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位让贤 第三百三十三章 滚滚大势!命运与反叛!
热门推荐:
狼出狱
女尊:恶女她只想登基
重生陵容干翻后宫
真千金回归后天下第一了
肥婆要休夫,养个玉面郎君夺天下
重生之美女太多了,怎么办
一念渡心劫
搬空国库,穿成三岁萌宝去流放
重生在电影的世界
遥忆往昔,陆有林与李伯约皆负笈于国子监,乃是同窗挚友。
那时候,国子监皆以圣贤之学为圭臬,埋首于经史子集,期冀有朝一日能于科举之途崭露头角,光大门楣。
陆有林与李伯约亦在其间,勤勉向学,不敢有丝毫懈怠。
然陆有林虽才情不浅,于科举之试却屡遭挫折,多次名落孙山,仕途之梦仿若遥不可及之星。
恰在这时,朱允熥驾临国子监,给学子们讲课,带来了前所未闻的科学。
犹如春日惊雷,于一众学子心间炸开,为他们开启了一扇崭新的知识之窗。
陆有林敏锐地察觉到,这或许是自己命运转折之契机,遂毅然舍下多年苦读的科举之路,转而投身于大明制造局,潜心钻研火药之术。
那时候制造局,虽然有数不清的工匠,但他们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全靠经验行事。
曾参加过科举,能进入国子监读书的陆有林,在当时的制造局内,无疑是一位高材生。
虽然圣贤书中没有火药知识,圣贤的道理也不能用于制造火药,但学习能力却是相通的。
有文化知识作底蕴,相较同期仅依传统技艺摸索的火药工匠,优势立显。
自入制造局,陆有林心无旁骛,一心扑在火药,尤其是子弹的研究上。
将朱允熥所授的科学原理,应用于实践操作。
每一次试验,皆精心筹备,记录下每一个细微的数据与变化。
历经无数次的反复尝试与修正,从火药的配方调配到制作工艺的改良,渐次取得成效,直至成为子弹工厂的厂长。
李伯约虽然当时并没有离开国子监,却也对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闲暇时,做起了各种试验。
《科学》期刊成立后,他开始向其投稿,也被采纳了几篇文章。
再后来,大明制造局改制,成立大明朝廷资产部。
各厂分立,由吏部向各厂委派官员。
因为朱允熥要求吏部必须任命懂技术的官员,而此前许多读书人只知读圣贤书,完全不懂科学和技术。
故而吏部在官员任命之际,颇费思量。
最终,厂长之位多由朝廷资产部依据实绩举荐,从原技术工人与经验丰富之管理人员中精心遴选。
为求权力制衡与管理周全,厂督之职则主要从大明科学院择取。
其中,不乏科学院潜心钻研之研究人员,以及曾在《科学》期刊及其子刊发表文章、深谙科学道理各行各业精英与读书人。
李伯约也是因此被选中,从国子监的一名学生,一跃而成为子弹工厂的厂督。
要知道,子弹工厂的厂督可是五品官衔。
至此,李伯约一步登天,跳入龙门。
当然,像他这样的人,远不止一个。
朝廷资产部下属六七十个工厂,按政务处制定的规定,其主管厂长和厂督皆为五品官。
众多此前对朱允熥所授科学一脉感兴趣,掌握有专业知识的人,借此难得之机遇,得以摆脱往昔默默无闻之境。
被朝廷委以重任,提拔升迁,成为朝堂之上的一股新兴势力。
相较之下,那些仍然执着于科举旧途、抱残守缺的读书人,却陷入了尴尬之境。
至今,他们大多穷尽心力,仅能谋求七品、八品之微末官职,且往往求之而不得,困于仕途之泥沼,满心焦虑与迷茫。
虽说他们对外声称管理工厂五品官整日与工匠杂役为伍,不如文官清贵高雅。
卫所里的百户,也都是六品官,但真能和七品的县令比吗?
