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位让贤 第一百九十二章 问世! 大爆炸时代!
热门推荐:
叶无缺玉娇雪
开局拒绝绝美校花,网恋对象竟然是房东阿姨
骗婚夺我机缘,重生师门后悔哭了
掉马后,前夫后悔跪求她回头
恭喜王爷,王妃一胎三宝后改嫁了
徒儿你无敌了,快下山去吧
渣爹宠妾灭妻?医妃搬空侯府嫁残王
重生七零:作精美人追夫撩不停
我家大床通古今,一心赚钱养暴君
金陵,历来以冬寒彻骨、夏炎如炉著称。
冬日里,凛冽寒风穿街过巷,无所不至,而夏日则热浪滚滚,恍若置身熔炉,欲将人烘烤至熟。
随着太孙殿下凯旋回朝,金陵城内的氛围亦是骤然升温,犹如盛夏之热烈。
有关蒸汽机的悬赏,激起了无数人的雄心。
那可是太孙殿下亲口许诺,谁发明出来便能封国公。
即使只做一些改进,也能得到丰厚的赏赐。
首先为此疯狂的,当然是制造局的工匠们,千载难逢的翻身机会,谁又愿意错过呢?
随后,国子监的学子们,也爆发出同样的热情,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读书人对功名从来都是最渴望的。
虽然他们没有经验,不懂怎么制造,但他们有知识有文化,他们都是非常聪明的人。
蒸汽机的运行原理并不复杂,他们一眼就能看懂。
为了获得爵位,不少国子监学子干脆离开了国子监,深入制造局的工厂,去了解更多的细节。
赌一把!
本来金榜题名就是一个赌局。
最后真正能高中的人,又有几个呢?
与之相比,蒸汽机的原理看起来是如此简单,有什么理由造不出来呢?
一旦造出来了,那可是国公爵位啊,比状元都不知道高了多少级。
于是,在梦想的催使下,一批学子走进了制造局。
这些人的加入,给制造局的设计制造带来了强大的推动力。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国子监学生和工匠们,共同对原来的蒸汽机,提出了一百多条行之有效的改造意见。
让朱允熥意想不到的是,其中甚至还有提高炼钢技术水平,提升铸造技术的内容。
一个能高效运行的蒸汽机,远比原来想象中复杂得多。
涉及到大量的零部件,以及一连串的产业。
之前朱高炽所造的大型蒸汽机,是不顾运作效率,不顾实际情况,强行堆制而成。
放在实际应用层面,毫无用处。
真正能高效率使用的蒸汽机,哪有那么容易造出来的。
但科技的发展从来如此。
从实验室研发出来,到最后生产出来,广泛应用,本身就要经历漫长的过程。
第一批产品通常都不会太好,还需要根据使用后的反馈,再逐步改进。
即使在后世社会,也是如此。
朱高炽的那台蒸汽机,虽然大而无用,但却跑通了前期技术验证的路。
让蒸汽机的研发,从此走上了正轨。
大明制造局的主体在金陵城外,但在城内也有办事中心,朱允熥前来视察的时候,便看到不少人员进进出出,忙碌无比。
“这是什么玩意儿,我看不懂!”朱高炽大声嚷嚷着。
朱允熥走向前去,众人连忙纷纷见礼。
“参见太孙殿下!”朱高炽双眼通红,显然是很久没有好好睡过觉。
可肥胖的体型,却没有丝毫改变的迹象。
看来在吃东西上面,他从来没有亏待过自己。
执掌制造局后,之前对朱高炽食物的限制,已渐渐全部放开,朱高炽又恢复了从前的大吃特吃。
果然,胖子想要变瘦,不是那么容易的。
除非真穷,吃不起。
“你刚才说什么东西看不懂呢?”朱允熥笑问道。
“是这个。”朱高炽递了过来:“这是一份蒸汽机改良方案,画了一些图,看起来好生奇怪,根本看不懂。”
朱允熥接过去一看,顿时呆住了。
这并不是一份完整的蒸气机改良方案,只是对其中的小部分进行改良。
让朱允熥所震惊的是,此人在方案中,对蒸汽机运转时的力量进行了分析和计算。
某种意义上说,这已经初具后世基础物理学的雏形。
当然,他的分析和计算方法并不是很科学,但确实走在了正确的道路上。
再继续推算下去,或许用不了几年,就该研究出力的三大定律了。
“是一个人才。”朱允熥笑道:“此人叫什么名字?本宫想见见他。”
“听说他名叫赖文安,几个月前,就离开国子监,来了大明制造局。”
“天天跟着工匠们学手艺。”
“听说此人悟性极好,往往能想到寻常工匠想不到的新点子。”
“这份自称能改进蒸汽机的设计方案,便是赖文安上交的。”
“大家都说看不太懂,但他偏说这样做可以。”
朱高炽说到这里,忽然停住了:“你能看懂赖文安写的东西?”
