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与罗马 第87章 公元112年,救人
热门推荐:
悔婚才知道我是龙医,哭瞎有用?
北凉拥兵五百万,父皇逼我交兵权
快穿:又是放弃任务的一天
谍战精英:我在76号当医生
都市神眼医仙
含冤入狱,反在狱中成真神
开局禁足,读书十年,成圣做祖
高冷校花重生了,疯狂倒追我
取骨换皮?这逆天凰命你配吗
公元112年,东汉的皇帝是刘祜。
他在106年登基,时年十三岁。
到今年,正好18岁,一个青春少年郎。
可这位少年皇帝郎,他在位期间天灾不断,就在刚过去的一年。
春季正月庚辰朔日,发生了日食现象。同月丙戌(初七),有十个郡和封国发生了地震。
同年,东汉遭遇了严重的旱灾和蝗灾。连续的干旱导致农作物欠收,而蝗虫的大量繁殖则进一步加剧了粮食短缺的问题。这种双重打击使得百姓生活陷入困境,甚至出现了“人相食”的惨状。
在自然灾害频发的同时,东汉还面临着来自羌族的威胁。先零羌部落攻打河东郡,并一度到达河内郡,迫使朝廷调动军队进行防御和镇压。
袁华是不知道这段历史的,但在长安游荡时,他看见了长安城外三里有无数破烂的窝棚。
他和崔力一时好奇,踏马前往,却看到了人间的惨象。
向着那片窝棚区策马行进,先是看到官道边堆积着尸体,那些赤条条,冻的发黑的尸体就那么堆在一起。
有人将这些尸体抛进大坑,然后填土掩埋,只是尸体太多,实在来不及掩埋。
然后,他们路过了一个施舍粥水的地方,几十口大锅在熬粥,可崔力看过后,只说了一句话:“那就是汤水。”
再往前,就是无数的破草席窝棚,人们都蜷缩在里面,无人动弹。
大雪,寒风,凛冽如刀,割般刺骨。灾民们蜷缩在窝棚里,用单薄的身体紧紧依偎,相互取暖。
他们的衣衫破旧不堪,难以抵御严寒的侵袭。许多人冻得瑟瑟发抖,牙齿打颤,双手紧握成拳,试图用这种方式来保持一丝温暖。
四周是一片荒芜的景象,没有树木,也没有茅草。偶尔有几只乌鸦飞过,发出凄厉的叫声,更添了几分悲凉。灾民们靠着微薄的救济粮度日,但这些汤水的粮食,根本无法满足他们的基本需求。许多人饿得面黄肌瘦,甚至有人开始啃食树皮、草根,以充饥腹。
夜幕将要降临,寒风更加肆虐。
灾民们在窝棚前,或许柴火不足,只燃起微弱的篝火,火光在寒风中摇曳不定,仿佛随时都会熄灭。他们围坐在火堆旁,眼神空洞地望着火焰。
孩子们在母亲怀里哭泣,声音微弱而无力。他们的脸上满是污垢,眼中闪烁着泪光。这些无辜的生命,在这场灾难中备受折磨,让人心痛不已。
长安城内,灯火辉煌,歌舞升平。而城外,却是这番凄凉的景象。
在记忆里,袁华只以为,汉末的三国才会有这样的景象,可现在这一切就在眼前。
这一个寒冷的冬夜,又有多少灾民会死去?
袁华行到一半,已经无法再看,他调转马头,策马回长安,他的心情无比沉重。
夜里,古尔丽已经购买完了货物,袁华直接找到她,问道:“你还有多少钱?”
古尔丽笑着说:“全买了货物!但是留下了五十金,一路开销。”
第二日,袁华带着商队所有人去到东城之外,那些窝棚让他们不忍直视。
哈尼尔说:“我们能救几人?”
袁华说:“能救几人便是几人!”
崔力上前,掏出了自己所有的金银,大约值六个金币,他说道:“拿去,能救几人便是几人!”
一百二十三人,把自己的金币全部掏出来。这几日他们都买了些东西带回山海城,最后也只凑出两百枚金币。
哈尼尔也叫上他的人,喊道:“先知先生说,能救几人便是几人,你们愿意帮忙吗?”
于是,商队里的人也把自己的钱掏了出来,这一下又凑出一百五十枚金币。
袁华想,一次性买了粮食发给灾民,可哈尼尔却叫住他:“你若是这样,怕也救不活几人。”
袁华不明白,问:“为什么?”
哈尼尔指着远处的窝棚说道:“那里至少有十万人,几日就吃完所有的粮食,接下来的冬日还是一样的。”
袁华再问:“那,我该如何做?”
