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西天山 第99章 又改方案
相对来说,凌峰西在隧道内的时间,一点也不比吴勇杰少。
虽然工人并不希望有个监督性质的领导在旁边看着他们干活,但也不能硬把他赶出去,凌峰西每天戴着工帽,在隧道里和工人一起研究干法,有些机械中途还是会出问题,凌峰西没事儿的时候也研究机械。
时间久了,有些问题居然比工人还懂,出故障了,只要他在场的情况下,居然有时候可以由他当场排除故障。
到了九月时,所有人期待天气转暖的这个念头,已经随着越来越冷的风,消失无踪了。
这时候隧道也已经往前推进了接近一公里……也就是说,在建设进度正常的情况下,推进得还是很快的,然而洞内的工作情况还是受到了考验。
夏天的时候,感觉这洞里真他娘的冷……现在已经冬天了,洞里却渐渐暖和起来,又有点太暖。
凌峰西知道这不是真暖,是洞内的空气稀薄,导致人虚弱出汗,有一种太暖了而出汗的错觉。
当然这个时候,通风系统也已经开始铺设了,隧道内的工人们被分成了好几拨,各干各的,但有时候不免因为各种原因而起冲突。
原因是隧道内空间细长狭窄,有时候两个扛着建材的人面对面走过来,都觉得对方很碍眼,再加上通风设备还在铺设中没有完全投入使用,更容易脾气暴躁,吴勇杰在通风设备完全投入使用之前,基本是每天做和事佬,处理各种小纠纷。
还有各种把渣石送到洞外的车辆,比如矿用卡车,它们需要把碎的岩石运出隧道,同时将施工所需的材料和设备运进洞中,过程中可以说,噪音、人员移动、洞内各种器械的停放堆放,这些所有情况综合在一起,就成了让人看一眼就得叹息,捂眼睛的情况。
而这时候,技术部又提出了新的建议。
其实在施工期间,技术部及工程部的人员没有一天敢闲着,为了避免再出现前面几次出现的突如其来的危险情况,他们需要不断地获取各种关于建设地段的地质情况报告。
而这些报告越来越难以获得了,因为随着隧道的掘进,穹体上方的山体越来越厚重,高大,这些元素让勘测队的勘测越来越难。
偏偏越是这样厚重的情况下,隧道建设的内部越容易出来一些突发的恶劣情况,总之严卓宇和李建国二人是越来越害怕,越来越紧张。
最后他们终于联合起来在吴老虎面前提出一个建议:使用侧平导洞技术。
他们还递上了几页报告,上面清楚地列出了侧平导洞技术的优点,吴勇杰也不敢大意,拉着凌峰西一起研究这份报告,综合下来有这样的几点:
首先在地质勘测方面有着很大的优势,而且也是目前国际上广泛使用建设隧道时使用的一个先进技术。
严卓宇还特别把“广泛”两个字描黑画圈,意思就是,这技术用的人很多,我们用也是情理之中的。
有了侧平导洞技术,可以超前精准勘测地质情况,提前掌握隧道前方的地质状态,如岩石类型、地质构造、地下水分布等。为隧道施工提供准确的地质信息中。而这种技术对于像西天山特长隧道的建设尤其重要,比如在穿越山区、岩溶等地质复杂区域,能够有效避免地质灾害。
严卓宇又把“有效避免地质灾害”,这几个字加重描黑。
吴勇杰和凌峰西头对头看到这里,二人目光互视,吴勇杰说,“既然是能避免地质灾害,所以这个报告还需要继续研究吗?”
凌峰西叹了声,“这个严卓宇,很快推卸责任啊,他这意思,咱这要不这么做,如果出了什么事也没他们部门什么事儿。”
吴勇杰心里其实也是这么想的,但是凌峰西说出来了,他说,“狭隘!你们单位上的人,就是这种心里的小道道儿多,一个个的光想领功不想负责。”
这话严重了。
凌峰西低下头继续研究报告,上面写着:“通过侧平导洞的开挖,可以增加施工工作面,实现“长隧短打”,什么意思呢,就是可以增加隧道内的工作面积和种类,各种工作协同开展,共同推进,实现工期的缩短。
这个更是个很大的诱惑力。
“而且,侧平导洞可以作为通风和排水的通道,改善隧道内的通风条件,降低施工中粉尘和有害气体浓度,保障施工人员的健康和安全。同时,及时排除隧道内的地下水,减少地下水对隧道施工的影响。
最后一点,此技术在其他大项目中也有过使用,比如“中川乐西高速大凉山一号隧道及大瑞铁路大柱山隧道和川黔铁路凉风垭隧道都有采用过此类技术,已经充分证明了此技术的优越性,总体而言,相对单纯的主洞施工,主洞加侧平导洞的造价会高一些,但是从工程的整体利益和安全性来说,可以有效的提高施工效率的同时,也可以降低施工的风险,其综合成本效益还是很好的。
也就是性价比很高。
吴勇杰向凌峰西说,“我们只是来施工的,我们收取的是工费,至于投入什么的,我们会预算,但需要你们的同意。”
这一点凌峰西当然明白。
他说,“我考虑一下。”
当天下午他又去了隧道内,但刚进去一会儿就觉得头晕脑涨。他又把西天山隧道建设的最新规划和数据拿出来看,综合数据如下:
全长预计15.7公里,最大埋深2365米,有可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断面公路隧道。
气候环境条件是:高海拔、高寒、高纬度、高地震烈度。
看着这两行字,他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其实他早就盯着这两行字看也不下百八十遍了,他之前在拿到这项工程任务的时候,就已经在心里感叹过,这一条路不知道要用多少人的血泪铺出来。所以在他的眼里,能来西天山参与隧道建设的每个人,都是带着热血和视死如归的精神的英雄。
