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闲鱼当不成,带着全家卷到飞 > 第168章 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

闲鱼当不成,带着全家卷到飞 第168章 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

    一行人出了院门,左拐,往另一间院子走去。

    刚靠近院门,里面传出打斗的声音。

    砰!

    咣当!

    “好小子,再来!”

    “大舅,看招!”

    这么热闹的场面,霎时让文雯心热眼热。

    她加快步伐,跟随众人进到院子。

    此时院子这边,文家几个少年正与卫大舅切磋武功。

    旁观者还多了几个人。

    这几人看到一众女眷进来,几人急忙过来问候。

    “文老夫人,晚辈有礼了!”

    “燕子,二哥来了。”

    “阿姐,弟弟们刚到。”

    嚯,卫氏的哥哥弟弟都到齐了。

    卫大舅,卫明山,卫家大房长子。

    卫二舅,卫明川,卫家大房次子。

    卫三舅,卫明湖,卫家二房长子,卫氏的三弟。

    卫四舅,卫明海,卫家二房次子,卫氏的四弟。

    卫氏一向坚强且心大,流放这么久,人前从没有显露出一丝脆弱。

    此时见到自己的哥哥弟弟,激动地眼眶一下红透,眼看眼泪就要往下掉。

    大家看到此时的卫氏,心有戚戚然。

    杨氏赶紧开解,“燕子,别哭,这和你形象不符合的。”

    “呵呵呵......”

    一句玩笑话让气氛回暖。

    文元谦看看人到齐了,招呼道:“人齐了,进屋吧。”

    文雯悄然靠近几个哥哥,问道:“你们在干啥呢?”

    几人一人一句给她解惑。

    “我们跟大舅他们切磋武功呢。

    “舅舅们手上功夫都不错。”

    “走南闯北,有工夫才能自保。”

    “就是腿脚反应没有我们快。”

    嘿,最后这句居然是文成锋说的。

    卫家外孙居然嫌弃卫家舅舅们腿脚反应慢。

    文雯看着四哥的大言不惭,皱眉说道:“四哥,你没修炼之前,速度也不快。”

    “何止不快,根本就没有速度可言。”文成希拆台,说完就跑。

    “四弟,你完蛋了,我去告诉卫大舅他们,你嫌弃他们速度慢。”文成斌说完一溜烟跑远。

    “二哥,别啊,等等我。”文成峰追在后头。

    前院一时就剩下文成剑和文雯兄妹俩。

    文成剑看一眼文雯,似乎有什么要说,最终还是没说。

    文雯貌似有点明白,不过,大哥没点明,她也就当做不知道算了。

    兄妹两人互相笑笑,并肩往厅堂走去。

    一众人等,到了厅堂这里落座。

    此时,厅堂已经摆好了几桌饭菜。

    桌上满满当当的菜,色香味俱全,还冒着热气。

    卫大舅扶着文元谦,杨氏扶着文祖母,长辈坐下后,简短说几句就开席。

    男丁一桌,女眷一桌,剩余是孩子一桌。

    文家人也没有过于拘谨,大大方方落座。

    开心热闹的一顿饭,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吃饱喝足,一众人又移步另一间堂屋。

    男丁在一旁坐下闲话,从功夫开始聊起。

    女眷在另一旁叙旧,杨氏和文家女眷很快打成一片,话题从孩子聊起。

    几个孩子无忧无虑满屋子打闹,难得放松,大家也没对孩子们多加限制。

    茶水奉上,卫三舅取出两封书信。

    一封交给卫氏。

    一封交给文元谦。

    “阿姐,父亲母亲让我交给你的书信。原本二老是跟着我们一起来的,只是半路感染风寒,不得已,我们就快马加鞭赶了过来,幸好在此地赶上了你们。”

    卫氏担忧,“感染风寒?严重吗?”

    “不严重,郎中说休息些时日就好,不用担心。”

    “感染多久了?”

    “也没多久,阿姐,尽管放心。”

    “好,阿姐知晓了。”

    卫氏不经意间瞥了一眼叶泾川,才低头看书信。

    不经意的动作,文雯瞬间捕捉到。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文雯悄然过去跟叶泾川一阵耳语。

    两人在大家的视线下,悄声交流着。

    隐约中还传出来一些药材的名称。

    以往两人也时不时这样,所以文家人都见惯不怪。

    交流完之后,她顺势就光明正大地坐在叶泾川身边,饶有兴趣地听着大家对功夫的谈论。

    “成锋啊,一段时间不见,你小子底盘稳了不少。”

    “嗯,这小子的脚步变换得太快,看得我眼花。”

    “说的就是,舅舅们老了,跟不上他们的步伐了。”

    “这些小子险些还摔了我。”

    “舅舅们不老,还正值壮年呢。”

    文雯听着四哥被几个舅舅调侃,憋着笑瞥了他一眼。

    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

    这么多舅舅确实是压力倍增。

    不过三叔的压力也不小。

    正好,文成锋也看过来,两人一时眉眼交谈。

    估计是最近一起修炼的时间太多,几兄妹之间越来越默契,有些话语不用明说,大家都心知肚明。

    文雯读懂了文成锋的烦恼,她给了他一个安心的眼神。

    咳!

    一声不大的清嗓子声音响起。

    文元谦已经看完了卫家晚辈带来的书信。

    准确地说,他收到的是两封书信,只不过装在一起。

    一封是亲家的书信。

    信里叙述了一些陈年旧事,无外乎是对文家当初的帮扶感恩的话语,另外就是一些流放路上的叮嘱关切事宜。

    另一封是卫家老太爷的书信,卫家掌权人,卫全展,卫氏的大伯。

    文元谦看完信件,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说来也是惭愧,当初文家鼎盛时期,给卫家的帮扶也是合情合理,全然没有偏袒,没有背后动阴暗手脚,一切按着程序,按着规矩来。

    卫家研制的东西能进入内务府,受宫里人喜爱,最后成为皇商。

    那都是源于卫家的物件本身品质好,经得住考查,经得住考验。

    文家帮着推荐只是顺势而为,顺手而已,完全没有一丝私欲。

    虽然有着卫氏的缘故,但是一码归一码,文家在这一点上不敢居功,也不能挟恩以报。

    如今,卫家老太爷书信里,竟然提出这样的建议,这让文元谦实在是震惊不已。

    此时他只能借助喝茶,压压惊。

    文元谦喝茶间隙,抬眼看向大家,只见在座人全都看着他,一脸好奇的模样。

    书信里到底写了什么,除了他无一人知晓。

    文元谦放下茶碗,把书信递给文启霖,“看看。”

    转过头问卫大舅:“明川,你爹信上说的事,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