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群英录 第46章 草船奇谋借箭
热门推荐:
被迫领证后,校花学姐反复拿捏我
渣男逃婚,我转身撩了京圈太子爷
未婚妻选择白月光,我退婚你哭啥?
死后才知,我是大佬心尖上的白月光
天降鬼才
乾坤至尊诀
十天一天赋,成为吸血鬼的我太BUG了
夫人她百鬼夜行,少将军日日追妻
三国之荆州少主
江雾弥漫,如一层轻纱,将三江口的江面笼罩得神秘莫测。这雾浓得似化不开的忧愁,又像乳白色的巨幕,把天地都遮蔽起来,数米之外,便难见物影。东吴的军营中,气氛却如这浓雾一般压抑沉重。
周瑜营帐内,烛火摇曳不定,光影在他冷峻的面容上跳动。他负手而立,身姿虽依旧挺拔,可那眉头却紧紧皱起,心中暗忖:“诸葛亮此人,智谋太过惊人,若不除之,必为东吴大患。我且用这造箭之事难他一难,看他如何应对。十日之内造十万支箭,哼,便是神仙也难做到。”他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弧度,似是胜券在握。周瑜本是东吴的大都督,年少成名,才华横溢,一向自视甚高。在他眼中,诸葛亮不过是一个初出茅庐的谋士,却屡屡在众人面前展现出非凡的智慧,这让周瑜的心中渐渐滋生出嫉妒的萌芽。他深知诸葛亮若全心辅佐刘备,日后必成东吴的强劲对手,所以,他决定利用这次机会,打压诸葛亮,最好能让他在东吴众人面前威信扫地,永无翻身之日。
鲁肃听闻此事,心急如焚,匆匆赶来见诸葛亮。他额头上满是汗珠,眼神中透着担忧与焦急,脚步匆忙,险些被营帐前的绳索绊倒。见到诸葛亮时,他气喘吁吁地说道:“孔明先生,公瑾此令,分明是故意刁难,这可如何是好?十日之内,如何能造出十万支箭啊?”鲁肃为人忠厚老实,他一心希望孙刘联盟能够稳固,共同对抗曹操。他深知诸葛亮对于刘备集团的重要性,也明白周瑜此举可能会破坏联盟的和谐。在他的心中,诸葛亮是一位值得敬重的智者,他不愿意看到诸葛亮陷入如此困境,却又无力直接违抗周瑜的命令,只能前来向诸葛亮通报情况,期望能找到解决的办法。
诸葛亮却气定神闲,他坐在榻上,手持羽扇,轻轻摇着,那羽扇的摆动仿佛带着一种独特的韵律,能安抚人心。他面带微笑,眼神深邃而平静,宛如一潭深不见底的湖水,不起波澜。只听他缓缓说道:“子敬莫急,我自会有办法。三日之内,便可交差。”诸葛亮心中早有盘算,他夜观天象,又对曹操的性格和用兵之道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他知道,曹操虽兵力强大,但生性多疑,在这大雾弥漫的天气里,必然不敢轻易出兵追击。而他正好可以利用这一点,向曹操“借”来所需的箭支。这一计策看似冒险,实则是他深思熟虑后的结果。他相信自己的智谋和对局势的把握,有信心在三日之内完成看似不可能的任务。
鲁肃瞪大了眼睛,满脸惊愕,嘴巴微张,似乎想说些什么,却又被诸葛亮的自信所震慑,一时语塞。他心中暗自疑惑:“孔明先生莫不是在说大话?这怎么可能做到?”在鲁肃看来,十日造十万支箭已经是天方夜谭,更何况诸葛亮还将期限缩短为三日。他对诸葛亮的话半信半疑,但又隐隐觉得,这位神秘的谋士或许真的有什么惊人之举。
两日转瞬即逝,江雾愈发浓重,仿若牛乳倾倒在江面上,将一切都淹没其中。诸葛亮命人准备草船二十只,船上皆用青布为幔,扎草人千余个,分布两边。他站在江边,衣袂随风飘动,仿若仙人临世。此时,他心中默默盘算:“曹操生性多疑,大雾之中,必不敢贸然出兵,我只需这般,便可向曹操‘借’得箭来。此乃险招,却也是妙策,且看今日如何。”诸葛亮亲自指挥着士兵们布置草船,他仔细检查着每一个草人的位置和固定情况,确保万无一失。他深知,这一战不仅关乎他个人的声誉,更关系到孙刘联盟的未来。如果能够成功借到箭,不仅可以解决周瑜的刁难,还能为联军在赤壁之战中增添一份胜算。
