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闲鱼当不成,带着全家卷到飞 > 第222章 磨刀不误砍柴工,趟出一条路

闲鱼当不成,带着全家卷到飞 第222章 磨刀不误砍柴工,趟出一条路

    这话听起来很有道理,文雯几兄妹对视几眼,没有开口,默认了,他们确实搭屋子不太行。

    以往大主意都是文启霖和文启源两人做主,虽说有文元谦这个大家长坐镇,但是,关键时刻还要靠文家的中坚力量。

    文启霖认真沉思了片刻,想清楚之后,开口说道:“二弟说的,也有道理,只不过,我们昨日已经选好了文家的山头,如若要另选山头,日后再议。”

    选好山头,那没事,在座人关心的是能不能一起去山谷。

    没有人插话,都等着文启霖拍板决定。

    文启霖瞅着大家那望眼欲穿的神情,哭笑不得。

    得,文家人这股齐心的劲头,希望永远保持。

    文启霖下定决心,对文元谦说道:“父亲,二弟说的没错,我们一会儿,就去山脚那边搭个窝棚,明日再一起进山,您看,这样妥当吗?”

    文元谦哪里会反对,举双手赞同,“就这么办!”

    文家人一起动手收拾茅草屋的细软。

    别看在这里就住了一两天,加上叶家和卫家送来的吃食,东西还真不少。

    幸亏大家都有储物袋,该收起来的东西,挥手间消失,该留在表面的粮食,搬到板车上,费了点时间,一切收拾妥当。

    文元谦开门,“走吧。”

    之后,文家一家人便出发往山脚走去。

    一路上没有遇见人,走了将近半个时辰才到王大铁他们那片窝棚地。

    昨日这边山体出现滑坡现象,所以,今日窝棚这里留守的人群多了些。

    多数是受伤严重,实在做不了工的人才会躺家里歇息。

    所以,文家人经过这片窝棚,还是没遇到一个人。

    直到绕过最后一间窝棚,在进后山的峡口处,有一老汉叫住了他们,“哎,你们要进山啊,别往里走太远,山里有野兽,是会吃人的。”

    文元谦扯出一个苦涩的笑容,“没办法啊,老哥,我们一家流放至此,必须进山才能挖到铁矿石啊,要不然,我们这一家人怎么活得下来。”

    “你们挖矿带着孩子做什么?他们又做不了活,把孩子留在家里,村里人还能帮着看着,带上山,不是更危险了?”

    文元谦苦笑,“老哥,孩子们还小,留在家里我们也不放心,好了孬了还是带着吧。”

    都说到这份上了,老汉也没再说啥,点了点头,朝他们挥了挥手。

    文家人继续往山里走,从峡口这边过去,不到一盏茶的时间,就到了几家村民他们那个大广场。

    此时广场这里人声鼎沸,昨日的滚石都已堆到一旁,矿洞附近,进进出出很多人,可见,哪怕受了伤,这些人还是一如既往的劳作,只要轻伤没倒下,收拾收拾又站了起来。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不干活哪有饭吃。

    文启霖带着大家从一条小岔道绕过这个大广场。

    刚刚绕到这几座山的背面,从后头传来几声喊叫,“文老哥,等等——”

    原来是王大铁和几个村民追了过来。

    王大铁还没等喘匀了气,急哄哄问道:“文老哥,你这拖家带口的,进山?”

    文启霖也没藏着掖着,大大方方回答:“是啊,进山找个山头,我们一家也要开始挖矿了,提前几天寻摸个地方,好为下个月准备。”

    村民们出于好心,纷纷提议。

    “文老哥,深山里面野兽很多,你这拖家带口的,着实危险。”

    “是真的危险,以前有一家人进去了,就没再出来过,真事,不骗你们。”

    “要不然,你们一家加入我们得了,你们看上哪家都行。”

    “是啊,文老哥,加入我们吧,我王大铁保证你们家下个月的矿石数额,大家都会帮忙的。”

    “是,我们左家村\/何家村都不会袖手旁观的。”

    昨日多亏了文家人出手相帮,没有人因此丧命,受伤严重的,过些时日就能养好,这状况让村民们对文家人感激不尽,所以大家都很是担心这一家人进深山的安危。

    文启霖感到有些意外,他没想到村民会做出这个决定,心里划过一阵暖流,还是拒绝了大家的好意.

    “大家的好意,我们心领了,我们文家人也想像你们一样,找座山头碰碰运气,万一能挖出特别的矿石呢,对吧!王老哥,你说呢?”

    文启霖说完,冲着王大铁憨厚笑着点头。

    言尽于此,王大铁也不是憨人,文家的武功,他见识过,文家的亲戚,他也接触过,他明白,文家人不会长居此地。

    罢了,能遇见就是缘分,一切自有天意。

    想通这点,王大铁只能是尊重文家人的选择,“行吧,文老哥,下个月交矿石时候,我们在广场这边等你们,别忘了这事,一定要到广场来。”

    “好,一定来。”文启霖郑重承诺。

    在村民们的目送下,文家人渐渐远离这几座山。

    越往深山走,越是难走,想必是没人到过这里,所以这里的山和山之间完全没有路。

    真正印证了那句话,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既然没路,那就趟出一条路吧。

    毕竟文家人往后需要进出山,有条路,能够方便很多。

    文雯和家人说起这个事,得到全家人的赞同,既然都有这个想法和热情,那就开干呗。

    选好了路线,大家纷纷利用灵力,结合储物袋的功能。

    收走路面的大石块和杂草,换个地方再放出,再收走,再换个地方放出。

    如此循环,一段平整的地面很快被整理出来。

    路两边还用石子垒了两条路堤,一切看起来就是这么顺理成章。

    文雯还放出了两辆马车,老人孩子累了可以坐上去歇会儿。

    完成一段路,马车前行一段路。

    于是,一个时辰之后。

    漠北深山里面,出现了一条山道。

    从距离王家山大概半个时辰路程的地方开始,直到北边一座矮山为止,一条蜿蜒的山道呈现在大家眼前。

    这条山道足够宽敞,可以两辆马车并排通过。

    山道绕着大山一路蜿蜒,马车足足跑了一个时辰,夜幕降临之时才到达矮山山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