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位让贤 第一百五十六章 科学问世,大明翻开崭新的一页!
热门推荐:
浓颜军嫂要离婚,军官老公心慌了
咸鱼木得感情
逃荒路上不缺粮,灵泉空间种田忙
开局85顿顿有肉,前妻一家馋哭
凡人修仙:开局获得一座仙府
文豪觉醒之路:有田笔记创作日志
黄粱一梦的何雨柱
穿书之早夭龙套有庙住了
穿越千年唯爱君
科学?
下方的众多国子监监生,包括祭酒,教习等人,皆是一脸茫然。
科学是什么?
他们的第一反应,便是与“理学”一样的另一学派。
程朱理学在这个时代影响极广。
如果太孙殿下要“代圣立言”,在理学之外,再开“科学”,这就是石破天惊的大事了。
整个大明儒林,都将因此而改变。
想到这里,台下许多人顿时心跳加速,连呼吸也变得粗重起来。
“代圣立言”是每一个儒家学子的毕生追究。
可能做到这一点的,无一不是名动一时的大儒。
某种意义上,它虽然与皇权有些关系,但关系又不是很大。
比如说,如今大明文人最推崇的朱熹。
在世的时候,虽然也算得上是朝廷高官,可也还称不上“权臣”。
后期更是受到打击,被罢官免职。
但这丝毫也不影响他在儒林中的崇高声望。
反而被数不清的文人推为“至圣先贤”。
朱熹所提倡的“理学”,也成为了明初的第一显学。
太孙殿下虽然有才名,身份地位更是尊贵无比,权倾天下,可是他毕竟只是一个少年,并非当世大儒。
他要自立门派,儒林中能有多少人响应支持呢?
当然,来趋炎附势的人,肯定不少。
可抵制者呢?
文人以清高孤傲自居的,数不胜数。
若是单纯以帝王之尊,就能彻底压制整个儒林,那历代皇帝也不用推什么“孔圣人”来维护统治,直接将自己封为圣人,岂不是更好?
任谁想想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事。
经过漫长时间的发展,儒家思想及其影响已深入社会里面的每一个角落,根本不是一代帝王能取代的。
真要这样做,也只会让帝王沦为笑柄。
或者像“焚书坑儒”的秦始皇一样,纵是横扫六国的千古一帝,也要受到后世最严厉的批判。
朱允熥看他们的表情变化,也猜到了他们的心中所想。
“科学”这个词,对后世的人来说是常识。
但对这个时代的人来说,还很新奇,难以理解。
他们当然会将“科学”与“理学”,“心学”或者其他儒家八派之类的联想到一起。
不过,他们这样想也好,正好可以减少自己推广“科学”的难度。
在国子监提出“科学”的理念,是朱允熥反复思考了许久才做的决定。
仅靠自己一人脑海中记得的那点零零散散的知识,要推动大明迈入工业时代,迈入科技文明时代,太困难了。
发展也会非常之慢。
最重要的一点是,他虽然接受过系统化的现代教育,但此时能记起来的知识,却不成系统。
很多关键知识点,都遗忘了。
比如说,作为念过理工科大学的人,朱允熥清楚记得微积分的公式和原理。
可当他想将微积分写出来,将其传授给这个时代的人时,却发现了另一个致命的问题。
要学习掌握微积分,必须要先学习小学、初中、高中的初等数学。
也就是说,朱允熥需要先编写出小学,初中,高中的数学教材。
这一下便将他给难住了。
如果是在后世,可以在网上搜资料,可以查阅参考别人写的东西,让他去编写小初高基础教材,他有自信能完成这项工作。
毕竟,天下文章一大抄。
编教材嘛,其实也一样。
这里查点资料,那里抄一点,一本教材就编出来了。
可这里是大明,他不仅查阅不到任何有价值的资料,甚至身旁连一个能与之讨论,帮助他发现缺陷和漏洞的人都没有。
仅凭借零散的记忆,将曾经学过,现在已经归还给老师的知识,全部整理一遍,再编写成知识系统齐备完整的教材,是一个近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反复思考之后,朱允熥觉得,与其自己一个人冥思苦想,不如将“科学”的思想带入大明。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让天下学子得到一次思想上的洗礼,从而使其中一部分人跟着踏入科学的世界。
欧洲能诞生牛顿这样的人物,大明也一定可以!
