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废土采集之觉醒 > 第240章 尊重

废土采集之觉醒 第240章 尊重

    二十天后,别苑

    永熙帝在小月的精心照料下,身体已经完全恢复了健康。

    二人商议好下次相见的期限与地点后,她便马不停蹄,日夜兼程的赶回乾国。

    只为赶上杜怀季的大婚与封后大典,她不想错过弟弟人生中的这一重要时刻。

    而另一边,沈崇文得知永熙帝突然在别苑失踪后,心急如焚。

    如今敌在暗,他在明,一日不杀之便觉寝食难安。

    他几乎将大盛朝的帝都内外翻了个底朝天,却依然毫无收获。

    就在他准备听从麾下智囊团的建议,直接发布皇榜昭告天下旧君殡天。

    以此彻底断绝永熙帝复辟的可能时,谁料陡生变故。

    皇榜还未张贴,那边永熙帝已然率领大队人马,一路势如破竹。

    如入无人之境般直抵皇宫,最终顺利冲进寝宫,这一切发生得太快。

    此时的沈崇文正与美人恩爱,还未等他反应过来,冰冷的长剑已然抵在他的脖颈处。

    随着敛身的寒意传来,沈崇文认命地闭上双眼,口中吐出绝望的话语:

    “我输了……”

    此刻,他深知大势已去,一切都无力回天。

    永熙帝看着面前这个过河拆桥的人,眼中满是愤怒与恨意,他咬牙切齿地说道:

    “想当初,你登基之后,龙椅还没坐热呢,当即翻脸无情,丝毫不顾兄弟情谊。

    命人将朕扔去西郊别苑等死,没想到吧?朕不但没死,身体还比以前好了很多!”

    话语中,是压抑已久的怨愤与重归权力巅峰的畅快。

    曾经的屈辱与磨难,此刻都化作对沈崇文的深深恨意,他要用行动夺回本就属于自己的一切。

    “千算万算,我没想到你还能活着,那些人明明说,你已经只剩下一口气吊着了。为什么你还能活!”

    沈崇文双眼通红,情绪彻底失控,如困兽般大喊大叫,心中的不甘与震惊如汹涌的潮水般翻涌。

    听闻此言,永熙帝仰头畅快地哈哈大笑起来,笑声在御书房内回荡,充满了嘲讽与胜利的快意。

    “是啊,朕命大没死成,既然你如此不讲仁义。

    命令别苑的人不许给朕吃喝,也不许宫人照料洁身。

    企图让朕像一条缺水的鱼,慢慢的受尽折磨而死。

    那朕偏偏不告诉你真相,让你像个糊涂虫一样,终生都被蒙在鼓里!”

    永熙帝眼中闪烁着愤怒的火花,每一个字都像是从牙缝中挤出来的。

    往昔在别苑所遭受的非人待遇,那些孤独、绝望与痛苦的日日夜夜,此刻都化作了对这个人滔天的恨意。

    “朕不杀你,朕要将你囚在大牢,永不见天日!”

