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白话版 第四十三回 诸葛亮舌战群儒 鲁子敬力排众议3
热门推荐:
林凡修神
屠仙证道
你惹他干吗,他是屠龙殿主!
元祖歌姬的竹马音乐家
王者:对面五个国一?还行,好打
被邪祟觊觎的新娘
抢我破落宗门?转身做第一仙宗团宠!
闪点计划
大师姐重生断情,师门都慌了
“伊尹在莘地务农,姜子牙垂钓渭水,张良、陈平等皆有匡扶天下之才,邓禹、耿弇等亦有安定社稷之功。”
“然而,谁又曾考究他们平生治学于何经典?”
“难道要像普通书生一样,困于笔砚之间,咬文嚼字,舞文弄墨吗?”
严畯闻言,低头不语,羞愧难当。
座中忽有一人大声说道:
“先生喜欢说大话,未必真有实学,恐怕会被儒者讥笑!”
诸葛亮看向此人,发现是汝阳人程德枢。
诸葛亮答道:
“儒者有君子和小人之分。”
“君子之儒,忠君爱国,守正除邪,致力于造福当世,名垂后世。”
“而小人之儒,只会雕琢文字,专攻翰墨;年轻时写赋,年老时钻研经典,笔下纵然千言,胸中却无一策。”
“比如杨雄,以文章闻名,却屈身事奉王莽,最终投阁而死,这便是所谓的小人之儒。”
“即便每天能作万言文章,又有什么价值呢!”
程德枢听后无言以对。
众人见孔明对答如流,皆失色无语。
此时座上张温、骆统二人还欲发问,忽然一人从外面走入,大声斥责道:
“诸葛孔明乃当世奇才,君等以唇舌相难,实在有失待客之礼!”
“曹操大军压境,你们不思退敌之策,反倒在这里空斗口舌,这成何体统!”
众人看向此人,见是零陵人黄盖,字公覆,现为东吴粮官。黄盖对诸葛亮说道:
“我听闻多言不如少言,不如将你的金玉良策献给我主,何必在此与人争辩?”
诸葛亮答道:
“诸位不通世务,屡屡发问,我不能不答罢了。”
于是黄盖与鲁肃引孔明进入内堂。
到了中门,正好遇见诸葛瑾。
孔明向其施礼,诸葛瑾说道:
“贤弟既已来到江东,为何不先来看我?”
孔明答道:
“弟既事奉刘豫州,理应先公后私。”
“公事未完,不敢谈私事,望兄长见谅。”
诸葛瑾说道:
“贤弟见过吴侯后,再来叙话吧。”
说完便自行离去。
鲁肃在旁叮嘱孔明:
“适才所议之事,千万不可有误。”
孔明点头应诺。
随后,鲁肃引孔明至堂上,孙权亲自降阶迎接,礼遇甚隆。
礼毕后,孙权赐孔明座位,东吴文武分列左右,鲁肃站在孔明一旁,注视他发言。
孔明表达刘备的意图后,偷眼打量孙权,见其碧眼紫髯,气宇轩昂,心中暗想:
“此人相貌非凡,只可激,不可劝。”
“待他问时,用激将之法便好。”
献茶之后,孙权说道:
“久闻鲁子敬称赞足下才华,今日得见,实为幸事。”
“敢请教益。”
孔明谦逊道:
“在下不才无学,有辱垂询。”
孙权又问:
“足下近在新野,辅佐刘豫州与曹操对敌,想必对曹军的虚实知之甚详。”
孔明答道:
“刘豫州兵微将寡,又兼新野城小粮少,如何能与曹操相持?”
孙权问:
“曹军兵力到底有多少?”
孔明答:
“马步水军加起来约有百余万。”
孙权怀疑道:
“莫非虚张声势?”
孔明答:
“绝非虚假。”
“曹操在兖州已有青州军二十万;平定袁绍后,又得五六十万;中原新募军队三四十万;如今再得荆州兵二三十万。”
“总计不下一百五十万。”
“亮以百万相言,乃恐江东士民闻之而惊耳。”
鲁肃在旁听后变色,以目示意孔明不要多言,而孔明却假装没看见。
孙权接着问:
“曹操部下的战将大约有多少?”
孔明答:
“足智多谋之士、能征惯战之将,何止一两千人!”
孙权又问:
“如今曹操平定荆楚,是否还有其他打算?”
孔明答道:
“如今曹操沿江扎营,备战船只,若无吞并江东之意,又将图谋何地?”