哈尼尔想了想,说道:“走,去长安城问问粮食的价格。我们要算一算如果带他们去西域能养活几人?”
袁华有点懵,反问:“去西域?”
哈尼尔点点头,说道:“愿意跟我们去西域,那么我们于阗国有粮食和土地。他们只要肯劳动就能活,我们的王一定会救济这些汉人,帮他们渡过最开始的日子。”
古尔丽也说:“不奴族有广阔的土地,带他们回不奴吧!”
崔力也说道:“我家祖上就是流民,只要是流民,那就没了土地,只有屯边了。”
袁华不理解,他说道:“大灾过后不是可以回去继续耕种?”
崔力摇头,他看向远处,说道:“都已经饿成这样了,谁家还有种子和地契?早换了活命的口粮了。我祖上便是如此,后来只能去随军去九原,再后来又随军去了西域。”
袁华猛地转身,朝着长安就走,大声喊道:“走,去买粮!”
询问完粮食价格,一个金币在长安平时能养活四口人一年的吃食,可现在粮食涨价,也就够两人一年的口粮。
于是古塔又要做题目了!
如果,一个金币够两个人吃12月的粮食,那350个金币,够多少人吃四个月?
古塔最后算出来,只够233人吃四个月。
袁华指着多出来的那些战马,说道:“我们一人三马,卖掉一百二十四匹,看看能换多少粮食!我们一人两匹,也不太影响战力。”
这些战马是乞力一匹匹挑出来的,它们不奴族最好的战马!
这些战马,一牵进马市,立刻引来很多商人询价。
最后,被换了两百金。
这一次,一共有价值550枚金币的金银,他们能救366人。
众人再次合计,大家再节约一点口粮,救四百人吧!这是他们能够做到的极限了。
古尔丽这时指着货物,问哈尼尔:“哈尼尔,如果我沿途卖货,能换多少金银?”
哈尼尔皱眉,他觉得这样不划算。突然,他想到了什么,对古尔丽说:“你等一等,我去找找这里的于阗国人。”
一个时辰后,哈尼尔带着一位老者前来,让他看过古尔丽的货物,两人商量了一下。
老人笑着对古尔丽说道:“这货物我按照原价买下来,请你们带到龟兹售卖,如果有利润我们一人一半,可好?”
古尔丽连忙点头答应,于是老人说:“你们等一等,我去取钱来!”
古尔丽好奇的问哈尼尔,“你怎么说的?居然有这样的好人?”
哈尼尔笑了,说道:“实话实说!我就是把你们要救人的事情说了,他就同意了。他是我们这里最老的行商,生意可大了。再说,我们帮他压货,也有利润,为什么不做?”
袁华其实一直不知道,古尔丽到底有多少钱,他悄悄的问:“那个,古尔丽,这些货值多少金币?”
古尔丽歪着脑袋,想了想,说道:“2000枚金币!”
一群人全都呆住了,握草啊!这真是富婆一枚。
最后,将所有的钱凑到一起,他们一共拿出了相当于,2550枚金币的金银。
古尔丽这时却犹豫了,她问袁华:“这里面有1600枚金币是公家钱,原本是900枚,路上赚了700枚,这些是公家钱怎么办?”
袁华和崔力商量了一下,说道:“我们去和刘玉说,先救人!”
这天下午,袁华等人找到管理流民的官员,表明他们来自于阗国,如果有人愿意跟他们的商队返回于阗国,他们可以救下大约1700名灾民。
官员也为这些灾民的口粮发愁,而且人聚集的多了,还容易滋生事端。
他举手作揖道:“这件事,我需要禀报上官,请等我一下。”
半个时辰后,他骑马赶来,喊道:“上官已经同意,你们可以挑选灾民离开,我会发放通关文牒。”
于是,官员带着这群人,站在流民的区里大声喊:“可有愿意去西域的人?沿路提供口粮,到了西域每户可分二十亩土地,可有人愿往?”
开始是三三两两,然后是一户户,最后很快1700人的数量就到了。
袁华此时才发现这些人,很多都衣不遮体,根本无法在雪天,走完这遥远的路途。
那大汉的官员见他踌躇,就问他何事?
在交谈后,官员领着他们来到一个地方,指着地上的麻袋说道:“每日的米粮,都用麻袋运来,这里有一千多个麻袋,你们付点钱就可以拿去。”
袁华大喜,至少能做些衣服挡挡风寒。
崔力又说,“我们马多,购买几套轮轴,我可带着男人们沿途做些马车。让女人和小孩待在车上,这样可以少做一些衣服。”
袁华哈哈大笑,拍着崔叔的肩膀说:“老崔,有你的!”
