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战国帝业 > 第616章 魏国的诉求

战国帝业 第616章 魏国的诉求

    信陵君的一句话让魏王陷入了沉默。

    是啊!就算魏国真的从赵国手里敲下大片土地,依照魏国目前的实力,真的能守得住吗?

    武关那场大败,魏国真的被伤筋动骨了,只怕十年甚至二十年也恢复不了元气!

    估计赵国前脚割让了土地,魏国后脚就得吐出去。

    即便现在不吐出去,以后早晚也是要吐出去的。

    这时代就是实力说话,拳头硬的人想干什么都可以,而那些拳头软的人,连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都守不住。

    信陵君看魏王陷入沉默,这才再次开口说道:“大王,其实我们不一定要从赵国手里索要城池土地。”

    魏王眉毛一挑,诧异的看着信陵君

    “仲父,你这是什么意思?”

    信陵君露出一抹狡黠的笑意。“这世上有比城池和土地更加珍贵的东西。”

    “是什么?”魏王增面带狐疑。

    这乱世中最宝贵的就是城池土地,除了这些还有什么更珍贵?

    信陵君又是一笑,伸出三根手指,如数家珍般的说道:

    “乱世中最珍贵的三样东西,一曰人才,二曰钱粮,这仨嘛!便是资源!”

    魏王增眉头紧皱,犹豫了一下还是来到信陵君面前,拱手施礼:“仲父,请赐教!”

    信陵君忙扶起魏王,说道:“乱世之中能振兴国家的,首先就是人才。”

    魏王增撇撇嘴,有点不以为然。

    楚国的人才也不少,怎么这两年楚国不是被秦国吊着打,就是被齐国欺负?

    信陵君看魏王增的样子,就知道他这是不信服自己的话。

    “大王!您知道当年文侯时期,我魏国为何能独霸天下吗?”

    不等魏王增回答,信陵君就说出了答案:“正是因为文侯懂得任用人才。文侯时文侯任用诸如段干木、李悝、西门豹、吴起一类的英才,我魏国在这次英才的治理下蒸蒸日上,因而能够独步天下。”

    “后来这些人才逐渐凋零,我魏国也跟着逐渐衰弱。如果大王还不相信,不妨看看后来的秦国。”

    “秦国当年几乎被我魏国打的快要喘不上气,可为何最后却能够异军突起,险些灭我三晋?”

    “这恰恰是因为秦王懂得任用人才。秦孝公能够任用商鞅锐意改革,秦国在商鞅的治理下,日渐强大。后来,秦惠文王又能任用像张仪、樗里疾这样的人才,这才使得秦国不断强大。”

    “大王难道就没有发现任何一个强大的国家,都离不开人才的治理?赵国当年还比不上韩国,可为什么赵国胡服骑射之后,实力瞬间就可以比肩秦楚齐这种老牌强国?

    究其原因,就是因为赵王雍手上有人才,肥义、庞煖、廉颇、楼缓这些都是赵王雍时期的能臣。赵王雍有他们的辅助,赵国真是想不强大都难!

    齐国当年也曾称霸天下,后来齐闵王刚愎自用,将手上的人才几乎全部赶走,齐国就因此衰落。

    由此可见,人才对一个国家的影响力有多大!”

    信陵君很有耐心的给魏王增解释着,为了能让魏王明白人才的重要性,信陵君几乎是把这些道理都揉碎了、捏烂了喂在魏王嘴里,唯恐他消化不了。

    魏王增被信陵君这么一说,也终于明白这人才对一个国家有多重要了。

    “仲父一席话,寡人茅塞顿开。”

    魏王增对着信陵君长拜。

    他真的很感谢信陵君能把这些道理讲给他听。

    信陵君欣慰的扶起魏王,那目光就像一个老父亲在看自己的儿子一样。

    “可是仲父!”魏王增重新抬起头看向信陵君,面带苦涩的说:“魏国如今实在是没什么人才能用了。”

    忽然,魏王增灵机一动。

    “仲父,你手下能人好像不少,不妨你给寡人推荐几个?”

    信陵君摇了摇头,如果他把手下的人才都推荐给魏王,魏王肯定会安排这些人在朝中任职,那时难免会有人说他结党营私图谋不轨。

    举贤不避亲这话不假,可举的贤都是自己的亲,别人不说闲话才怪。

    闲话到时候多了,魏王会很难办的。

    信陵君不想看自己的侄儿为难。

    魏王增不知道信陵君的苦衷,还以为他是不愿将手上的人才拱手相让,不禁有些生气:“怎么?仲父您不愿意把自己的人才推荐给寡人吗?”