厂长和厂督亦是此理。
同为五品官,实际权力地位肯定远远不及同知,甚至连县令都比上。
当然,这也就是他们自欺欺人的安慰。
五品官怎么说也是五品官,是许多人一辈子渴望而不渴求的高位。
真有机会任职,就不知有多少立即收起所谓厂督厂长无用,不堪的言论,反而趋之若鹜了。
在朱允熥全力推动的改革浪潮之下,时代仿若奔腾的江河,滚滚向前,变迁之势不可阻挡。
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
反过来,时代的一朵浪花,若能借势,就能让人扶摇直上,平步青云。
个人的命运总是会受国家大势的影响。
陆有林和李伯约,无疑是其中的幸运儿。
他们也对朱允熥极为感恩。
两人一番对话结束,当即便布置下去。
很快,派往政务处问询的人,便出发了。
与此同时,子弹工厂大门紧闭,守卫亦加强了巡逻。
就这样约摸过了一个多小时,就在陆有林和李伯约皆紧张焦急不安的等待之时,高台上的哨兵忽然喊道:“有兵马前来!”
陆有林和李伯约皆连忙登上子弹工厂外面的门楼,向远方望去。
只见朱高煦骑着马匹,带着大队大队的兵马,正黑压压地向工厂这边走来,声势极为惊人。
两人不惊皆倒吸了一口凉气。
最为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朱高煦真的反了!
陆有林没有犹豫,高喊道:“加强戒备,马上组织工厂的工人出来,与守卫一起作战。”
朱高煦在工厂外面不远外勒马站住,高声喊道:“子弹工厂厂督李伯约,厂长陆有林贪桩枉法,图谋不轨,今已东窗事发。”
“刑部奉陛下谕旨,前来捉拿问罪。”
“尔等还不速速开门受缚?”
那声音在空气中回荡,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与压迫,让人心惊胆战。
“圣旨?圣旨何在?”
陆有林双目圆睁,声如洪钟地质问道。
那声音在空旷的场地中回荡,满是愤怒与不信。
“尔等打开大门,自然会给你们看。”
朱高煦面色冷峻,同时向守卫喊话:“陛下说了,李伯约和陆有林谋逆之事,与子弹工厂的守卫和工人无关。”
“只诛首恶,不殃及无辜。”
“尔等不要听这两个恶贼的命令,快将他们两人拿下,打开门来,将其交朝廷问罪。”
“如此尔等不仅无罪,反而有功。”
他的话语掷地有声,眼神中却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狡黠与急切。
此言一出,守卫们顿时一阵骚动。
朱高煦身份尊贵,位高权重,刚刚才威风凛凛的进入过子弹工厂。
众多守卫都曾亲眼目睹李伯约和陆有林在他面前的卑躬屈膝之态。
此刻,他亲率人马前来,口口声声说有圣旨拿人,守卫们心中不明就里,难免有些动摇,交头接耳之声此起彼伏。
李伯约见状,当即高声怒斥道:“朱高煦,你当我等是三岁孩童不成?”
“陛下若真有圣旨给你,你刚才进来了,为何不宣旨?”
“再说,若真有圣旨在身,你又何须这般大动干戈,率如此众多的人马前来?”
“只消带几名差役,进入工厂宣旨,将我等二人捉拿便是。”
“之前你无故要领一百万发子弹,我便心生疑虑。”
“如今看来,你果然是心怀不轨,意图谋逆。”
”朱高煦,陛下天威浩荡,岂是你能轻易冒犯的?”
“还妄图谋逆造反,简直是自不量力!”
“我劝你还是早早束手就擒,向陛下负荆请罪吧。”
“说不定,陛下念在同为皇室子孙的份上,还能饶你一命。”
“倘若你执迷不悟,犯下弥天大错,那便是万劫不复,死路一条!”
他的言辞犀利,义正言辞,此时也不再称其为小王爷,而是直呼其名,脸上的神情更满是对朱高煦的鄙夷与斥责。
一番话说完,李伯约稍作停顿,深吸一口气,又向四周的守卫喊话:“朱高煦已然谋逆,他这是在诳言陛下之令,其目的便是要占据子弹工厂。”
“子弹工厂,乃朝廷重地。”
“我等身负守厂之重任,若有丝毫闪失,便是百死莫赎!”
“朱高煦之前来领子弹,我便心生疑虑,刚才已派人紧急上报朝廷,相信朝廷很快便会派兵前来平叛。”
“只要我等坚守几个小时,朱高煦便插翅难逃。”
“各位弟兄们,听我号令,务必誓死守卫子弹工厂!”