朱允熥笑着点头:“并不算太深奥,可以看懂。”
“不愧是太孙殿下。”朱高炽佩服无比:“我还以为他是瞎写瞎画一通,来骗我的呢。”
“那倒没有。”朱允熥摇了摇头:“你去将赖文安召来,本宫要见他。”
不多时,赖文安赶到。
“参见太孙殿下。”他跪下去重重磕拜。
语气颤抖,身躯亦是如此,显得十分紧张。
“这是你写的?”朱允熥拿起那份图文并茂的纸。
赖文安微微抬起头来,看了一眼:“正是草民。”
“不错,虽然并不完善,但思路很好。”朱允熥赞许了一句,又问道:“你以前学过算术?”
“草民自幼对算术极为感兴趣,后来进学堂读书识字,也利用空闲时光,读过不少算术书籍。”赖文安的语气渐渐缓和,不再似之前那般紧张。
“听说你之前是国子监的学生,为什么抛弃监生身份,却自愿到制造局来屈就呢?”
此时还是大明初年,朝廷对官员和人才的需求量很大。
国子监的监生,就算不能在科举时金榜题名,也有机会被遴选去做官。
只是通常品级不高,前途一般。
但无论如何,官就官,远非民能比。
工匠纵使能拿到一份不错的薪水,社会地位却远比官低得多,工作也辛苦不少。
“草民虽自幼对诗词文章有几分兴趣,但却只喜欢吟诗作对。”
“对圣人之言,并不甚喜,科举高中恐是无望。”
“相反,草民对算术以及制作各种木器玩赏,情有独钟。”
“若一直呆在国子监,将来遴选出仕,也不过是最低阶的小吏而已。”
“那日听太孙殿下在国子监讲科学,草民深以为然。”
“便决心此生不再追求圣人之学,转而走科学之路。”
“便来了大明制造局。”
朱允熥哈哈大笑。
赖文安这个名字,他在前世的史书不曾见过。
但不同的环境,注定会埋没许多人才。
赖文安或许正因为不适合科举之路,历史上的大明又没有提供让他发展的土壤,于是,一位优秀的理工科人才,就这样埋没了。
这并不奇怪。
华夏数千年来科学发展停滞,注定埋没了数不清的理工科人才。
赖平安的话说得多了,又见朱允熥态度和蔼,胆子也越发大起来,再没有初见太孙殿下时的拘谨。
“可惜在制造局,无人能交流。”他又补充说道:“有时候想出一个好点子,想让旁人帮着参考一二,却不知道找谁是好。”
“若是有人能指点一二,或许便会茅塞顿开。”
朱允熥骤然心中一动。
脑海内似有什么东西,一闪而过。
交流……论坛……社区……搜索引擎……论文……科技专刊……
对!
后世技术大爆炸,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有可供科学家,专业技术人员彼此交流的地方。
网络时代有论坛,有搜索引擎!
遇到技术难题,网上搜一下,马上便能解决。
搜不到,坛子里问一问,也多半有人知道。
毕竟,谁都不是神,不可能掌握所有的知识。
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都可能知道一些别人不知道的科学知识,或实用技巧。
后世的程序员编程,基本上已经离不开搜索引擎和论坛社区了。
其他许多工作也一样。
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大家首先想到的,都是通过搜索引擎寻找答案,或是专业的论坛。
大部分很快就能解决。
不要小看这一点,对工作效率的提高,可能是百倍,千倍的。
从前经常被莫名其妙的技术难题卡住,自从有了网络,往往一会儿就能找到答案。
那没有网络的时代呢?
