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天可汗,从留学瓦剌开始 > 第34章 奉大汗以讨不臣

天可汗,从留学瓦剌开始 第34章 奉大汗以讨不臣

    不过分完战利品,眼下最重要的还是十二月十五日的库伦会盟。

    瓦剌、鞑靼,草原东西两大部,足有100多个大中部落头人参加会盟。尽管还有五天,许多部落已经提前赶来了。

    这些人,亲眼目睹了瓦剌北狩队伍的回归。

    一万瓦剌骑兵的分赃,不仅让其他瓦剌士兵羡慕不已,更让这些部落头人,以及随着头人前来的手下震撼万分。

    这五十多年,他们早就知道了瓦剌的强大,没想到却如此富裕。

    每一名士兵都收获满满,如果选择回家躺平,都不用继续放牧,靠着这一票大的都能舒舒服服过完这一辈子了!

    金钱、女人,他们也想要!尤其是鞑靼人,很多人心思活络了起来。

    瓦剌诸部不用说,早就被也先捏的死死的了。但此次会盟,绝大多数鞑靼部落却也被也先事先攻略,毕竟瓦剌兵锋最盛,从也先祖父开始已经苦心经营半个世纪,脱脱不花大汗除了本部人马几乎是提线木偶。

    虽然,提线木偶表现出了强烈的自主性愿望。

    如果止步于此,鞑靼诸部落对也先还只是迫于形势的臣服,内心毕竟向着象征“正统”的脱脱不花大汗。

    可是,最近榷场重开,贸易范围空前扩大,而十一个榷场均属瓦剌,整个草原与大明的贸易全部捏在也先的手上,也先不仅是腰包鼓了起来,更是捏住了他们生存的命脉。

    要想冬天好过一点,只能仰仗也先。不过也先也颇为大方,凡是臣服的部落,也先交往起来是毫不吝惜钱财。

    钱,可是个好东西,俗话说有钱能使磨推鬼。淮王太师以神武应期,廓开大业,拓土攘夷,威倾中外,为什么不值得他们效忠?

    反观脱脱不花,本身就是也先祖辈所扶持,除了黄金家族血统一无所有,文韬武略更是落下也先十条街!

    等等,血脉?

    最近不是有很多人在传,也先才是黄金家族子孙,而脱脱不花的血脉传承是假的吗?

    不错,最近草原上传播起了一则流言,很多人传言,脱脱不花不是真正的黄金家族血脉,血脉在传承中出现了严重偏差。

    而淮王太师,才是真正的黄金家族传人,虽然尊敬的淮王太师自己可能不清楚,但有些人已经将脉络考据出来了!

    一时间,关于脱脱不花大汗和太师的血脉问题,成为了整个草原茶余饭后的焦点。

    脱脱不花得知这一消息后,气得大骂,他命人驳斥,结果却让他更暴跳如雷。

    因为流言很快就变成了这种画风:

    “呵,这就破防了?心里有鬼吧!”

    “看,他急了他急了!”

    “我就说吧,戳到痛处了!”

    “欲盖弥彰,就是这么无耻的人在给我们当大汗吗?”

    “一则流言而已,大汗格局就这?我大元药丸啊!”

    也先看到之后,则是呵呵一笑,没想到放出点风声,效果却如此之好。

    “太师,准备得如何了?”

    12日,晚宴后,朱祁镇与也先、伯颜等人闭门梳理,力求万无一失。

    也先在脑海中将所有事情飞速过了一遍,回答道:“原本是十成,现在却多了些变化。”

    “你是说库楚汗?”