李伯约的话音刚落,只听得“砰”地一声巨响,打破了这短暂的平静。
却是朱高煦恼羞成怒,拿起火枪,瞄准李伯约的头颅,毫不犹豫地扣动了扳机。
对于李伯约,朱高煦早已是恨之入骨。
此人之前在自己面前,表面上装出一副极其谦卑恭顺的模样,低三下四地阿谀奉承。
可一旦涉及到子弹之事,便推脱说子弹工厂没有存货了,这般惺惺作态、口不对心的“虚伪”行径,恰是他生平最为痛恨的。
如今,李伯约又煽动工厂的守卫和工人来对抗自己的大军,朱高煦只觉得不将此人千刀万剐,都难以平息心头之恨。
故而,他果断地开枪了。
在他看来,像李伯约这样卑鄙无耻的小人,根本不配与自己多费口舌,唯有将其击毙,才是对他最好的回应。
这一枪,朱高煦瞄得极准,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必杀的决心。
然而,世事难料,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李伯约恰好左右摆头,他正急切地去查看旁边守卫和工人的动静与反应,脑袋自然而然地晃动了一下。
“嗖!”
子弹贴着他的右耳呼啸而过。
瞬间,鲜血从耳朵上缓缓流下,滴落于地。
好险!
李伯约心中暗惊,不过他很快便镇定下来,身姿挺拔地站在那里,巍然不动,仿佛一座巍峨的山峰。
李伯约语气坚定地高喊道:“弟兄们,今日我等若是为守卫工厂,战死在此,那是为了大明捐躯,朝廷定会追封我等官职。”
“我等的妻儿老小,后世子孙,都会受到朝廷的优厚抚恤与善待。”
“我等的宗族,也会以我们为荣,将我们视为家族的骄傲。”
“可若是受了这反贼的诳骗,丢失了子弹工厂,或者因为贪生怕死而降了反贼,等朝廷的平叛大军一到,我们亦是必死无疑。”
“还会令祖宗蒙羞,家族遭人唾弃。”
“让你们的妻儿,从此在人前抬不起头来。”
“让你们的后代,被人肆意辱骂!”
“弟兄们,今日我等是战亦死,降亦死。”
“你们是要做大明的忠勇之士,光大门楣,青史留名,还是要做那被万人唾骂的奸佞之徒,你们就自己选吧!”
他的声音激昂慷慨,充满了感染力,在空气中久久回荡。
“我等死战!”
人群中,不知是谁率先高喊了一声,那声音犹如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千层浪。
“死战!”
“死战!”
“死战!”
刹那间,其他守卫和工人也纷纷响应,声嘶力竭地高喊起来。
大家都并非愚笨之人,心中自有一番思量与判断。
对于朱高煦所说的圣旨,起初众人心中尚有狐疑,但很快便回过味来。
李伯约所言句句在理,朱高煦若真有捉拿他们二人的圣旨,何至于带如此众多的人马前来?
