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位让贤 第三百章 老朱:咱不会死,只是和你联手演一场大戏!
热门推荐:
修仙界破烂王
从末世到抗战之炮轰丧尸手撕鬼子
盗墓笔记之长生墟
闺蜜齐穿书,在八零被糙汉宠爆了
绑定天命之女,众女成尊我成帝!
军婚:七零国医在北大荒撸大猫
魔方武帝传
体王
娱乐:我这么帅你们竟然叫我狗贼
屋外的吵闹声越发激烈。
似是杨士奇、姚广孝、杨荣等人,也拦不住群情激愤的群臣。
双手唇枪舌剑,几乎就要动起手来。
老朱不由笑道:“看来,你的手下还是不行啊,压不住群臣。”
朱允熥脸上不由得微现窘态。
如果是蓝玉在,往门口一站,群臣绝对没人敢往里面冲,甚至都吵不起来。
但杨士奇,姚广孝,杨荣等人,资历都还太浅,又皆是文官,平时倚仗朱允熥的权势威望,手握朝廷重要部门,也可谓是跺跺脚,都能让朝堂抖三抖。
群臣无不畏惧他们。
可一旦面临重大变故,他们根基浅薄的缺点,便马上暴露出来了。
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们都不是武将,手中无兵权。
姚广孝执掌的情报部门,算是稍具武力,毕竟,探听海外,蛮荒地区的情报,人员必须经过一定的武力训练。
大多数时候,情报人员还需要配备武器。
甚至在极端情况下,还可能与当地的部落发生武力争斗。
但情报人员终究不是正规的军队,且姚广孝来东宫,也并没有带人马过来。
真正的问题,还在于东宫的侍卫。
他们似乎无动于衷,采取了两不相帮的中立态度。
按理来说,他们才应该是最坚决支持朱允熥的人。
但却在关键时刻,作壁上观。
这不禁令朱允熥有些汗颜。
此前,他在杨士奇的再三提醒下,已然整顿了身边的侍卫,加大了能力和忠诚度的挑选。
可如今看来,还是有不小的问题。
自古美玉难求,良才难得。
真正的人才,必然有不小的野心和抱负,不会甘心一辈子在府中做一名侍卫。
正常而言,侍卫的忠诚是没有啥问题的。
挑选程序非常严格。
但当面临皇帝陛下和太孙殿下之间进行选择的时候,忠诚问题便出现了。
他们不像杨士奇,姚广孝,杨荣等人一样,是由朱允熥简拨。
他们本身就是皇家侍卫,只是被派来守卫东宫,守护太孙殿下而已。
从这一角度来说,他们要忠诚的对象,首先是皇帝陛下,然后才是太孙殿下。
眼下的局面,让他们左右为难,两不相帮,也是无奈的选择。
但无论如何,这在一定程度上,都是朱允熥的“失败”。
说到底,他们终究是东宫的侍卫!
不“忠心”于他,自然是他这个太孙的失败。
不过,这也有一桩好处。
至少在老朱面前,表明了他坦坦荡荡,从未有夺权之心。
否则,他就该私底下秘密训练东宫侍卫成为“死士”了。
这些侍卫,在此时刻,也就会坚决和他站一起。
守着大门,不让群臣进来。
老朱也没有在这个问题上再继续笑他,转而问道:“熥儿,你让方孝孺宣讲新学,又令人丈量天下山川田亩,又令想方设法勋贵之家出售田地,可是想平分天下田地?”
说话间,老朱的龙眸内,已是骤然射出两道精芒,直落朱允熥脸上。
此事他已然猜到,但事关重大,还是要得到一个确切的回答。
朱允熥略一思索,方道:“皇爷爷,孙儿也知此事非同小可。”
“故而,从来没有指使过方孝孺具体要做什么,他做的事情,与孙儿无关。”
老朱不由一怔,旋即微微点头,脸露笑意。
“直接强行平分天下田地,只会造成天下动荡。”
“孙儿想的,是采取分步实施的办法。”
“思想宣传,这是第一步。”
“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要让社会形成舆论压力。”
“方孝孺便是一枚种子。”
朱允熥缓了口气,接着说出自己的计划:
“第二步是让海外的地,置换大明境内的地。”
“勋贵们在海外得到了大量的土地,既能帮大明守住海外的利益,由此交出大明境内的土地,亦是天经地义。”
“他们在海外会得到更多的土地,正好帮助大明开疆拓土,让大明成为前所未有的盛世帝国。”
“第三步是赎买,不过,不一定要直接用钱赎买,也可以用入股的方式。”
老朱疑惑道:“入股?”
