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退位让贤 > 第二百二十七章 一场豪赌!新的难题!

退位让贤 第二百二十七章 一场豪赌!新的难题!

    “今我大明百姓之家,多为茅屋土房,家中储粮,往往被鼠雀所害,致使粮食受损,又或虫蚁所侵,或雨水淋浸,潮湿霉变,造成大量粮食浪费。”

    “朝廷体恤百姓艰难,民生不易,特在各地新建大粮仓,设置粮食署,开办粮食银行。”

    “凡我大明百姓,皆可将自家粮食存进粮食署,由粮食署代为免费保管。”

    “开具保票,日后按票取粮。”

    “凡存粮期间一切损耗,皆由粮食署承担,与存粮人无关。”

    “存多少粮,取多少粮。若有损失,由粮食署补足,保证存粮人的粮食不少一粒。”

    “愿意出售粮食者,亦可折算为钱财,开票取钱。”

    “粮食为天下之根本,朝廷在此重申,粮价永不上涨。”

    ……

    粮食银行一成立,立即引发了无数百姓的热议。

    借仓储粮这种事,在此时的民间并不罕见。

    相反,还十分普遍。

    但主要发生在乡下邻里之间。

    比如隔壁家的房子相对较好,有地方可以储粮,便将自己的粮食也借存在他家。

    在乡下农村,这类事很普遍。

    都是乡里乡亲,大多数还是亲戚或本家,虽然彼此之间的矛盾冲突也不少,但另一方面,在许多事情上,还是会尽量互相帮衬的。

    这与后世社会城市生活高度原子化,邻里之间甚至彼此不认识完全不一样。

    但是,将自家的粮食放进官仓里面储存?

    这能行吗?

    官府会不会趁机将粮食给侵占了呢?

    “你们说,这将粮食存进粮食署的官仓,真的可信吗?”

    “是啊,我总觉得有点放心不下。”

    “对啊,万一官仓将粮食给私吞了呢?”

    “我说你们这些人,是不是也太过杞人忧天啦?这有什么不可信的?你将银子存进大明银行的时候,也没见你们担心啊?这粮食跟银子,不一样吗?”

    “这倒也是,我就怕去取粮的时候,他们说我的粮食,被老鼠吃掉了多少多少,没有那么多了,那就亏惨啦。”

    “不会,人家都说了,存粮期间的损耗,都由粮食署承担,保证不少你一粒粮。”

    “反正我是准备将大部分粮食都存进这个‘粮食银行’的,我家那小破房子里,老鼠太多了,湿气又重。一年下来,粮食要被老鼠吃掉不少,潮湿霉变的粮食也不少,太令人心痛了。”

    “粮食署新建的粮仓,那条件可真不是家里能比得上的。家里没办法防鼠虫蚂蚁,人家有办法啊。家里的粮食很容易受潮霉变,碰上刮风下雨的天气,弄不好还得被雨水淋湿,人家也不会发生这种事。要我说啊,存进粮食署,确实是一桩好事。”

    “可这好事,真的轮得到咱们老百姓吗?”

    “以前肯定不行,但现在还真不定。太孙殿下秉政,过去一年的好事,可没落着咱老百姓啊。”

    “是啊,太孙殿下从倭国得胜归来,还给了咱们老百姓不少赏钱啊。”

    “咱们那点赏钱算什么,从前被倭寇抢劫的人家,赔偿的钱,那才叫高呢。”

    “这次兴建粮仓,设粮食署,开办粮食银行,也是太孙殿下的主意,就是为咱老百姓着想,为咱们办好事呢。”

    “存粮同时开具粮票和钱票,取粮和取钱随意,实在不行,就拿票去大明银行取钱,银行里的钱总不会少吧。”

    “对啊,粮食这么稳定,取钱也一样。”

