遛狗岁月 第38章 干妈家5+少年12
热门推荐:
想吃绝户?我踹了渣男连夜改嫁战神
富农小子的科举日常
全国审判,我当众表白母亲闺蜜
偷听福宝心声,搬空存粮和离逃荒
闪婚亿万财阀,秦总,是你高攀了
快穿年代女配
肥医神棍
九绝阳脉:下山后我无敌了
八零首富小娇软,换婚后被糙汉老公强宠
在那个家家贫穷的年代,干妈家的那群羊是她家重要的经济来源。
首先羊会长毛,羊毛一年剪两次、卖两次,这笔收入还不错。
其次,羊可以杀了吃肉,还可以卖钱。
干妈家杀的羊一般是淘汰羊,杀了一般也舍不得吃,羊肉卖钱。
用干妈的话讲,孩子们的学费都出在羊身上,马虎不得。
二狗记得,每当卖羊毛之前,干爸就会背上一尿素袋重重的沙子回家,铺在他们老两口的卧室的地上。
干什么?
把羊毛铺在沙子上,然后再用手重重地拍打羊毛,或者用膝盖把羊毛狠狠地往沙子里“跪”,最后再把羊毛卷成卷。如此反复好几遍。
这样做,为的是让沙子尽量粘到羊毛里,增加羊毛的重量。
二狗看得目瞪口呆,这样也可以?这不是弄虚作假吗?!
但见多了也就见怪不怪了。那个年代嘛,生活真是不易,是得多想想办法。
是的,在那个年代,能有多点儿钱,吃点儿好吃的,买点儿好穿的,哪怕是吃上一次肉,穿上一次新鞋都觉得很幸福。
那个年代只要能吃饱,不饿肚子就是好事儿了。干妈也想方设法的让孩子们吃好。
二狗记得,每到开春的时候,地里最先下来的蔬菜是“心里美”萝卜,就是那种外皮是红色,内里是白色的小萝卜。
那时候干妈就会拔几个萝卜回来,洗洗干净切成丝儿,上面再放一点点香菜,再淋上点儿酱油、醋和一两滴香油,那就是无上的美味啦。
二狗到成年以后都还记得这道美味。后来她自己也试着做这道菜,但再也没有当初的香味了。
这是那个年代特有的香味。真是“此一时、彼一时”啊。
干爸干妈都是农民,收入低,孩子多,每个月还得给老家的老人寄钱回去。日子过得很是清贫。
二狗记得有一年,她恰好在干妈家过年。快过年了,干妈家竟然什么年货也没有准备。
不是不想准备,是确实没钱了。
干妈是“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实在没办法,她只好包了顿饺子,给孩子们过年。
那年过年,一家人就只吃的饺子。
那时候哪有现在这么多的“物质”,完全是买方市场,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买不到的。
那时候孩子们穿的衣服,从里到外,从上到下,包括鞋子都是妈妈们灯下熬夜,一针一线做出来的。
二狗到现在还记得她的妈妈和干妈,在晚上的煤油灯下,一针一线纳千层底布鞋的情景。
二狗记得她小的时候还是煤油灯,后来才慢慢地开始用上了电。
小的时候一直吃的是二合面(就是把白面和别的粗粮面混合在一起的面,因为白面不够吃),到七八岁以后才开始吃纯白面;米饭更是少见,买不上。到后来纯白面和大米才慢慢普及了。
就在这样艰苦的岁月里,二狗在干妈家一直住到高三上学期。
到高三下学期的时候,忘了是因为什么原因,大人不让二狗住在干妈家了,让她去学校住校。
(好像是两家的大人关系交恶了,并且从此以后都不怎么来往了。)
二狗也很纳闷。但这是大人的决定,她只有听从,在高三下学期搬去了学校,住校了。
高三学生的宿舍其实是一间大教室,里面有十几张上下床,足足住了30多个孩子。
孩子们的被褥和碗筷一律自己解决,吃饭到学生食堂,需要自己买粮票和饭票,打饭要用粮票和饭票,不用现钱。
二狗发现公共厕所离她们的宿舍还不算很远,她稍微有点安心了。
宿舍里冬天也是烧煤炉子和土火墙。炉子总也不很热,晚上宿舍温度很低。好在人多,还不觉得特别冷。
二狗本来还觉得干妈家里条件差。到了学校才知道,干妈家算是好的。(自己真是不知足啊!)
在这样一种嘈杂的环境中,孩子们怎么能休息好?但这就是当年农村学校的现状。
二狗骑着家里唯一的交通工具:一辆破旧的二八大杠自行车,每个周日吃完午饭后,半下午时,从家里回学校。
再在下周六下午放学以后,骑回家来。那时候每周只休息周日一天。
县里的路最多是石字路,柏油路很少。而且路很窄,汇车时只能容两辆汽车勉强通过。
一到冬天下雪,路上的雪是没有人打扫的。雪被机车一遍一遍碾压,形成了特别滑溜,高高低低的车辙。
这样的路特别容易摔跤。因为路又滑又凹凸不平,一个车辙挨着一个车辙,根本就不适合自行车骑行啊。
二狗家离县高中大约7km多的路。冬天的时候二狗还是得骑着自行车去上学。别的同学也是一样。
结果大家到了学校,第一件事就是数一数自己路上一共摔了几跤。二狗一般摔个七八跤能到校,有的同学家路远的,竟然摔了十五六跤才到校。如果有哪个人说他一跤都没摔就到学校了,别的同学都羡慕得很、敬佩得很。
好在那时候都是少年郎,身子骨的柔韧性好,摔几跤也不算什么。
在这样艰辛的环境中,有苦也有乐,有痛苦也有欢笑,高中时代就慢慢地过去了。
高考一过,同学们都各奔前程了,有的就此别过,再也没见了。
首先羊会长毛,羊毛一年剪两次、卖两次,这笔收入还不错。
其次,羊可以杀了吃肉,还可以卖钱。
干妈家杀的羊一般是淘汰羊,杀了一般也舍不得吃,羊肉卖钱。
用干妈的话讲,孩子们的学费都出在羊身上,马虎不得。
二狗记得,每当卖羊毛之前,干爸就会背上一尿素袋重重的沙子回家,铺在他们老两口的卧室的地上。
干什么?
