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穿越1980:那年我救女知青 > 第259章 我真不是虚

穿越1980:那年我救女知青 第259章 我真不是虚

    “我特么……”许灼想骂人,却没啥力气,他道:“你不清楚前后斗你老相好,沈文君,说服这么多人,不需要脑子?你这以为是我嘴聪明?我和你说,沈文君到底是个女人,顾头顾尾还要顾及场面,我一边要看场面情况,一边想办法给她扣帽子,脑子得转得多快?换做你,累不累?”

    “不管怎么说,一个月的广告,一千八,占了天大便宜。”

    “这不是真正便宜,你看着吧,接下来你老相好那闹。”

    “她闹?她闹我去粮食白酒酒厂找她。”

    “你别找,她一定得闹,闹了咱们才算占便宜,不闹咱们这钱不值。”

    “为啥?”

    “跟你解释不清楚,别问,到时候你就知道了,反正这几天你就多盯着。”

    现代人都知道何为“炒作”。

    当财大气粗的本地巨头粮食白酒要砸钱时,那他们就成一半了。

    早上八点多,三轮摩托噼里啪啦呜呜开,直接去了易城钢铁五厂。

    钢铁厂是国之重器。

    门口看门的大爷,都是战场上退下来的老兵。

    站岗的人身子杆都笔挺。

    车子才刚开到,岗哨这里就来了保卫科的,上前拉车子拦停。

    “你好同志,停这边,请问是来做什么的。”

    “我们手里有个单子,想请贵厂生产。”

    “有预约吗?”

    “没。”

    “有介绍信吗?”

    “有介绍信就行?”

    “理论上是这样。”

    “行。”

    许灼看向袁如辉。

    袁如辉道:“你早和我说,我就提醒你了。”

    “没事,下回再来……”

    就在这时,钢铁厂门内传来动静。

    原来是门卫正在推开铁栅栏移门。

    保卫员见了,立马请两人把车子开到边上去。

    很快,一辆绿色的二幺二越野往外开了出来。

    “老袁,等你发达了买辆这个车给我玩玩呗。”

    听着许灼的话,袁如辉都气笑了:“这车是你想买就能买的?”

    “你好歹也在编制内,又有钱,凭啥不能买?”

    “不是……我喊你阿哥了,这车不是买不买的问题。”

    正说话间,这越野开出门口,正要驶入主路,却忽然停了。

    许灼就看到有人在后座窗口里看了看,很快车门就开了。

    一个三七分油头,文质彬彬的三十多岁中年男下了车,走过来。

    “小许同志——”那人笑着道:“好久不见啊。”

    “呀,老薛同志是你啊。”许灼惊讶了下,下了三轮摩托走过去。

    而此时,门卫,保卫员都愣了。

    “你们怎么在这?”薛培春看了眼袁如辉道:“你们最近不是在弄酒吗?那个酒弄得怎么样了?怎么还往钢铁厂跑?”

    许灼道:“酒的事刚进入下一阶段,袁同志是陪我过来的。我们村搞了个集体养殖场,要进行现代化管理,里面少一些重要器具。我也不清楚这些东西哪里能做,问了问袁同志。袁同志给我推荐了第五钢铁厂。结果出来得急,没有带介绍信,也没认识的人,来了后被拦下才大眼瞪小眼。老薛同志,你是这里面的领导嘛,能不能帮帮忙啊。”

    “帮忙可以,咱俩谁跟谁啊,不过你得给我看看帮的是啥忙。”

    “这个不是问题,你稍等——”

    许灼打开绿色帆布包,只见这里面厚厚的是各种纸。

    他拿出一叠,翻找一阵后,拿出一叠递了过来。

    “你瞧瞧,就这两样东西。”

    “你别光让我看啊,给我解释解释。”

    “这第一个东西,叫彩钢瓦,第二个叫产蛋鸡笼。这两样东西呢,都源自于美仔那边。彩钢瓦目前国内还不普及,我不知道易城有没有。至于这产蛋鸡笼呢,有些地方应该有了,我也不知道易城没有没有。”

    许灼把两样东西都解释了一下。

    但薛培春明显对只是知道这两样功效还不满意。

    他一如既往地举了些例子来反驳。

    许灼没有反驳他,承认了他所有的担忧。

    “老薛,肉蛋奶这些东西,一向是人民的必需品。”

    “但是你也知道,这些东西容易遭遇天气和疾病影响。”

    “比如天气太热,鸡蛋产量下降。”

    “市场鸡蛋价格上涨,很多人吃不起鸡蛋。”

    “再比如疫病来,牲口死一大片,以至于正常肉源减少,肉价暴涨。”

    “可疾病产生和天气脱不了关系,和卫生情况也脱不了关系。”

    “想要稳定地产生肉蛋奶,就得源头环境解决这些。”

    “传统的瓦舍,有着不透气,闷,环境差,容易滋生病菌的各种劣势。”

    “蛋鸡随意散养,不好管理。”

    “全部关在笼子里,又容易遭遇粪便堆积至于疫病的隐患。”

    “现在国内相关技术还很落后。”

    “甚至完全没有‘禽类疫苗’这个概念。”

    “一旦牲口生病,能做的只有掩埋销毁,等待损失降临。”

    “根本无法预防和提前止损。”

    “运用彩钢瓦,产蛋鸡笼,在顺便解决不便利的同时,好管理很多。”

    “可以用更少人工管理做好更多事,自然适合大规模养殖。”

    “这也是当前大环境下,最合理的方式了。”

    薛培春皱着眉,很认真听着,很认真点头。

    然后很刁钻问道:“你有没有想过,现在华夏人口这么多,家家户户多少有豢养习惯。如果你这种方式普及,会对多少人有冲击?”

    许灼用同样方式反说回去。

    “那你有没有想过,现在市场里多少人买鸡蛋需要蛋票?”

    “有时候有票还买不到,是因为什么?”

    “人可以不吃肉,但不能没有鸡蛋。”

    “一颗鸡蛋里具备的各种元素和营养,基本是一个人所需的所有品类。”

    “人长时间不吃鸡蛋,容易免疫力下降。”

    “虽然一斤鸡蛋比一斤肉贵,但是一斤鸡蛋比一斤肉要更有益于人体。”

    “普及推广,或许会在短时间内有一定冲击。”

    “可这冲击绝对没你想得那么严重。”

    “老薛,我一看你就是没养过鸡鸭。”

    “假设我这么搞,家里本来养了蛋鸡的不缺鸡蛋,那是不是可以把更多量供应给需要的人了?”

    “当全国量足够,不需要再用票控制,是不是有利于百姓?”

    “原本家庭养殖户没半点影响。”

    “如果你因为担心科技导致人失业,那大可不必。”

    “被解放的劳动力,会自然涌入其他行业,让其他行业繁荣起来。”

    “如果所有行业这样,有过剩劳动力诞生,这说明我们的教育应该升级了,让身体劳动力逐渐转为技术劳动力,脑力劳动力。”

    “催生出更多,更好,更强的科技,去赶超发达国家。”

    “这就是产业升级,就是底层经济改变,上层也必须变一变。”

    “上层不能因为变不了,就强压着底层。”

    “人家一百多年前就开始工业化,肉蛋奶早就足够,以至于牛高马大。”

    “咱们被他们笑东亚病夫的日子过去也没多久。”

    “老薛同志,你说是不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