于是,一个带着货物,一群身穿麻布袋的人们,爬冰卧雪,踏上了去西域的旅程。
他在106年登基,时年十三岁。
到今年,正好18岁,一个青春少年郎。
可这位少年皇帝郎,他在位期间天灾不断,就在刚过去的一年。
春季正月庚辰朔日,发生了日食现象。同月丙戌(初七),有十个郡和封国发生了地震。
同年,东汉遭遇了严重的旱灾和蝗灾。连续的干旱导致农作物欠收,而蝗虫的大量繁殖则进一步加剧了粮食短缺的问题。这种双重打击使得百姓生活陷入困境,甚至出现了“人相食”的惨状。
在自然灾害频发的同时,东汉还面临着来自羌族的威胁。先零羌部落攻打河东郡,并一度到达河内郡,迫使朝廷调动军队进行防御和镇压。
袁华是不知道这段历史的,但在长安游荡时,他看见了长安城外三里有无数破烂的窝棚。
他和崔力一时好奇,踏马前往,却看到了人间的惨象。
向着那片窝棚区策马行进,先是看到官道边堆积着尸体,那些赤条条,冻的发黑的尸体就那么堆在一起。
有人将这些尸体抛进大坑,然后填土掩埋,只是尸体太多,实在来不及掩埋。
然后,他们路过了一个施舍粥水的地方,几十口大锅在熬粥,可崔力看过后,只说了一句话:“那就是汤水。”
再往前,就是无数的破草席窝棚,人们都蜷缩在里面,无人动弹。
大雪,寒风,凛冽如刀,割般刺骨。灾民们蜷缩在窝棚里,用单薄的身体紧紧依偎,相互取暖。
他们的衣衫破旧不堪,难以抵御严寒的侵袭。许多人冻得瑟瑟发抖,牙齿打颤,双手紧握成拳,试图用这种方式来保持一丝温暖。
四周是一片荒芜的景象,没有树木,也没有茅草。偶尔有几只乌鸦飞过,发出凄厉的叫声,更添了几分悲凉。灾民们靠着微薄的救济粮度日,但这些汤水的粮食,根本无法满足他们的基本需求。许多人饿得面黄肌瘦,甚至有人开始啃食树皮、草根,以充饥腹。
夜幕将要降临,寒风更加肆虐。
灾民们在窝棚前,或许柴火不足,只燃起微弱的篝火,火光在寒风中摇曳不定,仿佛随时都会熄灭。他们围坐在火堆旁,眼神空洞地望着火焰。
孩子们在母亲怀里哭泣,声音微弱而无力。他们的脸上满是污垢,眼中闪烁着泪光。这些无辜的生命,在这场灾难中备受折磨,让人心痛不已。
长安城内,灯火辉煌,歌舞升平。而城外,却是这番凄凉的景象。
在记忆里,袁华只以为,汉末的三国才会有这样的景象,可现在这一切就在眼前。
这一个寒冷的冬夜,又有多少灾民会死去?
袁华行到一半,已经无法再看,他调转马头,策马回长安,他的心情无比沉重。
夜里,古尔丽已经购买完了货物,袁华直接找到她,问道:“你还有多少钱?”
古尔丽笑着说:“全买了货物!但是留下了五十金,一路开销。”
第二日,袁华带着商队所有人去到东城之外,那些窝棚让他们不忍直视。
哈尼尔说:“我们能救几人?”
袁华说:“能救几人便是几人!”
崔力上前,掏出了自己所有的金银,大约值六个金币,他说道:“拿去,能救几人便是几人!”
一百二十三人,把自己的金币全部掏出来。这几日他们都买了些东西带回山海城,最后也只凑出两百枚金币。
哈尼尔也叫上他的人,喊道:“先知先生说,能救几人便是几人,你们愿意帮忙吗?”
于是,商队里的人也把自己的钱掏了出来,这一下又凑出一百五十枚金币。
袁华想,一次性买了粮食发给灾民,可哈尼尔却叫住他:“你若是这样,怕也救不活几人。”
袁华不明白,问:“为什么?”
哈尼尔指着远处的窝棚说道:“那里至少有十万人,几日就吃完所有的粮食,接下来的冬日还是一样的。”
袁华再问:“那,我该如何做?”
哈尼尔想了想,说道:“走,去长安城问问粮食的价格。我们要算一算如果带他们去西域能养活几人?”
袁华有点懵,反问:“去西域?”
