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天可汗,从留学瓦剌开始 > 第95章 朱祁镇的信

天可汗,从留学瓦剌开始 第95章 朱祁镇的信

    听到有机动骑兵部队,在座众人再次放下心来。

    看来,皇上并不是要卸磨杀驴,让饥民来摘桃子。

    给众人留了点缓冲时间,朱祁镇继续解释。

    “李世民说过,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唐太宗说过这番话,自己可能没有完全践行这番话。朕之前没有用什么话来标榜自己,可这一年多,朕对诸位,对瓦剌百姓如何,你们都看在眼里。”

    “朕之国土内,不论行省或者地方,凡服王化者都是朕的子民。之前数次征讨野人,跟朕出征的官兵,收益如何,大家想必也都知道。在此朕不再赘述。”

    “之前朝廷对瓦剌有贸易封锁,草原铁器价格畸高。朕建了铁厂,眼下近半将士已脱下了残破简陋的皮甲,换上了崭新的甲胄。这些,朕也不想多说。”

    “屯田问题,如果瓦剌牧民可以耕种,如果瓦剌人口充足,朕自然将这一重任交给诸位。”

    “但眼下倘若不能对西伯利亚进行实际控制,等哥萨克的聚落一个个增多,木城变为石城,甚至再架上大炮,那才真是给哥萨克做了嫁衣!”

    “覆巢之下无完卵,到时候哥萨克做大,你们觉得,自己会安然无事?”

    在座的瓦剌大臣们纷纷面露惭色。

    “好了。朕不是批评大家。”

    “现在回到阿剌知院的那几个问题。”

    “首先,朕会设法沟通华北、西北,在这期间,从各榷场到和林,再到唐努乌梁海的驿站需要抓紧备粮。”

    “其次,流民分批转运,衣食住行费用由朕内帑承担。朕这一年,已经积累二百多万两银子。钱生不带来死不带走,朕不需要这么多钱,若能为百姓做点事,朕也就心满意足了。”

    “因此,各驿站,各旗各部,不必担心被无偿征调的事情。所有费用,朕来承担。”

    “在朕的计划中,他们将带着高粱、沙棘、核桃、蘑菇等作物北上,再加上哥萨克的大麦、燕麦和春小麦,先在乌拉尔山东麓下的平原进行筑城、屯田。”

    “在这期间,西北部的骑兵开始扫荡,获取野人劳动力,为开垦与筑城做准备。”

    “等移民安置之后,10年免税,此后照比中原,缴纳贡赋。”

    “西西伯利亚平原设总督府,负责军政大事,各城各地按卫所进行编制,但仅是编制,只作为后备民兵,不作为正式军人。”

    “总督府设总督,由朕任命,对朕负责,总督可自辟若干幕僚,幕僚俸禄不需自行承担。”

    “总督府设提督,由朕任命,对朕负责。提督下辖3千骑兵,管辖各城民兵防务。”

    “各城由当地百姓推举城守,总督府以下朕不过问。”

    “第一任总督、提督人选,将从诸位产生。”

    至此,所有人均无疑虑,纷纷领命行动起来。

    ……

    大同。

    大明代王朱仕壥,大同总兵郭登,俩人在各自府邸,捏着内容相同的书信。

    信很简单,让他们协助灾民转运,实在不行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灾民从大同出关。

    灾民从大同出关之后,一切均由瓦剌方面接洽。

    信的主人不简单,不用想,这是朱祁镇的来信。

    代王一阵头大,郭登更是一阵头大。

    眼下华北旱灾,许多百姓缺衣少食,朝廷赈灾却像是在撒胡椒面,原因无他,实在是没钱。

    好不容易抠抠搜搜弄出点钱,还有从京师到地方,大大小小的道貌岸然的文官。

    大同是九边重镇,总兵官郭登自然是能掌控大同局势的,但这不是朝廷的圣旨,而是那个太上皇的书信。

    作为忠臣能臣,郭登对那位“北狩”的“太上皇”可谓是相当不满意。

    可是,朱祁镇这回却像是做了点人事?出于良心,郭登没理由拒绝。

    但是,郭登对朱祁镇的能力,表示深深的怀疑。这小兔崽子想一出是一出,真把瓦剌当你家了?也先难不成还真听你的吗?

    好在,他也不需要做太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已经能解决大部分问题了……

    郭登闭上双眼,静静地思索。

    代王朱仕壥则是在心里悄悄问候这位没事找事的大侄子,好端端的,把老子扯进来干什么?

    不过还好,至少没让代王大出血,如果朱祁镇让他出银子,那才真的要了他的老命。

    代王嘀咕着,想了又想,令人去请大同知府与大同总兵前来赴宴。

    第二天,大同区域的灾民们,已经开始悄悄地出关。

    在宣府、平凉等多个有榷场的城市,类似的情况也在陆续发生着……

    皇宫中的朱祁钰也接到了一封信。

    朱祁镇没有瞒着他,但也没有将事情全部告诉他。

    朱祁镇只是说北方旱灾严重,为救大明百姓于水火,为帮皇弟解决眼下难题,为兄上下奔走,终于说动也先,让瓦剌接纳大明灾民。

    同时,朱祁镇给朱祁钰送了些礼物,主要有玻璃小镜,千目镜,鎏金钟表,设拉子葡萄酒,东珠,大马士革刀等物件。

    除了朱祁钰,朱祁镇对太后,钱皇后,朱见深等也有书信和礼品馈赠。

    看到书信和礼物,朱祁钰心情十分复杂,他有几分感动,也有几分愤怒与惶恐。

    思前想后,他请来了于谦和陈循,想从他的肱骨大臣身上得到一些慰藉。

    结果还不错,于谦和陈循一看到书信,便盛赞朱祁镇浪子回头、心忧苍生,盛赞朱祁镇、朱祁钰兄弟兄弟情深,兄友弟恭,情深友于、情重姜肱。

    朱祁钰听到俩人夸赞后开始惭愧,接着便放下心来。

    为帮朱祁镇转运灾民,朱祁钰下达密令,令各州县积极配合,同时将中原与瓦剌的榷场扩大到了36个。

    接下来的几个月,十余万灾民将从不同方向穿越草原。

    这些人在各驿站,各旗获得粮食与热水,山一程,水一程,一站接着一站,全靠着求生的本能,向着西北方走去……

    安排完这一切,朱祁镇已经决定躺平过年了。

    他准备在和林休息准备一番,检查检查工厂,然后带上其木格和伯颜帖木儿,去海参崴乘坐海船南下,找个暖和的地方过年。

    当然,也先自然是不能走的,草原各种事务全靠他来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