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丈夫的小妾一起流放种田养崽崽 第130章 小日子过得如此美妙
热门推荐:
阴谋天下秦二世
人住超神,渣在诸天
重整山河,从穿成宋钦宗开始
开局被甩,我转身成为亿万富翁
快穿:女配逗比后,男主黑化了
为什么一定要做出选择
华娱之随心所欲
寒门:我靠娶妻走上巅峰
重生,末世,穿越,逃荒,赚钱!
李婉宁家这些事情做完,其他人的冬小麦也到了该收获的季节。学堂里也迎来了小长假。
所以丁嫂子家开始收小麦了,杜若申请去帮忙。
上次丁嫂子来帮忙,虽然最后没帮成,但心意要领的,而且当时还吓一跳。
“去吧,要拉东西的时候可以下午结束的时候让小黄去跑一趟。”李婉宁很是大方。
丁嫂子家里只有三亩地,两个人收的话,以她们的速度,顶多也就是三天的工夫。
王志远也回去收自家地了,李婉宁就带着孩子们继续自家地里劳作,准备春种,好在之前王志远已经做了一些。
在四十亩的基础上,王志远一个冬天又开出了十亩左右,李婉宁看着这么大一片,有点发愁:“着实有点多了,感觉我们自己搞不定呢,而且今年打理起来,王大哥一个人怕也有些困难,要不要再雇一个人?”
连翘算了算:“如果再雇一个王大哥,一年要增加八九百斤的支出。五十亩都按玉米算,估计最后落到手里也能有个五六百斤的样子。”
“还没算承诺的每十亩分给他们一亩的收成吧,那最后只能剩四百来斤。”李婉宁补充。
“不过两个人的话,能把地照看得更好,而且到下半年,地会更多,到时落在我们手里的就会多很多了。”刘伯远听着她俩谈话,忍不住表达了下自己的观点。
“说得有道理,我们的地不断增加,多个人也好。”李婉宁那开农场的心思又暗戳戳的生了出来。
要再雇一个人,李婉宁想着需不需要再和村长报备一下,要想多种地,以后肯定会需要更多的人,这么偷偷摸摸也不是个事儿,哪天被谁抓个小辫子也挺麻烦的干脆去过明路。
村长家也开始收麦子了,那就等到晚上的时候去一趟。
主要这事也得早点,早早定下来耕地播种就能多一个人帮忙。
所以一整天,李婉宁有点心不在意,和政策对抗,除了自己承担重要责任,村长也会受到连累,最好是让村长能去说服镇长,抱上这里最粗的大腿以后肯定没问题,但该用什么理由呢?
约摸着村长家里应该吃完晚饭了,李婉宁出发。
村长一看到她,就觉得肯定有事儿,要不村里人都知道这两天在收小麦,没什么大事不会找来。
“不知李夫人有何事?”既找来了就不能不管不问。
李婉宁露出八颗牙:“知道您忙,但有件事情思来想去,还是想找您商量一下。”
一般说出这种话,后面往往不是什么好事,村长心里微微一凛,但面上没显,示意李婉宁继续说下去。
“想必您也知道,我们家就这几个人,根本种不了那么多的地,这一年来都是在其他村找了人帮我们料理,现在不是地又多了吗,一个人有点不够,就想着能不能从咱村再找一个?”