一切准备就绪,诸葛亮登上草船,命船只向曹军水寨缓缓驶去。那草船在浓雾中若隐若现,好似一群幽灵在江面上飘荡。诸葛亮站在船头,身姿挺拔,目光坚定地望着前方。他的心中虽然平静,但也时刻保持着警惕。他知道,曹操并非等闲之辈,任何一个小的失误都可能导致全盘皆输。他手中紧紧握着羽扇,仿佛那是他指挥千军万马的权杖。
曹军水寨中,了望士兵隐隐约约看到江面上有船队靠近,顿时警觉起来,大声呼喊:“江上有船来袭!”那声音在寂静的江面上回荡,打破了原本的平静。了望士兵的声音中带着一丝紧张和惊恐,他们从未在这样的大雾天气中遇到过不明船队的靠近。
曹操闻报,迅速来到江边。他身披战甲,威风凛凛,可眼神中却透着一丝疑惑。望着那在雾中渐渐清晰的草船,他心中思量:“这东吴船队,为何在大雾之日前来?其中莫不是有诈?”他身旁的将领们纷纷请战,皆欲出击。曹操站在江边,眉头紧锁,他的目光如鹰隼般锐利,试图穿透浓雾,看清来船的虚实。他心中犹豫不决,一方面,他担心这是东吴的诱敌之计,如果贸然出兵,可能会陷入埋伏;另一方面,他又不想放过任何一个打击东吴的机会。他的手不自觉地握住了腰间的佩剑,剑柄上的宝石在微弱的光线下闪烁着神秘的光芒。
曹操抬手制止,沉声道:“且慢,大雾弥漫,恐有埋伏。传令下去,弓箭手准备,待其靠近,乱箭射之。”他的声音低沉而威严,犹如洪钟,在士兵们耳边回响。曹操深知,在这种情况下,谨慎是首要的。他决定先采取守势,用箭雨来试探来船的意图。如果对方有诈,必然会在箭雨中露出破绽;如果只是普通的骚扰,也能将其击退。
一时间,曹军弓箭手纷纷搭箭拉弓,那弓弦被拉得紧绷,好似满月。随着一声令下,万箭齐发。箭雨如蝗虫般飞向草船,箭头在微弱的光线中闪烁着寒光,发出“嗖嗖”的声响,似是死神的呼啸。曹军弓箭手们训练有素,他们的动作整齐划一,拉弓、搭箭、射箭,一气呵成。无数的箭支在空中划过一道道弧线,如黑色的流星般射向目标。
诸葛亮站在船头,听着箭支射中草人的声音,如密集的雨点打在篷布上,“噗噗”作响。他神色镇定,眼神专注地望着曹军水寨方向,心中暗自欣喜:“曹操果如我所料,中计了。如此一来,十万支箭不日便可到手。”诸葛亮看着身边的草人逐渐被箭支插满,他的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他知道,自己的计划正在顺利进行。他轻轻挥动羽扇,仿佛在为这一场无声的战斗指挥节奏。
草船一侧的草人很快被箭支插满,诸葛亮又命船只缓缓调转船头,让另一侧也受箭。他指挥若定,手中羽扇轻轻挥动,仿佛在指挥一场宏大的乐章。诸葛亮的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自信和从容,他的眼神始终坚定地望着前方。他知道,时间紧迫,必须在曹操反应过来之前,尽可能多地收集箭支。