所需要做的,只是解放学子们的思想,帮他们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在此之前,朱允熥已经做了许多铺垫,时机已接近成熟,今日便是点燃这把火的关键时刻。
“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为了让监生们能更好的听懂,他直接引进了儒家格物致知的观念。
事实上,这也是历史上清末洋务运动时对“科学”通行的说法。
格物即穷究事物的道理,从这一点说,与科学确实是相通的。
问题是,千百年来,儒家学者都将格物往人文哲学上引,而不是从往自然科学上面发展。
即用自然现象为自己的观点背书,而不是去分析自然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
一听到“格物”两个字,台下众人果然一个个尽皆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
毕竟,程朱理学同样强调格物致知,他们自然熟悉无比。
只是不知道,太孙殿下的“科学”,与程朱理学,又有何不同?
朱允熥淡淡一笑,向外面挥了挥手,立即有侍卫带进来一台滚筒式油印机。
他笑问道:“大家应该见过此物吧?”
“见过!”监生们纷纷回答。
时至今日,滚筒式油印机的生产数量已极多。
国子监身为大明的最高学府,也早就配备了滚筒式油印机。
用于给学生印刷一些教习的讲义,或其他学习资料。
国子监的教习们,都对此物赞不绝口,认为这是“神器”。
因为用滚筒式油印机印刷书籍,讲义,实在是太方便快捷了。
这是以前不敢想象的事。
由此亦可看出,发明滚筒式油印机的太孙殿下,是何等天才横溢了。
此际朱允熥一说起来,众人亦皆是纷纷露出崇拜之色。
“太孙殿下发明此物,功莫大焉,纵千秋万载之后,史书上仍会重重记上一笔。”有监生奉承道。
朱允熥以手示意大家安静下来,缓缓道:“本宫能发明出滚筒式油印机,正是格物致知的结果,亦是科学的精妙所在。”
轰!
这句话便如一道惊雷,在众人脑海内猛然炸响。
一时间,所有人都惊得目瞪口呆,满脸写满了难以置信之色。
格物致知他们都知道。
但是,通过格物致知,发明出滚筒式油印机,这……这……这未免也太不可思议了吧?
朱允熥却并不急着解释,又接着道:“水泥,想必你们也都见过了。”
前不久,国子监里面的一处广场,用水泥修建了一块地,供监生们课余活动。
此事在国子监内激起了极大的反响,监生们对此都惊奇不已。
不少人还写了文章,探讨水泥。
这当然也是朱允熥的有意安排。
让学子们接触新鲜事物,以此来刺激他们。
“水泥亦是本宫格物致知,再运用科学之方法,与工匠们一起研究出来的。”
“你们不用觉得奇怪。”
“本宫今日所讲的科学,正是一门穷究事物至理与本质的学问。”
“谁若是掌握了这一门学问,谁就能运用它,发明各种新的东西,或改进已有的器件。”
“比如说,跑得更快的马车,或是不需要马拉人推的木牛流马。”
“比如说,耕田更得更快的器具。”
“再比如说,能让粮食亩产量增加两倍的法子。”
“这些都能通过学习科学,穷究事物至理来实现。”
“这正是科学的精髓所在。”
朱允熥侃侃而谈,当然也结合了一些必要的“改进”,以便“科学”两个字更易于为世人所接受。
“科学,实际上自古即有。”
“燧人氏钻木取火,神农尝百草,种五谷,仓颉造字,嫘祖养蚕织帛,有巢氏构木为巢。”
“他们所运用的,都是科学。”
“及至后来,古贤尽去,科学则慢慢失传。”
“再往后世懂科学的,仅有鲁班、墨子等寥寥数人。”
“故而,在他们的手中,有了许多传之万世的发明。”
“圣人之学包罗万象,‘格物致知’乃是其中至关重要的学问,亦为科学。”
“然后世学者,流于表明,不深究其理,清谈而误学,反使科学失传,可谓是数千载以来,最大的憾事。”
朱允熥目光从众人身上缓缓扫过。
无论是国子监的官吏,教习,还是监生,此际都已是震撼万分。
学会了科学,就能发明出能够流传万世的东西?
