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三国,从黄巾起义开始 > 第18章 噩耗频频

三国,从黄巾起义开始 第18章 噩耗频频

    贼军返程,速度很快,疾徐如风,行掠如火。

    然屋漏偏逢连夜雨,大军行至途中,却突然传来又一噩耗。

    “你说什么?孙雍反了?”

    军阵中,李信只感胸口发闷,头脑一阵阵晕眩!

    “大帅!”典韦眼疾手快,从旁边扶了一把,才让他不至于摔落马背。

    “孙雍反了,徐晃还会远吗?”

    李信强自打起精神,死死的盯着眼前传讯兵:“什么时候的事?现在情况如何?”

    “前日午时,孙将军直接带走雁门一万多人马,直奔洛阳去了!”

    “洛阳?不是造反了吗?他去洛阳干什么?”

    李信心中一惊,有些不明白此举何意,又是个什么形势。

    传讯兵顿了顿,忙道:“孙统领言杀兄之仇,不可不报,大帅不许,他就自己带兵前往洛阳找曹操张曼成报仇…”

    “何将军苦劝无果,差我等前来汇报消息,目前雁门关还在我军手中....”

    “草!”李信气的马鞭横抽:“你酿的的,一口气把话说完会死吗?”

    “惊老子全身冷汗!”

    “还好...还好...”

    他心中升起一股侥幸,只要不是直接造老子的反就好,至少还有缓和操纵的余地。

    孙雍只是单纯的脱离了队伍,没有与自己刀兵相向,这算是不幸中的万幸,值得庆幸。

    人就是这样,若是一开始李信听闻孙雍擅离职守,私自带兵前往洛阳,肯定会气的破口大骂,对其口诛笔伐。

    但是此刻,却因为对孙雍的期望值变低,听到后面的消息,反而有一股侥幸余生的心绪冒了出来。

    不是造反就好!不是造老子的反就好!

    不过孙雍之事也给李信提了个醒,自己麾下新营兵,是真不值得信任。

    若同样新营出身的徐晃,也心生异样,暗中与丁原老贼合谋,那离石还需要救援吗?

    沿途行军真的安全吗?如今大军回程岂不是自投罗网?

    人心复杂,李信不敢保证徐晃的忠心,更不敢期望对方有甚忠诚。

    之前自己一直在中军压着,新营即使有异心,也不敢表露。

    如今一脱离大部队,各种问题就冒了出来,孙雍叛逃很可能只是问题爆发的前兆,后面还有更多的复杂在积蓄。

    自从豫州夺权,北行遇阻,洛阳蹉跎等等事情发生之后,李信就明白了一个道理。

    那就是自己的运气,似乎一直都不好,无论自己作何打算,冥冥中总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在作祟,会有这样或那样的意外阻挠。

    这种情况说不清道不明,但他就是存在,是能切身感受到的,他甚至不敢保证自己人生的路,会不会到此结束。

    “踏踏!”又一名士兵快马加报:“报,河急西报!”

    “报,大帅,河西急报!”

    “河西危机,昨夜丁原率八万并州主力军,越过吕梁山,正在强攻离石城!”

    “离石城危在旦夕,徐晃将军请兵支援...”

    “什么!”李信神色一震,心中生疑,接过信函,细细阅读之后,

    他感觉事情愈发复杂,多种巧合凑在一起,可能就形成了某种必然。

    “砰砰!”传讯兵说着,以头抢地道:“大帅,离石城快撑不住了,请救救徐将军吧!”

    “河西之事,吾自有决断!”

    李信目睹此景,中疑虑更重,而是闭目沉凝思虑其中关系。

    传讯兵越是焦急,他越是怀疑,越是不放心。

    毕竟此去不但关乎自己身家性命,还关乎着军中一众兄弟的前程,他不得不慎重。

    新营兵平时看着老实,但值此关键时期,李信真的不敢将希望,压在他们的忠诚上。

    因为贼军在洛阳,都干了啥,心里比谁都清楚,也比谁都明白。

    “主公当断则断!”

    郭图适时上前道:“主公,吾观公明将军行事竭诚,忠勇有力,非轻易反复之人!”

    “此行应该无甚危险,当早日进军为上!”

    对于徐晃这员平日不苟言笑,且低调异常将领,郭图还是很欣赏的。

    至少在军营管理上,对方能做到井井有条,大帅下达任务也能竭力完成,是一员不可多得的良将。

    而且对方平日里兢兢业业,做事尽职尽责,也没露出什么异心,应该可信。

    “嗯!”李信不置可否,然后把目光转向老狐狸:“文和先生以为,眼下该当如何?”

    “这离石,危机否?”

    原本闭目假寐的老狐狸,缓缓睁开眼睛。

    贾诩扫视着眼色阴晴的某人,心中轻叹一声,他知道,这戝首多疑的老毛病,又犯了。

    李屠夫口中说着离石危机,但其中多重意思,只有少数人明白。

    所谓危机,既有徐晃所面临的攻城危机,也有大帅的信任危机:即徐晃的新营兵不可信…

    贾诩拱手道:“战事变幻无常,万事自有风险!”

    “若大帅信得过徐将军,便要做到用人不疑,肯定其才能!”

    “此刻当转道攻伐晋阳,趁其兵力空虚,一战定并州”

    “若大帅心有疑虑,那么此去河西更是毫无意义!”

    废话连篇,没有提回师之事,而是左右言他,但道理还是有的。

    若李信信得过徐晃,信得过其中能力,那就转道攻伐晋阳,行围魏救赵之举,或者攻下晋阳,弥补后勤缺陷。

    若信不过或者徐晃有异,则此去离石,更是毫无意义。

    因为沿途不但会有种种凶险与埋伏,到时还要面临丁原的八万并州军,及徐晃三万新军反戈,有被切断后路的危险。

    如此,还不如转道攻伐晋阳,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

    “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

    总结来说,不管徐晃是否有异,是否会叛乱,当前最好的策略,就是不去管它。

    而是将目光转向,不在对方的节奏里打转。

    李信手握八万大军主力,其中还有两万狼骑为凭,更是作为进攻的一方,不能被对方反攻一把,就让人牵着鼻子走。

    战争,要有自己的节奏,而不是疲于应对。

    李信头脑灵活,所以稍作思考后,便明白利弊。

    他猛然睁眸,果断下令道:“传讯雁门,令何成率八千狼骑南下…”

    “再令,定襄韩忠部,沿黄河而下,驰援离石,注意见机行事…”

    “再令,太史慈两万狼骑,转道太原…”

    “全军转向,目标晋阳,抄丁原老巢…”

    “转向!”随着命令下达,大军各部人声鼎沸,在将领的催促下迅速行动,转向晋阳城。

    贾诩虽然说的有些模糊,但是李信已经听得明白,此刻回师实乃下策。

    与其回师与丁原大军纠缠,甚至还有徐晃反戈的风险,不如顺势率军转道进攻晋阳,围魏救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