待船只受箭已满,诸葛亮命士兵们齐声高呼:“谢丞相赐箭!”那声音响亮而悠长,在江面上回荡,带着一丝戏谑与嘲讽。随后,船队便趁着大雾,缓缓驶回东吴水寨。诸葛亮站在船尾,望着渐渐远去的曹军水寨,心中松了一口气。他知道,这一次,他不仅成功地完成了任务,还让曹操吃了一个哑巴亏。他相信,经过这件事,周瑜和曹操都会对他更加忌惮,而这也将为他日后在三国乱世中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此时,周瑜正在江边焦急等待,他心中既盼着诸葛亮无法完成任务,又隐隐有些好奇他会如何应对。当看到诸葛亮的草船满载箭支而归时,他瞪大了眼睛,满脸震惊与难以置信。他心中犹如打翻了五味瓶,滋味难明,暗自叹道:“诸葛亮真乃神人也,我不如他。”周瑜望着归来的船队,脸色变得十分复杂。他的心中既有对诸葛亮智谋的钦佩,又有对自己失败的懊恼。他知道,这一次,他彻底输给了诸葛亮。他的嫉妒之心在这一刻被深深刺痛,但他也明白,在当前的局势下,孙刘联盟仍然是对抗曹操的关键。他只能将这份嫉妒和懊恼深埋在心底,重新审视与诸葛亮的关系。
而在东吴的另一处营帐内,黄盖正与周瑜密谋。黄盖面容坚毅,眼神中透着决然,他抱拳对周瑜说道:“公瑾,为了实施火攻之计,我愿诈降曹操。只是,需得取信于他,我甘愿受重刑,便是皮开肉绽,亦在所不惜。”他的声音坚定有力,没有丝毫犹豫与畏惧。黄盖是东吴的老将,他一生忠心耿耿,为东吴立下了汗马功劳。他深知赤壁之战对于东吴的重要性,也明白火攻之计是目前击败曹操的最佳方案。为了东吴的未来,他愿意牺牲自己的身体和名誉,忍受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
周瑜看着黄盖,心中既敬佩又有些不忍,他微微点头,说道:“公覆,此计虽苦了你,但为了东吴,也只能如此。你且放心,我定会安排妥当。”周瑜深知黄盖的忠诚和勇气,他也为黄盖的牺牲精神所感动。他决定,一定要精心策划后续的行动,确保黄盖的诈降能够成功,让火攻之计顺利实施。
次日,营帐之中,气氛肃杀。众将皆列立两旁,周瑜端坐主位,脸色阴沉得可怕,好似暴风雨即将来临。他怒目圆睁,瞪着黄盖,厉声喝道:“黄盖,你为何违抗军令?可知罪否?”周瑜为了演好这一出戏,特意提前调整了自己的情绪。他让自己沉浸在愤怒和威严之中,力求让每一个细节都看起来真实可信。
黄盖扑通一声跪下,昂首挺胸,大声回道:“我随主公出征,大小战役无数,今日却被你如此羞辱,我心不服!”他的眼神中燃烧着怒火,仿佛要将周瑜吞噬。黄盖同样入戏很深,他将自己对周瑜的“不满”和“愤怒”表现得淋漓尽致。他的声音洪亮而坚定,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他的“委屈”和“不甘”。
周瑜猛地一拍桌案,那声响如惊雷乍响,震得众人耳中嗡嗡作响。他喝道:“你这逆臣,还敢狡辩!来人啊,拖下去,重打一百军棍!”周瑜的这一拍,用尽了全身的力气,他的手掌拍在桌案上,发出清脆的响声,同时也将整个营帐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两旁的士兵们面面相觑,皆有些犹豫,但在周瑜的威严目光下,只得硬着头皮上前,将黄盖拖了下去。军棍落下,发出沉闷的声响,每一下都像是打在众人的心尖上。黄盖紧咬着牙关,额头上青筋暴起,豆大的汗珠从额头滚落,却硬是没有发出一声惨叫。他心中只有一个信念:“为了东吴,为了胜利,这点痛算得了什么。”黄盖忍受着军棍的剧痛,他的身体在每一次打击下微微颤抖,但他的眼神始终坚定地望着前方。他知道,自己所受的这些痛苦,都是为了东吴的未来。他要用自己的坚韧,让曹操相信他的“归降”是真心实意的。
帐中的将领们有的面露不忍之色,有的则低头沉思,皆被黄盖的坚毅所打动。而这一切,都被周瑜与黄盖的亲信悄悄传信给曹操。曹操得知后,心中对黄盖的“归降”信了几分,暗自思量:“黄盖受此重刑,必是与周瑜有隙,其归降之事,或可当真。”他却不知,这一切都是周瑜与黄盖精心策划的骗局,只为在赤壁之战中,给予曹军致命一击。曹操坐在营帐中,仔细思考着黄盖归降的消息。他的心中虽然还有些疑虑,但黄盖所受的重刑让他觉得,这其中或许真的有可乘之机。他决定,进一步观察黄盖的动向,如果一切属实,那么赤壁之战的局势或许将会发生重大转变。