世间竟有如此神奇的学问?
他们的第一反应是不相信。
在他们看来,那些发明都是上天所赐,假手于人,传之于世间。
但太孙殿下却告诉他们,那是科学。
而太孙自己,正是因为学了科学,才能发明出滚筒式打印机,水泥等神物。
难道这是真的吗?
一时间,所有的人都陷入了极度震惊之中。
虽然读书人看不起工匠,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但并没有人会看不起鲁班这样的祖师爷。
对于一个行业的开创者,读书人还是会给出极大的尊敬。
同样。
若是能发明一件改变千千万万百姓生活的工具,也没有一个读书人会拒绝这样的机会。
因为这是会载入史册的。
青史留名,光宗耀祖!
这是多少读书人的梦想!
哪怕不是因为“代圣立言”而青史留名,但管他呢,总比默默无闻好千倍万倍。
相比读书做官,对他们的吸引力也更大!
“学以致用!”
“大明需要用之于百姓,用之于天下苍生的学问。”
朱允熥振声道:“本宫今日重开科学一门,便是为此。”
“本宫能发明滚筒式油印机、水泥,本宫相信你们当中的许多人,一旦掌握了科学,还能发明出更多更好的东西。”
“诸如,能使粮食产量增产数倍的耕种之法。”
“能治好更多疾病的医学方法。”
“能让大明军队战力提高十倍,百倍,从而横扫四周蛮夷,令天下永远太平的武器。”
“凡此种种,学了科学,便皆有可能。”
“有了科学,我大明当人人皆有青砖瓦房居住,而非茅草破屋。”
“有了科学,我大明纵是最穷之人,亦从此衣食无忧。”
“有了科学,我大明将迈入一个自古以来,从未有过的繁华盛世。”
……
一番话说得在场的监生们一个个心潮澎湃。
一双双炙热的眼神望向他。
朱允熥敏锐的发现了他们的神情变化,知道自己说的话,已经起作用了。
科学两个字,在监生们的心中,已经播下了种子。
日后必将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今日,我便传你们何谓科学之法,如何认识科学!”
“科学首先是自然科学,它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的经验证据为基础,对自然现象进行描述、理解和预测的学问。”
“观察和实验是科学的基础,要学科学,首要学会观察和实验。”
“科学数千年来停滞不前,就是因为世间学者,大多不认真观察,亦不去做实验证实,流行表明,空谈而不穷究理。”
……
朱允熥慢慢讲述,什么是科学,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去发现自然规律,总结规律。
下方的监生们,一个个皆听得如痴如醉。
科学是显而易见的道理。
很多实际上就是过去经验的总结,从而发现其中的规律。
掌握了规律之后,便能加以运用。
这些道理,低贱的工匠们都懂,可读书人总是视而不见。
可工匠们不会将自己的观察,自己总结出来的规律著书立传,传之于世。
他们反而将自己掌握的“科学技术”视为“秘传”,不轻易授于人。
很多也就慢慢失传了。
然后下一代人,再重新总结经验,发现规律……而不是站在上一代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
一代又一代,周而复始。
科学技术的发展,就这样停滞了!
一代一代的人,全在做无用功。
朱允熥很清楚这其中的原因。
故而,他才选择在国子监讲科学,而不是去大明制造局向工匠们讲科学。
工匠们其实天生就是懂科学的。
某种意义上说,他们反而是这个时代最好也最应该被传授科学的群体。
问题是,工匠们会敝帚自珍,将自己掌握的技术藏起来,不传给别人,或者仅传给儿子。
因为他们觉得这是吃饭的本事。
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父。
艺不轻传!
他们有这种想法,其实也没错。
因为在生产力没有发展起来的古代社会,是一个高度内卷的社会。
技术一旦扩散,就会迅速内卷,变得不值钱。
让原本掌握技术的工匠,再难以凭借技术,维持生计。
为了保住自己的饭碗,他们当然不能将自己掌握的技术,轻易传授出去,而是为严格保密。
朱允熥已经采取了改进措施,比如让工匠们集体讨论该如何造枪。
打破原来的隔阂,相互交流以促进发展。
但这还不够。
要扭转工匠们的思想,远非一朝一日之功。
但读书人不一样。
读书人并不靠那些技术吃饭。
读书人想要的是千秋万代的名声。
他们如果掌握了技术,就会著书立传,将技术告之所有的世人,以便让自己青史留名。
这才能让后人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推动技术的不断进步!