这般兴师动众,明摆着就是想骗开大门,进而控制子弹工厂。
除非李伯约和陆有林已公然反叛,否则,带这么多兵力前来,就太不合常理了。
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他手中根本没有圣旨。
相对于那些在田地里辛勤耕种,一辈子都难得出一趟远门的淳朴农民而言,子弹工厂的工人,见识更为广博,头脑也更加灵活。
平日里,工人们最喜爱的《大明日报》上,便经常刊登各类奇闻轶事以及精彩的“故事”。
还有那引人入胜的《三国演义》连载,再加上工人们下班后聚在一起聊天吹牛,彼此交流分享,相互影响之下,也都算是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自然没有淳朴农民那般容易上当受骗。
目睹这一幕,朱高煦心中暗恨,却也知道今日之事难以善了。
他无奈地策马回身,向后方的军营奔去。
事实上,他今日前来喊门,已然是冒着极大的风险。
火枪与弓箭相比,有着天壤之别。
箭矢的射击距离有限,而且只要穿上厚厚的盔甲,便能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抵挡箭矢的伤害。
可大明军工厂里生产出来的火枪子弹,威力巨大,足以穿透如今市面上的任何盔甲,令人防不胜防。
更何况,相对于弓箭的命中率,火枪的射击更加精准,在有效射程内,几乎能做到指哪打哪。
故而,在冷兵器的弓箭时代,主将尚可阵前喊话,鼓舞士气,甚至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自身的安全。
到了火枪逐渐普及之后,就再没有人敢如此贸然行事。
轻易地将自己暴露在敌人的火枪射程之内,那无疑是自寻死路。
朱高煦素日里胆大包天,行事无所畏惧。
他之所以敢冒险前来一试,不过是心存侥幸,想着能不能凭借自己的身份和话术,骗开子弹工厂的大门。
至于说只带几个人进去,冒充朝廷的名义拿人……
朱高煦并非没有考虑过这种方法。
可问题在于,他手中既没有圣旨,也没有政务处的公文,仅凭刑部主官的身份,根本没有权力拿人。
他也曾想过伪造一份圣旨或者公文,但时间紧迫,仓促之间,却是来不及筹备。
既然骗不开大门,那就唯有强攻一途了。
朱高煦心中暗暗盘算着,子弹工厂四周虽有高墙环绕,形成了一定的防御屏障。
但除了正门设有坚固的门楼,可以居高临下的观看四周及射击外,其他地方的防御设施都相对简陋。
自己率领着三千精锐兵马,强攻下来,应该并非难事。
想到这里,朱高煦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狠厉与决绝。
“进攻!”
回到军营内,他当即毫不犹豫地下达了命令。
刹那间,战鼓擂动,号角齐鸣,三千兵马如潮水一般,向着子弹工厂汹涌袭来。
喊杀声震耳欲聋,仿佛要将整个子弹工厂踏为平地!
……
那时候,国子监皆以圣贤之学为圭臬,埋首于经史子集,期冀有朝一日能于科举之途崭露头角,光大门楣。
陆有林与李伯约亦在其间,勤勉向学,不敢有丝毫懈怠。
然陆有林虽才情不浅,于科举之试却屡遭挫折,多次名落孙山,仕途之梦仿若遥不可及之星。
恰在这时,朱允熥驾临国子监,给学子们讲课,带来了前所未闻的科学。
犹如春日惊雷,于一众学子心间炸开,为他们开启了一扇崭新的知识之窗。
陆有林敏锐地察觉到,这或许是自己命运转折之契机,遂毅然舍下多年苦读的科举之路,转而投身于大明制造局,潜心钻研火药之术。
那时候制造局,虽然有数不清的工匠,但他们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全靠经验行事。
曾参加过科举,能进入国子监读书的陆有林,在当时的制造局内,无疑是一位高材生。
虽然圣贤书中没有火药知识,圣贤的道理也不能用于制造火药,但学习能力却是相通的。
有文化知识作底蕴,相较同期仅依传统技艺摸索的火药工匠,优势立显。
自入制造局,陆有林心无旁骛,一心扑在火药,尤其是子弹的研究上。
将朱允熥所授的科学原理,应用于实践操作。
每一次试验,皆精心筹备,记录下每一个细微的数据与变化。
历经无数次的反复尝试与修正,从火药的配方调配到制作工艺的改良,渐次取得成效,直至成为子弹工厂的厂长。
李伯约虽然当时并没有离开国子监,却也对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闲暇时,做起了各种试验。
《科学》期刊成立后,他开始向其投稿,也被采纳了几篇文章。
再后来,大明制造局改制,成立大明朝廷资产部。
各厂分立,由吏部向各厂委派官员。
因为朱允熥要求吏部必须任命懂技术的官员,而此前许多读书人只知读圣贤书,完全不懂科学和技术。
故而吏部在官员任命之际,颇费思量。
最终,厂长之位多由朝廷资产部依据实绩举荐,从原技术工人与经验丰富之管理人员中精心遴选。
为求权力制衡与管理周全,厂督之职则主要从大明科学院择取。
其中,不乏科学院潜心钻研之研究人员,以及曾在《科学》期刊及其子刊发表文章、深谙科学道理各行各业精英与读书人。
李伯约也是因此被选中,从国子监的一名学生,一跃而成为子弹工厂的厂督。
要知道,子弹工厂的厂督可是五品官衔。
至此,李伯约一步登天,跳入龙门。
当然,像他这样的人,远不止一个。
朝廷资产部下属六七十个工厂,按政务处制定的规定,其主管厂长和厂督皆为五品官。
众多此前对朱允熥所授科学一脉感兴趣,掌握有专业知识的人,借此难得之机遇,得以摆脱往昔默默无闻之境。
被朝廷委以重任,提拔升迁,成为朝堂之上的一股新兴势力。
相较之下,那些仍然执着于科举旧途、抱残守缺的读书人,却陷入了尴尬之境。
至今,他们大多穷尽心力,仅能谋求七品、八品之微末官职,且往往求之而不得,困于仕途之泥沼,满心焦虑与迷茫。
虽说他们对外声称管理工厂五品官整日与工匠杂役为伍,不如文官清贵高雅。
卫所里的百户,也都是六品官,但真能和七品的县令比吗?