也有科研论文和科技专刊。
没错。
无论后世的科研工作者如何拼命吐糟论文体系有多少问题,多少毛病,但大家又都很清楚,科研工作,离不开学术论文体系的支持。
做科研一定要阅读最新的论文,要站在别人的肩膀上。
再放低一点要求,那便是各种专业科技杂刊。
这些后来被网络搜索引擎和专业论坛所取代。
比如说,在网络还没有普及的时代,《电子报》曾经是无数电子爱好者、电子科技工作者、电子产品开发工程师、电器维修从业者等技术人员最喜欢的读物。
数不清的专业人员,从上面学习各种各样实用的技术。
也将自己在实际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写成文章,在《电子报》上面发表。
眼下的大明,科学研究才刚刚开始。
正需要一份专业科学技术期刊。
让大家将自己在实践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相关的解决方案,发表在上面,以供别人参考。
有时候,也可以在上面进行求助,将自己遇到的问题公布,向所有读者征集解决的办法。
大家集思广益,通过期刊进行交流。
朱允熥越想越激动。
如果大明一份这样的专业科技期刊,它对技术的促进将是无比巨大的。
还有。
朱允熥之前一直不知道怎么将自己所掌握的知识,用适当的方法,去传授给这个时代的人。
因为在无人交流,无人指点,也没办法抄袭,借鉴的情况下,编一本完整教材的难度很高。
朱允熥扪心自问,恐怕难以编好。
只能一直搁置。
但如果将那些零散知识,分批发表在专业科学刊物上呢?
准确点说,这才符合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
人类的知识,一开始都是不成体系的。
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一点点慢慢研究探索出来。
最后才汇编成教材,供所有学生学习。
他老想着写教材,传授完整的知识,完全误入歧途了。
根本不需要啊!
还有。
要制造出可以使用,运用良好的蒸汽机,恐怕还需要一些数学和物理知识。
而这些知识,朱允熥自己就有。
只是因为遗忘,导致不成体系而已。
只要将专业期刊办起来,大家一起交流,那就能慢慢将知识体系重新拼揍起来。
一念及此,朱允熥再也忍耐不住,令人拿来笔墨,写下了“科学”两个字。
大明要办一个期刊——科学期刊!
这份期刊,将使大明真正迈入科学技术大爆炸的时代。
随后,朱允熥又继续写道:力的三大定律!
……
半个月后。
大明第一份专业学术期刊——《科学》期刊问世。
无数的能工巧匠,科学技术人员在上面发表自己的心得体验,传授和交流专业技术知识。
朱允熥的“力的三大定律”也正式发表。
自此,大明正式进入一个科学技术大爆炸时代。
……
冬日里,凛冽寒风穿街过巷,无所不至,而夏日则热浪滚滚,恍若置身熔炉,欲将人烘烤至熟。
随着太孙殿下凯旋回朝,金陵城内的氛围亦是骤然升温,犹如盛夏之热烈。
有关蒸汽机的悬赏,激起了无数人的雄心。
那可是太孙殿下亲口许诺,谁发明出来便能封国公。
即使只做一些改进,也能得到丰厚的赏赐。
首先为此疯狂的,当然是制造局的工匠们,千载难逢的翻身机会,谁又愿意错过呢?
随后,国子监的学子们,也爆发出同样的热情,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读书人对功名从来都是最渴望的。
虽然他们没有经验,不懂怎么制造,但他们有知识有文化,他们都是非常聪明的人。
蒸汽机的运行原理并不复杂,他们一眼就能看懂。
为了获得爵位,不少国子监学子干脆离开了国子监,深入制造局的工厂,去了解更多的细节。
赌一把!
本来金榜题名就是一个赌局。
最后真正能高中的人,又有几个呢?
与之相比,蒸汽机的原理看起来是如此简单,有什么理由造不出来呢?
