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位让贤 第二百九十二章 大乌龙……参见陛下!恭喜陛下!
热门推荐:
快穿:糟糕女配是个邪修
修仙界破烂王
从末世到抗战之炮轰丧尸手撕鬼子
盗墓笔记之长生墟
闺蜜齐穿书,在八零被糙汉宠爆了
绑定天命之女,众女成尊我成帝!
军婚:七零国医在北大荒撸大猫
魔方武帝传
体王
踏!
踏!
踏!
马蹄声涌动。
如同风卷残云。
大队人马呼啸而至。
这一次赶到的,却是皇城兵马司。
作为正儿八经的军事作战机构,他们派来的是军队,人数亦不在少数。
皇城兵马司专门成立了快速反应军队,能闻讯而动,速度也是不慢。
较之纪纲的缉盗司,仅仅只晚到片刻。
要知道,缉盗司皆是轻装便服。
而兵马司的兵马,可都披了甲。
披甲亦是需要时间的,他们能这么快赶到,足见其不凡。
这亦是朱允熥军改的作用。
在此之前,皇城兵马司的出动速度绝没有这么快。
……
与此同时。
另外两条街道上。
也分别有大队的人马赶到。
这两拨人却都没有骑马,而是跑步而至。
分别锦衣卫的人马,以及应天府的捕快。
说起来,骑马虽然比步行快得多。
但执行短距离的紧急任务却未必如此。
因为将马从马槽中牵出来,套上马鞍,这都需要时间。
如果是一个人骑马出发还好,只要动作快,也不会用太多的时间。
若是大部队集合,花费的时间就多了。
马的执行力毕竟不能和人相提并论。
这就是为什么,用两条腿跑步赶到的捕快和锦衣卫,几乎和皇城兵马司来得一样快。
不得不说,在朱允熥改革刑部,对各地捕快实施改制之后,捕快的战力也上了一个台阶。
此际,应天府能在极短的时间内,集结数百名捕快赶到,就是最好的证明。
三方人马,同时赶至,刚好看到纪纲倒下。
过去的几个月,刑部总管全国清理江湖帮派的行动,尤其是缉盗司,可谓是风头出尽。
纪纲之名,亦是不径而走。
市井中关于他的事迹流传甚多。
尤其是在很多底层百姓眼中,纪纲俨然是“魔王”化身,专治各路妖魔鬼怪。
毕竟,底层百姓平日里和那些所谓“江湖帮派”,“地痞流氓”,“英雄好汉”打的交道最多。
纪纲作为那些人眼中的“魔王”化身,在百姓眼中,自是威名赫赫。
这正如民间老百姓拜神,并不喜欢拜地位最高,神通最广大的神。
而是喜欢拜直接管事的,最有用的神。
纪纲在百姓眼中,才是朝廷里真正管事的“大佬”。
至于其他的朝廷大员,老百姓们不懂,也不关心,与他们的日常生活,似乎也没有啥关系。
正因为如此,此时风头正劲的纪纲,名气可谓是大得不得了。
名气大,认识他的人就多。
哪怕是纪纲经常在外。
可他刚一回京,前来拜访他的人,就踏破了门槛。
应天府的捕头,更是对他极为熟悉。
看到纪纲倒下,带着大批人马赶至的捕头,不由得眼内精芒微微一闪,震惊之色掠过。
敌人竟如此凶残?
刚一交手,就将缉盗司主官击倒了?
他并没有看清纪纲是因何而倒,只是下意识的以为,他是受了袭击。
只不过,看起来像是远程攻击,却不知为何没有听到枪响,亦无箭矢。
或许是暗器之类的,才没有能看清。
而此时的现场,那名刚刚被纪纲下令抓起来的锦衣卫,此际正疯了似的站起来,欲要挣脱抓自己的人,同时用尽全身所有力气,高声呼喊道:“住手,快住手!”
带头冲锋的十余名捕快,已然冲到了蒋瓛等人面前,听到声音,停下了脚步,回过头来。
他们冲锋的时候,并不清楚叫自己住手的人是谁,故而下意识都回过头来看。
见到是被纪大人下令抓起来“骗子”,不禁又有些恼怒。
你算个什么东西?
竟然叫我们住手?