这是第一步,特意点明找的是咱村的,以村长的仁心善意,想必就会多考虑几分。
接下来第二步,示弱并对政策重新解读:“我知道有规定,不让我们私下接触,想来是不想大家联合起来有什么不轨行为,但我们家都是女人和孩子,也不具备其他什么别的能力,想必这方面是不需要担心的。”
村长的表情虽然从头到尾都没有变过,但心里却已经开始思忖,作为村长,他其实也不想看见自己的村民天天忍饥挨饿。
再实行第三步,讲讲这样做的好处:“而且村长您看,朝廷将大家流放至此,其实还有个原因就是想增加粮食产量,所以对我们收六成粮税,我们种的越多,上交给朝廷的就越多,和流放的目的不谋而合,所以这件事情可以说是一举三得。”
这就是李婉宁想了一下午,绞尽脑汁思索出来的理由,可能不够完善,也不够有说服力,但李婉宁表示自己尽力了,如果村长不答应,那肯定是村长太难劝,而不是自己水平不好。
根据设想好的一二三步讲完后,李婉宁眼巴巴的等着村长的回复,村长一直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儿,才慢悠悠道:“这件事情我不好下决定,毕竟算是破坏了此地的规则,还需镇长点头才行。”
李婉宁没有说话,继续眼巴巴的看着村长。
又想了一下,村长道:“过几天吧,过几天大家的冬小麦粮税总数统计出来后,想必此事的可行性会更大一些。”
李婉宁一想也是,一来多收了那么多的税粮,二来,家家户户也多了些粮食,作为镇长,不管是对上对下都有了交代,那么,对于自己这个始作俑者,终究会多几分包容。
于是,李婉宁行了个礼:“还是村长思虑周全,此事还请村长多多帮忙。”
而此时的镇长站在院长家里喝酒。自从今年开始种冬小麦后,学堂就不知道该怎么放了。
院长吃着刘伯远送过来的卤花生,对着镇长诉苦:“镇长大人,你觉得我们学堂现在怎么放假合适?本来春耕秋收,只有两个忙点,现在多了两个,放也不是,不放也不是。”
这个镇长倒是理解,放得多了不需要孩子下地的人有意见,放得少了那些需要孩子帮忙的人家又有需求。
镇长喝了一口小酒:“你们去年安排的不是挺好吗?想放的回家,不想放的复习。”
“去年是这样,但是纯复习有些人也会有意见,觉得耽误了进度。”去年确实有镇上的富户找过来,委婉的提出进度问题。
镇长再夹颗花生:“不用理他们,难道他们家孩子不需要复习吗?还是大家吃饭的问题比较重要。”
转移一下老爷子的注意力吧:“考试的学子啥时候出发?今年去多少个?可有把握?”
和老师谈教育,他们一定会滔滔不绝。
于是,两个人的剧本瞬间变成了一个人的舞台:“我跟你说,今年我们……”
以下省略五千字。
镇长美滋滋的喝着小酒,慢悠悠的吃着花生,身心放松的听着院长激情澎湃的演讲,这小日子过得是如此美妙。
所以丁嫂子家开始收小麦了,杜若申请去帮忙。
上次丁嫂子来帮忙,虽然最后没帮成,但心意要领的,而且当时还吓一跳。
“去吧,要拉东西的时候可以下午结束的时候让小黄去跑一趟。”李婉宁很是大方。
丁嫂子家里只有三亩地,两个人收的话,以她们的速度,顶多也就是三天的工夫。
王志远也回去收自家地了,李婉宁就带着孩子们继续自家地里劳作,准备春种,好在之前王志远已经做了一些。
在四十亩的基础上,王志远一个冬天又开出了十亩左右,李婉宁看着这么大一片,有点发愁:“着实有点多了,感觉我们自己搞不定呢,而且今年打理起来,王大哥一个人怕也有些困难,要不要再雇一个人?”
连翘算了算:“如果再雇一个王大哥,一年要增加八九百斤的支出。五十亩都按玉米算,估计最后落到手里也能有个五六百斤的样子。”
“还没算承诺的每十亩分给他们一亩的收成吧,那最后只能剩四百来斤。”李婉宁补充。
“不过两个人的话,能把地照看得更好,而且到下半年,地会更多,到时落在我们手里的就会多很多了。”刘伯远听着她俩谈话,忍不住表达了下自己的观点。
“说得有道理,我们的地不断增加,多个人也好。”李婉宁那开农场的心思又暗戳戳的生了出来。
要再雇一个人,李婉宁想着需不需要再和村长报备一下,要想多种地,以后肯定会需要更多的人,这么偷偷摸摸也不是个事儿,哪天被谁抓个小辫子也挺麻烦的干脆去过明路。
村长家也开始收麦子了,那就等到晚上的时候去一趟。
主要这事也得早点,早早定下来耕地播种就能多一个人帮忙。
所以一整天,李婉宁有点心不在意,和政策对抗,除了自己承担重要责任,村长也会受到连累,最好是让村长能去说服镇长,抱上这里最粗的大腿以后肯定没问题,但该用什么理由呢?