    ……

    民间百姓各种说法皆有,虽然有不少人还是不太放心,但前来存粮的人,也非常之多。

    一方面是,普通百姓家的储存条件是真的很差,存在自己家里,被老鼠吃掉的,受潮淋雨霉变的……每年总有一部分粮食就这样浪费了,令人心痛不已。

    至于滋生虫蛾飞蚁,那就更不用说了。

    将粮食存进粮食署,由粮食署负责保管的话,就等于是凭空大赚一笔。

    另一方面则是,过去一年中,在朱允熥的治理下,朝廷建立起来的信誉,百姓对朝廷的信任度大大加深。

    有了大明银行的例子在前,百姓们对于粮食存进去后被侵占的担忧也降到了极低。

    很快。

    各大新粮仓附近,便挤满了前去存粮的百姓。

    较之大明银行刚开业时不一样,百姓们储粮的热情,刚一开始就达到了高潮。

    短短几日,百姓存进粮食署的粮食,便超过了原来国库储粮的总和。

    储粮的热潮,不仅没有任何消退的迹象,反而仍处于不断上涨中。

    “想不到啊,我原以为劝说百姓将粮食存进粮食署,要费不少功夫呢。”

    东宫内的书房中,朱允熥感慨不已。

    杨士奇和夏原吉皆在旁边坐着,杨荣则在下首挥笔记载。

    他到朱允熥身边听命后,名义上的官职是东宫史官。

    皇帝的一言一行皆有人负责记录,名曰“起居郎”。

    储君的言行也有官员记录,也就是所谓的东宫史官。

    按规矩,起居郎和东宫史官应该是事无详略,凡皇帝和储君的事,全部都要记下来。

    那只是对外的宣称。

    实际上嘛,当然是另外一回事。

    特别是皇帝或储君,与亲信大臣,官员的禁中密谈,是绝不能随便乱记的。

    闻言,夏原吉笑道:

    “将粮食存进粮食署,能减少虫鼠偷吃,受潮霉变带来的损失,百姓们自然乐意。”

    杨士奇也笑道:“这是因有大明银行在前,百姓们能放心存钱,自然也能放心存粮。此外,还多亏了《大明日报》的宣传,才在民间形成热潮。”

    自古以来,老百姓就是喜欢跟风的。

    向粮食署存粮这种事,也不例外。

    只要村子里有人存了,就会有人跟进。

    邻居家存了,自己家就敢存了。

    这种看似无脑跟风的背后,实际上是民间百姓长久以来养成的生存策略。

    大家共进共退,有什么事也能一起扛下。

    如果只有自己一家特立独行,遇到事就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

    存粮的事,亦是如此。

    自己一家人存,他们担心粮食署将粮食贪没,担心取不出粮食。

    所有人都存了,这种担扰也就烟消云散。

    因为他们相信,粮食署不会犯众怒,侵吞天下所有人的粮食。

    《大明日报》的宣传,同样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如今的《大明日报》,影响力极大,随便一篇文章,都能让天下震动。

    “虽然有用水泥新建的粮仓,可以防鼠防蚁防潮,但粮食终究不比银钱,储藏在粮仓里面,或多或少,都会有些损耗,何况储藏粮食本身的成本也不低。”

    “建造粮仓造价高昂,管理人员的薪水开支也不低。”

    “朝廷要拿出一大笔钱补贴才够。”

    “还有,若百姓都要取粮的话,长此以往,只恐粮仓里的粮食会入不敷出。”

    粮食署的承诺凡存粮一点都不少,但实际上,粮仓里储藏的粮食,也会有一点损耗的。

    这就变成了进来九十八斤粮,出去一百斤。

    粮食署是会亏损的。

    短时间内,因为不断有新的粮食存进来,还有朝廷的库存,收赋税所得的粮食等等,这些还不是问题。

    但时间一长,就不行了。

    有点类似庞氏骗局,终有垮塌的一天。

    这与银行存钱的逻辑是不一样的。

    银行收了存款,再放出贷款,还能赚取存贷款的利差。

    粮食署可不能进行这样的操作。

    夏原吉是理财的高手,深知其中的弊端,故而忧心忡忡。

    “只要大明的粮食产量一年比一年高,坚持几年就好。。”朱允熥道:“粮食署的‘粮食银行’业务并不会持续很多年,快则一两年,慢则三五年,就会停掉。”

