已经造出了四艘大木船。这种船用于作战稍显脆弱,用来运输还是很能装的。杨七跟张当家说好了,张家负责造船,主要用来运输。以后岛上的所有货物,都要靠张家的船运,运到海安以后再转陆运。
出入海岛有三条线路,一是从岛上运到海安县,再走陆运到广州,交给李家商行。二是从岛上直接船运到罗州,交给罗州军方,押运到广州燕兴邸的货点。三是从岛上船运到雷州,由燕兴邸的车队转陆运向西,直接运往南诏。
现在南方的气温依然很高,尉迟殿臣这些北方人都有些心烦气躁的。尉迟殿臣的两个儿子,都把衣服脱了,打赤膊呢。杨芥只穿了一件单衫中裙,一会儿一洗脸,扇子不离手。
不过,杨芥很喜欢吃海鲜。来之前,杨七已经写了一本食谱,专门介绍海鲜的做法。现在可派上用场了,杨芥把家里的厨师都带来了,每日给她们念食谱,让她们尽情做,人人海鲜吃到饱。
还有大量的南方水果,香蕉、芒果、荔枝。杨芥吃了之后,觉得十分美味,深有感慨。杨七说过,贬官外放到岭南的人有一句诗: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尉迟殿臣也是服了这娘几个了,就喜欢吃和玩。一路上,两个孩子连功课也不做了,简直玩疯了。
过了五六天,才把尉迟殿臣一行带的东西给装好船,并捆扎停当。那些马和牛,只能下一趟船给拉过去。整整一天一夜,才能到达琼州岛上。
夜晚的海上凉爽很多,海风吹得舒服。南海上的夜,四周一片漆黑,星空倒是显得灿烂很多。只有对岸的一处灯塔灯火微弱,指引着方向。两个儿子玩累了,睡在甲板上。尉迟殿臣抱着已经睡着女儿,陪杨芥在甲板上看星星。船老大跟尉迟殿臣闲唠,他说:“将军,那什么,杨七小姐是个内行,才会在这个季节,选择在海安县这边渡海。海安县到秀英县,这条路线是直线距离最近的。而且,这片海域比较平静,风浪少。初来的人不适应海渡,风浪大的时候,容易晕船。晕船可难受得很,头晕恶心,吃什么吐什么。”尉迟殿臣点点头,杨七这个小姨子年龄不大,人却能耐的很,他也是服气的。
第二日凌晨,尉迟殿臣把众人叫起来,一起观看海上日出的美景。海面上出现了许多海豚,它们一边跳跃,一边追逐着大船。把三个孩子看的十分兴奋,远处传来不知道什么海洋生物的叫声。尉迟玉跟他爹说:“阿父,您看,海真大啊。我在书里看到过,南海很大,现在终于亲眼看到了。那些鱼个头也很大,真好玩。它们为什么追咱们的船呢,是不是想把船撞翻,吃掉咱们。”说得那些船夫都笑了。
这里能望见秀英县的海岸了,没多久靠了港,这个港口不大,四艘大船勉强放下。有人下了船,去秀英县找县令去。刘县令早就收到朝廷下放的调令,只是没想到这伙人这么慢,四个多月才到达。今日听到有人来报,领着县衙僚属,还有地方乡绅,到港口迎接三位大人。
这伙人来琼州岛,这不是难为刘县令吗。琼州根本没有正经的大城市,一个县城没多大,有些县城,说是城,连城墙也没有,都是以渔村的形式存在。要迎接三位大人,也不知道他们带了多少人。收到朝廷指令后,只能向乡绅大户求助,勉强在县城附近给他们准备了两个大院。
尉迟殿臣跟来迎接的一众人客气一番,一起去了那大院。大家一看,有些傻眼。两个大院几乎挨着,外边是一道夯土的围墙。院内是黄泥筑的十来间大屋,茅草的顶。院子里还有四根柱子支了一个顶的,说亭子不像亭子的厨房。院子后有几十棵不认识的果树,树上挂有青色的大果子了。
刘县令歉意地道:“大人,卑职五个月前接到朝廷的指令。您是总督,从三品的官秩。可您不了解琼州岛的情况,这边虽是朝廷的领土,数代来都是土人世袭的官员。那些土官,自然有自己的势力范围。他们在自己的地盘上盖土堡,聚族而居。一般不理会朝廷派来的官员,更不会向朝廷纳税。所以,琼州各县都是穷的很,连县衙都是卑职招集人胡乱盖的。”
尉迟殿臣无奈地叹口气:“我知道了,有劳刘县令了。我会想办法的,我出钱、出粮,你能帮我找人盖屋堡吗?”