虽然这个时代没有股份制的说法,但入股经营并不罕见。
比如说,投资建一座窑。
出钱的人占一部分股,出土地的人也占一部分股。
再比如说,有些商家会给干股给负责经营的掌柜和伙计,也叫“身股”。
简而言之,就是出卖劳动力,由此得到“分红权”。
朱允熥点头道:“孙儿我打算让他们入股大明制造局的工厂,一则是为工厂扩大生产筹集更多的资金,其二也正好顺势将他们手中的土地收归朝廷所有。”
这是他早已想好的办法。
要在大明开设股市,将地主的土地折算成银钱,变成股票。
由此一来,地主便顺利转化成了资本家。
土地也就都收到了国家手中。
这是风险最小的方案。
毕竟,单纯的“打土豪,分田地”,革自己的命,是很难行得通的。
新中国建立后能那样做,是因为那是一个全新的政权。
领导者本身是无产阶级。
自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之后,共产主义思想传播,再到新中国成立,社会已经做了漫长时间的思想建设。
聚集了一大批有共同信仰,志同道合的人。
可大明面临的是什么情况?
除了朱允熥自己之外,朝廷的官员,就没有人能理解这一层,更没有人会支持。
仅靠他一个光杆太孙,就算当了皇帝,那也是行不通的。
皇帝必须是整个利益阶层的代表,是利益阶层的头,而不能是孤家寡人。
资本家虽然也很可恶,可相对于封建地主,他们仍然是进步的。
而且,由于劳动者与资本家之间是自由雇佣关系,不是人身依附关系,国家要限制资本家,打击资本家,其实很容易。
唯一担心的,只是怕由此而影响经济发展罢了。
若不是担心这一层,国家收拾资本家,远比收拾封建地主容易。
即使大明全面进入工业社会,土地也永远是最重要的财富。
实现人人有地,人人有房,老百姓才能真正过上好日子。
不过,股票这一概念,对于老朱来说,还是有些过于复杂了。
倒不是说,以老朱的聪明,真的就不能理解。
只是要讲述清楚,需要费很多口舌和时间。
眼下时间紧迫,朱允熥便没有提及发行股票的事。
老朱闻言,眼前骤然一亮,道:“这倒是一个好办法。”
“让他们都入股,朝廷的债务负担,也能大大减轻。”
“还能趁势收回他们的土地。”
“不错,不错!”
老朱又向门口望了一眼,那里仍在吵闹不休。
“你的法子都不错,但这毕竟是惊天动地的大事。”
“你要做成此事,便要向外发动战争。”
“记住,只要大明在外面不断打胜仗,并且不亏钱,还能源源不断有银子进来。”
“那不管你做什么事,朝野都很难反对。”
通过对外扩张来解决内部矛盾?
老朱不愧是老朱。
一针见血。
这一条,倒是与朱允熥心中所想,不谋而合。
而且,大明的工业要发展,需要广阔的市场,以及大量的原材料。
这些都需要海外的支持。
中原大地,虽然地大物博,但其实又是一个资源很贫乏的地区。
比如说,造轮胎的天然橡胶。
在石油化工技术还没有被攻克的时,天然橡胶便已广泛运用。
然而,中原却缺少制作天然橡胶的树木,气候环境也不适合这类树木生长。
其他的各种资源就更不用说了。
就是大明之前普遍使用的白银,也极为稀缺。
严重依赖于从海外流入。
只不过,封建社会朝廷的管理能力太弱,对于这一点,竟然一无所知。
每年有多少白银流入,多少白银流出,官府都没有记录,朝廷两眼一抹黑。
市场就更不用说了。
大明制造局的技术进步后,大规模生产的效率提高了很多倍。
生产的商品,是需要销售出去的。
相比于大明的国内市场,整个蓝星世界无疑是一个广阔的市场。
“皇爷爷,孙儿记住了。”朱允熥嬉笑道:“皇爷爷现在也不反对大明对外开战,征伐海外了?”
