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父留子,流放后疯批王爷红了眼 第29章 齐心协力
加入少量凤仙草提取物至香皂中可呈现出由淡到浓不同层次的红色调。
买来的各种香气原材料涵盖了鲜花味、动物香味还有当地常用药材香气。
混合均匀的液体倒入模框等待固化时,沈睿姣转而开始着手准备棉籽培养基种植菌类。
先用石灰溶液处理棉籽壳。
刚好最近建房制皂都需要用到熟石灰粉,因此囤了不少材料。
通常做法是用大约1%重量比的消石灰粉溶解于清水中。
一斤石灰还好说,一百斤水得用杆秤来回好几次才能弄够。
因为手头没有那么大的桶,沈睿姣只能到温泉旁边找个地方挖个坑,接着铺一层草,再把石灰水倒进去。
放石灰水的目的是杀菌。
要泡上一天一夜才行。
这边沈睿姣正干得起劲儿,那边沈行书爷俩也没闲着。
房子需有四面墙,两面直接加高就行,前面后面墙上还要开窗户和门。
后面留个小窗,为的是通通风透透气,几个房间开几个窗户。
前面呢,就得开门还得开大窗户。
门窗这种事得靠木工手艺来搞定。
父子两人边商量边在地上画图,不时还会绕着那房子仔细查看。
最后两人达成共识后,沈离然开始了工作。
砌砖的时候,沈离然帮忙给沈行书作助手。
轮到做门窗了,则是沈行书来辅助儿子沈离然。
即便是这样分工合作,也还是试验了几次才总算将第一个给做好。
前面墙打算搞三个窗两个门,后面的墙就准备五个小窗户。
光是门窗这些就忙活了整整三天。
到第三天的时候,沈睿姣做的那些香皂全都已经硬结成型。
她计划再过五天之后把这些东西拿到市集去卖。
蘑菇种植也基本完成。
棉籽壳泡发后将其捞出沥水,在阴凉却不过于寒冷的地方摆整齐,底下垫层菌种,再铺一层厚厚的棉籽壳,如此重复几层。
这平菇的种子可是沈睿姣自己培养出来的。
从平菇根部采集到的一些黑色碎屑被撒到了浸软的草料上面充当新的育种材料。
从一开始搬到这个山谷里摘到了第一批平菇开始,沈睿姣就在着手培育这批菌丝了。
新长出的幼小菌丝现在可以当作种子撒播在经过处理过的棉籽壳上了,最顶上盖一层稻草,并且固定结实以防风吹走。
整个过程需要不少时间才能完成。
回想从前,没穿越来这个世界之前拍视频介绍玉米芯栽培技术时,沈睿姣用了快四个月。
当时是秋末开工的项目。
眼下虽然正值冬天,但考虑到有温泉的帮助加速生长条件的话,估计三个月左右就可以收获果实。
假如一切顺利的话,过年时节还能尝尝新鲜的平菇呢!
鉴于这种作物长得比较慢,沈睿姣决定每隔一个星期种上一部分。
这样做可以让不同批次之间有所交错,不至于一下子全部成熟难以处理。
当然也不能种植太多数量,毕竟春天到来之际自然就会看到满山遍野都是野生平菇,那时候它们反而就不值钱了。
尤其是在6至9月份期间,由于气温偏高容易导致内部腐烂变质生虫害。
如果是在温暖湿润的南方地区,可能三四月份也有类似情况发生。
……
过了几天。
早晨醒来后的沈睿姣就像土匪头目一样巡视着自家领地。
怀孕肚子里的小生命日益增大,让她睡眠质量变得越来越差劲儿。
可供选择的睡姿越来越少了。
趴睡不行、平躺太难受,只能侧身而眠了。
夜间起夜上厕所也渐渐成为了常态问题之一。
上下往返洞穴内变得不方便起来,有的时候沈睿姣起个大早之后干脆就不愿意再次回到床上继续补觉了。
索性随便逛逛周围环境也是好的。
每天黎明时分天空刚开始泛白光线仍显昏暗。
然而透过稀薄雾气隐约可见温泉边上种下的那片绿色蔬菜已经茁壮成长起来了……
特别是那些青菜、生菜和空心菜,都已经长到了可以吃的程度。
有时候沈睿姣做手擀面时,随手就掐一把新鲜青菜扔进热水里煮。
在这几种蔬菜中,青菜长得最快,只需要三十天左右就能成熟。
而空心菜与生菜则需要一个多月的成长期。
再过几天,这些新鲜蔬菜就可以采摘下来,拿到集市上卖掉换点家用钱了。
毕竟,在古代冬天能吃上绿叶菜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
