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穿越到古代,从七品芝麻官做起 > 第140章 “太子殿下如此勤奋,实乃国家之幸。”

穿越到古代,从七品芝麻官做起 第140章 “太子殿下如此勤奋,实乃国家之幸。”

    不知不觉,一个时辰过去了。我说道:“太子殿下,今天的课就先上到这里,您回去后要好好温习。”

    太子说道:“老师,今天的课很有趣,我会认真温习的。”

    我微笑着说道:“那老臣就期待太子殿下的进步了。”

    几日后,再次给太子授课。

    我走进书房,看到太子已经端坐在书桌前,正认真地翻阅着上次讲过的《论语》。

    我心中一喜,说道:“太子殿下如此勤奋,实乃国家之幸。今日咱们接着探讨这书中的智慧。”

    太子抬起头,眼神中充满期待:“老师,我对‘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这句很感兴趣。”

    我微笑着解释道:“太子殿下,君子心胸开阔,神定气安;小人则是斤斤计较,患得患失。您将来是要治理国家的,要有君子的胸怀和气度,不可被蝇头小利和琐碎之事所困扰。”

    太子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老师,那怎样才能成为君子呢?”

    我思索片刻说道:“‘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而不成全别人的坏事。太子殿下要多做有益于他人、有益于国家的事,心怀善良和正义。”

    太子目光坚定地说:“老师,我记住了。”

    “再看这句,‘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而小人习惯于在对问题的看法上迎合别人的心理、附和别人的言论,但在内心深处却并不抱有一种和谐友善的态度。”

    太子皱着眉头说道:“这好像有些复杂,老师能再解释得清楚些吗?”

    我缓声道:“太子殿下,比如说在朝堂之上,大臣们可能会有不同的意见。君子会尊重这些不同,共同商讨出最好的办法。而小人可能只是表面上同意,心里却打着自己的小算盘。您以后要能分辨出君子和小人,善于纳谏。”

    太子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我明白了,老师。”

    授课结束后,太子说道:“老师,每次听您讲课都收获颇丰。”

    我躬身行礼:“能得太子殿下如此称赞,是老臣的荣幸。”

    日子一天天过去,我与太子的相处越发融洽,他对知识的渴望也日益强烈。

    这一日,授课结束后,太子突然拉住我,神秘兮兮地说道:“老师,我跟您说个事儿。昨个儿我在御花园瞧见一只受伤的小鸟,我本想救它,可宫女们却拦着我,说怕脏了我的手。”

    我看着太子,温和地说道:“太子殿下心怀仁慈,这是好事。但宫女们也是担心您的安危。”

    太子撅着嘴说:“可我就想救它嘛,老师您说我该怎么办?”

    我想了想,说道:“殿下,您乃未来的国君,当以大局为重。若救这小鸟不会影响到您的课业和正事,您自然可以去救。但若是因此耽误了重要之事,就得权衡利弊了。”

    太子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某天授课之时,我看着太子认真的模样,说道:“太子殿下,今日老臣给您讲讲古代帝王的故事。”

    太子一听,顿时来了精神,坐直了身子说道:“老师快讲。”

    我清了清嗓子说道:“先来讲讲唐太宗李世民,他虚心纳谏,任用贤能,开创了贞观之治。他曾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殿下您想想,这意味着什么?”

    太子思索片刻回答道:“是不是说要多借鉴古人的经验,还要听取别人的意见,才能知道自己的对错?”

    我微笑着点头:“殿下聪慧。正是如此,唐太宗广纳贤臣的建议,治理国家井井有条,百姓安居乐业。”

    接着,我又说道:“再来说说汉武帝刘彻,他在位期间,加强中央集权,抗击匈奴,拓展了疆土。但他也曾穷兵黩武,使得民不聊生。殿下可知这其中的教训?”

    太子皱着眉头说道:“是不是要懂得权衡,不可一味地用武力,也要关心百姓的生活?”

    我赞许道:“殿下领悟得极快。还有秦始皇嬴政,他统一六国,功绩卓着,但他施行暴政,最终导致民怨沸腾。”

    太子说道:“老师,那这是不是告诉我们,即使有再大的权力,也不能不顾百姓的死活?”

    我欣慰地说道:“殿下能有此见解,实乃国家之福。这些帝王的故事,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希望殿下能从中汲取智慧,将来成为一代明君。”

    太子郑重地点点头:“老师,我一定会努力的。”

    过了几日,再次授课时,太子主动提及:“老师,上次您讲的帝王故事,我回去想了许久。”

    我饶有兴趣地问道:“那殿下可有新的感悟?”

    太子一脸认真地说道:“我觉得做帝王不仅要有雄才大略,还要心怀百姓,懂得克制自己的欲望。”

    我微笑着点头:“殿下所言极是。那今日老臣再给您讲讲康熙帝的故事。康熙帝八岁登基,十四岁亲政,他智擒鳌拜,平定三藩,统一台湾,驱逐沙俄,开创了康乾盛世的局面。”

    太子眼中闪烁着光芒:“康熙帝如此厉害,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我缓缓说道:“康熙帝勤奋好学,每天都要读书到深夜。他善于用人,身边聚集了一大批能臣武将。而且他还能听取不同的意见,哪怕是尖锐的批评,他也能虚心接受。”

    太子若有所思地说:“那我以后也要勤奋学习,广纳贤言。”

    “还有隋文帝杨坚,他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中国长达近 300 年的分裂局面,实现了全国统一。他推行的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度,影响深远。”

    太子好奇地问:“老师,这科举制度有何好处?”

    我耐心解释道:“科举制度让更多有才华的人能够通过考试为官,为国家效力,不再只看出身门第。殿下您以后也要善于选拔人才,让有真才实学的人为国分忧。”

    太子坚定地说:“老师,我记住了。”

    又过了些时日,宫里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宴会。

    宴会上,歌舞升平,热闹非凡。太子却显得有些心不在焉。

    我轻声问道:“殿下,可是有什么心事?”

    太子凑到我耳边说道:“老师,我觉得这样的宴会太铺张浪费了,可我又不敢说。”

    我赞许地看着他说道:“殿下能有此想法,难能可贵。但此时不宜直言,待到合适的时机,再向皇上进谏也不迟。”

    不久后的一天,皇上考校太子的功课,对他的进步甚是满意。

    太子趁机说道:“父皇,儿臣觉得宫中有些活动过于奢华,可节省些开支用于百姓。”

    皇上先是一愣,而后大笑道:“吾儿有此想法,甚好!”

    从此,太子在宫中越发受重视,而我也因教导有方,得到了皇上的赏赐。

    (未完待续,请看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