把羊毛铺在沙子上,然后再用手重重地拍打羊毛,或者用膝盖把羊毛狠狠地往沙子里“跪”,最后再把羊毛卷成卷。如此反复好几遍。
这样做,为的是让沙子尽量粘到羊毛里,增加羊毛的重量。
二狗看得目瞪口呆,这样也可以?这不是弄虚作假吗?!
但见多了也就见怪不怪了。那个年代嘛,生活真是不易,是得多想想办法。
是的,在那个年代,能有多点儿钱,吃点儿好吃的,买点儿好穿的,哪怕是吃上一次肉,穿上一次新鞋都觉得很幸福。
那个年代只要能吃饱,不饿肚子就是好事儿了。干妈也想方设法的让孩子们吃好。
二狗记得,每到开春的时候,地里最先下来的蔬菜是“心里美”萝卜,就是那种外皮是红色,内里是白色的小萝卜。
那时候干妈就会拔几个萝卜回来,洗洗干净切成丝儿,上面再放一点点香菜,再淋上点儿酱油、醋和一两滴香油,那就是无上的美味啦。
二狗到成年以后都还记得这道美味。后来她自己也试着做这道菜,但再也没有当初的香味了。
这是那个年代特有的香味。真是“此一时、彼一时”啊。
干爸干妈都是农民,收入低,孩子多,每个月还得给老家的老人寄钱回去。日子过得很是清贫。
二狗记得有一年,她恰好在干妈家过年。快过年了,干妈家竟然什么年货也没有准备。
不是不想准备,是确实没钱了。
干妈是“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实在没办法,她只好包了顿饺子,给孩子们过年。
那年过年,一家人就只吃的饺子。
那时候哪有现在这么多的“物质”,完全是买方市场,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买不到的。
那时候孩子们穿的衣服,从里到外,从上到下,包括鞋子都是妈妈们灯下熬夜,一针一线做出来的。
二狗到现在还记得她的妈妈和干妈,在晚上的煤油灯下,一针一线纳千层底布鞋的情景。
二狗记得她小的时候还是煤油灯,后来才慢慢地开始用上了电。
小的时候一直吃的是二合面(就是把白面和别的粗粮面混合在一起的面,因为白面不够吃),到七八岁以后才开始吃纯白面;米饭更是少见,买不上。到后来纯白面和大米才慢慢普及了。
就在这样艰苦的岁月里,二狗在干妈家一直住到高三上学期。
到高三下学期的时候,忘了是因为什么原因,大人不让二狗住在干妈家了,让她去学校住校。
(好像是两家的大人关系交恶了,并且从此以后都不怎么来往了。)
二狗也很纳闷。但这是大人的决定,她只有听从,在高三下学期搬去了学校,住校了。
高三学生的宿舍其实是一间大教室,里面有十几张上下床,足足住了30多个孩子。
孩子们的被褥和碗筷一律自己解决,吃饭到学生食堂,需要自己买粮票和饭票,打饭要用粮票和饭票,不用现钱。
二狗发现公共厕所离她们的宿舍还不算很远,她稍微有点安心了。
宿舍里冬天也是烧煤炉子和土火墙。炉子总也不很热,晚上宿舍温度很低。好在人多,还不觉得特别冷。
二狗本来还觉得干妈家里条件差。到了学校才知道,干妈家算是好的。(自己真是不知足啊!)
在这样一种嘈杂的环境中,孩子们怎么能休息好?但这就是当年农村学校的现状。
二狗骑着家里唯一的交通工具:一辆破旧的二八大杠自行车,每个周日吃完午饭后,半下午时,从家里回学校。
再在下周六下午放学以后,骑回家来。那时候每周只休息周日一天。
县里的路最多是石字路,柏油路很少。而且路很窄,汇车时只能容两辆汽车勉强通过。
一到冬天下雪,路上的雪是没有人打扫的。雪被机车一遍一遍碾压,形成了特别滑溜,高高低低的车辙。
这样的路特别容易摔跤。因为路又滑又凹凸不平,一个车辙挨着一个车辙,根本就不适合自行车骑行啊。
二狗家离县高中大约7km多的路。冬天的时候二狗还是得骑着自行车去上学。别的同学也是一样。
结果大家到了学校,第一件事就是数一数自己路上一共摔了几跤。二狗一般摔个七八跤能到校,有的同学家路远的,竟然摔了十五六跤才到校。如果有哪个人说他一跤都没摔就到学校了,别的同学都羡慕得很、敬佩得很。
好在那时候都是少年郎,身子骨的柔韧性好,摔几跤也不算什么。
在这样艰辛的环境中,有苦也有乐,有痛苦也有欢笑,高中时代就慢慢地过去了。
高考一过,同学们都各奔前程了,有的就此别过,再也没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