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穿越成无着 > 第17章 闻所成地之深入——《经典探幽微,思辨解玄疑》

穿越成无着 第17章 闻所成地之深入——《经典探幽微,思辨解玄疑》

    第十七章:闻所成地之深入——《经典探幽微,思辨解玄疑》

    离开毗舍离寺后,我辗转来到了拘尸那罗城。这座城因佛陀涅盘之地而闻名遐迩,弥漫着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息。城中有一座古老的寺庙,名为寂静寺,寺庙的墙壁爬满了岁月的藤蔓,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佛法盛事。

    我在寂静寺中安顿下来,每日沉浸于浩如烟海的佛法经典之中。随着学习的深入,我愈发遇到诸多晦涩难懂的经文。有一次,我在研读《瑜伽师地论》中的一段经文时,那复杂的义理和深邃的内涵让我仿佛陷入了一片迷雾之中。经文中对于“心意识”的阐述,各种名相相互交织,我反复诵读,却始终不得其解。

    这时,我想到了寺中的藏经阁。那里收藏着历代高僧大德的注释典籍,或许能从中找到解开疑惑的钥匙。我满怀期待地走进藏经阁,里面弥漫着一股陈旧纸张和墨香混合的独特气息。昏暗的光线中,我在书架间穿梭,寻找着有关《瑜伽师地论》的注释。终于,我找到了一本由一位古印度着名论师所着的注释。

    回到自己的禅房,我如获至宝地翻开注释,逐字逐句地研读起来。然而,注释中的解释也颇为深奥,我仍有许多地方难以理解。于是,我决定去找寺中的几位学养深厚的师兄交流探讨。在寺庙的庭院中,我找到了正在经行的慧明师兄和悟真师兄。我恭敬地向他们请教我在研读经文注释时遇到的困惑。

    慧明师兄沉思片刻后,说道:“师弟,这段经文关于‘心意识’的讲解,关键在于理解其体性与作用的区别。你看,心是能藏,意是能变,识是能了别,三者虽有不同,但又相互关联。”悟真师兄接着补充道:“就如同水与波的关系,水是心之体性,波是意识的变现,而识则是对波的了别认知。”他们的讲解如同一盏明灯,让我渐渐拨开了心中的迷雾。

    在与师兄们的交流过程中,我认真地整理着笔记,将他们的见解、自己的感悟以及经文中的要点一一记录下来。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我逐渐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学习方法。我把经文按照不同的主题分类,如“心性论”“修行法门”“果位境界”等,然后将相关的注释、自己的理解和疑问分别整理在对应的主题之下。这样一来,每当我复习或者遇到新的问题时,都能迅速地找到相关的资料进行深入研究。

    随着对经典理解的逐渐深入,我听闻寺中即将举行一场辩经大会。各地的修行者和学者都会前来参与,这是一个检验自己所学、深入佛法智慧的绝佳机会。我怀着既兴奋又紧张的心情报名参加了辩经大会。

    辩经大会那天,寺庙的广场上聚集了众多的僧人、学者。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映出一片庄严肃穆的景象。我抽到的辩题是“如何证悟无我之境”。我的对手是一位来自南方的博学学者,他眼神犀利,透着深厚的学识底蕴。

    辩经开始,对方首先发难:“若言无我,那谁在修行?谁在证悟?”我深吸一口气,回答道:“修行与证悟并非有一个实有的我在为之,而是因缘和合之下,五蕴假合之身遵循佛法的教导,逐渐破除对我的执着。”对方紧接着追问:“那如何解释在修行过程中的自我觉照?”我思索片刻后回应:“自我觉照并非是对一个实我之觉照,而是对心念的起灭、烦恼的生起与对治的观照,此观照亦是佛法智慧的作用,而非我之本体的功能。”

    在辩经过程中,我们你来我往,针锋相对。每一次问答都像是一场心灵与智慧的交锋。有时,我因对方的犀利问题而陷入短暂的思考困境;有时,我又能凭借对经典的深刻理解和自己的感悟巧妙回应。周围的听众不时发出阵阵惊叹声和掌声。

    在与这位学者的辩经中,我内心也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化。起初,我担心自己会在辩经中失利,被众人笑话,这种对名声和胜负的执着让我有些紧张。但随着辩经的深入,我逐渐将注意力集中在佛法义理的探讨上,内心的执着也慢慢放下。我意识到,辩经的目的并非是为了争输赢,而是为了更深入地理解佛法,完善自己的思想体系。