孙权问道:
“若曹操有此意,战与不战,请足下为我裁决。”
孔明答道:
“亮有一言,但恐将军不肯听。”
孙权道:
“愿闻其详。”
孔明说道:
“当初天下大乱,将军起于江东,刘豫州聚众于汉南,与曹操共同争夺天下。”
“如今曹操已经平定大患,战事基本平息,最近又新破荆州,威震海内。”
“纵使有英雄之士,也无处施展才干,因此刘豫州被迫退逃至此。”
“请将军审量自身形势:如果能以吴越之兵力与中原抗衡,不如早日决裂;若不能,何不听从众谋士之计,按兵不动,北面臣服于曹操?”
孙权尚未答话,孔明又接着说道:
“将军如今外表假装服从,内心却怀疑动摇。”
“若事到紧急仍不能果断决策,祸患便指日可待!”
孙权反问:
“如果果真如此,刘豫州为何不投降曹操?”
孔明答道:
“昔日齐国壮士田横尚能守节不辱,更何况刘豫州乃王室后裔,才华盖世,为众士所仰慕。”
“他若功败事陨,乃天命使然,又怎能屈居人下!”
孙权听了孔明这一番话,不禁勃然变色,愤怒地拂袖而起,退入后堂。
众人见状,纷纷哂笑散去。
鲁肃责备孔明道:
“先生为何说出这样的话?”
“幸亏我主宽宏大量,没有当面斥责您。”
“先生的言辞,实在是对我主的极大藐视啊。”
孔明仰天大笑,说道:
“为何如此不能容物?”
“我自有破曹之计,只是他不问我,我才不提。”
鲁肃说道:
“若果真有妙策,我便为主公请求您献策。”
孔明答道:
“我视曹操百万之众,不过如群蚁一般!”
“只需我一举手,便可令其灰飞烟灭!”
鲁肃听后,立即入后堂见孙权。
孙权仍怒气未消,对鲁肃说道:
“孔明实在欺我太甚!”
鲁肃回答道:
“我刚才也因这个缘由责备孔明,但他却笑称主公不能容物。”
“破曹之计,孔明不肯轻易开口,主公为何不向他求教呢?”
孙权闻言,转怒为喜,说道:
“原来孔明另有妙计,故用言语激我。”
“我一时浅见,差点误了大事。”
于是,他和鲁肃再次出堂,请孔明回来详谈。
孙权见到孔明后,向他道歉说道:
“刚才冒犯了您的威严,希望您不要见怪。”
“然而,谁又曾考究他们平生治学于何经典?”
“难道要像普通书生一样,困于笔砚之间,咬文嚼字,舞文弄墨吗?”
严畯闻言,低头不语,羞愧难当。
座中忽有一人大声说道:
“先生喜欢说大话,未必真有实学,恐怕会被儒者讥笑!”
诸葛亮看向此人,发现是汝阳人程德枢。
诸葛亮答道:
“儒者有君子和小人之分。”
“君子之儒,忠君爱国,守正除邪,致力于造福当世,名垂后世。”
“而小人之儒,只会雕琢文字,专攻翰墨;年轻时写赋,年老时钻研经典,笔下纵然千言,胸中却无一策。”
“比如杨雄,以文章闻名,却屈身事奉王莽,最终投阁而死,这便是所谓的小人之儒。”
“即便每天能作万言文章,又有什么价值呢!”
程德枢听后无言以对。
众人见孔明对答如流,皆失色无语。
此时座上张温、骆统二人还欲发问,忽然一人从外面走入,大声斥责道:
“诸葛孔明乃当世奇才,君等以唇舌相难,实在有失待客之礼!”
“曹操大军压境,你们不思退敌之策,反倒在这里空斗口舌,这成何体统!”
众人看向此人,见是零陵人黄盖,字公覆,现为东吴粮官。黄盖对诸葛亮说道:
“我听闻多言不如少言,不如将你的金玉良策献给我主,何必在此与人争辩?”
诸葛亮答道:
“诸位不通世务,屡屡发问,我不能不答罢了。”
于是黄盖与鲁肃引孔明进入内堂。
到了中门,正好遇见诸葛瑾。
孔明向其施礼,诸葛瑾说道:
“贤弟既已来到江东,为何不先来看我?”