不过,这一停顿,前冲之势止住,便没有再立即继续冲锋。
因为他们也看到了纪大人倒下去的一幕。
旁边,纪纲的手下眼疾手快,在纪纲就要倒下去的刹那,硬生生将他拉住。
未待这边的纪纲清醒,那边的锦衣卫已尽皆看到了蒋瓛。
什么情况?
“反贼”是自家指挥使?
急匆匆赶来的锦衣卫,一时间一个个脑子都有点反应不过来了?
此时此刻,他们首先涌向心头的想法,并不是马上想到这是一场“误会”,而是认为,难道自家指挥使大人,要“造反”吗?
巨大的冲击,让赶来的锦衣卫们,尽皆呆立当场,不知所措。
另一边,老朱饶有兴趣的望向赶来的各路人马。
从打倒科学院门口守卫,到高塔上的士卒拉响警报,再到金陵城全城戒严,各路人马赶至……这一切发生得如此之快,令人目不睱接。
老朱是久经兵阵的人,十分清楚遇到紧急情况时,集结军队,调拨人马所需要的时间。
如果只是简单的人员,集合自然很快。
但武装集合就不一样了。
马上鞍,人着甲。
再等集结出营,再快也需要一柱香的时间。
一般而言,军营里,以擂鼓三通作为穿甲集合的标准。
每通鼓是三百三十下,擂鼓三通即九百九十下。
每通鼓约五六分钟,每通鼓结束后,中间会歇息一会儿。
因此,擂鼓三通的总时间,大约是二十分钟左右。
士兵听到鼓响,无论是在上茅厕,还是在吃饭,或是洗澡,再或是做其他事情,都要立即结束,赶回营中,穿好盔甲,带好武器,赶到操场集合。
如果是骑兵的话,还要将马牵出来,上好鞍,披好甲。
三通鼓看起来时间也不短,实际上则非常紧迫。
只有真正的精锐之军,才能做到三通鼓内集结完毕。
但从老朱令蒋瓛的锦衣卫,将守卫们击倒开始算起,到现在恐怕也刚刚过去三通鼓的时间。
几路人马,便都已赶到。
这个速度,真可谓快得不可思议。
要知道,以正常的步行速度而言,在路上所需要花费的时间,恐怕都不止。
更别说,他们还要先集结。
而且,几支兵马都来得如此之快,就更有意思了。
老朱没有作声,默默地看着他们。
眼前的一幕,显得有些诡异。
应天府的捕快,赶紧向着缉盗司这边过来。
兵马司统兵的将领,似乎察觉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气味,并没有急着发起攻击。
至于赶来的大队锦衣卫……在先是短暂怀疑自家指挥使大人为何要造反之后,终于反应了过来。
指挥使大人,可是奉命去护卫皇帝陛下了。
那他现在护卫的人……
哗啦啦!
哗啦啦!
反应过来的众锦衣卫,纷纷跪倒在地:“参见陛下!”
刹时间,应天府捕快,缉盗司众人,兵马司将领及士兵,顿时一个个眼珠子掉落了一地。
当!
当!
当!
几柄刀落下,砸在水泥地上,发出清脆的响起。
那些冲在最前面的捕快,看着赶来的锦衣卫皆是这般反应,他们也终于回过神来。
一个个目光先是望向蒋瓛,随后又望向他身后,被他护住的老头子。
这个其貌不扬的家伙,就是当今皇帝陛下?
《大明日报》上不是说,陛下天生异相,龙颜威威,不同于寻常人吗?
怎么看上去,也没啥区别呢?
报纸害人啊!
可这么多锦衣卫都跪了,他们不可能都是假冒的。
捕快们也连忙跟着跪了下去。
兵马司的将领,也终于回过神来。
定睛一看。
真是锦衣卫指挥使蒋瓛,还有陛下?
他慌忙翻身下马。
“参见陛下!”
缉盗司和应天府的捕快,也终于跟上。
“参见陛下!”
“参见陛下!”