约摸着村长家里应该吃完晚饭了,李婉宁出发。
村长一看到她,就觉得肯定有事儿,要不村里人都知道这两天在收小麦,没什么大事不会找来。
“不知李夫人有何事?”既找来了就不能不管不问。
李婉宁露出八颗牙:“知道您忙,但有件事情思来想去,还是想找您商量一下。”
一般说出这种话,后面往往不是什么好事,村长心里微微一凛,但面上没显,示意李婉宁继续说下去。
“想必您也知道,我们家就这几个人,根本种不了那么多的地,这一年来都是在其他村找了人帮我们料理,现在不是地又多了吗,一个人有点不够,就想着能不能从咱村再找一个?”
这是第一步,特意点明找的是咱村的,以村长的仁心善意,想必就会多考虑几分。
接下来第二步,示弱并对政策重新解读:“我知道有规定,不让我们私下接触,想来是不想大家联合起来有什么不轨行为,但我们家都是女人和孩子,也不具备其他什么别的能力,想必这方面是不需要担心的。”
村长的表情虽然从头到尾都没有变过,但心里却已经开始思忖,作为村长,他其实也不想看见自己的村民天天忍饥挨饿。
再实行第三步,讲讲这样做的好处:“而且村长您看,朝廷将大家流放至此,其实还有个原因就是想增加粮食产量,所以对我们收六成粮税,我们种的越多,上交给朝廷的就越多,和流放的目的不谋而合,所以这件事情可以说是一举三得。”
这就是李婉宁想了一下午,绞尽脑汁思索出来的理由,可能不够完善,也不够有说服力,但李婉宁表示自己尽力了,如果村长不答应,那肯定是村长太难劝,而不是自己水平不好。
根据设想好的一二三步讲完后,李婉宁眼巴巴的等着村长的回复,村长一直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儿,才慢悠悠道:“这件事情我不好下决定,毕竟算是破坏了此地的规则,还需镇长点头才行。”
李婉宁没有说话,继续眼巴巴的看着村长。
又想了一下,村长道:“过几天吧,过几天大家的冬小麦粮税总数统计出来后,想必此事的可行性会更大一些。”
李婉宁一想也是,一来多收了那么多的税粮,二来,家家户户也多了些粮食,作为镇长,不管是对上对下都有了交代,那么,对于自己这个始作俑者,终究会多几分包容。
于是,李婉宁行了个礼:“还是村长思虑周全,此事还请村长多多帮忙。”
而此时的镇长站在院长家里喝酒。自从今年开始种冬小麦后,学堂就不知道该怎么放了。
院长吃着刘伯远送过来的卤花生,对着镇长诉苦:“镇长大人,你觉得我们学堂现在怎么放假合适?本来春耕秋收,只有两个忙点,现在多了两个,放也不是,不放也不是。”
这个镇长倒是理解,放得多了不需要孩子下地的人有意见,放得少了那些需要孩子帮忙的人家又有需求。
镇长喝了一口小酒:“你们去年安排的不是挺好吗?想放的回家,不想放的复习。”
“去年是这样,但是纯复习有些人也会有意见,觉得耽误了进度。”去年确实有镇上的富户找过来,委婉的提出进度问题。
镇长再夹颗花生:“不用理他们,难道他们家孩子不需要复习吗?还是大家吃饭的问题比较重要。”
转移一下老爷子的注意力吧:“考试的学子啥时候出发?今年去多少个?可有把握?”
和老师谈教育,他们一定会滔滔不绝。
于是,两个人的剧本瞬间变成了一个人的舞台:“我跟你说,今年我们……”
以下省略五千字。
镇长美滋滋的喝着小酒,慢悠悠的吃着花生,身心放松的听着院长激情澎湃的演讲,这小日子过得是如此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