老朱哈哈大笑道:“从前咱不想远征海外,是因为那些地方,隔山隔水,物资运不回来。”
“大军劳师远征,付出的人力,物力,财力,不计其数,死伤的将士,更是血流成河,生灵涂炭。”
“除了让君王得到了一个开疆拓土的好名声之外,一无用处,咱当然反对。”
“甚至,因为距离太远,驻军费用高昂,防守不易。”
“纵使打下来之后,用不了多少年,又会丢掉。”
“死了成千上万的人,费了数不清的财力,到头来,全是一场空。”
“咱当然要反对!”
“你之前说,从前商周也不过是一隅之地,后来通过分封,不断向外开疆拓土,才有了今日的中原大地。”
“这的确是向外征战,向外扩张的结果。”
“要不然,炎黄子孙,恐怕还困守在黄河边上一块不大的土地内,怎么可能有大明今日的万里疆域呢?”
“可是,你也应该想过,为什么此后的几千年,咱们就没有接着再向外扩张了呢?”
“还不是因为没有地方可以去了嘛!”
“往西,是高山,是沙漠,山高路远,万里无人,光是运粮,便极为不易。不毛之地,本身也种不出什么粮食。”
“往北,是草原,是极寒之地。虽然历朝历代都想征服草原,却始终没有成功,那极寒之地,更是不适合百姓居住。”
“往南,是蛮荒,是酷暑之地,瘴气遍布,蚊虫横生,大军随时可能爆发瘟疫。”
“往东,是辽阔无边的茫茫大海,海波险恶,大军出征,稍有不甚,遇上台风,便有全军覆没之忧。”
“能占的地方,好占的地方,咱们都占了,再往外去扩张,没有用啦!”
老朱悠悠叹气,旋即笑道:
“可如今,一切都变了。”
“大明制造局生产了那么多的铁器,数不清的大炮,枪支,火药……”
“有了这些,咱大明的军队,一定是所向披靡。”
“咱在申城也看到了,船只能顺利的将海外的白银,粮食运进咱大明。”
“即使偶有台风,造成的损失,也还在承受的范围内。”
“那咱为什么还要反对呢?”
“你就只管手去做吧。”
朱允熥忙拜道:“多谢皇爷爷!皇爷爷英明!”
老朱笑道:“你别急着奉承我,接下来,你是准备将藩王都撤了,然后分封海外吧?”
朱允熥道:“皇爷爷,这可是您当初答应孙儿,只要大军平定了北元,您便同意撤藩。君无戏言。”
老朱白了他一眼,道:“咱也没有说后悔啊,你急什么。”
说到这里,又叹了口气道:“老三去的地方,应该很凶险吧?”
朱允熥笑脸顿时一凝,神色微滞道:“皇爷爷,孙儿也是实在没有办法。”
此事他并没有征得老朱的同意,便擅自作主,此时便唯恐老朱会责怪。
老朱脸露笑意,和蔼望着他道:“咱知道,咱也没有怪你,这都是老三咎由自取。”
话虽然这样说,但他脸上的笑容下,其实亦能见一缕担扰与无奈。
曾经的老三,是他引以为自傲的儿子,大明的晋王。
为大明镇守边疆,立下赫赫战功。
可如今……唉,崽大不由父。
孩子们大了,便有自己的想法,不似小时候那般听话了!
“皇爷爷,你也不用太过于担心。”朱允熥道:“三叔去的地方,固然很遥远,但那里,确实是一块宝地。”
“若是三叔能在那里站稳脚跟,将来晋王一脉,必能为大明打下一片广阔的疆域。”
“三叔的功绩,也会被记载在史册上,永垂不朽!”
老朱微微点头:“说得好!这才是我朱家子孙应该做的。”
“让老三去磨练磨练,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撤藩和分封海外的事,你尽管放手任为,咱是一定会支持你的。”
说完,老朱又伸手摸了摸朱允熥的头。
“好了,该问的,该交待的,咱都问了。”
“国事交付你,其他的事,咱也不想问了。”
“等一下,你便召一名太医进来。”
“让他对外宣布,皇帝陛下因病重而驾崩了!”