……
大明科学院内。
外面这么大的动静,科学院里面当然早就知晓。
只不过,科学院都是一群研究人员,他们可不会舞枪弄棒。
碰到这种事情,只能先赶紧躲起来,紧闭门窗。
一边偷偷向外观望。
待看到各路人马纷纷跪拜,才如梦初醒……
……
杨荣赶到的时候,看到的正是这一幕。
老朱已然走进了大明科学院内,只有赶来的各路人马仍在。
“真是皇帝陛下?”杨荣问纪纲道。
“错不了。”纪纲擦了擦脸上的汗,心悸犹存。
杨荣心中暗叫不好。
陛下急匆匆赶到大明科学院,多半是冲着“朱孙”来的。
还因此而发生了这般大的意外。
虽然陛下没有责怪赶来的各路人马,但想来肯定是科学院的守卫,定是有眼不识泰山,将陛下得罪了,陛下才会硬闯。
若是陛下发现朱孙是假冒的,自己一直被“耍”了,指不定该如何雷霆震怒!
杨荣心中一凛,不敢耽搁,连忙向着科学院内走去。
刚到门口,便听到里面传来老朱咆哮声:“你说什么,《科学》期刊编辑部根本就没有一个叫朱孙的编辑?”
“陛下,确实没有啊!”赖文安的声音跟着响起。
声色微微颤抖,不清楚陛下为何会问起编辑部没有的人。
“胡说八道!”老朱怒道:“咱与他通信往来这么久,怎么可能没有这个人呢?”
“快说,你将朱孙如何了?若不从实招来,咱今日绝饶不了你。”
通信往来?
赖文安立时醒悟过来。
当初,《科学》期刊编辑部收到了一位名“朱元璋”的读者的来信。
当时他还以为有人大逆不道,欺君罔上,连忙禀报太孙殿下,才知道竟然真是皇帝陛下的来信。
在这之后,皇帝陛下又寄来了许多信。
赖文安和《科学》期刊编辑部却是再也不敢拆开看了。
每次信一到,便立即直接上呈东宫。
至于太孙殿下是怎么处理,又如何回信,那就不是他赖文安能知道的事情了。
此时听陛下的言语,看来,太孙殿下一直在假冒《科学》期刊编辑部的编辑,与陛下通信。
朱孙?
朱家的子孙?
那不就是太孙殿下吗?
醒悟过来的赖文安忙道:“陛下,微臣知道是怎么回事,给陛下写信的人是……”
“微臣杨荣,前来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赖文安的话还没有说出口,外面的杨荣连忙直闯而入,出声打断。
虽然此事迟早得告诉皇帝陛下,但也要抓住一个好时机啊。
可不能让赖文安在此时透露。
为了将赖文安的话打断,他此刻的声音,洪亮无比。
老朱的身份暴露后,锦衣卫早已是里三重,外三重,将其护卫得严严实实。
外面亦是三步一岗,五步一哨。
可杨荣一路走来,便始终保持着淡定从容的姿态。
外面的锦衣卫虽有阻拦问询,却被他轻飘飘一句“奉太孙殿下之命,前来觐见皇帝陛下”便给糊弄过去了。
锦衣卫的人,并不认识他。
可朝中官员众多,本来锦衣卫们也不是每一个都认识的。
仅从此人行为举止判断,必是朝中大员无疑。
毕竟,寻常哪有这般从容自若呢?
就这样,杨荣畅通无阻到了屋外。
此时闯入,众锦衣卫才惊觉不对。
官员只能在外面等候,待他们禀报陛下后,再由陛下召见。
杨荣却趁他们不备,闯了过去。
可此时已到帝前,杨荣正跪拜在地。
两名锦衣卫上前踏出一步,却被蒋瓛使了一个眼色,只好退开。
既已到御前,该如何处置,便只能等皇帝陛下的圣意了。
老朱正为朱孙的事烦恼,骤然被人闯入高声打断,自是不悦,抬眸望向他问道:“杨荣?”
他可不记得朝中有一个叫“杨荣”的官员。
杨荣连忙再磕首,此时才报上官职,拜道:“东宫主簿杨荣,参见皇帝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原来是东宫主簿!
应该是自己那个逆孙新提拨的官员了。
倒是有些胆量!
刚刚故意这般大声说话,明显是有意打断赖文安的话了。
莫非朱孙的事,另有隐情不成?
老朱是何等聪明之人,转瞬间已联想到许多,却是不动声色,问道:“你刚才向咱道喜,所为何事啊?”