刘县令想了想:“这个应该可以。岛上的人大多是渔民,都住在村子里。他们平日就去赶海,捡些海产。每年的深秋,集体出海捕捞,到初夏休渔。让海产有个繁殖的空当,就是现在这段时间。不出海,那些人可闲了,要是大人肯出钱出粮的雇佣他们,那最好了。”
陈栋就苦笑着道:“有劳刘县令了,明日就帮我们出榜招人,越多越好。我会写信给我表妹,让她想法子送粮,送钱来的。”
刘县令有些诧异,看眼前的陈大人年龄不大,他的表妹,年龄更小的女孩子,还能有什么法子。
杨芥已经指挥着下人们,收拾屋子,把用得着的东西往屋里摆。又安排人去县里的市集上买海鲜、水果、蔬菜,准备招待大家美美的吃一餐。
陈栋、杨荃跟刘县令了解情况,絮絮叨叨地说着话。
尉迟殿臣已经命令跟来的三支卫队,去大院的后面,椰子林中建竹屋,搭帐篷,垒锅灶,安顿下来。
安顿完了,尉迟殿臣打开舆图,选择将来建城池,盖屋堡的地址了。陈栋把杨七给他的建造图拿了出来,苦笑道:“我觉得,杨七早就预想到会有这样的情况了,不但有屋堡建造图,连城市建造图都给了。”
尉迟殿臣认真看了看图,深思良久才道:“建城池不是一朝一夕的的事,先把屋堡建了,能住上人。然后开始晒盐、运盐,经济运转了,才有以后。每年休渔季,让渔民来修城墙。我们给他们粮食、钱帛、药品。”
陈栋点点头道:“我看杨七的这张示意图了,有些仿照中兴的意思。这座城南北向,背靠琼山,面朝南海。正中是琼州总督的官衙,整得像个小皇宫似的。朝廷知道了,会不会说我们逾制呢。”
尉迟殿臣道:“不能全照杨七的图来建造。我想根据咱们的情况更改一下格局,正中那座建筑,不要建官衙,挂上海南贡院的牌匾,建成琼州全岛科举考试的考场。平日里可以当成会议院或是讲经处。以贡院为中心,四个角落建四个建筑,东北角为海南图书馆,东南建筑是琼州书院。西北角是琼州印刷厂,西南建筑是海南州学衙门。咱们可以暂时借住,等城池建好了,再做别的安排。”
陈栋点点头。尉迟殿臣道:“在这四个建筑前面隔一道墙,留上三个门。墙外留一片广场,以后张榜,发布布告使用。”
陈栋问:“还要建外墙,留广场,这是为何?”
尉迟殿臣道:“建外墙,隔开纷乱与打扰。显得咱们重示教育,尊重文化,朝廷知道了,也不会说我们逾矩。这些部门,全部安插咱们的人。在地下修建秘道,直通琼山山腹,万一将来有麻烦,妇儒儿童也好躲避。留广场,是为了科举放榜,举办文化游行什么的活动时更方便。”
陈栋笑道:“都说尉迟将军文武全才,以前我不知,还以为是外人夸大了。现在一共事,才知道你的能耐。”
尉迟殿臣道:“行了,叫我姐夫吧。好歹是亲戚,又到外地共事,不必那么见外。咱说正事,五弟呀,从海南贡院的正门,笔直地建一条正街,就像中兴的中直大街一样。顺着中央大街,两边建坊,坊与坊之间留路。大致的情形,与中兴城相仿,只是建不到那么多坊。每一边建四十五个坊吧。一直建到南城门哪边。选正中的地方建东、西两个市场。”
陈栋道:“也行,我们官衙建到哪里合适?”