    “对,这家伙给我多了个选项,现在完全可以撇开脱脱不花单干的。”

    其实,也先早就想单干了,要不然他后面也不会干掉脱脱不花。但正是干掉了脱脱不花,进一步撕裂了本就不稳的北元内部,也先的大汗没当几天就迅速灭亡了。

    不过,眼下的条件比原来历史上的好多了,可是也先通过阅读三国及历代史书,还是选择了继续隐忍。

    这次会盟,原本计划唱的戏是“挟大汗以令鞑靼”。

    哦,不,应该是“奉大汗以讨不臣”。

    朱祁镇点头,表示认可了他的观点,库楚汗的到来的确对会盟造成了一点波折。

    “太师,眼下有三策,各有优劣却也无所谓好坏,太师可以从中选择。”

    “陛下请讲。”

    “其一,按原计划行事。挟大汗以令鞑靼,限制脱脱不花行动,将脱脱不花控制在库伦或者和林,逐步打散其部众。太师无大汗之名却坐享大汗之实,等时机妥当接过大汗之位。朕那时已经复位,会册封太师为整个草原的王。”

    “这是太师的原计划,也是最求稳的一个计划。”

    接着,朱祁镇伸出了第二根个手指。

    “其二,接受库楚汗臣服,继承西伯利亚汗国法统,即位西伯利亚汗国大汗,或者就叫瓦剌汗国也可,汗国仍在大明框架之内,朕促使大明朝廷会认可并支持。”

    “这样也是撇开脱脱不花单干,而且让其挑不出毛病。不管汗国叫什么名字,对鞑靼部落的吸收掌控继续进行,这样一来,草原有两个王庭,除了脱脱不花那不到三万人并两万野人,太师仍是草原的大汗。”

    “而其三嘛,很简单,现在干掉脱脱不花,铁血整合内部,谁不服从就杀掉。”

    “按以往,这样肯定是不行,不过眼下太师的财力与兵力均允许如此操作,坏处就是可能要有数年才能让内部安心。而且会开一个火拼夺位的坏头。”

    朱祁镇这句话不是空穴来风,古代有个二王三恪的习惯,就是即便篡位也优待前朝后人。朱祁镇提醒也先能不见血尽量别见血,不管元朝如何,如今瓦剌前三代均是父死子继,正常传承,也先若杀脱脱不花称汗,会有较大隐患。

    也先点点头,他决定还是按原计划行事。除了原计划的优点,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此次会盟还有件大事,目前还是以求稳为先。

    这件事就是札萨克制度。

    当然,这也是朱祁镇提出来的,借鉴的,则是带清的经验。

    札萨克制度也叫盟旗制度,是将草原牧民在原有社会制度基础上按照八旗组织原则编制旗分。旗是行政、军事单位,也是旗内各级封建主的世袭领地。盟为旗的会盟组织,合数旗而成。每盟设盟长一人、副盟长一人,由也先任命。

    也先要通过编织佐领,安置属民,分给牧地,划定旗界,任命札萨克,将游牧部落大体固定下来。

    虽然“我带清”的盟旗制度是为了分化、控制蒙古地方的制度,但制度要看怎么用,谁来用。清廷自然是控制,但也先自己用,那就只能说是改变内部治理模式了。

    除了便于也先控住草原诸部,盟旗制度还有很多好处。

    首先,水草丰茂的牧场有限,不同部落由于争夺牧区,很容易产生矛盾乃至爆发冲突。划定牧场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其次,各部落在大体范围内固定,有助于清查人口、收取税收、抽掉丁壮,更有助于建设一个稳定的政权。

    再者,随着近代化进程的推进,游牧部落从游牧到定居是个必然趋势,除了基础的畜牧业从业者,工业社会是需要定居才能实现的。

    而且从札萨克个人角度,这样并不影响部落头人们吃喝玩乐,反而还有来自王庭的封赏。

    划定牧区,意味着扯皮,好在朱祁镇绘制的详细地图,个人扯皮归扯皮,达成一致后就能为将来省很多事。

    除了省事,以后部落之间的争端也有一个裁决的依据。

    因此,当数个月前朱祁镇提到盟旗制度的名字时,也先就想明白了七八分,返回草原后,朱祁镇又对也先详细讲述了这样做的好处。

    而这些时日,也先通过阅读史书,也学会了不少东西,比如什伍连坐制,保甲法,以及出门需要路引的大明律。

    不看不知道,也先发现,在权力运作方式层面,中原人还真有很多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