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明帝师,开局带老朱穿越明末 > 第29章 孔朱两家进京

大明帝师,开局带老朱穿越明末 第29章 孔朱两家进京

    新科举和削儒是针对少部分人的抵制,而均田免赋则是与所有人息息相关!

    不知过了多久,朱元璋传来一声幽幽叹息。

    “先生,这事真的有那么重要?”

    “很重要!”

    刘虾仁转过身,直视着老朱的眼睛道:“你是穷苦出身,应该知道土地对百姓的重要。”

    “特别是如今的人头税,若是生了男丁,百姓砸锅卖铁也要养活。”

    “若是生了女儿,你应该比我清楚。”

    朱元璋怎能不清楚?

    他曾亲眼见过刚出生的女婴被丢弃,就是因为赋税的重担下,养活女人是一种负担。

    要是遇到乱世重税,卖妻卖女更是成为了常态。

    均田免赋,就能让所有人都有地种,有饭吃,岂会出现这等人间炼狱惨状!

    一直以来,老朱都想得到天下民心。

    这就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

    但是,只要有一丁点的差池,那就是惹得全国豪绅官员动乱。

    说动乱不准确,应该说造反!

    高达百万的造反之众,还都是有钱有粮的主。

    老朱怎能不慌?

    小小的刘府之中,再一次把握着整个大明的命脉走向!

    此时,一队马车,风尘仆仆的从南城门,驶进应天府。

    一个穿着蓝袍的,头发花白的老人,从马车上走了下来,看着应天府感慨道:“果然年纪大了啊,这番舟车劳顿之下,竟是觉得分外疲惫。”

    身后几十辆马车上,接连跳下,来百位弟子。

    “老师。”

    “老师。”

    一众弟子纷纷送上水囊和毛巾。

    一位弟子愤愤道:“老师既已疲惫,不如先找个客栈歇息一夜,明日再去找那贼人算账。”

    这大儒正是朱祥兆,为南宋朱熹第十代传人。

    在得知削儒的消息后,第一时间带着弟子前来讨回公道。

    身为理学正统传人,朱祥兆在当地拥有弟子百人,全都是身份显赫的勋贵,豪门子弟,其余学生更是数以千计。

    “不必。”

    朱祥兆淡然道:“圣上昏庸听信谗言,为师此行便是为了朱家理学正名,便是死在应天府,也不枉此生!”

    这番话说的大义凛然,加上那世外高人的气质,顿时让众弟子心生敬佩。

    换做别人,绝对不敢当街这么说话。

    而朱祥兆不同。

    在朱元璋登基之初,李善长宋濂等人就曾劝老朱冒名朱熹后人。

    虽然老朱斩钉截铁拒绝了,可也让朱熹后人趾高气昂。

    毕竟和皇上同姓,也是值得骄傲的事!

    “恩师未免也太看得起那个刘虾仁了,一个无名小辈,让弟子前来就是,何须恩师亲自出马。”又一个弟子愤愤不平道。

    朱祥兆摇摇头道:“就连宋濂都被骂的吐血,险些丧命,可见此人虽然年幼,但口舌如剑,不可掉以轻心。”

    “老师教训的是。”

    一行人打听了一下位置,浩浩荡荡赶往刘虾仁府上。

    这么大的动静,自然少不了看热闹的百姓。

    于是,好奇的吃瓜群众也跟了上去。

    应天府东门。

    又一队来自山东孔家的马车缓缓驶来。

    作为屹立千年的儒家鼻祖,排面自然不是朱家能比的。

    足有近百辆豪华马车,随行弟子三百多人。

    这也就是出发的仓促,不然的话,三千人也凑的出来。

    “恩师,应天府已经到了。”

    孔克仁?走下马车,面色凝重道:“今日,为师就要让世人知晓,儒学,不可儒!”

    “走!”

    这一波人的气势就更加恢宏,引得城中百姓议论纷纷。

    在得知是孔家后人之后,沿途书生纷纷行礼。

    新科举一事,虽然对今后的学子有利,但现如今的学子却是心生不满。

    寒窗苦读十年,科举一改全都白费。

    只是他们势单力薄不敢言语,眼下有了大儒的带头,瞬间有了主心骨。

    两拨队伍越来越壮大,快走到刘府门前的时候,已经汇聚了千人!

    在朱雀大街中央,两拨人迎面撞上了。

    孔克仁?看着迎面来的朱祥兆,拱手笑道:“祥兆兄,别来无恙。”

    “看来我们倒是心有灵犀啊。”朱祥兆微笑回礼。

    “祥兆兄,你我两家争执数百年,没想到今天却是要并肩作战了。”

    “并肩作战?孔克仁?兄说的倒是有趣。”

    朱祥兆老脸笑成一朵菊花:“孔家儒学一脉,立世千年,影响何其深远。”

    “孔克仁?兄身为圣人亲传,亲自来此,着实是给那贼人脸面。”

    孔克仁?不以为然道:“贼人祸国,吾自当为儒学尽一份力。”

    闻言,朱祥兆笑而不语,眼中却是带着些许思索。

    他虽然嘴上说着不能轻视刘虾仁,实则心中并没有当回事。

    一个十八岁的年轻人,又能有多大本事?

    这一趟来应天府,为儒学正名是一回事。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目的,那就是为理学扬名!

    如今刘虾仁已然成了许多百姓心中的英雄,就连皇家都鼎力支持。

    若是此番辩学,能够将刘虾仁拉下神坛,那理学之名将彻底名扬天下。

    传统儒学,将再也不是对手。

    这也是朱祥兆不惜拖着六十岁的身躯,奔波百里来应天府最重要的目的。

    而现在孔克仁?的到来,怕也是打着同样的算盘。

    两批人看似和谐,实则心里默默计算着各自利益得失。

    假如削儒是朱标主张的话,他们断然不敢如此。

    早在南宋灭亡之后,儒学的脊梁也就跟着亡了。

    借他们一万个胆子,也不敢和朝廷叫板。

    但刘虾仁只是小小的诚意伯,自然令这些大儒无所顾忌。

    韩国公府。

    书房里,一群淮西勋贵正在低声抱怨:“我的李大人哟,现在那个刘虾仁神气的不得了,咱们得赶紧下手啊!”

    “您是不知道,现在咱们淮西人,整天就像做贼似的,生怕哪里得罪了刘虾仁,招来报复。”

    “那天早朝,我爹被连带着一起杀了,这笔账要是不算,何当人子?”

    “李国公,您倒是说句话啊!”

    听着众人七嘴八舌的抱怨,李善长只觉得脑袋都快炸了,低声喝道:“你们当老夫不想吗?那日早朝,我门下弟子被杀了两人。”

    “洪武大典也硬生生被抢走。”

    “老夫如今恨不得食其肉,可如今皇上和太子,不知道被他灌了什么迷魂汤,现在对此子是言听计从。”

    “我们能怎么办?”

    这番话李善长是咬着牙说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