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你了解中华优秀文化吗? > 第2章 二十四节气

你了解中华优秀文化吗? 第2章 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期,古人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四个节气,之后经过不断地改进与完善。

    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它是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其发展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农民们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以此来指导农事活动。例如,“惊蛰”就意味着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这时人们就知道该开始春耕了。

    形式

    - 二十四节气是按照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将一年分为二十四个等份,每个节气约间隔半个月。它通过简洁的名称来表示,如立春、雨水、惊蛰等。

    特点

    - 季节性明显:反映四季变化。比如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精准地划分出春夏秋冬的起始点,让人直观地感受到季节交替。

    - 与气候紧密相连:像雨水、谷雨体现降水情况;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反映气温的冷热程度;白露、寒露、霜降描述了空气中水汽的凝结和降霜过程。

    - 体现物候现象:惊蛰揭示昆虫等生物因天气回暖结束蛰伏;小满、芒种体现农作物的生长状态,小满表示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芒种则代表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寓意

    - 指导农事:是古代农业社会的“农事指南”。农民依照节气安排播种、灌溉、收割等农事活动,例如清明前后,种瓜点豆,让农事与自然规律相契合,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 体现自然规律与和谐共生观念:它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人们遵循节气变化,感受自然节奏,如在冬至后,白天渐长,黑夜渐短,这种变化让人领悟到自然的循环规律,提醒人们尊重和顺应自然。

    - 文化传承意义深远:承载丰富的文化内涵。诸多传统节日与节气有关,如清明祭祖、冬至团聚等习俗,成为维系家庭和社会情感的纽带,延续民族文化记忆。

    1. 立春

    - 时间:每年公历2月3 - 5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意味着新的一个轮回已开启。

    - 物候现象: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陟负冰。大地开始解冻,蛰伏的虫类慢慢苏醒,河里的冰开始融化,鱼在水中游动但水面还有未融之冰。

    - 寓意:标志着春季的开始,人们盼望着万物复苏,大地焕发生机。

    2. 雨水

    - 时间:公历2月18 - 20日。

    - 物候现象:獭祭鱼,鸿雁来,草木萌动。水獭开始捕鱼,大雁从南方飞回北方,草木随地中阳气的上腾而开始抽出嫩芽。

    - 寓意:降水增多,春雨润泽大地,对农作物生长等自然生态的复苏十分关键。

    3. 惊蛰

    - 时间:公历3月5 - 7日。

    - 物候现象:桃始华,仓庚鸣,鹰化为鸠。桃花盛开,黄鹂啼叫,鹰躲起来而鸠鸟现身。

    - 寓意:春雷乍动,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各种动物开始活跃,也象征着春耕的开始。

    4. 春分

    - 时间:公历3月20 - 22日。

    - 物候现象:玄鸟至,雷乃发声,始电。燕子飞来,开始打雷闪电。

    - 寓意:昼夜平分,此后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这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也是各种花草树木蓬勃生长的时候。

    5. 清明

    - 时间:公历4月4 - 6日。

    - 物候现象:桐始华,田鼠化为鹌,虹始见。桐树开花,田鼠不见了而鹌鹑变多,雨后天空能看见彩虹。

    - 寓意:天气清澈明朗,草木繁茂。清明节也是传统节日,人们会扫墓祭祖,缅怀先人。

    6. 谷雨

    - 时间:公历4月19 - 21日。

    - 物候现象:萍始生,鸣鸠拂其羽,戴胜降于桑。浮萍开始生长,布谷鸟振翅鸣叫,戴胜鸟落在桑树上。

    - 寓意:雨水滋润大地,谷类作物茁壮成长,是播种移苗、埯瓜点豆的最佳时节。

    7. 立夏

    - 时间:公历5月5 - 7日。

    - 物候现象:蝼蝈鸣,蚯蚓出,王瓜生。蝼蝈鸣叫,蚯蚓钻出地面,王瓜的蔓藤开始快速生长。

    - 寓意:标志着夏天的开始,此后气温升高,农作物生长进入旺季。

    8. 小满

    - 时间:公历5月20 - 22日。

    - 物候现象:苦菜秀,靡草死,小暑至。苦菜繁茂,喜阴的草类枯萎,麦子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