周瑜营帐内,烛火摇曳不定,光影在他冷峻的面容上跳动。他负手而立,身姿虽依旧挺拔,可那眉头却紧紧皱起,心中暗忖:“诸葛亮此人,智谋太过惊人,若不除之,必为东吴大患。我且用这造箭之事难他一难,看他如何应对。十日之内造十万支箭,哼,便是神仙也难做到。”他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弧度,似是胜券在握。周瑜本是东吴的大都督,年少成名,才华横溢,一向自视甚高。在他眼中,诸葛亮不过是一个初出茅庐的谋士,却屡屡在众人面前展现出非凡的智慧,这让周瑜的心中渐渐滋生出嫉妒的萌芽。他深知诸葛亮若全心辅佐刘备,日后必成东吴的强劲对手,所以,他决定利用这次机会,打压诸葛亮,最好能让他在东吴众人面前威信扫地,永无翻身之日。
鲁肃听闻此事,心急如焚,匆匆赶来见诸葛亮。他额头上满是汗珠,眼神中透着担忧与焦急,脚步匆忙,险些被营帐前的绳索绊倒。见到诸葛亮时,他气喘吁吁地说道:“孔明先生,公瑾此令,分明是故意刁难,这可如何是好?十日之内,如何能造出十万支箭啊?”鲁肃为人忠厚老实,他一心希望孙刘联盟能够稳固,共同对抗曹操。他深知诸葛亮对于刘备集团的重要性,也明白周瑜此举可能会破坏联盟的和谐。在他的心中,诸葛亮是一位值得敬重的智者,他不愿意看到诸葛亮陷入如此困境,却又无力直接违抗周瑜的命令,只能前来向诸葛亮通报情况,期望能找到解决的办法。
诸葛亮却气定神闲,他坐在榻上,手持羽扇,轻轻摇着,那羽扇的摆动仿佛带着一种独特的韵律,能安抚人心。他面带微笑,眼神深邃而平静,宛如一潭深不见底的湖水,不起波澜。只听他缓缓说道:“子敬莫急,我自会有办法。三日之内,便可交差。”诸葛亮心中早有盘算,他夜观天象,又对曹操的性格和用兵之道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他知道,曹操虽兵力强大,但生性多疑,在这大雾弥漫的天气里,必然不敢轻易出兵追击。而他正好可以利用这一点,向曹操“借”来所需的箭支。这一计策看似冒险,实则是他深思熟虑后的结果。他相信自己的智谋和对局势的把握,有信心在三日之内完成看似不可能的任务。
鲁肃瞪大了眼睛,满脸惊愕,嘴巴微张,似乎想说些什么,却又被诸葛亮的自信所震慑,一时语塞。他心中暗自疑惑:“孔明先生莫不是在说大话?这怎么可能做到?”在鲁肃看来,十日造十万支箭已经是天方夜谭,更何况诸葛亮还将期限缩短为三日。他对诸葛亮的话半信半疑,但又隐隐觉得,这位神秘的谋士或许真的有什么惊人之举。
两日转瞬即逝,江雾愈发浓重,仿若牛乳倾倒在江面上,将一切都淹没其中。诸葛亮命人准备草船二十只,船上皆用青布为幔,扎草人千余个,分布两边。他站在江边,衣袂随风飘动,仿若仙人临世。此时,他心中默默盘算:“曹操生性多疑,大雾之中,必不敢贸然出兵,我只需这般,便可向曹操‘借’得箭来。此乃险招,却也是妙策,且看今日如何。”诸葛亮亲自指挥着士兵们布置草船,他仔细检查着每一个草人的位置和固定情况,确保万无一失。他深知,这一战不仅关乎他个人的声誉,更关系到孙刘联盟的未来。如果能够成功借到箭,不仅可以解决周瑜的刁难,还能为联军在赤壁之战中增添一份胜算。