“没有传位诏书,也没有遗言。”
朱允熥一惊:“皇爷爷?”
老朱笑意盈盈,道:“傻孩子,皇爷爷并不会真的死。”
“只是和你联手演一场戏罢了!”
“一场保大明江山安稳无忧的大戏!”
……
似是杨士奇、姚广孝、杨荣等人,也拦不住群情激愤的群臣。
双手唇枪舌剑,几乎就要动起手来。
老朱不由笑道:“看来,你的手下还是不行啊,压不住群臣。”
朱允熥脸上不由得微现窘态。
如果是蓝玉在,往门口一站,群臣绝对没人敢往里面冲,甚至都吵不起来。
但杨士奇,姚广孝,杨荣等人,资历都还太浅,又皆是文官,平时倚仗朱允熥的权势威望,手握朝廷重要部门,也可谓是跺跺脚,都能让朝堂抖三抖。
群臣无不畏惧他们。
可一旦面临重大变故,他们根基浅薄的缺点,便马上暴露出来了。
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们都不是武将,手中无兵权。
姚广孝执掌的情报部门,算是稍具武力,毕竟,探听海外,蛮荒地区的情报,人员必须经过一定的武力训练。
大多数时候,情报人员还需要配备武器。
甚至在极端情况下,还可能与当地的部落发生武力争斗。
但情报人员终究不是正规的军队,且姚广孝来东宫,也并没有带人马过来。
真正的问题,还在于东宫的侍卫。
他们似乎无动于衷,采取了两不相帮的中立态度。
按理来说,他们才应该是最坚决支持朱允熥的人。
但却在关键时刻,作壁上观。
这不禁令朱允熥有些汗颜。
此前,他在杨士奇的再三提醒下,已然整顿了身边的侍卫,加大了能力和忠诚度的挑选。
可如今看来,还是有不小的问题。
自古美玉难求,良才难得。
真正的人才,必然有不小的野心和抱负,不会甘心一辈子在府中做一名侍卫。
正常而言,侍卫的忠诚是没有啥问题的。
挑选程序非常严格。
但当面临皇帝陛下和太孙殿下之间进行选择的时候,忠诚问题便出现了。
他们不像杨士奇,姚广孝,杨荣等人一样,是由朱允熥简拨。
他们本身就是皇家侍卫,只是被派来守卫东宫,守护太孙殿下而已。
从这一角度来说,他们要忠诚的对象,首先是皇帝陛下,然后才是太孙殿下。
眼下的局面,让他们左右为难,两不相帮,也是无奈的选择。
但无论如何,这在一定程度上,都是朱允熥的“失败”。
说到底,他们终究是东宫的侍卫!
不“忠心”于他,自然是他这个太孙的失败。
不过,这也有一桩好处。
至少在老朱面前,表明了他坦坦荡荡,从未有夺权之心。
否则,他就该私底下秘密训练东宫侍卫成为“死士”了。
这些侍卫,在此时刻,也就会坚决和他站一起。
守着大门,不让群臣进来。
老朱也没有在这个问题上再继续笑他,转而问道:“熥儿,你让方孝孺宣讲新学,又令人丈量天下山川田亩,又令想方设法勋贵之家出售田地,可是想平分天下田地?”
说话间,老朱的龙眸内,已是骤然射出两道精芒,直落朱允熥脸上。
此事他已然猜到,但事关重大,还是要得到一个确切的回答。
朱允熥略一思索,方道:“皇爷爷,孙儿也知此事非同小可。”
“故而,从来没有指使过方孝孺具体要做什么,他做的事情,与孙儿无关。”
老朱不由一怔,旋即微微点头,脸露笑意。
“直接强行平分天下田地,只会造成天下动荡。”
“孙儿想的,是采取分步实施的办法。”
“思想宣传,这是第一步。”
“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要让社会形成舆论压力。”
“方孝孺便是一枚种子。”
朱允熥缓了口气,接着说出自己的计划:
“第二步是让海外的地,置换大明境内的地。”
“勋贵们在海外得到了大量的土地,既能帮大明守住海外的利益,由此交出大明境内的土地,亦是天经地义。”
“他们在海外会得到更多的土地,正好帮助大明开疆拓土,让大明成为前所未有的盛世帝国。”
“第三步是赎买,不过,不一定要直接用钱赎买,也可以用入股的方式。”
老朱疑惑道:“入股?”
