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三国,从黄巾起义开始 > 第76章 诏令勤王

三国,从黄巾起义开始 第76章 诏令勤王

    公元一八四年,黄天大帅李信,入宼京畿,裹挟青壮,围困洛阳。

    同年六月,汉帝下诏,命天下各路武将,发兵勤王。

    时间流逝,洛城中各种密信发出,勤王消息迅速扩散出去。

    汉十三州,上到世家大族,下至贫民百姓,无不震动。

    谁也没想到,一群乱匪,竟然跑到洛阳围城,逼得天子开始四方求援。

    李信,这个名字,第二次,被天下人熟知。

    天下混乱的同时,各地反旗义军,也倍受鼓舞。

    一时间匪盗四起,揭竿者多如牛毛,整个大汉,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动荡。

    山匪林贼狂欢,有点血性的,不是杀官就是造反,百姓更是流离,枯骨遍地,秩序紊乱。

    就连北方诸胡,也蠢蠢欲动,想要南下分一杯羹。

    四百年大汉朝,此时风雨飘摇,就像是一艘朽木的破船,四处漏洞。

    不但透风,还要在波涛汹涌的浪潮中,艰难前行,不知前路何方。

    冀州广宗,正与黄巾贼首张角鏖战的卢植等汉军高层,也得到了勤王的命令。

    大营沉重,众将士愁眉,不知如何是好。

    贼军大军虽封锁洛阳,及四大天关和各处要道,更是筑城围之,然仍然避免不了有密诏流出。

    大汉朝廷屹立四百多年,自然有一些秘法,可以与外界通信。

    “卢帅,如今当何?”

    营帐中,众将敬立,侧首的袁绍适时出言:“戝军围困洛阳,陛下发诏勤王!”

    “值此关键时期,还请卢帅定夺!”

    他面色沉凝,言语清晰,遇事不慌。

    营中各将,亦把目光望向卢植,希望主帅拿主意。

    卢植神色凝重,闭目良久,沉声道:“不能回师,此时撤军,不但将士们热血白流前功尽弃,更会让张角贼首赢得喘息之机!”

    “若黄巾军在河北站稳脚跟,日后再想剿灭,则难上加难!”

    “今日之事,各营将领不得透露半分,违令者,斩立决。”

    “诺!”各将领抱拳应诺,即使没有卢帅军令,他们也不会轻易透露。

    贼军围困帝都,这种负面消息,对士气的打击太大了。

    卢植环顾四周,最后将目光在一名高大将领身上,沉声道:“本初!”

    “末将在!”袁绍轰然出列。

    “汝率三千精骑,日夜兼程赶赴洛阳,不得有误。”

    “诺!”袁绍知道这是一趟苦差,但是如果办的好了也是场美差。

    勤王之事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到时候朝廷嘉奖,自然不低。

    四周众将同样羡慕,他们也想参与进去,但想想人家四世三公出身,只能暗自艳羡感叹…

    ...

    豫州古城,西凉军大营。

    正在南部攻城掠地的董卓,同样得到了消息。

    他随手将密诏拍在案上,摇头感叹:“没想到小小李贼竟有如此能耐,是吾小觑天下人矣!”

    “贼军肆虐京畿,围困帝都!”

    “这勤王之事,诸位以为如何?”

    西凉众将相互无言,行军打仗他们自然猛地的一匹,但是勤王这种大事,他们却不甚了了。

    就连平日里不苟言笑的李儒,闻此消息亦心神震动。

    没想到这前后不过短短月余,那在河南擦肩而过的贼人,竟然壮大至此。

    如今更是逼的朝廷,下诏勤王,可见李贼强悍之处,绝非一般。

    “要我说,当起兵勤王!”

    董越适时出列道:“不过三十万乌合之众,我西凉健儿一到,必可杀他个片甲不留!”

    “勤王保驾之功,非主公莫属!”

    他言语激昂,先前因为兵败之事被罚,但身为董卓嫡系,势头一过,便又身登高位。

    因为与李信有仇,自然恨不得除之后快,以报兵败之恨。

    作为与李信交过手的一员,其实此刻的董越,也是心有荣焉的。

    嘴上虽然说着乌合之众,但那也是乌合之众几十万呀。

    李贼能围困洛阳,逼的大汉朝朝廷,召四方之兵勤王,古今又有几人能够做到。

    即使当下声势浩大的黄巾,戝首张角,不也被朝廷困于广宗,不得寸进。

    这就说明中山兵败,非他董越无能,而是李贼太强,贼军太猛。

    李贼的强大,也能从侧面,衬托出他董越的牛逼。

    郭汜李傕等人纷纷附言:“不错,一群贼匪,我西凉铁骑一到,便能杀他个片甲不留。”

    “乌合之众,纵使百万又能如何,主公出马,反掌可灭!”

    西凉诸将积极请战,他们在豫州杀贼如屠狗,宰黄巾如捏鸡,一时间有些膨胀了,丝毫不将李贼放在眼里。

    董卓把目光放在一名身材修长,的文士身上,询问道:“文优以为如何,”

    “如何应对,这就要看主公了,”

    “哦,何解!”董卓来了精神。

    李儒上前,缓缓开口道:“主公若甘为一区区边外郎将,一生困于西凉蛮荒之地,自可引兵勤王!”

    “反之,若主公欲更近一步,则静待时机!”

    “嗯!”董卓闻言眼眸微眯,细细品味!

    有时言,西凉董卓少好侠,尝游羌中,粗猛有谋。

    董卓不仅能识文字,体魄健壮,力气过人,还通晓武艺,骑上骏马,左右驰射。

    因为出身地,与西北少数民族羌人的居住地相邻,耳濡目染之下,形成了粗野凶狠的性格。

    其年轻的时,广泛结交豪侠义士,投靠朝廷后,靠着手下一众将领更是屡立功勋,渐居高位。

    然而因为出身的原因,越往上便越难突破,哪怕汉帝有意提携,但他知道,自己经看到了官路的尽头。

    若无意外,一辈子只能是豪门世家眼中的猎犬,困居西凉边陲难有作为。

    即使得了陛下赏识,但朝中那些根深蒂固的世家老族,也不会允许一个粗鄙武夫与他们同堂。

    这是个棘手的问题,让他无奈,也很愤懑。

    董卓沉思良久,环顾一众将领道:“豫州贼匪猖獗,战事焦灼,分身乏术,这勤王之事...”

    “主公,这王自然是要勤的,可谴一将领引兵新军三万人,前往洛阳。”

    李儒缓了缓,上前低声道:“此举既显主公心忧陛下安危,又能表明对大汉的忠心!”

    “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

    “善!”董卓抚掌大笑:“徐荣,汝带一千儿郎,征召三万青壮,前往洛阳勤王!”

    “切记此行,当见机行事!”

    天下勤王,各地将领争论不休,有董卓这种见机行事,也有真正心系社稷,反应不一。

    但不论远近,或多或少,都会派出军队,聊表忠心。

    大汉朝这艘巨舰虽破,但未沉没,还能承载他们航行。

    破船尚有三斤钉呢,更何况煌煌大汉,四百年积威深入人心,忠贞之士不在少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