但这批青菜,沈睿姣没有打算卖掉。
一部分用来自己家吃,另一部分打算留着作为种苗来用。
最近买回来孵化母鸡下的蛋也开始有小鸡雏孵化出来了。
这两天不断地有小鸡出生,大概是因为它们睁开眼睛后最先看到的是沈睿姣,误以为她是娘娘。
于是这些小家伙总是喜欢追在她后面叫个不停。
这让沈睿姣有点担心,怕一不小心踩到它们,赶紧找了些木板将它们围住,防止出意外。
刘氏也非常高兴看到这一切。
毕竟平日山谷里很是冷清,除了他们四人,这大概是山谷里唯一的生命迹象吧,大家都像是养宠物一般对待那些小鸡。
没事干的时候还会逗逗它们玩,不是给它们一些菜叶就是熬点儿米粥喂食。
刘氏总觉得应该给它们准备小米才是,想着等下次进城一定要记得买点小米带回来。
迟迟没有再次进城采购的原因在于大家都在忙着制作肥皂香皂直到全部完成。
另外还有盖新房的工作。
当所有的框架做好之后,剩下的墙面不到三天就被沈行书和儿子建好了。
但对于整个房屋来说最难完成的其实是架设屋顶横梁的过程。
那根大梁本身重量就不轻,还要抬升到一定的高度才行。
他们全家只有四人,还缺少工具,这个任务显得异常艰巨。
最后大家想到了用滑轮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他们在屋内屋外立起了比房子高出许多的大木柱固定牢靠后,安装上沈睿姣之前从城里特意买回来的专业滑轮设备。
将三条绳子分别绑在大梁左中右位置,三个人通过同步拉扯使大梁顺利升至屋顶。
剩下那个人就在新建好的墙壁上指挥操作。
“娘,请你那边稍微提起来一点儿。”
“你那儿下降一些。”
买来的各种香气原材料涵盖了鲜花味、动物香味还有当地常用药材香气。
混合均匀的液体倒入模框等待固化时,沈睿姣转而开始着手准备棉籽培养基种植菌类。
先用石灰溶液处理棉籽壳。
刚好最近建房制皂都需要用到熟石灰粉,因此囤了不少材料。
通常做法是用大约1%重量比的消石灰粉溶解于清水中。
一斤石灰还好说,一百斤水得用杆秤来回好几次才能弄够。
因为手头没有那么大的桶,沈睿姣只能到温泉旁边找个地方挖个坑,接着铺一层草,再把石灰水倒进去。
放石灰水的目的是杀菌。
要泡上一天一夜才行。
这边沈睿姣正干得起劲儿,那边沈行书爷俩也没闲着。
房子需有四面墙,两面直接加高就行,前面后面墙上还要开窗户和门。
后面留个小窗,为的是通通风透透气,几个房间开几个窗户。
前面呢,就得开门还得开大窗户。
门窗这种事得靠木工手艺来搞定。
父子两人边商量边在地上画图,不时还会绕着那房子仔细查看。
最后两人达成共识后,沈离然开始了工作。
砌砖的时候,沈离然帮忙给沈行书作助手。
轮到做门窗了,则是沈行书来辅助儿子沈离然。
即便是这样分工合作,也还是试验了几次才总算将第一个给做好。
前面墙打算搞三个窗两个门,后面的墙就准备五个小窗户。
光是门窗这些就忙活了整整三天。
到第三天的时候,沈睿姣做的那些香皂全都已经硬结成型。
她计划再过五天之后把这些东西拿到市集去卖。
蘑菇种植也基本完成。
棉籽壳泡发后将其捞出沥水,在阴凉却不过于寒冷的地方摆整齐,底下垫层菌种,再铺一层厚厚的棉籽壳,如此重复几层。
这平菇的种子可是沈睿姣自己培养出来的。
从平菇根部采集到的一些黑色碎屑被撒到了浸软的草料上面充当新的育种材料。
从一开始搬到这个山谷里摘到了第一批平菇开始,沈睿姣就在着手培育这批菌丝了。
新长出的幼小菌丝现在可以当作种子撒播在经过处理过的棉籽壳上了,最顶上盖一层稻草,并且固定结实以防风吹走。
整个过程需要不少时间才能完成。
回想从前,没穿越来这个世界之前拍视频介绍玉米芯栽培技术时,沈睿姣用了快四个月。
当时是秋末开工的项目。
眼下虽然正值冬天,但考虑到有温泉的帮助加速生长条件的话,估计三个月左右就可以收获果实。
假如一切顺利的话,过年时节还能尝尝新鲜的平菇呢!