杨荣抬头,正色道:“陛下有三喜。”
“其一,金陵城建成了举世所未有的预警系统,遭遇不测时,反应之快,人马调度之迅速,千古未有。今日陛下已亲自查验,预警迅速,功效显著!有此系统,从今往后,京师安全再无忧虑,此为一喜,臣为陛下贺。”
……
踏!
踏!
马蹄声涌动。
如同风卷残云。
大队人马呼啸而至。
这一次赶到的,却是皇城兵马司。
作为正儿八经的军事作战机构,他们派来的是军队,人数亦不在少数。
皇城兵马司专门成立了快速反应军队,能闻讯而动,速度也是不慢。
较之纪纲的缉盗司,仅仅只晚到片刻。
要知道,缉盗司皆是轻装便服。
而兵马司的兵马,可都披了甲。
披甲亦是需要时间的,他们能这么快赶到,足见其不凡。
这亦是朱允熥军改的作用。
在此之前,皇城兵马司的出动速度绝没有这么快。
……
与此同时。
另外两条街道上。
也分别有大队的人马赶到。
这两拨人却都没有骑马,而是跑步而至。
分别锦衣卫的人马,以及应天府的捕快。
说起来,骑马虽然比步行快得多。
但执行短距离的紧急任务却未必如此。
因为将马从马槽中牵出来,套上马鞍,这都需要时间。
如果是一个人骑马出发还好,只要动作快,也不会用太多的时间。
若是大部队集合,花费的时间就多了。
马的执行力毕竟不能和人相提并论。
这就是为什么,用两条腿跑步赶到的捕快和锦衣卫,几乎和皇城兵马司来得一样快。
不得不说,在朱允熥改革刑部,对各地捕快实施改制之后,捕快的战力也上了一个台阶。
此际,应天府能在极短的时间内,集结数百名捕快赶到,就是最好的证明。
三方人马,同时赶至,刚好看到纪纲倒下。
过去的几个月,刑部总管全国清理江湖帮派的行动,尤其是缉盗司,可谓是风头出尽。
纪纲之名,亦是不径而走。
市井中关于他的事迹流传甚多。
尤其是在很多底层百姓眼中,纪纲俨然是“魔王”化身,专治各路妖魔鬼怪。
毕竟,底层百姓平日里和那些所谓“江湖帮派”,“地痞流氓”,“英雄好汉”打的交道最多。
纪纲作为那些人眼中的“魔王”化身,在百姓眼中,自是威名赫赫。
这正如民间老百姓拜神,并不喜欢拜地位最高,神通最广大的神。
而是喜欢拜直接管事的,最有用的神。
纪纲在百姓眼中,才是朝廷里真正管事的“大佬”。
至于其他的朝廷大员,老百姓们不懂,也不关心,与他们的日常生活,似乎也没有啥关系。
正因为如此,此时风头正劲的纪纲,名气可谓是大得不得了。
名气大,认识他的人就多。
哪怕是纪纲经常在外。
可他刚一回京,前来拜访他的人,就踏破了门槛。
应天府的捕头,更是对他极为熟悉。
看到纪纲倒下,带着大批人马赶至的捕头,不由得眼内精芒微微一闪,震惊之色掠过。
敌人竟如此凶残?
刚一交手,就将缉盗司主官击倒了?
他并没有看清纪纲是因何而倒,只是下意识的以为,他是受了袭击。
只不过,看起来像是远程攻击,却不知为何没有听到枪响,亦无箭矢。
或许是暗器之类的,才没有能看清。
而此时的现场,那名刚刚被纪纲下令抓起来的锦衣卫,此际正疯了似的站起来,欲要挣脱抓自己的人,同时用尽全身所有力气,高声呼喊道:“住手,快住手!”
带头冲锋的十余名捕快,已然冲到了蒋瓛等人面前,听到声音,停下了脚步,回过头来。
他们冲锋的时候,并不清楚叫自己住手的人是谁,故而下意识都回过头来看。
见到是被纪大人下令抓起来“骗子”,不禁又有些恼怒。
你算个什么东西?
竟然叫我们住手?
不过,这一停顿,前冲之势止住,便没有再立即继续冲锋。
因为他们也看到了纪大人倒下去的一幕。
旁边,纪纲的手下眼疾手快,在纪纲就要倒下去的刹那,硬生生将他拉住。
未待这边的纪纲清醒,那边的锦衣卫已尽皆看到了蒋瓛。
什么情况?