虽然这个时代没有股份制的说法,但入股经营并不罕见。
比如说,投资建一座窑。
出钱的人占一部分股,出土地的人也占一部分股。
再比如说,有些商家会给干股给负责经营的掌柜和伙计,也叫“身股”。
简而言之,就是出卖劳动力,由此得到“分红权”。
朱允熥点头道:“孙儿我打算让他们入股大明制造局的工厂,一则是为工厂扩大生产筹集更多的资金,其二也正好顺势将他们手中的土地收归朝廷所有。”
这是他早已想好的办法。
要在大明开设股市,将地主的土地折算成银钱,变成股票。
由此一来,地主便顺利转化成了资本家。
土地也就都收到了国家手中。
这是风险最小的方案。
毕竟,单纯的“打土豪,分田地”,革自己的命,是很难行得通的。
新中国建立后能那样做,是因为那是一个全新的政权。
领导者本身是无产阶级。
自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之后,共产主义思想传播,再到新中国成立,社会已经做了漫长时间的思想建设。
聚集了一大批有共同信仰,志同道合的人。
可大明面临的是什么情况?
除了朱允熥自己之外,朝廷的官员,就没有人能理解这一层,更没有人会支持。
仅靠他一个光杆太孙,就算当了皇帝,那也是行不通的。
皇帝必须是整个利益阶层的代表,是利益阶层的头,而不能是孤家寡人。
资本家虽然也很可恶,可相对于封建地主,他们仍然是进步的。
而且,由于劳动者与资本家之间是自由雇佣关系,不是人身依附关系,国家要限制资本家,打击资本家,其实很容易。
唯一担心的,只是怕由此而影响经济发展罢了。
若不是担心这一层,国家收拾资本家,远比收拾封建地主容易。
即使大明全面进入工业社会,土地也永远是最重要的财富。
实现人人有地,人人有房,老百姓才能真正过上好日子。
不过,股票这一概念,对于老朱来说,还是有些过于复杂了。
倒不是说,以老朱的聪明,真的就不能理解。
只是要讲述清楚,需要费很多口舌和时间。
眼下时间紧迫,朱允熥便没有提及发行股票的事。
老朱闻言,眼前骤然一亮,道:“这倒是一个好办法。”
“让他们都入股,朝廷的债务负担,也能大大减轻。”
“还能趁势收回他们的土地。”
“不错,不错!”
老朱又向门口望了一眼,那里仍在吵闹不休。
“你的法子都不错,但这毕竟是惊天动地的大事。”
“你要做成此事,便要向外发动战争。”
“记住,只要大明在外面不断打胜仗,并且不亏钱,还能源源不断有银子进来。”
“那不管你做什么事,朝野都很难反对。”
通过对外扩张来解决内部矛盾?
老朱不愧是老朱。
一针见血。
这一条,倒是与朱允熥心中所想,不谋而合。
而且,大明的工业要发展,需要广阔的市场,以及大量的原材料。
这些都需要海外的支持。
中原大地,虽然地大物博,但其实又是一个资源很贫乏的地区。
比如说,造轮胎的天然橡胶。
在石油化工技术还没有被攻克的时,天然橡胶便已广泛运用。
然而,中原却缺少制作天然橡胶的树木,气候环境也不适合这类树木生长。
其他的各种资源就更不用说了。
就是大明之前普遍使用的白银,也极为稀缺。
严重依赖于从海外流入。
只不过,封建社会朝廷的管理能力太弱,对于这一点,竟然一无所知。
每年有多少白银流入,多少白银流出,官府都没有记录,朝廷两眼一抹黑。
市场就更不用说了。
大明制造局的技术进步后,大规模生产的效率提高了很多倍。
生产的商品,是需要销售出去的。
相比于大明的国内市场,整个蓝星世界无疑是一个广阔的市场。
“皇爷爷,孙儿记住了。”朱允熥嬉笑道:“皇爷爷现在也不反对大明对外开战,征伐海外了?”