历史上能让后世之人记住的发明家,科学家,他们实际上未必掌握了当时最好的技术。
只是他们自己,或者别的读书人,将他的技术记载下来,流传到后世了。
于是,他就成了影响深远的科学家!
这才是至关重要的原因。
要不然,技术失传了,在历史上就不会有任何浪花,后人也不会知道这项技术,更不会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发现这项技术的人,也不会成为史书上有名的科学家,而是会永远默默无闻。
这样的事,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多得数不清。
这也是导致中国古代数千年,科学发展始终停滞不前的根源。
技术没有交流,没有传承,只有不断的重复。
不断的被重新发明。
自然就不可能发展提高了!
苏轼去一趟石钟山,就能发现其“钟响”的原因所在。
当地的其他人,生活在附近,真的就从来没有一个人发现吗?
当然不是!
只是发现的人没文化,不会将自己的发现写出来,传给世人!
可苏轼去了,写了一篇“石钟山记”,石钟山的神秘面纱,便被从此揭开了。
这是读书人才具备的本事,这就是文字的力量!
而自今日始,随着朱允熥在国子监讲学,立科学一门。
天下读书人从此深度介入科学技术发展当中。
他们将自己观察到现象,实验的结果,掌握的规律,用文字记载下来,著书立传。
他们会相互交流,相互探讨,以取长补短。
他们是唯恐别人不知道这项技术,而不是害怕别人知道。
交流和传承,才是科学发展最重要的基石。
一个人能掌握的技术,能总结的经验,能观察到的规律,总是有限的。
唯有集合众人之力,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才能让科学技术一步又一步的提高,超越前人,达到新的层次。
这,正是科学发展的关键所在!
有了大量读书人的加入,有了他们孜孜不倦的交流和传播技术,科学的发展,便将从长期的停滞不前,正式进入一个大爆炸的时代。
……
洪武二十五年腊月,太孙朱允熥于国子监讲学,开创科学一派。
大明从此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
下方的众多国子监监生,包括祭酒,教习等人,皆是一脸茫然。
科学是什么?
他们的第一反应,便是与“理学”一样的另一学派。
程朱理学在这个时代影响极广。
如果太孙殿下要“代圣立言”,在理学之外,再开“科学”,这就是石破天惊的大事了。
整个大明儒林,都将因此而改变。
想到这里,台下许多人顿时心跳加速,连呼吸也变得粗重起来。
“代圣立言”是每一个儒家学子的毕生追究。
可能做到这一点的,无一不是名动一时的大儒。
某种意义上,它虽然与皇权有些关系,但关系又不是很大。
比如说,如今大明文人最推崇的朱熹。
在世的时候,虽然也算得上是朝廷高官,可也还称不上“权臣”。
后期更是受到打击,被罢官免职。
但这丝毫也不影响他在儒林中的崇高声望。
反而被数不清的文人推为“至圣先贤”。
朱熹所提倡的“理学”,也成为了明初的第一显学。
太孙殿下虽然有才名,身份地位更是尊贵无比,权倾天下,可是他毕竟只是一个少年,并非当世大儒。
他要自立门派,儒林中能有多少人响应支持呢?
当然,来趋炎附势的人,肯定不少。
可抵制者呢?
文人以清高孤傲自居的,数不胜数。
若是单纯以帝王之尊,就能彻底压制整个儒林,那历代皇帝也不用推什么“孔圣人”来维护统治,直接将自己封为圣人,岂不是更好?