“反贼”是自家指挥使?
急匆匆赶来的锦衣卫,一时间一个个脑子都有点反应不过来了?
此时此刻,他们首先涌向心头的想法,并不是马上想到这是一场“误会”,而是认为,难道自家指挥使大人,要“造反”吗?
巨大的冲击,让赶来的锦衣卫们,尽皆呆立当场,不知所措。
另一边,老朱饶有兴趣的望向赶来的各路人马。
从打倒科学院门口守卫,到高塔上的士卒拉响警报,再到金陵城全城戒严,各路人马赶至……这一切发生得如此之快,令人目不睱接。
老朱是久经兵阵的人,十分清楚遇到紧急情况时,集结军队,调拨人马所需要的时间。
如果只是简单的人员,集合自然很快。
但武装集合就不一样了。
马上鞍,人着甲。
再等集结出营,再快也需要一柱香的时间。
一般而言,军营里,以擂鼓三通作为穿甲集合的标准。
每通鼓是三百三十下,擂鼓三通即九百九十下。
每通鼓约五六分钟,每通鼓结束后,中间会歇息一会儿。
因此,擂鼓三通的总时间,大约是二十分钟左右。
士兵听到鼓响,无论是在上茅厕,还是在吃饭,或是洗澡,再或是做其他事情,都要立即结束,赶回营中,穿好盔甲,带好武器,赶到操场集合。
如果是骑兵的话,还要将马牵出来,上好鞍,披好甲。
三通鼓看起来时间也不短,实际上则非常紧迫。
只有真正的精锐之军,才能做到三通鼓内集结完毕。
但从老朱令蒋瓛的锦衣卫,将守卫们击倒开始算起,到现在恐怕也刚刚过去三通鼓的时间。
几路人马,便都已赶到。
这个速度,真可谓快得不可思议。
要知道,以正常的步行速度而言,在路上所需要花费的时间,恐怕都不止。
更别说,他们还要先集结。
而且,几支兵马都来得如此之快,就更有意思了。
老朱没有作声,默默地看着他们。
眼前的一幕,显得有些诡异。
应天府的捕快,赶紧向着缉盗司这边过来。
兵马司统兵的将领,似乎察觉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气味,并没有急着发起攻击。
至于赶来的大队锦衣卫……在先是短暂怀疑自家指挥使大人为何要造反之后,终于反应了过来。
指挥使大人,可是奉命去护卫皇帝陛下了。
那他现在护卫的人……
哗啦啦!
哗啦啦!
反应过来的众锦衣卫,纷纷跪倒在地:“参见陛下!”
刹时间,应天府捕快,缉盗司众人,兵马司将领及士兵,顿时一个个眼珠子掉落了一地。
当!
当!
当!
几柄刀落下,砸在水泥地上,发出清脆的响起。
那些冲在最前面的捕快,看着赶来的锦衣卫皆是这般反应,他们也终于回过神来。
一个个目光先是望向蒋瓛,随后又望向他身后,被他护住的老头子。
这个其貌不扬的家伙,就是当今皇帝陛下?
《大明日报》上不是说,陛下天生异相,龙颜威威,不同于寻常人吗?
怎么看上去,也没啥区别呢?
报纸害人啊!
可这么多锦衣卫都跪了,他们不可能都是假冒的。
捕快们也连忙跟着跪了下去。
兵马司的将领,也终于回过神来。
定睛一看。
真是锦衣卫指挥使蒋瓛,还有陛下?
他慌忙翻身下马。
“参见陛下!”
缉盗司和应天府的捕快,也终于跟上。
“参见陛下!”
“参见陛下!”
……
大明科学院内。
外面这么大的动静,科学院里面当然早就知晓。
只不过,科学院都是一群研究人员,他们可不会舞枪弄棒。
碰到这种事情,只能先赶紧躲起来,紧闭门窗。
一边偷偷向外观望。
待看到各路人马纷纷跪拜,才如梦初醒……
……
杨荣赶到的时候,看到的正是这一幕。
老朱已然走进了大明科学院内,只有赶来的各路人马仍在。
“真是皇帝陛下?”杨荣问纪纲道。
“错不了。”纪纲擦了擦脸上的汗,心悸犹存。
杨荣心中暗叫不好。
陛下急匆匆赶到大明科学院,多半是冲着“朱孙”来的。
还因此而发生了这般大的意外。
虽然陛下没有责怪赶来的各路人马,但想来肯定是科学院的守卫,定是有眼不识泰山,将陛下得罪了,陛下才会硬闯。
若是陛下发现朱孙是假冒的,自己一直被“耍”了,指不定该如何雷霆震怒!