老朱哈哈大笑道:“从前咱不想远征海外,是因为那些地方,隔山隔水,物资运不回来。”
“大军劳师远征,付出的人力,物力,财力,不计其数,死伤的将士,更是血流成河,生灵涂炭。”
“除了让君王得到了一个开疆拓土的好名声之外,一无用处,咱当然反对。”
“甚至,因为距离太远,驻军费用高昂,防守不易。”
“纵使打下来之后,用不了多少年,又会丢掉。”
“死了成千上万的人,费了数不清的财力,到头来,全是一场空。”
“咱当然要反对!”
“你之前说,从前商周也不过是一隅之地,后来通过分封,不断向外开疆拓土,才有了今日的中原大地。”
“这的确是向外征战,向外扩张的结果。”
“要不然,炎黄子孙,恐怕还困守在黄河边上一块不大的土地内,怎么可能有大明今日的万里疆域呢?”
“可是,你也应该想过,为什么此后的几千年,咱们就没有接着再向外扩张了呢?”
“还不是因为没有地方可以去了嘛!”
“往西,是高山,是沙漠,山高路远,万里无人,光是运粮,便极为不易。不毛之地,本身也种不出什么粮食。”
“往北,是草原,是极寒之地。虽然历朝历代都想征服草原,却始终没有成功,那极寒之地,更是不适合百姓居住。”
“往南,是蛮荒,是酷暑之地,瘴气遍布,蚊虫横生,大军随时可能爆发瘟疫。”
“往东,是辽阔无边的茫茫大海,海波险恶,大军出征,稍有不甚,遇上台风,便有全军覆没之忧。”
“能占的地方,好占的地方,咱们都占了,再往外去扩张,没有用啦!”
老朱悠悠叹气,旋即笑道:
“可如今,一切都变了。”
“大明制造局生产了那么多的铁器,数不清的大炮,枪支,火药……”
“有了这些,咱大明的军队,一定是所向披靡。”
“咱在申城也看到了,船只能顺利的将海外的白银,粮食运进咱大明。”
“即使偶有台风,造成的损失,也还在承受的范围内。”
“那咱为什么还要反对呢?”
“你就只管手去做吧。”
朱允熥忙拜道:“多谢皇爷爷!皇爷爷英明!”
老朱笑道:“你别急着奉承我,接下来,你是准备将藩王都撤了,然后分封海外吧?”
朱允熥道:“皇爷爷,这可是您当初答应孙儿,只要大军平定了北元,您便同意撤藩。君无戏言。”
老朱白了他一眼,道:“咱也没有说后悔啊,你急什么。”
说到这里,又叹了口气道:“老三去的地方,应该很凶险吧?”
朱允熥笑脸顿时一凝,神色微滞道:“皇爷爷,孙儿也是实在没有办法。”
此事他并没有征得老朱的同意,便擅自作主,此时便唯恐老朱会责怪。
老朱脸露笑意,和蔼望着他道:“咱知道,咱也没有怪你,这都是老三咎由自取。”
话虽然这样说,但他脸上的笑容下,其实亦能见一缕担扰与无奈。
曾经的老三,是他引以为自傲的儿子,大明的晋王。
为大明镇守边疆,立下赫赫战功。
可如今……唉,崽大不由父。
孩子们大了,便有自己的想法,不似小时候那般听话了!
“皇爷爷,你也不用太过于担心。”朱允熥道:“三叔去的地方,固然很遥远,但那里,确实是一块宝地。”
“若是三叔能在那里站稳脚跟,将来晋王一脉,必能为大明打下一片广阔的疆域。”
“三叔的功绩,也会被记载在史册上,永垂不朽!”
老朱微微点头:“说得好!这才是我朱家子孙应该做的。”
“让老三去磨练磨练,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撤藩和分封海外的事,你尽管放手任为,咱是一定会支持你的。”
说完,老朱又伸手摸了摸朱允熥的头。
“好了,该问的,该交待的,咱都问了。”
“国事交付你,其他的事,咱也不想问了。”
“等一下,你便召一名太医进来。”
“让他对外宣布,皇帝陛下因病重而驾崩了!”
“没有传位诏书,也没有遗言。”
朱允熥一惊:“皇爷爷?”
老朱笑意盈盈,道:“傻孩子,皇爷爷并不会真的死。”
“只是和你联手演一场戏罢了!”
“一场保大明江山安稳无忧的大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