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开局倒插门?我在60年代当代购 > 第三十一章 无济于事

开局倒插门?我在60年代当代购 第三十一章 无济于事

    他迫不及待地插话。

    “萧同志,说实话。”

    “我们之前也尝试过将海鲜干货作为特产推销出去。”

    “南阳县供销社曾与各生产队紧密合作了一年。”

    “但收效甚微,这些干货甚至难以走出南阳县。”

    “你认为,如果把它们**成礼品盒的形式,就能提高吸引力吗?”

    商店经理愁眉苦脸地说完,目光转向萧冬青,眼中满是期盼。

    萧冬青虽然性别不同,但他的能力却是众人公认的。

    经理们一听说萧冬青曾接受过相关的培训,立刻变得兴奋起来。

    “是啊,萧同志,咱们当时真是费尽了心思。”

    “可那些海鲜礼盒最终还是无人问津!”

    想起当时乡亲们从满怀希望到彻底失望的表情,大家的心情都沉重起来。

    南阳县的日子确实不易,这里虽然不缺海产。”

    “但这些食物不仅填不饱肚子,还因为性质寒凉。”

    “多吃容易引起腹泻,特别是对孩子和妇女影响更大。

    市里的几位领导听到这些抱怨,也都陷入了沉默,心中五味杂陈。

    谢主任叹了口气。

    “萧同志,你说的那个礼盒方案,真的能帮助南阳县把这些干货卖出去吗?”

    面对着一双双充满希望的眼睛,萧冬青坦率地摇了摇头。

    “礼盒只能算是锦上添花,如果人们不想买,即使**再精美也无济于事。”

    他之前还疑惑为何南阳县的特色海鲜没有作为地方品牌推广。

    现在看来,南阳县并非没有尝试过,只是未能成功。

    至于失败的原因,萧冬青心里已经有了答案。

    在场的人听后,脸上的光彩顿时暗淡了许多。

    林秘书嘴角微微上扬,语气有些冷淡。

    “萧同志,既然你的方法帮不了南阳县,那你提这些又有什么用呢?”

    “这不是在伤口上撒盐吗?”

    萧冬青心中虽有不满,但脸上却带着一丝无奈的笑容。

    “林秘书,您急什么呀,我的话还没说完呢。”

    “虽然不能保证百分之百成功,但如果采用我的方法。”

    “或许能让南阳县的海鲜干货有销售出去的机会。”

    林秘书。

    “……真的吗?那萧同志快给我们讲讲你的想法吧。”

    萧冬青轻叹一声。

    “林秘书,您作为秘书应该懂得礼仪。”

    “领导们还站着呢,我直接讲多不合适啊!”

    林秘书:“……”

    “哈哈,萧同志说得对,这样站着确实不太合适。”

    谢主任爽朗一笑,心中对萧冬青的方法很好奇,随即说道。

    “那我们就回会议室继续讨论吧!”

    于是,一行人重新回到了招待所三楼的会议室。

    商贸局的李领导不知从哪里得知了消息,匆匆赶来加入讨论。

    “听说萧同志有办法解决我们南阳县海鲜干货滞销的问题?”

    “这可是大好事,怎么不早点告诉我!”

    李云胜擦了擦额头的汗水,笑着说道。

    完全不顾旁边谢主任投来的责怪目光,径直坐了下来。

    李云胜谄媚地对着萧冬青说。

    “萧哥,你有什么想法就直说吧,我们都等着听呢。”

    林秘书刚被萧冬青指派搬了两大袋海鲜干货进会议室。

    累得气喘吁吁,脸色阴沉地望着萧冬青。

    几位领导都期待地看着萧冬青,希望他能给出建议。

    萧冬青喝了一口水,清了清嗓子,准备发言。

    “礼品盒只是附加品,我认为你们之前没能成功卖出。”

    “海鲜干货的主要原因在于太过保守!”萧冬青直言不讳。

    “你们总是单打独斗,试图凭借个人力量推广产品。”

    “这种精神值得肯定,但方法上却显得有些笨拙。”

    刚坐下的李云胜被这话噎了一下。

    “……”

    谢主任轻轻咳嗽了几声,给了萧冬青一个暗示。

    虽然他对李云胜也没什么好感。

    但觉得萧冬青这样直接批评一位领导似乎不太妥当。

    李云胜的脸色变得很难看,他擦了擦额头上的汗,语气不悦地说。

    “萧同志,我认为我们当时的做法并没有错。”

    “那段时期,南阳县全体上下**协力。”

    “每个人都尽全力推广我们的海鲜,遗憾的是……”

    提到那段日子,李云胜的眼中闪过一丝伤感。

    那段时间大家付出了很多努力,最终却未能如愿。

    “遗憾什么?遗憾最后只感动了自己,海鲜却烂掉了?”

    萧冬青毫不留情地说道,这句话让李云胜几乎无法承受。

    “如果我们当时没有局限于本地市场,而是与市级供销社合作。”

    “由商贸局主导,借助市级供销社的广阔销售渠道。”

    “在全市范围内推广我们的海鲜干货,情况就会大不同。”

    “南阳县的居民对海鲜已经习以为常。”

    “但在其他地区,这可是珍贵的美味。”

    “一旦打开了这样的销售渠道,我们不仅不用担心海鲜的销路。”

    “还能提高生产队成员的收入,同时提升商贸局和南阳县领导的、成就。”

    “市级供销社也能因为南阳县的成功而获得赞誉,并且丰富其商品种类。”

    萧冬青的话一出,整个会议室陷入了沉默。

    他接着说:“所以,既然要做,为什么不一开始就更大胆一些。”

    “面向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市场呢?”

    “就像川省不缺辣椒,煤城不缺醋一样。”

    “南阳县的海鲜卖给已经习惯了海鲜的人,怎么可能卖得好?”

    李云胜和其他商店经理们听后,心中满是懊悔。

    萧冬青的话虽尖锐,但却直击要害,让他们意识到过去的不足之处。

    李云胜的眼神逐渐明亮起来。

    他紧握双拳,深深吸了一口气,坚定地站了起来。

    他先看向萧冬青,郑重地说。

    “小萧同志,我要代表南阳县的父老乡亲感谢你!”

    萧冬青连忙摆手。

    “我只是提了一个小建议,李领导您过奖了。”

    李云胜摇头道。

    “不,你可能不知道,你的这个小建议对我们南阳县有多么重要。”

    “因为你的建议,我们南阳县的人民能多吃一口饭。”

    “你真是个了不起的年轻人!”

    接着,李云胜转向谢主任,语气变得严肃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