一切准备就绪,诸葛亮登上草船,命船只向曹军水寨缓缓驶去。那草船在浓雾中若隐若现,好似一群幽灵在江面上飘荡。诸葛亮站在船头,身姿挺拔,目光坚定地望着前方。他的心中虽然平静,但也时刻保持着警惕。他知道,曹操并非等闲之辈,任何一个小的失误都可能导致全盘皆输。他手中紧紧握着羽扇,仿佛那是他指挥千军万马的权杖。
曹军水寨中,了望士兵隐隐约约看到江面上有船队靠近,顿时警觉起来,大声呼喊:“江上有船来袭!”那声音在寂静的江面上回荡,打破了原本的平静。了望士兵的声音中带着一丝紧张和惊恐,他们从未在这样的大雾天气中遇到过不明船队的靠近。
曹操闻报,迅速来到江边。他身披战甲,威风凛凛,可眼神中却透着一丝疑惑。望着那在雾中渐渐清晰的草船,他心中思量:“这东吴船队,为何在大雾之日前来?其中莫不是有诈?”他身旁的将领们纷纷请战,皆欲出击。曹操站在江边,眉头紧锁,他的目光如鹰隼般锐利,试图穿透浓雾,看清来船的虚实。他心中犹豫不决,一方面,他担心这是东吴的诱敌之计,如果贸然出兵,可能会陷入埋伏;另一方面,他又不想放过任何一个打击东吴的机会。他的手不自觉地握住了腰间的佩剑,剑柄上的宝石在微弱的光线下闪烁着神秘的光芒。
曹操抬手制止,沉声道:“且慢,大雾弥漫,恐有埋伏。传令下去,弓箭手准备,待其靠近,乱箭射之。”他的声音低沉而威严,犹如洪钟,在士兵们耳边回响。曹操深知,在这种情况下,谨慎是首要的。他决定先采取守势,用箭雨来试探来船的意图。如果对方有诈,必然会在箭雨中露出破绽;如果只是普通的骚扰,也能将其击退。
一时间,曹军弓箭手纷纷搭箭拉弓,那弓弦被拉得紧绷,好似满月。随着一声令下,万箭齐发。箭雨如蝗虫般飞向草船,箭头在微弱的光线中闪烁着寒光,发出“嗖嗖”的声响,似是死神的呼啸。曹军弓箭手们训练有素,他们的动作整齐划一,拉弓、搭箭、射箭,一气呵成。无数的箭支在空中划过一道道弧线,如黑色的流星般射向目标。
诸葛亮站在船头,听着箭支射中草人的声音,如密集的雨点打在篷布上,“噗噗”作响。他神色镇定,眼神专注地望着曹军水寨方向,心中暗自欣喜:“曹操果如我所料,中计了。如此一来,十万支箭不日便可到手。”诸葛亮看着身边的草人逐渐被箭支插满,他的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他知道,自己的计划正在顺利进行。他轻轻挥动羽扇,仿佛在为这一场无声的战斗指挥节奏。
草船一侧的草人很快被箭支插满,诸葛亮又命船只缓缓调转船头,让另一侧也受箭。他指挥若定,手中羽扇轻轻挥动,仿佛在指挥一场宏大的乐章。诸葛亮的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自信和从容,他的眼神始终坚定地望着前方。他知道,时间紧迫,必须在曹操反应过来之前,尽可能多地收集箭支。
待船只受箭已满,诸葛亮命士兵们齐声高呼:“谢丞相赐箭!”那声音响亮而悠长,在江面上回荡,带着一丝戏谑与嘲讽。随后,船队便趁着大雾,缓缓驶回东吴水寨。诸葛亮站在船尾,望着渐渐远去的曹军水寨,心中松了一口气。他知道,这一次,他不仅成功地完成了任务,还让曹操吃了一个哑巴亏。他相信,经过这件事,周瑜和曹操都会对他更加忌惮,而这也将为他日后在三国乱世中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此时,周瑜正在江边焦急等待,他心中既盼着诸葛亮无法完成任务,又隐隐有些好奇他会如何应对。当看到诸葛亮的草船满载箭支而归时,他瞪大了眼睛,满脸震惊与难以置信。他心中犹如打翻了五味瓶,滋味难明,暗自叹道:“诸葛亮真乃神人也,我不如他。”周瑜望着归来的船队,脸色变得十分复杂。他的心中既有对诸葛亮智谋的钦佩,又有对自己失败的懊恼。他知道,这一次,他彻底输给了诸葛亮。他的嫉妒之心在这一刻被深深刺痛,但他也明白,在当前的局势下,孙刘联盟仍然是对抗曹操的关键。他只能将这份嫉妒和懊恼深埋在心底,重新审视与诸葛亮的关系。