尉迟殿臣一指图纸上城池的正南门道:“咱又不是建皇宫,非要建到正北方。就在一进南大门的路东边,建海南总督衙门。一般的军营都是建在城外,我是个武将,平常要去城外阅兵,打仗必要冲锋在前的。”
陈栋道:“我的琼州府衙,就建到路西边的第一栋吧。这样百姓进城办事也方便,一眼就能看见府衙。再往西的两坊都建成屋堡样式。一栋留给陈家,另一栋留给杨七。”
尉迟殿臣道:“正是,总督府在路东,东边的两坊之地也盖成屋堡。一栋留我自己用,一栋留给李家。把往北的第二排房也留下来,以后有心腹的兄弟们,安排进去跟咱们当邻居。”
陈栋道:“咱们是一个孤岛,将来建城墙,留几个城门合适?”
尉迟殿臣道:“一般情况下,城池要留九门以上。我觉得琼州城的格局来说,也留九门吧。北面三个城门,中央大街正对的门为正,称为正阳门,东边为初阳门,西边为落阳门。东城墙留两个门,从南往北,分别是平安门,中安门,永安门。西城墙留两个门,从南往北,分别是和平门,太平门,清平门。
杨七接到了李圭和陈栋的信。了解了南粤和琼州的大致情况,也不意外。找了张当家,让他帮忙,在南粤一代,购一批粮食。粟、麦、稻、豆,都要,最好直接运输到琼州去,可以加运费。又告诉英王,让他在闽浙一带的燕兴邸,给琼州准备一批香料、菜干、蘑菇干、粉条之类的。到时交张家的船队,把货送到琼州。
刘县令让人到各村找村正,通知下去,要建琼州城。村正一听不是抓民夫,而是有偿服务,发钱、发粮、发药,满口应承。除了老人与孩子,一村一村的中青年男女都去找县衙要工作。
尉迟殿臣决定先建海南总督衙门与琼州府衙。一边让民工先挖地基,运沙子漫地。一边跟李家要了一批会烧砖瓦的工匠,教当地渔民建窑,挖土制坯,烧制砖瓦。连跟来的卫队也别想消停,都得跟着干活儿。
在外人眼中娇滴滴的贵妇杨芥,出人意料显得异常能干,先是指挥下人们在房前房后找有阳光的空地,种上姜、葱、蒜、香菜、小白菜、小油菜、胡瓜之类的。又指挥下人们,帮助七嫂子和柴胡她们建了个简易医馆。
从民工中挑选了一批青年妇女,安排工地上的伙食。每天两顿饭。让渔村里把赶海的收获送到工地旁边的临时厨房,一天一结账,概不赊欠。把鱼剁成大块,用猪油煎了,放点姜、葱、蒜爆香了。加糖粉、酱油、盐、少量白酒,炖上一会儿。各种贝类虾蟹就是清蒸白酌,调个蒜泥香油汁蘸了吃。主食中午是糙米饭,或素蒸饼。晚餐是粟米粥,三合面的油烙饼,搭上咸鱼虾酱。这样的餐食,对琼州的渔民来讲,已经是极好的了。
杨七的回信来了,交待了几件事。第一件事,张当家很快会送去一大批的粮食。芝麻、黄豆可以安排榨油,榨油方法可问陈栋,他以前在陈家帮过手。第二件事,英王会委托张家送去一大批香料和食材,可以丰富餐饮。第三件事,柴胡她们学过阉割技术,可以给马、牛、猪进行阉割手术。处理过的动物,干活更有劲儿,肉也更好吃。让杨芥安排人多多养猪、养鸡、鸭、鹅。琼州岛上食物丰盛,适合饲养动物。可以让村民跟着养,然后回收。第四件事,要防止台风与大雨,具体方法向当地百姓请教。第五件事,陈栋表哥马上按排人进行晒盐的工作,用盐来抵张家与燕兴邸的货物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