杨荣心中一凛,不敢耽搁,连忙向着科学院内走去。
刚到门口,便听到里面传来老朱咆哮声:“你说什么,《科学》期刊编辑部根本就没有一个叫朱孙的编辑?”
“陛下,确实没有啊!”赖文安的声音跟着响起。
声色微微颤抖,不清楚陛下为何会问起编辑部没有的人。
“胡说八道!”老朱怒道:“咱与他通信往来这么久,怎么可能没有这个人呢?”
“快说,你将朱孙如何了?若不从实招来,咱今日绝饶不了你。”
通信往来?
赖文安立时醒悟过来。
当初,《科学》期刊编辑部收到了一位名“朱元璋”的读者的来信。
当时他还以为有人大逆不道,欺君罔上,连忙禀报太孙殿下,才知道竟然真是皇帝陛下的来信。
在这之后,皇帝陛下又寄来了许多信。
赖文安和《科学》期刊编辑部却是再也不敢拆开看了。
每次信一到,便立即直接上呈东宫。
至于太孙殿下是怎么处理,又如何回信,那就不是他赖文安能知道的事情了。
此时听陛下的言语,看来,太孙殿下一直在假冒《科学》期刊编辑部的编辑,与陛下通信。
朱孙?
朱家的子孙?
那不就是太孙殿下吗?
醒悟过来的赖文安忙道:“陛下,微臣知道是怎么回事,给陛下写信的人是……”
“微臣杨荣,前来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赖文安的话还没有说出口,外面的杨荣连忙直闯而入,出声打断。
虽然此事迟早得告诉皇帝陛下,但也要抓住一个好时机啊。
可不能让赖文安在此时透露。
为了将赖文安的话打断,他此刻的声音,洪亮无比。
老朱的身份暴露后,锦衣卫早已是里三重,外三重,将其护卫得严严实实。
外面亦是三步一岗,五步一哨。
可杨荣一路走来,便始终保持着淡定从容的姿态。
外面的锦衣卫虽有阻拦问询,却被他轻飘飘一句“奉太孙殿下之命,前来觐见皇帝陛下”便给糊弄过去了。
锦衣卫的人,并不认识他。
可朝中官员众多,本来锦衣卫们也不是每一个都认识的。
仅从此人行为举止判断,必是朝中大员无疑。
毕竟,寻常哪有这般从容自若呢?
就这样,杨荣畅通无阻到了屋外。
此时闯入,众锦衣卫才惊觉不对。
官员只能在外面等候,待他们禀报陛下后,再由陛下召见。
杨荣却趁他们不备,闯了过去。
可此时已到帝前,杨荣正跪拜在地。
两名锦衣卫上前踏出一步,却被蒋瓛使了一个眼色,只好退开。
既已到御前,该如何处置,便只能等皇帝陛下的圣意了。
老朱正为朱孙的事烦恼,骤然被人闯入高声打断,自是不悦,抬眸望向他问道:“杨荣?”
他可不记得朝中有一个叫“杨荣”的官员。
杨荣连忙再磕首,此时才报上官职,拜道:“东宫主簿杨荣,参见皇帝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原来是东宫主簿!
应该是自己那个逆孙新提拨的官员了。
倒是有些胆量!
刚刚故意这般大声说话,明显是有意打断赖文安的话了。
莫非朱孙的事,另有隐情不成?
老朱是何等聪明之人,转瞬间已联想到许多,却是不动声色,问道:“你刚才向咱道喜,所为何事啊?”
杨荣抬头,正色道:“陛下有三喜。”
“其一,金陵城建成了举世所未有的预警系统,遭遇不测时,反应之快,人马调度之迅速,千古未有。今日陛下已亲自查验,预警迅速,功效显著!有此系统,从今往后,京师安全再无忧虑,此为一喜,臣为陛下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