    - 寓意:作物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象征着一种将满未满的状态。

    9. 芒种

    - 时间:公历6月5 - 7日。

    - 物候现象:螳螂生,鵙始鸣,反舌无声。螳螂出现,伯劳鸟开始鸣叫,反舌鸟停止鸣叫。

    - 寓意: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是收获和播种同时进行的时节,南方忙着插秧,北方忙着收麦。

    10. 夏至

    - 时间:公历6月21 - 22日。

    - 物候现象:鹿角解,蜩始鸣,半夏生。鹿角脱落,蝉开始鸣叫,半夏这种植物开始生长。

    - 寓意:北半球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此后气温持续升高,进入炎热的盛夏。

    11. 小暑

    - 时间:公历7月6 - 8日。

    - 物候现象:温风至,蟋蟀居壁,鹰始挚。热风袭来,蟋蟀离开田野躲到墙壁下,老鹰因地面气温高而在清凉的高空中盘旋。

    - 寓意: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的时候,提醒人们要注意防暑。

    12. 大暑

    - 时间:公历7月22 - 24日。

    - 物候现象:腐草为萤,土润溽暑,大雨时行。萤火虫在腐草丛中产生,土地潮湿闷热,时常有大雨。

    - 寓意:一年中最热的时期,高温多雨,农作物生长迅速,但也容易发生洪涝等灾害。

    13. 立秋

    - 时间:公历8月7 - 9日。

    - 物候现象:凉风至,白露生,寒蝉鸣。凉爽的风开始吹来,早晨会出现白露,寒蝉开始鸣叫。

    - 寓意:标志着秋天的开始,暑去凉来,收获季节即将到来。

    14. 处暑

    - 时间:公历8月22 - 24日。

    - 物候现象:鹰乃祭鸟,天地始肃,禾乃登。老鹰捕杀鸟类陈列,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农作物成熟。