任谁想想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事。
经过漫长时间的发展,儒家思想及其影响已深入社会里面的每一个角落,根本不是一代帝王能取代的。
真要这样做,也只会让帝王沦为笑柄。
或者像“焚书坑儒”的秦始皇一样,纵是横扫六国的千古一帝,也要受到后世最严厉的批判。
朱允熥看他们的表情变化,也猜到了他们的心中所想。
“科学”这个词,对后世的人来说是常识。
但对这个时代的人来说,还很新奇,难以理解。
他们当然会将“科学”与“理学”,“心学”或者其他儒家八派之类的联想到一起。
不过,他们这样想也好,正好可以减少自己推广“科学”的难度。
在国子监提出“科学”的理念,是朱允熥反复思考了许久才做的决定。
仅靠自己一人脑海中记得的那点零零散散的知识,要推动大明迈入工业时代,迈入科技文明时代,太困难了。
发展也会非常之慢。
最重要的一点是,他虽然接受过系统化的现代教育,但此时能记起来的知识,却不成系统。
很多关键知识点,都遗忘了。
比如说,作为念过理工科大学的人,朱允熥清楚记得微积分的公式和原理。
可当他想将微积分写出来,将其传授给这个时代的人时,却发现了另一个致命的问题。
要学习掌握微积分,必须要先学习小学、初中、高中的初等数学。
也就是说,朱允熥需要先编写出小学,初中,高中的数学教材。
这一下便将他给难住了。
如果是在后世,可以在网上搜资料,可以查阅参考别人写的东西,让他去编写小初高基础教材,他有自信能完成这项工作。
毕竟,天下文章一大抄。
编教材嘛,其实也一样。
这里查点资料,那里抄一点,一本教材就编出来了。
可这里是大明,他不仅查阅不到任何有价值的资料,甚至身旁连一个能与之讨论,帮助他发现缺陷和漏洞的人都没有。
仅凭借零散的记忆,将曾经学过,现在已经归还给老师的知识,全部整理一遍,再编写成知识系统齐备完整的教材,是一个近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反复思考之后,朱允熥觉得,与其自己一个人冥思苦想,不如将“科学”的思想带入大明。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让天下学子得到一次思想上的洗礼,从而使其中一部分人跟着踏入科学的世界。
欧洲能诞生牛顿这样的人物,大明也一定可以!
所需要做的,只是解放学子们的思想,帮他们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在此之前,朱允熥已经做了许多铺垫,时机已接近成熟,今日便是点燃这把火的关键时刻。
“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为了让监生们能更好的听懂,他直接引进了儒家格物致知的观念。
事实上,这也是历史上清末洋务运动时对“科学”通行的说法。
格物即穷究事物的道理,从这一点说,与科学确实是相通的。
问题是,千百年来,儒家学者都将格物往人文哲学上引,而不是从往自然科学上面发展。
即用自然现象为自己的观点背书,而不是去分析自然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
一听到“格物”两个字,台下众人果然一个个尽皆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
毕竟,程朱理学同样强调格物致知,他们自然熟悉无比。
只是不知道,太孙殿下的“科学”,与程朱理学,又有何不同?
朱允熥淡淡一笑,向外面挥了挥手,立即有侍卫带进来一台滚筒式油印机。
他笑问道:“大家应该见过此物吧?”
“见过!”监生们纷纷回答。
时至今日,滚筒式油印机的生产数量已极多。
国子监身为大明的最高学府,也早就配备了滚筒式油印机。
用于给学生印刷一些教习的讲义,或其他学习资料。
国子监的教习们,都对此物赞不绝口,认为这是“神器”。
因为用滚筒式油印机印刷书籍,讲义,实在是太方便快捷了。
这是以前不敢想象的事。
由此亦可看出,发明滚筒式油印机的太孙殿下,是何等天才横溢了。
此际朱允熥一说起来,众人亦皆是纷纷露出崇拜之色。
“太孙殿下发明此物,功莫大焉,纵千秋万载之后,史书上仍会重重记上一笔。”有监生奉承道。
朱允熥以手示意大家安静下来,缓缓道:“本宫能发明出滚筒式油印机,正是格物致知的结果,亦是科学的精妙所在。”
轰!
这句话便如一道惊雷,在众人脑海内猛然炸响。
一时间,所有人都惊得目瞪口呆,满脸写满了难以置信之色。
格物致知他们都知道。
但是,通过格物致知,发明出滚筒式油印机,这……这……这未免也太不可思议了吧?