    夏原吉怔了怔。

    杨士奇解释道:“等百姓们养成了将粮食储藏到粮食署的习惯,日后即便粮食署不再开设粮食银行,没有了免费存粮的业务,百姓们也会自发将粮食卖给粮食署。”

    夏原吉思索了片刻,道:“话虽如此,但若没有免费存粮业务,自家种的粮食,不少百姓还是会自己存起来的。”

    “如此虽有损耗,但毕竟省了存粮取粮的麻烦。”

    “只有那些原来大量购粮的人,日后或会按月购买。”

    “再或者是多余的粮食,也会存进粮食署。”

    朱允熥笑道:“这就得看大明粮食的增产速度了,百姓们有吃不完的粮食,自然会大量卖给粮食署。”

    “这……这多少有点豪赌了。”夏原吉失声道。

    杨士奇点头道:“没错,这确实有点冒险。”

    “为了保险起见,朝廷已经从倭国大量进口粮食,此事你亦是知晓的。”

    “再加上新粮仓所减少的损耗,大明的粮食,凭空增加了许多。”

    “只是如今太孙殿下治国,百姓的肚子都吃得更饱了,消耗的粮食激增,才有粮食不足的危机。”

    “进一步的增产,就要靠水利工程建设及垦荒。”

    夏原吉长吁了一口气,道:“眼下全国各地都在建水库,一旦建成,对粮食增产确有极大的帮助。”

    “但征发的民工如此之多,今年消耗的粮食也会大增,风险亦更大。”

    这就是事情的一体两面了。

    兴建水库,确实会让明年的粮食增产。

    但是,在没有大型机械器具的时代,水库的堤坝,可都是需要人工用肩膀一担一担挑出来的。

    天天干活的民工,也会吃掉更多的粮食。

    “这就是粮仓以及收粮的作用了。”朱允熥笑道:“如今不止是普通百姓,富户大户的存进粮仓的粮食更多。”

    “其中还有不少粮食,是他们多年存下来的。”

    “而今都进了粮食署的粮仓,朝廷便可以集中调配。”

    “有这些粮食,到明年秋收之前,大明绝不会有少粮缺粮的危机。”