孔明答道:
“弟既事奉刘豫州,理应先公后私。”
“公事未完,不敢谈私事,望兄长见谅。”
诸葛瑾说道:
“贤弟见过吴侯后,再来叙话吧。”
说完便自行离去。
鲁肃在旁叮嘱孔明:
“适才所议之事,千万不可有误。”
孔明点头应诺。
随后,鲁肃引孔明至堂上,孙权亲自降阶迎接,礼遇甚隆。
礼毕后,孙权赐孔明座位,东吴文武分列左右,鲁肃站在孔明一旁,注视他发言。
孔明表达刘备的意图后,偷眼打量孙权,见其碧眼紫髯,气宇轩昂,心中暗想:
“此人相貌非凡,只可激,不可劝。”
“待他问时,用激将之法便好。”
献茶之后,孙权说道:
“久闻鲁子敬称赞足下才华,今日得见,实为幸事。”
“敢请教益。”
孔明谦逊道:
“在下不才无学,有辱垂询。”
孙权又问:
“足下近在新野,辅佐刘豫州与曹操对敌,想必对曹军的虚实知之甚详。”
孔明答道:
“刘豫州兵微将寡,又兼新野城小粮少,如何能与曹操相持?”
孙权问:
“曹军兵力到底有多少?”
孔明答:
“马步水军加起来约有百余万。”
孙权怀疑道:
“莫非虚张声势?”
孔明答:
“绝非虚假。”
“曹操在兖州已有青州军二十万;平定袁绍后,又得五六十万;中原新募军队三四十万;如今再得荆州兵二三十万。”
“总计不下一百五十万。”
“亮以百万相言,乃恐江东士民闻之而惊耳。”
鲁肃在旁听后变色,以目示意孔明不要多言,而孔明却假装没看见。
孙权接着问:
“曹操部下的战将大约有多少?”
孔明答:
“足智多谋之士、能征惯战之将,何止一两千人!”
孙权又问:
“如今曹操平定荆楚,是否还有其他打算?”
孔明答道:
“如今曹操沿江扎营,备战船只,若无吞并江东之意,又将图谋何地?”
孙权问道:
“若曹操有此意,战与不战,请足下为我裁决。”
孔明答道:
“亮有一言,但恐将军不肯听。”
孙权道:
“愿闻其详。”
孔明说道:
“当初天下大乱,将军起于江东,刘豫州聚众于汉南,与曹操共同争夺天下。”
“如今曹操已经平定大患,战事基本平息,最近又新破荆州,威震海内。”
“纵使有英雄之士,也无处施展才干,因此刘豫州被迫退逃至此。”
“请将军审量自身形势:如果能以吴越之兵力与中原抗衡,不如早日决裂;若不能,何不听从众谋士之计,按兵不动,北面臣服于曹操?”
孙权尚未答话,孔明又接着说道:
“将军如今外表假装服从,内心却怀疑动摇。”
“若事到紧急仍不能果断决策,祸患便指日可待!”
孙权反问:
“如果果真如此,刘豫州为何不投降曹操?”
孔明答道:
“昔日齐国壮士田横尚能守节不辱,更何况刘豫州乃王室后裔,才华盖世,为众士所仰慕。”
“他若功败事陨,乃天命使然,又怎能屈居人下!”
孙权听了孔明这一番话,不禁勃然变色,愤怒地拂袖而起,退入后堂。
众人见状,纷纷哂笑散去。
鲁肃责备孔明道:
“先生为何说出这样的话?”
“幸亏我主宽宏大量,没有当面斥责您。”
“先生的言辞,实在是对我主的极大藐视啊。”
孔明仰天大笑,说道:
“为何如此不能容物?”
“我自有破曹之计,只是他不问我,我才不提。”
鲁肃说道:
“若果真有妙策,我便为主公请求您献策。”
孔明答道:
“我视曹操百万之众,不过如群蚁一般!”
“只需我一举手,便可令其灰飞烟灭!”
鲁肃听后,立即入后堂见孙权。
孙权仍怒气未消,对鲁肃说道:
“孔明实在欺我太甚!”
鲁肃回答道:
“我刚才也因这个缘由责备孔明,但他却笑称主公不能容物。”
“破曹之计,孔明不肯轻易开口,主公为何不向他求教呢?”
孙权闻言,转怒为喜,说道:
“原来孔明另有妙计,故用言语激我。”
“我一时浅见,差点误了大事。”
于是,他和鲁肃再次出堂,请孔明回来详谈。
孙权见到孔明后,向他道歉说道:
“刚才冒犯了您的威严,希望您不要见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