哈尼尔点点头,说道:“愿意跟我们去西域,那么我们于阗国有粮食和土地。他们只要肯劳动就能活,我们的王一定会救济这些汉人,帮他们渡过最开始的日子。”
古尔丽也说:“不奴族有广阔的土地,带他们回不奴吧!”
崔力也说道:“我家祖上就是流民,只要是流民,那就没了土地,只有屯边了。”
袁华不理解,他说道:“大灾过后不是可以回去继续耕种?”
崔力摇头,他看向远处,说道:“都已经饿成这样了,谁家还有种子和地契?早换了活命的口粮了。我祖上便是如此,后来只能去随军去九原,再后来又随军去了西域。”
袁华猛地转身,朝着长安就走,大声喊道:“走,去买粮!”
询问完粮食价格,一个金币在长安平时能养活四口人一年的吃食,可现在粮食涨价,也就够两人一年的口粮。
于是古塔又要做题目了!
如果,一个金币够两个人吃12月的粮食,那350个金币,够多少人吃四个月?
古塔最后算出来,只够233人吃四个月。
袁华指着多出来的那些战马,说道:“我们一人三马,卖掉一百二十四匹,看看能换多少粮食!我们一人两匹,也不太影响战力。”
这些战马是乞力一匹匹挑出来的,它们不奴族最好的战马!
这些战马,一牵进马市,立刻引来很多商人询价。
最后,被换了两百金。
这一次,一共有价值550枚金币的金银,他们能救366人。
众人再次合计,大家再节约一点口粮,救四百人吧!这是他们能够做到的极限了。
古尔丽这时指着货物,问哈尼尔:“哈尼尔,如果我沿途卖货,能换多少金银?”
哈尼尔皱眉,他觉得这样不划算。突然,他想到了什么,对古尔丽说:“你等一等,我去找找这里的于阗国人。”
一个时辰后,哈尼尔带着一位老者前来,让他看过古尔丽的货物,两人商量了一下。
老人笑着对古尔丽说道:“这货物我按照原价买下来,请你们带到龟兹售卖,如果有利润我们一人一半,可好?”
古尔丽连忙点头答应,于是老人说:“你们等一等,我去取钱来!”
古尔丽好奇的问哈尼尔,“你怎么说的?居然有这样的好人?”
哈尼尔笑了,说道:“实话实说!我就是把你们要救人的事情说了,他就同意了。他是我们这里最老的行商,生意可大了。再说,我们帮他压货,也有利润,为什么不做?”
袁华其实一直不知道,古尔丽到底有多少钱,他悄悄的问:“那个,古尔丽,这些货值多少金币?”
古尔丽歪着脑袋,想了想,说道:“2000枚金币!”
一群人全都呆住了,握草啊!这真是富婆一枚。
最后,将所有的钱凑到一起,他们一共拿出了相当于,2550枚金币的金银。
古尔丽这时却犹豫了,她问袁华:“这里面有1600枚金币是公家钱,原本是900枚,路上赚了700枚,这些是公家钱怎么办?”
袁华和崔力商量了一下,说道:“我们去和刘玉说,先救人!”
这天下午,袁华等人找到管理流民的官员,表明他们来自于阗国,如果有人愿意跟他们的商队返回于阗国,他们可以救下大约1700名灾民。
官员也为这些灾民的口粮发愁,而且人聚集的多了,还容易滋生事端。
他举手作揖道:“这件事,我需要禀报上官,请等我一下。”
半个时辰后,他骑马赶来,喊道:“上官已经同意,你们可以挑选灾民离开,我会发放通关文牒。”
于是,官员带着这群人,站在流民的区里大声喊:“可有愿意去西域的人?沿路提供口粮,到了西域每户可分二十亩土地,可有人愿往?”
开始是三三两两,然后是一户户,最后很快1700人的数量就到了。
袁华此时才发现这些人,很多都衣不遮体,根本无法在雪天,走完这遥远的路途。
那大汉的官员见他踌躇,就问他何事?
在交谈后,官员领着他们来到一个地方,指着地上的麻袋说道:“每日的米粮,都用麻袋运来,这里有一千多个麻袋,你们付点钱就可以拿去。”
袁华大喜,至少能做些衣服挡挡风寒。
崔力又说,“我们马多,购买几套轮轴,我可带着男人们沿途做些马车。让女人和小孩待在车上,这样可以少做一些衣服。”
袁华哈哈大笑,拍着崔叔的肩膀说:“老崔,有你的!”
于是,一个带着货物,一群身穿麻布袋的人们,爬冰卧雪,踏上了去西域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