朱允熥却并不急着解释,又接着道:“水泥,想必你们也都见过了。”
前不久,国子监里面的一处广场,用水泥修建了一块地,供监生们课余活动。
此事在国子监内激起了极大的反响,监生们对此都惊奇不已。
不少人还写了文章,探讨水泥。
这当然也是朱允熥的有意安排。
让学子们接触新鲜事物,以此来刺激他们。
“水泥亦是本宫格物致知,再运用科学之方法,与工匠们一起研究出来的。”
“你们不用觉得奇怪。”
“本宫今日所讲的科学,正是一门穷究事物至理与本质的学问。”
“谁若是掌握了这一门学问,谁就能运用它,发明各种新的东西,或改进已有的器件。”
“比如说,跑得更快的马车,或是不需要马拉人推的木牛流马。”
“比如说,耕田更得更快的器具。”
“再比如说,能让粮食亩产量增加两倍的法子。”
“这些都能通过学习科学,穷究事物至理来实现。”
“这正是科学的精髓所在。”
朱允熥侃侃而谈,当然也结合了一些必要的“改进”,以便“科学”两个字更易于为世人所接受。
“科学,实际上自古即有。”
“燧人氏钻木取火,神农尝百草,种五谷,仓颉造字,嫘祖养蚕织帛,有巢氏构木为巢。”
“他们所运用的,都是科学。”
“及至后来,古贤尽去,科学则慢慢失传。”
“再往后世懂科学的,仅有鲁班、墨子等寥寥数人。”
“故而,在他们的手中,有了许多传之万世的发明。”
“圣人之学包罗万象,‘格物致知’乃是其中至关重要的学问,亦为科学。”
“然后世学者,流于表明,不深究其理,清谈而误学,反使科学失传,可谓是数千载以来,最大的憾事。”
朱允熥目光从众人身上缓缓扫过。
无论是国子监的官吏,教习,还是监生,此际都已是震撼万分。
学会了科学,就能发明出能够流传万世的东西?
世间竟有如此神奇的学问?
他们的第一反应是不相信。
在他们看来,那些发明都是上天所赐,假手于人,传之于世间。
但太孙殿下却告诉他们,那是科学。
而太孙自己,正是因为学了科学,才能发明出滚筒式打印机,水泥等神物。
难道这是真的吗?
一时间,所有的人都陷入了极度震惊之中。
虽然读书人看不起工匠,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但并没有人会看不起鲁班这样的祖师爷。
对于一个行业的开创者,读书人还是会给出极大的尊敬。
同样。
若是能发明一件改变千千万万百姓生活的工具,也没有一个读书人会拒绝这样的机会。
因为这是会载入史册的。
青史留名,光宗耀祖!
这是多少读书人的梦想!
哪怕不是因为“代圣立言”而青史留名,但管他呢,总比默默无闻好千倍万倍。
相比读书做官,对他们的吸引力也更大!
“学以致用!”
“大明需要用之于百姓,用之于天下苍生的学问。”
朱允熥振声道:“本宫今日重开科学一门,便是为此。”
“本宫能发明滚筒式油印机、水泥,本宫相信你们当中的许多人,一旦掌握了科学,还能发明出更多更好的东西。”
“诸如,能使粮食产量增产数倍的耕种之法。”
“能治好更多疾病的医学方法。”
“能让大明军队战力提高十倍,百倍,从而横扫四周蛮夷,令天下永远太平的武器。”
“凡此种种,学了科学,便皆有可能。”
“有了科学,我大明当人人皆有青砖瓦房居住,而非茅草破屋。”
“有了科学,我大明纵是最穷之人,亦从此衣食无忧。”
“有了科学,我大明将迈入一个自古以来,从未有过的繁华盛世。”
……
一番话说得在场的监生们一个个心潮澎湃。
一双双炙热的眼神望向他。
朱允熥敏锐的发现了他们的神情变化,知道自己说的话,已经起作用了。
科学两个字,在监生们的心中,已经播下了种子。
日后必将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今日,我便传你们何谓科学之法,如何认识科学!”