一旦造出来了,那可是国公爵位啊,比状元都不知道高了多少级。
于是,在梦想的催使下,一批学子走进了制造局。
这些人的加入,给制造局的设计制造带来了强大的推动力。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国子监学生和工匠们,共同对原来的蒸汽机,提出了一百多条行之有效的改造意见。
让朱允熥意想不到的是,其中甚至还有提高炼钢技术水平,提升铸造技术的内容。
一个能高效运行的蒸汽机,远比原来想象中复杂得多。
涉及到大量的零部件,以及一连串的产业。
之前朱高炽所造的大型蒸汽机,是不顾运作效率,不顾实际情况,强行堆制而成。
放在实际应用层面,毫无用处。
真正能高效率使用的蒸汽机,哪有那么容易造出来的。
但科技的发展从来如此。
从实验室研发出来,到最后生产出来,广泛应用,本身就要经历漫长的过程。
第一批产品通常都不会太好,还需要根据使用后的反馈,再逐步改进。
即使在后世社会,也是如此。
朱高炽的那台蒸汽机,虽然大而无用,但却跑通了前期技术验证的路。
让蒸汽机的研发,从此走上了正轨。
大明制造局的主体在金陵城外,但在城内也有办事中心,朱允熥前来视察的时候,便看到不少人员进进出出,忙碌无比。
“这是什么玩意儿,我看不懂!”朱高炽大声嚷嚷着。
朱允熥走向前去,众人连忙纷纷见礼。
“参见太孙殿下!”朱高炽双眼通红,显然是很久没有好好睡过觉。
可肥胖的体型,却没有丝毫改变的迹象。
看来在吃东西上面,他从来没有亏待过自己。
执掌制造局后,之前对朱高炽食物的限制,已渐渐全部放开,朱高炽又恢复了从前的大吃特吃。
果然,胖子想要变瘦,不是那么容易的。
除非真穷,吃不起。
“你刚才说什么东西看不懂呢?”朱允熥笑问道。
“是这个。”朱高炽递了过来:“这是一份蒸汽机改良方案,画了一些图,看起来好生奇怪,根本看不懂。”
朱允熥接过去一看,顿时呆住了。
这并不是一份完整的蒸气机改良方案,只是对其中的小部分进行改良。
让朱允熥所震惊的是,此人在方案中,对蒸汽机运转时的力量进行了分析和计算。
某种意义上说,这已经初具后世基础物理学的雏形。
当然,他的分析和计算方法并不是很科学,但确实走在了正确的道路上。
再继续推算下去,或许用不了几年,就该研究出力的三大定律了。
“是一个人才。”朱允熥笑道:“此人叫什么名字?本宫想见见他。”
“听说他名叫赖文安,几个月前,就离开国子监,来了大明制造局。”
“天天跟着工匠们学手艺。”
“听说此人悟性极好,往往能想到寻常工匠想不到的新点子。”
“这份自称能改进蒸汽机的设计方案,便是赖文安上交的。”
“大家都说看不太懂,但他偏说这样做可以。”
朱高炽说到这里,忽然停住了:“你能看懂赖文安写的东西?”
朱允熥笑着点头:“并不算太深奥,可以看懂。”
“不愧是太孙殿下。”朱高炽佩服无比:“我还以为他是瞎写瞎画一通,来骗我的呢。”
“那倒没有。”朱允熥摇了摇头:“你去将赖文安召来,本宫要见他。”
不多时,赖文安赶到。
“参见太孙殿下。”他跪下去重重磕拜。
语气颤抖,身躯亦是如此,显得十分紧张。
“这是你写的?”朱允熥拿起那份图文并茂的纸。
赖文安微微抬起头来,看了一眼:“正是草民。”
“不错,虽然并不完善,但思路很好。”朱允熥赞许了一句,又问道:“你以前学过算术?”
“草民自幼对算术极为感兴趣,后来进学堂读书识字,也利用空闲时光,读过不少算术书籍。”赖文安的语气渐渐缓和,不再似之前那般紧张。
“听说你之前是国子监的学生,为什么抛弃监生身份,却自愿到制造局来屈就呢?”
此时还是大明初年,朝廷对官员和人才的需求量很大。
国子监的监生,就算不能在科举时金榜题名,也有机会被遴选去做官。
只是通常品级不高,前途一般。
但无论如何,官就官,远非民能比。
工匠纵使能拿到一份不错的薪水,社会地位却远比官低得多,工作也辛苦不少。
“草民虽自幼对诗词文章有几分兴趣,但却只喜欢吟诗作对。”
“对圣人之言,并不甚喜,科举高中恐是无望。”
“相反,草民对算术以及制作各种木器玩赏,情有独钟。”
“若一直呆在国子监,将来遴选出仕,也不过是最低阶的小吏而已。”
“那日听太孙殿下在国子监讲科学,草民深以为然。”
“便决心此生不再追求圣人之学,转而走科学之路。”
“便来了大明制造局。”
朱允熥哈哈大笑。
赖文安这个名字,他在前世的史书不曾见过。
但不同的环境,注定会埋没许多人才。
赖文安或许正因为不适合科举之路,历史上的大明又没有提供让他发展的土壤,于是,一位优秀的理工科人才,就这样埋没了。
这并不奇怪。
华夏数千年来科学发展停滞,注定埋没了数不清的理工科人才。
赖平安的话说得多了,又见朱允熥态度和蔼,胆子也越发大起来,再没有初见太孙殿下时的拘谨。
“可惜在制造局,无人能交流。”他又补充说道:“有时候想出一个好点子,想让旁人帮着参考一二,却不知道找谁是好。”
“若是有人能指点一二,或许便会茅塞顿开。”
朱允熥骤然心中一动。
脑海内似有什么东西,一闪而过。
交流……论坛……社区……搜索引擎……论文……科技专刊……
对!