    经过一番激烈的辩论,最终我和对方都对“无我之境”有了更深的领悟。辩经大会结束后,我得到了寺中长老们的认可,他们认为我在佛法的学习上有了显着的成果。这让我备受鼓舞,但我也深知自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此时,我听闻在遥远的雪山深处,有一位隐居的高僧,他精通《瑜伽师地论》中的高深佛法,能够给予修行者独特的指导。我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渴望,想要前去拜访这位高僧,继续深入探索闻所成地的佛法智慧。于是,我收拾行囊,告别了寂静寺的师兄弟们,踏上了前往雪山的征程。

    在前往雪山的途中,我遭遇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雪。狂风呼啸着,雪花如鹅毛般纷纷扬扬地飘落,天地间一片白茫茫。我艰难地在雪地中前行,寒冷的空气如刀割般刺痛着我的肌肤。我的干粮也在途中逐渐耗尽,饥饿与寒冷不断地考验着我的意志。

    然而,心中对佛法的坚定信念支撑着我。我想起佛陀在菩提树下历经无数艰难困苦仍坚持修行的事迹,便鼓起勇气继续前行。终于,我在雪山深处找到了那位隐居的高僧所居住的山洞。

    山洞前,一位年轻的侍者拦住了我。他上下打量着我,问道:“你为何而来?”我恭敬地回答:“我听闻高僧在此,特来求法,希望能深入学习《瑜伽师地论》中的智慧。”侍者进去通报后,高僧允许我进入山洞。

    山洞内,高僧端坐在一块巨石上,周围散发着一种宁静祥和的气息。我向高僧行礼后,高僧微笑着看着我,说道:“你能历经艰辛来到此处,可见对佛法的虔诚。你在修行中有何疑惑?”我将自己在闻所成地修行过程中对一些经典理解的困惑、辩经中的感悟以及内心的执着与烦恼一一向高僧倾诉。

    高僧耐心地倾听着,然后开始为我讲解《瑜伽师地论》中的高深法义。他从“闻所成慧”的更深层次内涵讲起,指出我在之前的学习中虽然积累了不少知识,但在将闻慧转化为实际的修行体悟上还有所欠缺。他以雪山的积雪为例,说:“这积雪如同佛法知识,堆积再多,如果不融化成水滋养万物,也只是无用之物。你需要将所学的佛法融入到日常生活的每一个心念、每一个行为之中,才能真正实现闻所成地的修行目的。”

    在高僧的教导下,我开始反思自己的修行。我意识到,自己在寺庙中的学习虽然勤奋,但在面对生活中的实际情境时,有时还是会被烦恼所困,未能真正做到以佛法智慧去应对。例如,在与他人相处时,偶尔还是会因为意见不合而心生嗔怒;在面对利益分配时,虽然能够劝解他人放下执着,但自己内心深处仍有一丝不易察觉的贪念。

    在雪山与高僧相处的日子里,我每日跟随高僧进行禅修、诵经,聆听他对佛法经典的独特见解。高僧还会给我设置一些特殊的修行考验,如在冰天雪地中静坐冥想,以锻炼我的定力和忍耐力;让我在没有食物的情况下进行经行,观照内心的饥饿感与对食物的贪着。

    在一次冰洞禅修中,我独自坐在寒冷的冰洞中,周围是晶莹剔透的冰壁,寒气不断地从四面八方袭来。起初,我心中充满了对寒冷的抗拒和对温暖舒适的渴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开始观照自己的心念。我发现,寒冷只是一种外在的感受,而内心对寒冷的厌恶和执着才是真正的烦恼之源。当我放下这种执着时,寒冷的感觉似乎也不再那么难以忍受。

    经过在雪山的这段修行,我在境的方面,置身于雪山这一纯净而又艰苦的环境中,深刻感受到了大自然与佛法修行的紧密联系。这里的冰雪、山洞、宁静都成为我修行的助缘,让我更加亲近佛法的真谛。在行的方面,我与高僧的互动交流、接受他的教导与考验,不断修正自己的修行方法,努力将佛法知识转化为实际的修行行动,在内心观照与觉知上有了质的飞跃。在果的方面,我对《瑜伽师地论》中闻所成地的理解更加深入,内心的烦恼逐渐减少,定力和智慧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然而,我明白这仍然只是修行路上的一个阶段,我将带着在雪山所获得的感悟,继续前行,探索更高层次的佛法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