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惨死重生后,成了反派权臣掌上娇 > 第二百五十二章 武力

惨死重生后,成了反派权臣掌上娇 第二百五十二章 武力

    林望舒向着后面推了几步,与四皇子拉开了距离。

    小声说道:“朝堂上的大事,我确实不知道。殿下执意想要我说的话。

    我只有一个往事讲给殿下听。

    我从前的住所,夜里偶尔会听到外面的动静。

    有一次,府上进了人,下人仆役还差点冲进我的院子里面搜查。

    后来陛下封了我郡主之位,院子里面还是有些人,时不时的冒头打听消息。

    直到娘娘送来一支卫队,说是郡主规格下的仪仗队。”

    说到此处,林望舒笑着继续说道:“仪仗队的人,气势威严,从他们进驻府邸那天起。

    原先困扰我的很多事情,都消失了。

    无论是误入宅院的丫鬟,还是热心前来送点心的丫鬟,或者是半夜追赶小偷的闹剧。

    一切都离我远去了。

    殿下你说,神奇不神奇,解决的方法简单不简单?”

    四皇子听懂了林望舒的暗示,有些惊讶的看着林望舒。

    “你知道自己在暗示什么吗?”

    林望舒说道:“殿下从里面听出了什么吗?我什么都没有暗示,殿下问我有什么主意。

    我只是给了殿下,我从前身边最好用的方式。”

    四皇子一脸阴郁的离开了。

    四皇子好歹帮她削弱了六皇子一部分的势力,到了最后,就不要怪她没有提醒过了。

    镇远将军府的人,不日就要到达京城。

    这算是林望舒这个暂时的盟友,给予四皇子的一点报酬。

    为了他在私盐和马匹贩卖上给六皇子使得绊子。

    六皇子在现在的情势下,做出来的各种软姿态,都是为了放松四皇子的警惕心。

    让他能够更好的隐藏下来,让四皇子身边的大臣们,减少对他的敌意。

    镇远将军府送来的女儿,既是对皇帝的投诚。

    也是另一种形式的结盟。

    镇远军在边关经营几十年,是一股儿完全不能小瞧的力量。

    如果被六皇子注意到了,现在的朝堂局势还要变。

    镇远将军似乎也没有意识到,自己现在正在一个非常微妙的位置上。

    皇帝对他是信任的,但是下一任皇帝呢?

    到了那个时候,他们之间还会有这样的信任吗?

    嫁女就是这位将军,给自己选择的一条后路。

    同时流淌着安家和皇家血液的孩子,会成为安家的一道保命符。

    也会是皇帝继续任用安家的一个护身符。

    前世里面,安家的人,在京城内乱之际,镇守边关,功不可没。

    但是,安家的那位长子,带兵前来京城,插手了皇位的更迭。

    现在,那个人会比前世来的速度还要快。

    六皇子失去了大量的助力,面对有如此势力的安家,双方到时候配合起来的概率也会高很多。

    话提醒到这一步,能不能阻止接下来的事情,就看四皇子要怎么做了。

    朝堂上关于旱情的报告,一本接着一本的上。

    商讨来,商讨去,最后商讨的结果是,三皇子作为钦差大臣,在各地巡查,检查各地的受损情况。

    听到这个消息后,林望舒差点一口水喷出。

    “真用了这个主意啊?”

    他们是怎么想的,真觉得有人下去监督就能成吗?

    李映安说道:“受损严重的几个地区,是丞相的老家。”

    林望舒意味深长的点点头,“哈,如此讲来,第一站想必就是那里了?”

    这一次,但愿三皇子可以平安回来吧。

    席卷半个灾区的灾民,无法平息的叛乱,此起彼伏的动荡。

    但愿三皇子能够将事情平息一部分。

    在前世事情是怎么解决的?

    一部分是朝廷派兵镇压,另外一部分是到了当地之后,发布赦免令。

    因为饥荒和灾情,叛乱杀人的,在赦免令下达之后,一个月内归家,通通赦免。

    继续顽强抵抗的,全都按照造反罪处理。

    杀一批,赦一批,将当地的豪强处理一批,用缴获出来的银粮,开仓放粮。

    这样才算是勉强安抚住了人心。

    “镇远侯府的人到了吗?”

    林望舒好奇的问道,“听说前几日就有人送信来,说是要先来收拾宅子,准备落脚。”

    李映安摇摇头,“还在路上,说是明天才能到。”

    “他们在路上的时间对吗?”林望舒无意的问了一句,“感觉走的挺快的。”

    李映安仔细掐算了一下,想了想他们携带的行李。

    “差不多?”

    “怎么说?”

    “听闻是带着嫁妆过来的,时间上,比之前进京的时候,要快一点。”

    以前都是带着卫队走,人多。

    但是带着嫁妆,如果很多的话,看守嫁妆的人应该也不少才对。

    这样的话,等于带着一支亲兵来京城。

    皇帝知道这件事情吗?

    李映安皱起了眉头。

    在他的消息之外,皇帝有了新的安排?

    “喂喂喂,”林望舒伸手在李映安面前晃了晃,“想什么呢?”

    “我在想,京城里面,是不是还有一支暗卫,怎么没有听说,镇远府那边有什么新消息呢?

    连带着嫁妆多少,带了多少人来,都完全不清楚。”

    听了这个话,林望舒想了想,回忆了一下过去,无所谓的说道:“兴许是陛下和那位将军的默契呢。

    要知道,他们两个可都是上过同一个战场的人。”

    “两人之间的奏折往来,也不需要全都经过锦衣卫的手吧。”

    尤其是,其中一位还是军中的将军,统领一座城池的城主。

    如果掩盖踪迹这种事情,都做不到的话,恐怕城主将军的位置,早就换人了。

    “你现在去查查看,肯定就知道了。”林望舒说道,“陛下那边,搞不好也是清楚的很。”

    锦衣卫是一方面,安家带过来的亲卫又是另一方面。

    两把刀,都是皇帝手里锋利的武器。

    能够镇住京城里面的一切躁动不安。

    无论是现在激烈的皇位之争,还是即将到来的灾情。

    皇帝对这个国家的控制力度,仍旧是出于很高的位置。

    只要他还在,事情就不会失去控制。

    朝廷中,关键位置上安放的都是合适的能臣,林望舒隐约能够看出来。

    皇帝在从剩下的几个儿子中,挑选自己想要的那个。

    三皇子在近期的行事中,除了与文官走的很近之外,其他的还没有什么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