后世技术大爆炸,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有可供科学家,专业技术人员彼此交流的地方。
网络时代有论坛,有搜索引擎!
遇到技术难题,网上搜一下,马上便能解决。
搜不到,坛子里问一问,也多半有人知道。
毕竟,谁都不是神,不可能掌握所有的知识。
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都可能知道一些别人不知道的科学知识,或实用技巧。
后世的程序员编程,基本上已经离不开搜索引擎和论坛社区了。
其他许多工作也一样。
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大家首先想到的,都是通过搜索引擎寻找答案,或是专业的论坛。
大部分很快就能解决。
不要小看这一点,对工作效率的提高,可能是百倍,千倍的。
从前经常被莫名其妙的技术难题卡住,自从有了网络,往往一会儿就能找到答案。
那没有网络的时代呢?
也有科研论文和科技专刊。
没错。
无论后世的科研工作者如何拼命吐糟论文体系有多少问题,多少毛病,但大家又都很清楚,科研工作,离不开学术论文体系的支持。
做科研一定要阅读最新的论文,要站在别人的肩膀上。
再放低一点要求,那便是各种专业科技杂刊。
这些后来被网络搜索引擎和专业论坛所取代。
比如说,在网络还没有普及的时代,《电子报》曾经是无数电子爱好者、电子科技工作者、电子产品开发工程师、电器维修从业者等技术人员最喜欢的读物。
数不清的专业人员,从上面学习各种各样实用的技术。
也将自己在实际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写成文章,在《电子报》上面发表。
眼下的大明,科学研究才刚刚开始。
正需要一份专业科学技术期刊。
让大家将自己在实践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相关的解决方案,发表在上面,以供别人参考。
有时候,也可以在上面进行求助,将自己遇到的问题公布,向所有读者征集解决的办法。
大家集思广益,通过期刊进行交流。
朱允熥越想越激动。
如果大明一份这样的专业科技期刊,它对技术的促进将是无比巨大的。
还有。
朱允熥之前一直不知道怎么将自己所掌握的知识,用适当的方法,去传授给这个时代的人。
因为在无人交流,无人指点,也没办法抄袭,借鉴的情况下,编一本完整教材的难度很高。
朱允熥扪心自问,恐怕难以编好。
只能一直搁置。
但如果将那些零散知识,分批发表在专业科学刊物上呢?
准确点说,这才符合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
人类的知识,一开始都是不成体系的。
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一点点慢慢研究探索出来。
最后才汇编成教材,供所有学生学习。
他老想着写教材,传授完整的知识,完全误入歧途了。
根本不需要啊!
还有。
要制造出可以使用,运用良好的蒸汽机,恐怕还需要一些数学和物理知识。
而这些知识,朱允熥自己就有。
只是因为遗忘,导致不成体系而已。
只要将专业期刊办起来,大家一起交流,那就能慢慢将知识体系重新拼揍起来。
一念及此,朱允熥再也忍耐不住,令人拿来笔墨,写下了“科学”两个字。
大明要办一个期刊——科学期刊!
这份期刊,将使大明真正迈入科学技术大爆炸的时代。
随后,朱允熥又继续写道:力的三大定律!
……
半个月后。
大明第一份专业学术期刊——《科学》期刊问世。
无数的能工巧匠,科学技术人员在上面发表自己的心得体验,传授和交流专业技术知识。
朱允熥的“力的三大定律”也正式发表。
自此,大明正式进入一个科学技术大爆炸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