虽然工人并不希望有个监督性质的领导在旁边看着他们干活,但也不能硬把他赶出去,凌峰西每天戴着工帽,在隧道里和工人一起研究干法,有些机械中途还是会出问题,凌峰西没事儿的时候也研究机械。
时间久了,有些问题居然比工人还懂,出故障了,只要他在场的情况下,居然有时候可以由他当场排除故障。
到了九月时,所有人期待天气转暖的这个念头,已经随着越来越冷的风,消失无踪了。
这时候隧道也已经往前推进了接近一公里……也就是说,在建设进度正常的情况下,推进得还是很快的,然而洞内的工作情况还是受到了考验。
夏天的时候,感觉这洞里真他娘的冷……现在已经冬天了,洞里却渐渐暖和起来,又有点太暖。
凌峰西知道这不是真暖,是洞内的空气稀薄,导致人虚弱出汗,有一种太暖了而出汗的错觉。
当然这个时候,通风系统也已经开始铺设了,隧道内的工人们被分成了好几拨,各干各的,但有时候不免因为各种原因而起冲突。
原因是隧道内空间细长狭窄,有时候两个扛着建材的人面对面走过来,都觉得对方很碍眼,再加上通风设备还在铺设中没有完全投入使用,更容易脾气暴躁,吴勇杰在通风设备完全投入使用之前,基本是每天做和事佬,处理各种小纠纷。
还有各种把渣石送到洞外的车辆,比如矿用卡车,它们需要把碎的岩石运出隧道,同时将施工所需的材料和设备运进洞中,过程中可以说,噪音、人员移动、洞内各种器械的停放堆放,这些所有情况综合在一起,就成了让人看一眼就得叹息,捂眼睛的情况。
而这时候,技术部又提出了新的建议。
其实在施工期间,技术部及工程部的人员没有一天敢闲着,为了避免再出现前面几次出现的突如其来的危险情况,他们需要不断地获取各种关于建设地段的地质情况报告。
而这些报告越来越难以获得了,因为随着隧道的掘进,穹体上方的山体越来越厚重,高大,这些元素让勘测队的勘测越来越难。
偏偏越是这样厚重的情况下,隧道建设的内部越容易出来一些突发的恶劣情况,总之严卓宇和李建国二人是越来越害怕,越来越紧张。
最后他们终于联合起来在吴老虎面前提出一个建议:使用侧平导洞技术。
他们还递上了几页报告,上面清楚地列出了侧平导洞技术的优点,吴勇杰也不敢大意,拉着凌峰西一起研究这份报告,综合下来有这样的几点:
首先在地质勘测方面有着很大的优势,而且也是目前国际上广泛使用建设隧道时使用的一个先进技术。
严卓宇还特别把“广泛”两个字描黑画圈,意思就是,这技术用的人很多,我们用也是情理之中的。
有了侧平导洞技术,可以超前精准勘测地质情况,提前掌握隧道前方的地质状态,如岩石类型、地质构造、地下水分布等。为隧道施工提供准确的地质信息中。而这种技术对于像西天山特长隧道的建设尤其重要,比如在穿越山区、岩溶等地质复杂区域,能够有效避免地质灾害。
严卓宇又把“有效避免地质灾害”,这几个字加重描黑。
吴勇杰和凌峰西头对头看到这里,二人目光互视,吴勇杰说,“既然是能避免地质灾害,所以这个报告还需要继续研究吗?”
凌峰西叹了声,“这个严卓宇,很快推卸责任啊,他这意思,咱这要不这么做,如果出了什么事也没他们部门什么事儿。”
吴勇杰心里其实也是这么想的,但是凌峰西说出来了,他说,“狭隘!你们单位上的人,就是这种心里的小道道儿多,一个个的光想领功不想负责。”
这话严重了。
凌峰西低下头继续研究报告,上面写着:“通过侧平导洞的开挖,可以增加施工工作面,实现“长隧短打”,什么意思呢,就是可以增加隧道内的工作面积和种类,各种工作协同开展,共同推进,实现工期的缩短。
这个更是个很大的诱惑力。
“而且,侧平导洞可以作为通风和排水的通道,改善隧道内的通风条件,降低施工中粉尘和有害气体浓度,保障施工人员的健康和安全。同时,及时排除隧道内的地下水,减少地下水对隧道施工的影响。
最后一点,此技术在其他大项目中也有过使用,比如“中川乐西高速大凉山一号隧道及大瑞铁路大柱山隧道和川黔铁路凉风垭隧道都有采用过此类技术,已经充分证明了此技术的优越性,总体而言,相对单纯的主洞施工,主洞加侧平导洞的造价会高一些,但是从工程的整体利益和安全性来说,可以有效的提高施工效率的同时,也可以降低施工的风险,其综合成本效益还是很好的。
也就是性价比很高。
吴勇杰向凌峰西说,“我们只是来施工的,我们收取的是工费,至于投入什么的,我们会预算,但需要你们的同意。”
这一点凌峰西当然明白。
他说,“我考虑一下。”
当天下午他又去了隧道内,但刚进去一会儿就觉得头晕脑涨。他又把西天山隧道建设的最新规划和数据拿出来看,综合数据如下:
全长预计15.7公里,最大埋深2365米,有可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断面公路隧道。
气候环境条件是:高海拔、高寒、高纬度、高地震烈度。
看着这两行字,他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其实他早就盯着这两行字看也不下百八十遍了,他之前在拿到这项工程任务的时候,就已经在心里感叹过,这一条路不知道要用多少人的血泪铺出来。所以在他的眼里,能来西天山参与隧道建设的每个人,都是带着热血和视死如归的精神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