鉴于这种作物长得比较慢,沈睿姣决定每隔一个星期种上一部分。
这样做可以让不同批次之间有所交错,不至于一下子全部成熟难以处理。
当然也不能种植太多数量,毕竟春天到来之际自然就会看到满山遍野都是野生平菇,那时候它们反而就不值钱了。
尤其是在6至9月份期间,由于气温偏高容易导致内部腐烂变质生虫害。
如果是在温暖湿润的南方地区,可能三四月份也有类似情况发生。
……
过了几天。
早晨醒来后的沈睿姣就像土匪头目一样巡视着自家领地。
怀孕肚子里的小生命日益增大,让她睡眠质量变得越来越差劲儿。
可供选择的睡姿越来越少了。
趴睡不行、平躺太难受,只能侧身而眠了。
夜间起夜上厕所也渐渐成为了常态问题之一。
上下往返洞穴内变得不方便起来,有的时候沈睿姣起个大早之后干脆就不愿意再次回到床上继续补觉了。
索性随便逛逛周围环境也是好的。
每天黎明时分天空刚开始泛白光线仍显昏暗。
然而透过稀薄雾气隐约可见温泉边上种下的那片绿色蔬菜已经茁壮成长起来了……
特别是那些青菜、生菜和空心菜,都已经长到了可以吃的程度。
有时候沈睿姣做手擀面时,随手就掐一把新鲜青菜扔进热水里煮。
在这几种蔬菜中,青菜长得最快,只需要三十天左右就能成熟。
而空心菜与生菜则需要一个多月的成长期。
再过几天,这些新鲜蔬菜就可以采摘下来,拿到集市上卖掉换点家用钱了。
毕竟,在古代冬天能吃上绿叶菜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
但这批青菜,沈睿姣没有打算卖掉。
一部分用来自己家吃,另一部分打算留着作为种苗来用。
最近买回来孵化母鸡下的蛋也开始有小鸡雏孵化出来了。
这两天不断地有小鸡出生,大概是因为它们睁开眼睛后最先看到的是沈睿姣,误以为她是娘娘。
于是这些小家伙总是喜欢追在她后面叫个不停。
这让沈睿姣有点担心,怕一不小心踩到它们,赶紧找了些木板将它们围住,防止出意外。
刘氏也非常高兴看到这一切。
毕竟平日山谷里很是冷清,除了他们四人,这大概是山谷里唯一的生命迹象吧,大家都像是养宠物一般对待那些小鸡。
没事干的时候还会逗逗它们玩,不是给它们一些菜叶就是熬点儿米粥喂食。
刘氏总觉得应该给它们准备小米才是,想着等下次进城一定要记得买点小米带回来。
迟迟没有再次进城采购的原因在于大家都在忙着制作肥皂香皂直到全部完成。
另外还有盖新房的工作。
当所有的框架做好之后,剩下的墙面不到三天就被沈行书和儿子建好了。
但对于整个房屋来说最难完成的其实是架设屋顶横梁的过程。
那根大梁本身重量就不轻,还要抬升到一定的高度才行。
他们全家只有四人,还缺少工具,这个任务显得异常艰巨。
最后大家想到了用滑轮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他们在屋内屋外立起了比房子高出许多的大木柱固定牢靠后,安装上沈睿姣之前从城里特意买回来的专业滑轮设备。
将三条绳子分别绑在大梁左中右位置,三个人通过同步拉扯使大梁顺利升至屋顶。
剩下那个人就在新建好的墙壁上指挥操作。
“娘,请你那边稍微提起来一点儿。”
“你那儿下降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