厂长和厂督亦是此理。
同为五品官,实际权力地位肯定远远不及同知,甚至连县令都比上。
当然,这也就是他们自欺欺人的安慰。
五品官怎么说也是五品官,是许多人一辈子渴望而不渴求的高位。
真有机会任职,就不知有多少立即收起所谓厂督厂长无用,不堪的言论,反而趋之若鹜了。
在朱允熥全力推动的改革浪潮之下,时代仿若奔腾的江河,滚滚向前,变迁之势不可阻挡。
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
反过来,时代的一朵浪花,若能借势,就能让人扶摇直上,平步青云。
个人的命运总是会受国家大势的影响。
陆有林和李伯约,无疑是其中的幸运儿。
他们也对朱允熥极为感恩。
两人一番对话结束,当即便布置下去。
很快,派往政务处问询的人,便出发了。
与此同时,子弹工厂大门紧闭,守卫亦加强了巡逻。
就这样约摸过了一个多小时,就在陆有林和李伯约皆紧张焦急不安的等待之时,高台上的哨兵忽然喊道:“有兵马前来!”
陆有林和李伯约皆连忙登上子弹工厂外面的门楼,向远方望去。
只见朱高煦骑着马匹,带着大队大队的兵马,正黑压压地向工厂这边走来,声势极为惊人。
两人不惊皆倒吸了一口凉气。
最为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朱高煦真的反了!
陆有林没有犹豫,高喊道:“加强戒备,马上组织工厂的工人出来,与守卫一起作战。”
朱高煦在工厂外面不远外勒马站住,高声喊道:“子弹工厂厂督李伯约,厂长陆有林贪桩枉法,图谋不轨,今已东窗事发。”
“刑部奉陛下谕旨,前来捉拿问罪。”
“尔等还不速速开门受缚?”
那声音在空气中回荡,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与压迫,让人心惊胆战。
“圣旨?圣旨何在?”
陆有林双目圆睁,声如洪钟地质问道。
那声音在空旷的场地中回荡,满是愤怒与不信。
“尔等打开大门,自然会给你们看。”
朱高煦面色冷峻,同时向守卫喊话:“陛下说了,李伯约和陆有林谋逆之事,与子弹工厂的守卫和工人无关。”
“只诛首恶,不殃及无辜。”
“尔等不要听这两个恶贼的命令,快将他们两人拿下,打开门来,将其交朝廷问罪。”
“如此尔等不仅无罪,反而有功。”
他的话语掷地有声,眼神中却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狡黠与急切。
此言一出,守卫们顿时一阵骚动。
朱高煦身份尊贵,位高权重,刚刚才威风凛凛的进入过子弹工厂。
众多守卫都曾亲眼目睹李伯约和陆有林在他面前的卑躬屈膝之态。
此刻,他亲率人马前来,口口声声说有圣旨拿人,守卫们心中不明就里,难免有些动摇,交头接耳之声此起彼伏。
李伯约见状,当即高声怒斥道:“朱高煦,你当我等是三岁孩童不成?”
“陛下若真有圣旨给你,你刚才进来了,为何不宣旨?”
“再说,若真有圣旨在身,你又何须这般大动干戈,率如此众多的人马前来?”