    - 寓意:炎热的暑天即将结束,气温逐渐下降,提醒人们注意天气变化。

    15. 白露

    - 时间:公历9月7 - 9日。

    - 物候现象:鸿雁来,玄鸟归,群鸟养羞。大雁南飞,燕子南归,鸟儿开始储存食物准备过冬。

    - 寓意:天气转凉,清晨的露水凝结成白色,是秋季由热转凉的转折点。

    16. 秋分

    - 时间:公历9月22 - 24日。

    - 物候现象:雷始收声,蛰虫坯户,水始涸。雷声不再响起,蛰伏的小虫开始藏入穴中,河水开始干涸。

    - 寓意:昼夜平分,之后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也是收获的好时节。

    17. 寒露

    - 时间:公历10月8 - 9日。

    - 物候现象:鸿雁来宾,雀入大水为蛤,菊有黄华。大雁排成一字或人字队形南飞,雀鸟不见而海边出现蛤蜊,菊花盛开。

    - 寓意:气温更低,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意味着气候从凉爽过渡到寒冷。

    18. 霜降

    - 时间:公历10月23 - 24日。

    - 物候现象:豺乃祭兽,草木黄落,蛰虫咸俯。豺狼把捕获的猎物陈列,草木枯黄掉落,蛰伏的虫子都藏在洞中不动。

    - 寓意: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至,天气寒冷,农作物收获完毕。

    19. 立冬

    - 时间:公历11月7 - 8日。

    - 物候现象:水始冰,地始冻,雉入大水为蜃。水面开始结冰,土地开始冻结,野鸡消失而海边出现大蛤。

    - 寓意:标志着冬季的开始,万物收藏,人们开始准备过冬。

    20. 小雪

    - 时间:公历11月22 - 23日。

    - 物候现象:虹藏不见,天气上升,地气下降,闭塞而成冬。彩虹不再出现,天空阳气上升,地下阴气下降,天地不通,万物进入冬眠状态。

    - 寓意:开始下雪,降雪量较小,提醒人们注意防寒保暖,农事活动基本结束。

    21. 大雪

    - 时间:公历12月6 - 8日。

    - 物候现象:鹖旦不鸣,虎始交,荔挺出。寒号鸟不再鸣叫,老虎开始交配,荔挺草生长。

    - 寓意:降雪量增大,天气更冷,大地被积雪覆盖,预示着寒冬来临。

    22. 冬至

    - 时间:公历12月21 - 23日。

    - 物候现象:蚯蚓结,麋角解,水泉动。蚯蚓蜷缩,麋鹿角脱落,泉水开始流动。

    - 寓意:北半球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之后白昼渐长,黑夜渐短,是数九寒天的开始,人们会有冬至吃饺子等习俗。

    23. 小寒

    - 时间:公历1月5 - 7日。

    - 物候现象:雁北归,鹊始巢,雉雊。大雁开始向北飞回,喜鹊开始筑巢,野鸡鸣叫求偶。

    - 寓意:天气寒冷,但还没有冷到极点,为冬季的倒数第二个节气。

    24. 大寒

    - 时间:公历1月20 - 21日。

    - 物候现象:鸡乳,征鸟厉疾,水泽腹坚。母鸡开始孵小鸡,鹰隼等猛禽捕食更凶猛,水面结冰很厚。

    - 寓意: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期,熬过这个时期,春天就不远了。

    1. 对农业的影响

    - 农事安排的指南针:二十四节气能精准地指导农民进行农事活动。例如,“谷雨”前后是播种移苗、埯瓜点豆的最佳时机;“芒种”时,北方忙着收割小麦,南方则要抓紧插秧。这种依节气开展农事的方式,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 保障农作物生长周期:节气反映了气候和物候变化,农民可以根据节气调整灌溉、施肥等田间管理措施。比如在“小暑”“大暑”节气,天气炎热,需要注意农作物的防暑和灌溉,预防干旱;而在“寒露”“霜降”后,天气转冷,要做好农作物的防寒工作。

    2. 对文化的影响

    - 传统节日的基石:许多传统节日与节气紧密相连。清明节就是在节气“清明”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重要节日,人们在这一天扫墓祭祖、踏青郊游。还有冬至,它不仅是节气,也是阖家团聚吃饺子或汤圆的节日,这些习俗承载了浓厚的家庭观念和文化传承。

    - 文学艺术的灵感源泉:二十四节气为诗词、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众多古代诗词描绘了节气中的景色和情感,像“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就生动地展现了清明节气的氛围。在绘画领域,画家们也常以节气变化中的自然风光为主题进行创作。

    3. 对生活的影响

    - 养生理念的依据:人们根据节气变化调整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来达到养生目的。比如,在“立春”时节,人们会吃春饼等食物,寓意迎接新春;“大暑”时,有喝伏茶等习俗来解暑。在起居方面,“秋分”后,天气转凉,人们会开始增添衣物,早睡早起。

    - 生活节奏的调节者:节气的变化让人们感受到自然的节奏,调整生活的步伐。它提醒人们顺应自然规律,在不同的季节享受不同的活动。例如,在“惊蛰”后,大地复苏,人们会更愿意出门感受春天的气息;“立冬”后,人们会为过冬做准备,如储备冬衣、食物等。

    4. 对气象学的影响

    - 气候预测的参考:节气体现了长期以来对气候变化规律的总结。尽管现代气象学已经高度发达,但节气仍然可以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帮助人们对大致的气候情况进行预测和理解。比如,如果“雨水”节气前后雨水不足,可能预示着当年春旱的情况。

    - 古代气象学的基石:在古代,二十四节气是气象观测和研究的重要成果,为古代气象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古人通过对节气的观察和记录,逐渐积累了对风、雨、温度等气象要素变化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