    说罢,他猛地收起笑容,眼神冰冷如霜,语气中透着不容置疑的决然。

    他要让这个所谓的兄弟,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

    在暗无天日的大牢中,忏悔自己的罪孽,感受曾经施加在他身上的痛苦与绝望。

    说罢,他大手一挥,示意左右将这个手下败将拖走。

    沈崇文如同一摊烂泥般,被侍卫们架着,眼神空洞,昔日的帝王威严已荡然无存。

    而永熙帝则重登帝位,重新站在了权力的巅峰,开启大盛朝新的篇章。

    ……

    小月在日夜兼程后,在回到乾国的第二天,便迎来了杜怀季大婚的盛大日子。

    只见乾国王宫内外一片喜气洋洋,处处张灯结彩。

    大红的灯笼在风中摇曳,仿佛也在为这喜事欢呼雀跃。

    街道上,百姓们摩肩接踵,欢声笑语回荡在每一个角落。

    鞭炮声噼里啪啦地响个不停,锣鼓喧天,热闹非凡。

    整个乾国都沉浸在这喜庆的氛围中,仿佛一片欢乐的海洋。

    大婚典礼上,一对新人并肩而立,杜怀季气宇轩昂,英明神武。

    而新娘则容貌秀丽,端庄大方,真真是郎才女貌,天作之合。

    宛如一对金童玉女下凡,简直就是天造地设的一对璧人。

    百姓们纷纷交口称赞,为这桩美好的姻缘送上最诚挚的祝福。

    小月的目光在人群中流转,看到杜怀羡与妻子已经和好如初。

    二人举止亲昵,眼神交汇间满满都是深情,如同神仙眷侣般卿卿我我,恩爱非常。

    小月见状,心中满是欣慰,想来二人已经冰释前嫌。

    亲人之间的和睦让她感到无比温暖,也为这场婚礼增添了更多的喜悦。

    时光匆匆,转眼已是三日后,小月想起自己与永熙帝的约定。

    于是命人收拾行装,准备踏上前往大盛朝的旅程。

    临别时,两个弟弟策马将她送至边关才停下脚步。

    杜怀季在身后大喊道:“月姐姐!要常回家看看我们!”

    小月缓缓地转过身来,目光温柔而又深情地望着那两个站在不远处的身影。

    阳光洒落在他们身上,勾勒出一幅温馨却又带着淡淡离愁的画面。

    两人紧咬着嘴唇,努力不让自己哭出声来。

    但眼眶中的泪水,却早已不受控制地滚落下来,沿着他们刚毅俊秀的脸颊流淌而下。

    杜怀羡紧紧地握着拳头,似乎想要用这种方式压抑住内心的不舍。

    但微微颤抖的肩膀,还是出卖了他此刻的脆弱。

    她一步一步地走向他们,每走一步都感觉脚下如同被铅块重重压住一般沉重。

    终于,她来到了弟弟们的面前,伸出双手轻轻地抚摸着他们的脸庞。

    “你们要照顾好自己,照顾好家中的妻子,尤其是怀季,定要当那为国为民的好皇帝!

    这是我给你们俩准备的,每瓶里有十粒药丸,留着保个平安。”

    她声音略微有些哽咽地说道,泪水也如决堤般涌出眼眶。

    看着熟悉的小瓷瓶,杜怀季像一个孩子一样,猛地扑进她的怀中,放声大哭起来:

    “月姐姐,可不可以不要走!弟弟实在舍不得你!”

    杜怀羡见状,也紧跟着抱住了她,哭声此起彼伏。

    一时间,三个人相拥而泣,那晶莹的泪花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仿佛诉说着他们之间深厚的姐弟情谊以及即将分别的万般不舍。

    “怀季,怀羡,我必须要走,孩子们是大盛朝皇族的血脉,如今的大盛朝需要他们。

    放心吧,以后咱们姐弟还会有相见的日子。望你们与弟妹白头偕老,儿孙满堂。”

    “月姐姐……”

    “……”

    话别后,她带着三个孩子,以及照料他们的乳母、嬷嬷和婢女们,一行人浩浩荡荡地从乾国出发。

    车队缓缓前行,扬起一路尘土,仿佛在开启一段全新的、充满未知与希望的人生篇章。

    小月一行车马辚辚,缓缓前行。刚来到大盛朝帝都城外二十里处。

    便远远瞧见永熙帝派来的接应队伍,旗帜飘扬间,双方顺利会合。

    众人稍作整顿,两队人马便合而为一,朝着帝都浩浩荡荡进发。

    顺利抵达皇宫后,永熙帝与众臣共同翻阅历书,精心择定了一个良辰吉日。

    这一日,正好阳光明媚,天空湛蓝清澈,如同蓝色的宝石一般,仿佛也在为这庄重的时刻送上祥瑞。

    吉时一到,永熙帝身着庄重华美的龙袍,神色肃穆,亲自带着三个孩子。

    三胞胎虽尚年幼,却也似能感受到这氛围的严肃,乖乖地待在乳母的怀中。

    他们一行来到祭天地的高台,香烟袅袅中,永熙帝虔诚地向天祷告:

    感恩天地恩赐,祈求护佑大盛朝国运昌隆,庇佑三位皇子公主健康成长。

    随后,众人又前往皇家宗庙,在祖先牌位前。

    永熙帝带着孩子们恭敬地行跪拜大礼,宣告新生命的到来与认祖归宗。

    礼成之后,三胞胎的名字正式被载入皇家玉牒,成为大盛朝皇室族谱中崭新的一笔。

    从此,他们在这皇家有了正统的身份,也肩负起了皇室的责任与使命。

    而在百姓们的心里,大盛朝的未来,似乎也因这三个新生命的加入,有了更多的希望。

    ……

    最近的天气十分怡人,天空依旧湛蓝如洗,不见一丝云彩。

    耀眼的阳光毫无保留地倾洒而下,却并不令人觉得燥热。

    小月选了御花园中的一处凉亭,静坐纳凉。微风轻拂,亭边的花草摇曳生姿。

    可她的目光却落在手中一片枯黄的叶子上,不知不觉便出了神。

    自从来到大盛朝,小月对尚书府的事格外留意。她打听到沈崇礼依旧住在从前的府邸。

    那位陈玉婉离世后,他竟一直没有再续弦,至今仍是孑然一身。

    想到这第三世姻缘的百年之约,期间早已男婚女嫁,历经无数波折。

    到如今,一切都已截然不同,曾经的人、事、情,皆如过眼云烟,消散在岁月的长河里。

    她不禁思索,若仅仅是为了完成所谓的任务,便去强行招惹沈崇礼,实在是毫无意义。

    这份姻缘在时光的洗礼下,早已失去了最初的模样,又何必再去强求?

    就在她沉浸在唏嘘感慨之中,怅然若失时,永熙帝踱步来到了御花园。

    他轻手轻脚,走到小月身边,见她神情专注,竟丝毫未察觉自己的到来。

    望着眼前这个绝美的侧颜,眉眼之间似乎凝聚了一丝愁绪,于是忍不住关切地询问道:

    “月儿在想什么呢?如此入神,就连朕来到你身边都没有察觉。”

    突如其来的声音把小月吓了一跳,手中一松,那片黄叶就飘落在地。

    “啊,没,没什么,妾身参见皇上。”

    她如梦初醒一般,手忙脚乱的起身行礼,试图将方才那复杂的思绪藏于心底。

    自从小月踏入大盛朝的宫阙,永熙帝便将她的点滴都放在心间。

    每每对她关怀备至,呵护有加,仿佛她是世间仅有的珍宝。

    然而,皇帝心中明白,眼前这个女子已经心有所属。

    而那个人并不是自己,至于那个人究竟是谁,他无意深究细查。

    做人,有时难得糊涂,尤其是像永熙帝这般如雄鹰般坚毅果敢的男人。

    他这一生,在权力的旋涡中摸爬滚打,经历过无数大风大浪的洗礼。

    世间的诸多纷争与繁华,在他眼中,早已如过眼云烟,看得淡然。

    如今,四海升平,再无需像往昔那般,为了开疆拓土或是保家卫国,拼死拼活地奔赴战场。

    在这太平盛世里,他深知,不需要无事生非,为了儿女之情给自己徒增烦恼,虐心劳神。

    更何况,小月于他而言,意义非凡。她曾三番两次在生死边缘将自己救回,是实打实的救命恩人。

    这份恩情,在永熙帝心中,重如千钧。他所有的好感与情意。

    并非出于一时的冲动或是占有欲,而是建立在深深的尊重之上。

    他明白,真正的感情,绝非强取巧夺所能获得,只有尊重她的意愿。

    给予她足够的自由与空间,才是对这份感情最好的珍视。

    如此胸怀,不仅彰显出他作为帝王的豁达与睿智。

    更让这份情谊如同美酒一般,在岁月的沉淀下,愈发显得纯粹而深厚。

    御花园里繁花似锦,浓郁的花香弥漫在每一寸空气中,仿佛为这片天地披上了一层浪漫的纱衣。

    永熙帝静静地站在小月身旁,目光温柔得如同春日里最和煦的微风,他微微启唇,轻声说道:

    “月儿,如果有了喜欢的人,一定要大大方方的告诉朕,无论对方是谁,朕都会同意给你们指婚。”

    他的声音很轻,却如同重锤一般,敲在小月的心坎上。

    话语里满是对心爱之人的疼惜,没有丝毫帝王的威严与霸道。

    有的只是一个男人对心仪女子无私的爱与成全。

    过去,永熙帝对她的喜欢,或多或少掺杂着对倾国容颜的欣赏。

    那时她的美貌,就像夜空中最璀璨的星辰,吸引着他的目光,让他为之倾心。

    然而,时光悄然流转,在那些小月陪伴着度过的艰难时光里。

    在一次次生死之间的相互扶持中,他竟在不知不觉间动了真情。

    这份感情,不再仅仅基于外表的吸引,而是深入灵魂的相知与牵挂。

    他开始在意她的喜怒哀乐,关心她的每一个眼神、每一句话语。

    此刻,他站在小月面前,真心希望她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哪怕这份幸福不是由自己给予。

    他也不知道具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份喜欢就转变成了爱,也许是在别苑。

    徘徊在生死边缘的时候,小月如从天而降的仙子般,救了奄奄一息的自己。

    又或许是两人在别苑朝夕相伴的时光太美好,那时的小月太温柔……

    他承认,曾经想过用皇帝的特权将心爱之人占为己有,并将她永远留在身边。

    但他深知不能恩将仇报,不能让她后悔救了自己。

    即便已经知道她心有所属,永熙帝仍然希望她余生能够开心到老,得偿所愿。

    他的话,令小月微微一怔,随即她轻轻“嗯”了一声。

    片刻后,她突然话锋一转,轻声问道:“他如何了?”

    尽管未指明“他”是谁,但永熙帝瞬间便明白了这句话的意思。他神色平静,直接回应道:

    “还活着,他毕竟是父皇的儿子,每日好吃好喝供着,也没对他用刑。

    朕已经将他打入大牢终生囚禁,若是你想见一见他,朕即刻命人去安排。”

    他的语气波澜不惊,却在不经意间透露出对眼前之人的在意。

    小月沉默了片刻,似乎在犹豫去不去,最终,她还是缓缓摇了摇头。

    “不了,我与他此生再也没有见面的必要。”

    她的声音虽轻,却带着一种历经千帆后的决然与释怀。

    曾经的爱恨情仇,在时光与现实的冲刷下,已经渐渐淡去。

    她深知有些人,只是一个过客;有些事,终究只能选择放下。

    此刻,她更愿意向前看,迎接新的生活,而不是再被过往的纠葛羁绊,画地为牢。

    听罢,永熙帝的嘴角不自觉地上扬,一抹温柔而欣慰的笑容在脸上缓缓绽放开来,那笑容如同春日暖阳。

    他的语气也明快了许多,仿佛卸下了一副沉重的担子,说道:

    “那好吧,若是以后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尽管开口,朕定会不遗余力。”

    “圣上隆恩!”

    小月微微俯身,用那轻柔而婉转的声音说道。她的语气之中,流露出难以掩饰的感激之情。

    永熙帝的这份承诺出自真心实意,并非随口之言。

    这一刻,在这花香四溢的御花园中,两人之间仿佛达成了一种更为深厚的默契。

    永熙帝深知,小月的这句应允,是对他的一种认可,这份信任,也让他倍感珍惜。

    未来的日子还长,他愿意以自己的方式,为她遮风挡雨,践行这份庄重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