    朱允熥对此十分笃定。

    民间大户富户的存粮,数量其实十分庞大。

    只是以前不管有啥大饥荒,天灾人祸,他们都会藏得紧紧的,绝不会拿出来救济没饭吃的人。

    一边是饿殍遍地,一边是富户的粮仓里堆满了粮食。

    这种事情,在历史上屡见不鲜。

    如今,那些富户大户见将粮食储存到粮食署的粮仓有利可图,便也跟着存了进去。

    粮食到了粮食署的粮仓里面,朝廷就能统一调配,杜绝这样的情况发生。

    有了这一笔存粮,就算今年大明消耗的粮食大增,也不可能会缺粮。

    至于明年的粮食增产,朱允熥更是信心十足。

    科学院能不能将有效的农药研制出来,这不一定。

    但今年投钱兴建的大量水库,可不是白建的。

    有了这些水库供水,原来许多不适宜耕种的地区,都能种上粮食。

    说到底,要让粮食产量增加,无非是两条。

    一条是提高单位面积的粮产量。

    二则是扩大粮食播种面积。

    修水库既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也会极大的增加粮食播种面积。

    因为原来由于供水灌溉问题而无法正常耕种的土地,在修建水库之后,有了水源灌溉,就能垦荒播种了。

    不仅如此,以前供水不足而造成亩产量很低的土地,供水增加之后,亩产量也会大幅提高。

    灌溉对粮食产量的影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他的信心,则来源于大明现在的人口。

    经历了元末战乱,此时大明的人口仍然不多,人均耕地面积很大。

    同样的耕地面积,只要好生加以利用,哪怕再养活多两三倍的人口,都不是问题。

    这里还有另一个关键是,由于医疗条件的限制,大明婴幼儿的成活率不高,人口并不会在短时间内爆炸性增长。

    自清末到新中国成立后的情况十分特殊。

    虽然经历多年战乱,但与历史上战乱造成人口大幅下降不同,那段时间,人口还一直在稳步增长。

    究其根源,最重要的是医疗卫生条件的提高,让婴幼儿的成活率有了质的变化。

    与此同时,粮食产量和土地利用率却并没有什么变化。

    于是便陷入了一边人口迅速增长,一边老百姓却越来越穷,越来越吃不饱饭的怪圈。

    这在整个华夏历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

    新中国成立后,这一矛盾更加突出。

    医疗卫生条件的改进速度,远远快过建水库及开垦荒地的速度。

    增产的粮食,被多出来的人口消耗一空。

    粮食年年丰收,耕地面积不断扩大,水库也建了无数,百姓却仍然很难将肚子吃饱。

    因为人口数量增长得更快!

    但大明的情况,显然不一样。

    目前的医疗卫生条件,短时间内不可能有质的飞跃。

    青霉素之类的,也没有被发明出来。

    人口虽然一直在增长,但速度却不会特别快。

    此时大力建水库垦荒地,提高粮食亩产量和扩大耕地面积,它们的增长速度,完全可以大幅度超过人口增长速度。

    “太孙殿下运筹帷幄,一切尽在掌握,下官钦佩。”夏原吉拱手道:“目前大明银行资金充足,又有倭国进来的大批白银作保证金,建设所需的钱,大明银行都可提供。”

    朱允熥微微点头。

    这也是他的底气所在。

    有钱,有粮,无论做什么事都不慌。

    杨士奇道:“眼下倒是有一桩新的难题,据苏州府上报,有不少人将银钱存入大明银行,粮食存入粮食署的粮仓,如此一来,自家看起来便‘家徒四壁’,以此来逃避朝廷的税赋。”

    大明并没有成熟的身份系统,老百姓出门会持官府发的“路引”,但路引并不是身份证,两者之间有极大的区别。

    官员的牙牌倒是和后世的身份证十分相似。

    正因为如此,无论是大明银行存钱,还是粮食署存粮,虽然都有登记身份,却全凭客户自己随意填报,没有核验。

    取钱取粮的凭据,以银行发的存单或粮食署的粮票为准。

    存款实名制,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后世实行实名制存款,都是21世纪才逐步实现的事情。

    没有计算机网络辅佐,存款实名制便不可能推行。

    且不说没有照片,无法验证真假的问题,就是有相应的实名资料,没有电脑检索,要从资料库里面调出来的,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何况如果存款和取款不是同一家网点,那取款的网点,根本就不可能有客户的身份资料,又如何核对呢?

    这显然不现实。

    存粮的问题,亦是如此。

    凭粮票取粮,见票即兑粮,才能正常开展工作。

    这样的带来的弊端是,有心人若想藏匿资产将变得十分容易。

    苏州因为赋税很重,长年欠税。

    去年随着朱允熥开放经商,以及银行的开设,在商业上素来极具天赋的苏州地区,又开始重新变得繁荣。

    官府见状,也立即抓紧追缴历年欠税。

    “利用银行和粮食署来避税逃税之事,在苏州府已蔚然成风。”

    “苏州府上奏朝廷,请求朝廷准其严厉追税,对肆意避税逃税者,严惩不贷,屡教不改者,砍头抄家!”

    “同时还请求朝廷调兵驻防苏州府,以防不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