    信陵君苦笑道:“大王,其实臣已经推荐给了您一个人才。”

    魏王增:?

    信陵君说道:“您忘了姚贾先生!他可是您亲自任命的丞相!”

    魏王增这才一拍脑壳恍然大悟。

    对啊!寡人怎么把姚贾给忘了。

    “快传姚贾!”

    魏王增立时吩咐内侍去请姚贾入宫。

    姚贾差不多已经担任了一个月的丞相。

    但魏王从来没单独接见过他,遇到事情也只找信陵君商量。

    即便李斯这种外国使臣来了,也只会去找信陵君。

    姚贾这个丞相简直就是个摆设。

    究其原因还是魏王没有重视姚贾,他打心里瞧不起这个布衣出身的年轻人。

    在魏王心里,从不相信市井民间能出现什么大才。

    他和他的父亲一样,根深蒂固的认为,只有那些成名的大贤或者是他们的后代才值得任用。

    要不是看信陵君的面子,魏王根本不会同意让姚贾出任丞相。

    很快,姚贾来了。

    礼毕以后,魏王增把信陵君刚才说的话对姚贾说了一遍。

    姚贾当然也很赞成这番话。

    于是魏王趁机问道:“丞相,那不知道仲父所说的能跟人才一样重要的钱粮、资源又是怎么回事?有了城池土地钱粮,甚至资源,难道不是唾手可取?”

    姚贾一听,就知道这是魏王在借机拷校自己。

    思索片刻以后,姚贾很快给出答案。

    “大王,有了城池土地固然能得到钱粮,可是有了钱粮,一样也能得到城池土地,而且能得到更多!”

    “这话怎么说?”

    姚贾说道:“乱世之中最重要的从来都不是城市土地而是人!只要手里有钱粮,那就能招募到人当兵,手里有兵,难道还怕没有城池土地用来安身立命!”

    魏王听得连连点头。

    姚贾身上果然是有点东西的!

    魏王增又趁热打铁的追问:“这资源又怎么说?”

    姚贾微微一笑:“大王,这资源本质上就是人才和钱粮。”

    魏王:???

    姚贾接着解释:“大王,这魏国的一草一木都是您的,所有的人,钱粮,土地,在您眼中不都是一种可利用的资源?有了这些资源,这天下还有什么是大王得不到的呢?”

    魏王抚掌大笑曰:“善!”

    “信陵君!”魏王又把目光看向身侧跪坐的信陵君,指着他说道:“姚贾果然乃大贤也!”

    信陵君只是微微一笑。

    姚贾的才华他是亲眼见过的,就是连这种小问题他都回答不上来,那才是真的见鬼了。

    魏王朗声道:“丞相,赵国遣使许寡人城池土地以求援齐,此事可呼?”

    姚贾只回答一个字:“可!”

    魏王又问:“若赵国许诺之地,寡人不能守,何如?”

    姚贾笑道:“王无欲求赵地,臣请索他物。”

    “何物?”

    “造纸法!”

    “造纸法!”魏王脸上闪过一抹震惊,赵国几乎全靠造纸术赚钱,田秀肯舍得拿这项技术出来交易?

    反正如果换一下位置,魏王自问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把造纸术拿来做交易的。

    “臣素求赂于赵,彼必不可;今赵受求,彼无所绝者。”

    姚贾这话的意思就是,如果放在平时,我们去找赵国要造纸术,他们肯定不会答应,但现在是赵国有求于我们,他们没有拒绝的可能。

    魏王点头:“寡人谕矣!”

    翌日。

    魏王增在王宫接见了李斯,不过魏王增没怎么说话,全程都是姚贾和李斯两人交锋。

    一番唇枪舌战下来,李斯居然罕见的落了下风。

    “先生口若悬河,即便张子在世,苏君复生只怕也非先生之敌。李斯拜服!”

    李斯对着姚贾一拜,他是真服了姚贾,那嘴皮子是真的利索。

    貌似除了毛遂,天下再也找不出姚贾这样的人了。

    “通古谬赞了!不知通古兄对在下的提议有何看法呢?”