“科学首先是自然科学,它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的经验证据为基础,对自然现象进行描述、理解和预测的学问。”
“观察和实验是科学的基础,要学科学,首要学会观察和实验。”
“科学数千年来停滞不前,就是因为世间学者,大多不认真观察,亦不去做实验证实,流行表明,空谈而不穷究理。”
……
朱允熥慢慢讲述,什么是科学,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去发现自然规律,总结规律。
下方的监生们,一个个皆听得如痴如醉。
科学是显而易见的道理。
很多实际上就是过去经验的总结,从而发现其中的规律。
掌握了规律之后,便能加以运用。
这些道理,低贱的工匠们都懂,可读书人总是视而不见。
可工匠们不会将自己的观察,自己总结出来的规律著书立传,传之于世。
他们反而将自己掌握的“科学技术”视为“秘传”,不轻易授于人。
很多也就慢慢失传了。
然后下一代人,再重新总结经验,发现规律……而不是站在上一代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
一代又一代,周而复始。
科学技术的发展,就这样停滞了!
一代一代的人,全在做无用功。
朱允熥很清楚这其中的原因。
故而,他才选择在国子监讲科学,而不是去大明制造局向工匠们讲科学。
工匠们其实天生就是懂科学的。
某种意义上说,他们反而是这个时代最好也最应该被传授科学的群体。
问题是,工匠们会敝帚自珍,将自己掌握的技术藏起来,不传给别人,或者仅传给儿子。
因为他们觉得这是吃饭的本事。
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父。
艺不轻传!
他们有这种想法,其实也没错。
因为在生产力没有发展起来的古代社会,是一个高度内卷的社会。
技术一旦扩散,就会迅速内卷,变得不值钱。
让原本掌握技术的工匠,再难以凭借技术,维持生计。
为了保住自己的饭碗,他们当然不能将自己掌握的技术,轻易传授出去,而是为严格保密。
朱允熥已经采取了改进措施,比如让工匠们集体讨论该如何造枪。
打破原来的隔阂,相互交流以促进发展。
但这还不够。
要扭转工匠们的思想,远非一朝一日之功。
但读书人不一样。
读书人并不靠那些技术吃饭。
读书人想要的是千秋万代的名声。
他们如果掌握了技术,就会著书立传,将技术告之所有的世人,以便让自己青史留名。
这才能让后人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推动技术的不断进步!
历史上能让后世之人记住的发明家,科学家,他们实际上未必掌握了当时最好的技术。
只是他们自己,或者别的读书人,将他的技术记载下来,流传到后世了。
于是,他就成了影响深远的科学家!
这才是至关重要的原因。
要不然,技术失传了,在历史上就不会有任何浪花,后人也不会知道这项技术,更不会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发现这项技术的人,也不会成为史书上有名的科学家,而是会永远默默无闻。
这样的事,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多得数不清。
这也是导致中国古代数千年,科学发展始终停滞不前的根源。
技术没有交流,没有传承,只有不断的重复。
不断的被重新发明。
自然就不可能发展提高了!
苏轼去一趟石钟山,就能发现其“钟响”的原因所在。
当地的其他人,生活在附近,真的就从来没有一个人发现吗?
当然不是!
只是发现的人没文化,不会将自己的发现写出来,传给世人!
可苏轼去了,写了一篇“石钟山记”,石钟山的神秘面纱,便被从此揭开了。
这是读书人才具备的本事,这就是文字的力量!
而自今日始,随着朱允熥在国子监讲学,立科学一门。
天下读书人从此深度介入科学技术发展当中。
他们将自己观察到现象,实验的结果,掌握的规律,用文字记载下来,著书立传。
他们会相互交流,相互探讨,以取长补短。
他们是唯恐别人不知道这项技术,而不是害怕别人知道。
交流和传承,才是科学发展最重要的基石。
一个人能掌握的技术,能总结的经验,能观察到的规律,总是有限的。
唯有集合众人之力,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才能让科学技术一步又一步的提高,超越前人,达到新的层次。
这,正是科学发展的关键所在!
有了大量读书人的加入,有了他们孜孜不倦的交流和传播技术,科学的发展,便将从长期的停滞不前,正式进入一个大爆炸的时代。
……
洪武二十五年腊月,太孙朱允熥于国子监讲学,开创科学一派。
大明从此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