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无始皇口谕,不得踏入银河边关 > 第244章 韩信欲拜师

无始皇口谕,不得踏入银河边关 第244章 韩信欲拜师

    何为道?

    兵家之人,研究“兵”道,或为将军,或为谋士,在战场上纵横睥睨。

    法家之人,研究“法”道,于朝堂之上,治大国如烹小鲜。

    ......

    ......

    道,说白了。

    就是一种学问。

    三千大道,就是将世间所有学问,归拢为三千种大学问。

    有无数人学习这种学问,然后,赖以谋生。

    大道三千,条条皆可证道。

    就是在说,不管是哪种学问,都可以达到巅峰。

    通俗点的说法,就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在大秦之前,从未有过铁路。

    嬴蟒修建了铁路,今后,就会有无数人研究铁路,也会有无数人靠着铁路谋生。

    世间多了一个学问,多了一条谋生之路,大道显化,也就新生了一条道。

    大道从三千条,变成了三千零一条。

    “明白了。”

    “我明白了。”

    “铁道。”

    “这就是铁道。”

    “铁道也是道。”

    “没毛病。”

    “一点毛病都没有。”嬴蟒恍然大悟,忍不住仰天大笑。

    东皇太一:“???”

    赤松子:“????”

    众人心想,什么没毛病?

    公子,我们看你八成是出毛病了。

    嬴蟒明白了,在场众人可不明白。

    他们一头雾水的看着嬴蟒,觉得嬴蟒是想不明白,气急攻心,精神出现了问题。

    突然间又笑又喊的,看来病情很严重啊!

    “公子,不至于。”

    “想不明白,咱们就不想了!”东皇太一赶忙上前劝慰。

    嬴蟒:“????”

    听东皇太一这个话音,嬴蟒心想,好家伙,你这是拿我当神经病了是吧?

    幸好,嬴蟒这次来的时候,带了大秦的铁路图。

    否则,还真要被他们当成神经病。

    嬴蟒带铁路图前来,是想用超级人工智能“小谷”,来规划出铁路运营的全部细节。

    铁路图,就在韩信背着的包裹当中。

    “韩信,把我的铁路图拿出来!”嬴蟒朝着韩信喊道。

    韩信不敢耽误,连忙从包裹中,把铁路图取出来,递了上来。

    嬴蟒接过铁路图,把铁路图摊开之后,指着铁路图对在场的诸子百家的高手说道:“诸位,你们看。”

    众人纷纷将目光移到嬴蟒指着的铁路图上,这铁路图,和那条新生的道,不能说是很像,简直就是一模一样。

    甚至,就连走向都是一模一样的。

    难道,公子说的都是真的。

    这条新生的道。

    叫做,铁道?

    有了铁路图证实了这条新增的道,就是铁道之后。

    嬴蟒将自己关于铁道的规划,详细的和在场众人叙述了一番。

    等嬴蟒说完之后,众人顿时恍然大悟。

    将来,硅谷学宫会有关于铁道的学问,也会有无数人,靠着铁道和其相关产业谋生。

    这么看来,新生的铁道和之前的三千大道,并没有什么区别。

    “原来如此!”

    “原来如此啊!”

    “公子真是神人也,居然创造出了一条道。”

    “历朝历代,甭管是怎样的天才,也无非就是学道,公子却是创道,真是千古第一奇人。”

    “放眼天下,无人能及公子万一。”

    ......

    ......

    在场的诸子百家的高人,对着嬴蟒一阵称赞。

    夸的嬴蟒是飘飘欲仙。

    马屁这个东西,你得看是谁拍。

    要是普通人拍,嬴蟒自然是毫无感觉。

    可是诸子百家的高人拍,那感觉就不一样了。

    弄清楚这条新增的道是怎么回事之后,在场的诸子百家的高手,也都松了一口气。

    新增了铁道,这对于大秦来说,是一件好事。

    往后,他们也要多研究一番,这条新增的道才行。

    解除了藏书阁的封锁之后,诸子百家的高手各自散去。

    众人陆续离开之后,韩信来到尉缭子面前,二话不说,纳头就跪。

    “嘭!”

    “嘭!嘭!”

    韩信以头杵地,给尉缭子磕了三个响头。

    尉缭子:“????”

    尉缭子都懵了,他心想,这人无缘无故给我磕头干嘛?

    尉缭子十年前经过淮阴的时候,借住在韩信家一晚。

    可以说,两人只有一面之缘。

    韩信现在才二十岁,十年前,他就是个十来岁的娃娃。

    而且,尉缭子仅仅是指点了韩信一番,给他留下了一本兵书。

    十年没见,尉缭子早就把韩信给忘记了,更认不出韩信。

    “哎,这位将军,你给老夫磕头做甚?”

    尉缭子做势要将韩信扶起来,一脸疑惑的问道。

    “老师,你不认识我了?”韩信声音略带悲伤。

    老师?

    这是自己的徒弟?

    尉缭子更加懵逼了,他什么时候,收这么个徒弟了?

    尉缭子是兵法大家,更是大秦的国尉。

    这些年来,他倒是指点过大秦的诸多将领。

    甚至,就连蒙恬,王贲,李信等人,都接受过他的指点。

    但是,他并未正式收徒啊!

    尉缭子压根就没收过徒弟,自然不记得韩信是谁。

    看到尉缭子还没想起来,韩信赶忙提醒道:“老师,您当真不记得我了?”

    “十年前,您经过淮阴借住在我家,您还给我留了一本兵书......”

    说着,韩信将十年前尉缭子给他的兵书从怀里掏了出来。

    看的出来,韩信十分爱惜这本兵书。

    十年了,这本兵书仅仅是有些泛黄,没有一丁点的损坏。

    韩信这么一说,尉缭子就想起来了。

    “哦!”

    “老夫想起来了,你是当年那个小子。”

    “当年你才那么点,都长这么大了!”说到这里,尉缭子将韩信搀扶起来,说道:“我虽指点过你,但是,你我并未有师徒之实,无须跪拜于我。”

    韩信激动的说道:“我这次前来,就是想要正式拜您为师。”

    听到韩信这话,尉缭子却是沉默不言。

    一旁,东皇太一对嬴蟒说道:“尉老头挑剔的很,当年,蒙恬,王贲也想拜他为师。”

    “不过,他嫌弃蒙恬,王贲资质不好,不愿收他们为徒,只是指点了他们一二。”

    蒙恬,王贲,这可是大秦现存的两大名将。

    放眼整个大秦的名将,能说军事上的造诣比王贲,蒙恬强的,怕也只有白起,王翦两位了。

    尉缭子连他们的资质,都嫌弃?

    由此可见,尉缭子在选徒弟这方面,可谓是极其严苛了。

    他宁愿不收徒,也绝不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