    姚贾谦虚的回应了一声,然后就开始询问李斯愿不愿意拿造纸术换魏国出兵援齐。

    李斯长叹一声:“此事非吾所能决,容请寡君再言。”

    ……

    邯郸。

    李斯的信传回来以后最先到了楼昌手里。

    这信又不是什么密报,而是以公函送来的,自然会先送到司行府,然后再层层上报。

    楼昌看完信后意识到这事他决定不了,于是楼昌只好让人把信转交给田秀。

    就这样信传到了田秀手里。

    李斯不在,田秀只能把毛遂被韩非叫来商议。

    两人到场了以后。

    田秀顺手把信交给两个人过目,问道:“二位先生觉得我们该不该答应魏国的条件?”

    两人把信看完了以后。

    “该答应!\/绝不能答应!”

    田秀倒没想到这俩人的意见会不统一。

    按照话本上的桥段,这种时候不应该两人异口同声,然后再互相看对方一眼,最后互相谦让一方让对方先说?

    毛遂率先说道:“造纸术这东西虽然好,但终有一天会被他们摸透。既然如此,还不如拿出来做个人情,换魏国出兵齐国。有了魏国帮忙,丞相就能放开手脚的远击漠北!”

    韩非则紧皱眉头反驳道:“造纸术乃赵国根基,一旦交出,魏国借此发展,日后必成大患。况且我们可另想他法说服魏国出兵,怎能轻易舍弃如此重要的技术。”

    田秀听着两人的争论,陷入沉思,他明白这是一个艰难的抉择,一边是当下的危机,一边是未来的隐患。

    权衡了一番利弊以后,田秀开口打断二人的争执:“二位先生,不必争执,你们的话都有道理,我会谨慎思索。”

    毛遂和韩非都是聪明人。

    两人知道田秀这是准备要好好想想了。

    “卑职告辞!”

    两人拱手请辞。

    田秀则独自在书房里思索。

    黄昏时分,田秀还在房间沉思,房门被人从外面推开,听到动静,田秀抬眼一看是赵媛。

    看到她进来,田秀还很诧异:“公主怎么来了?”

    赵媛将一碟吃食放在桌上,责备道:“一天了,你不常说身体是什么…革什么地方本钱?”

    田秀这才觉得腹中空空,拿起筷子吃了起来。

    趁着田秀吃饭的间隙,赵媛在一旁问道:“又遇到什么烦心事了,能让你一个人在书房想一天?”

    田秀觉得这事也没必要向赵媛隐瞒,便将魏国索要造纸术换出兵援齐之事告知了她。

    赵媛听完,柳眉微蹙,思索片刻后说道:“依我看,可以应允魏国。”

    田秀好奇,等待着下文。

    赵媛继续说:“这造纸术掌握在我们手里,无非是用来赚钱罢了。我想魏王要这项技术也是为了赚钱,他总不可能是想拿这项技术去实惠万民,他要有这种境界,魏王就是圣人了。”

    田秀觉得这话有道理,造纸术这种黑科技不管掌握在谁手里,都没人肯拿出分享。

    造纸术好比一只能下金蛋的母鸡,谁会舍得把这只母鸡送人?

    赵媛又接着说道:“所以呀!魏王既然只是为了赚钱,那就能把这项技术交给他们。不过要和魏王立约,这技术只能掌握在我们两国手上,不能再传给其他人。而且以后魏国造出来的纸,只能倾销到楚国和南方的那些蛮夷土着那儿去!其他国家的纸,还得让我们来卖。”

    田秀听得眼前一亮,也没心思吃饭了。

    赵媛这个办法简直太妙了,这不禁让田秀想到了后世一些企业在遇到竞争时所想到的解决办法。

    后世的许多企业因为生产的产品相似,都会和其他的同行产生竞争,不少还会打的头破血流,其结果最后往往是两败俱伤。为了避免这种结局,许多企业都会选择划定经营范围,将手上的客户平分,以此避免恶性竞争。

    田秀恰好可以用这种方法来解决眼下的问题。

    只要和魏国约定好将来双方造出的纸倾销范围,就能解决很多问题。

    至于说魏国会不会毁约?

    田秀感觉应该是不会的,至少现在不会。

    赵国实力远强于魏国,双方有书面约定的情况下,魏国不大可能会毁约。

    这样就会落人口实,搞不好还会让赵国借机对魏国开战。

    魏王不至于这么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