而在东吴的另一处营帐内,黄盖正与周瑜密谋。黄盖面容坚毅,眼神中透着决然,他抱拳对周瑜说道:“公瑾,为了实施火攻之计,我愿诈降曹操。只是,需得取信于他,我甘愿受重刑,便是皮开肉绽,亦在所不惜。”他的声音坚定有力,没有丝毫犹豫与畏惧。黄盖是东吴的老将,他一生忠心耿耿,为东吴立下了汗马功劳。他深知赤壁之战对于东吴的重要性,也明白火攻之计是目前击败曹操的最佳方案。为了东吴的未来,他愿意牺牲自己的身体和名誉,忍受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
周瑜看着黄盖,心中既敬佩又有些不忍,他微微点头,说道:“公覆,此计虽苦了你,但为了东吴,也只能如此。你且放心,我定会安排妥当。”周瑜深知黄盖的忠诚和勇气,他也为黄盖的牺牲精神所感动。他决定,一定要精心策划后续的行动,确保黄盖的诈降能够成功,让火攻之计顺利实施。
次日,营帐之中,气氛肃杀。众将皆列立两旁,周瑜端坐主位,脸色阴沉得可怕,好似暴风雨即将来临。他怒目圆睁,瞪着黄盖,厉声喝道:“黄盖,你为何违抗军令?可知罪否?”周瑜为了演好这一出戏,特意提前调整了自己的情绪。他让自己沉浸在愤怒和威严之中,力求让每一个细节都看起来真实可信。
黄盖扑通一声跪下,昂首挺胸,大声回道:“我随主公出征,大小战役无数,今日却被你如此羞辱,我心不服!”他的眼神中燃烧着怒火,仿佛要将周瑜吞噬。黄盖同样入戏很深,他将自己对周瑜的“不满”和“愤怒”表现得淋漓尽致。他的声音洪亮而坚定,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他的“委屈”和“不甘”。
周瑜猛地一拍桌案,那声响如惊雷乍响,震得众人耳中嗡嗡作响。他喝道:“你这逆臣,还敢狡辩!来人啊,拖下去,重打一百军棍!”周瑜的这一拍,用尽了全身的力气,他的手掌拍在桌案上,发出清脆的响声,同时也将整个营帐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两旁的士兵们面面相觑,皆有些犹豫,但在周瑜的威严目光下,只得硬着头皮上前,将黄盖拖了下去。军棍落下,发出沉闷的声响,每一下都像是打在众人的心尖上。黄盖紧咬着牙关,额头上青筋暴起,豆大的汗珠从额头滚落,却硬是没有发出一声惨叫。他心中只有一个信念:“为了东吴,为了胜利,这点痛算得了什么。”黄盖忍受着军棍的剧痛,他的身体在每一次打击下微微颤抖,但他的眼神始终坚定地望着前方。他知道,自己所受的这些痛苦,都是为了东吴的未来。他要用自己的坚韧,让曹操相信他的“归降”是真心实意的。
帐中的将领们有的面露不忍之色,有的则低头沉思,皆被黄盖的坚毅所打动。而这一切,都被周瑜与黄盖的亲信悄悄传信给曹操。曹操得知后,心中对黄盖的“归降”信了几分,暗自思量:“黄盖受此重刑,必是与周瑜有隙,其归降之事,或可当真。”他却不知,这一切都是周瑜与黄盖精心策划的骗局,只为在赤壁之战中,给予曹军致命一击。曹操坐在营帐中,仔细思考着黄盖归降的消息。他的心中虽然还有些疑虑,但黄盖所受的重刑让他觉得,这其中或许真的有可乘之机。他决定,进一步观察黄盖的动向,如果一切属实,那么赤壁之战的局势或许将会发生重大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