“只消带几名差役,进入工厂宣旨,将我等二人捉拿便是。”
“之前你无故要领一百万发子弹,我便心生疑虑。”
“如今看来,你果然是心怀不轨,意图谋逆。”
”朱高煦,陛下天威浩荡,岂是你能轻易冒犯的?”
“还妄图谋逆造反,简直是自不量力!”
“我劝你还是早早束手就擒,向陛下负荆请罪吧。”
“说不定,陛下念在同为皇室子孙的份上,还能饶你一命。”
“倘若你执迷不悟,犯下弥天大错,那便是万劫不复,死路一条!”
他的言辞犀利,义正言辞,此时也不再称其为小王爷,而是直呼其名,脸上的神情更满是对朱高煦的鄙夷与斥责。
一番话说完,李伯约稍作停顿,深吸一口气,又向四周的守卫喊话:“朱高煦已然谋逆,他这是在诳言陛下之令,其目的便是要占据子弹工厂。”
“子弹工厂,乃朝廷重地。”
“我等身负守厂之重任,若有丝毫闪失,便是百死莫赎!”
“朱高煦之前来领子弹,我便心生疑虑,刚才已派人紧急上报朝廷,相信朝廷很快便会派兵前来平叛。”
“只要我等坚守几个小时,朱高煦便插翅难逃。”
“各位弟兄们,听我号令,务必誓死守卫子弹工厂!”
李伯约的话音刚落,只听得“砰”地一声巨响,打破了这短暂的平静。
却是朱高煦恼羞成怒,拿起火枪,瞄准李伯约的头颅,毫不犹豫地扣动了扳机。
对于李伯约,朱高煦早已是恨之入骨。
此人之前在自己面前,表面上装出一副极其谦卑恭顺的模样,低三下四地阿谀奉承。
可一旦涉及到子弹之事,便推脱说子弹工厂没有存货了,这般惺惺作态、口不对心的“虚伪”行径,恰是他生平最为痛恨的。
如今,李伯约又煽动工厂的守卫和工人来对抗自己的大军,朱高煦只觉得不将此人千刀万剐,都难以平息心头之恨。
故而,他果断地开枪了。
在他看来,像李伯约这样卑鄙无耻的小人,根本不配与自己多费口舌,唯有将其击毙,才是对他最好的回应。
这一枪,朱高煦瞄得极准,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必杀的决心。
然而,世事难料,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李伯约恰好左右摆头,他正急切地去查看旁边守卫和工人的动静与反应,脑袋自然而然地晃动了一下。
“嗖!”
子弹贴着他的右耳呼啸而过。
瞬间,鲜血从耳朵上缓缓流下,滴落于地。
好险!
李伯约心中暗惊,不过他很快便镇定下来,身姿挺拔地站在那里,巍然不动,仿佛一座巍峨的山峰。
李伯约语气坚定地高喊道:“弟兄们,今日我等若是为守卫工厂,战死在此,那是为了大明捐躯,朝廷定会追封我等官职。”
“我等的妻儿老小,后世子孙,都会受到朝廷的优厚抚恤与善待。”
“我等的宗族,也会以我们为荣,将我们视为家族的骄傲。”
“可若是受了这反贼的诳骗,丢失了子弹工厂,或者因为贪生怕死而降了反贼,等朝廷的平叛大军一到,我们亦是必死无疑。”
“还会令祖宗蒙羞,家族遭人唾弃。”
“让你们的妻儿,从此在人前抬不起头来。”
“让你们的后代,被人肆意辱骂!”
“弟兄们,今日我等是战亦死,降亦死。”
“你们是要做大明的忠勇之士,光大门楣,青史留名,还是要做那被万人唾骂的奸佞之徒,你们就自己选吧!”
他的声音激昂慷慨,充满了感染力,在空气中久久回荡。
“我等死战!”
人群中,不知是谁率先高喊了一声,那声音犹如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千层浪。
“死战!”
“死战!”
“死战!”
刹那间,其他守卫和工人也纷纷响应,声嘶力竭地高喊起来。
大家都并非愚笨之人,心中自有一番思量与判断。
对于朱高煦所说的圣旨,起初众人心中尚有狐疑,但很快便回过味来。
李伯约所言句句在理,朱高煦若真有捉拿他们二人的圣旨,何至于带如此众多的人马前来?
这般兴师动众,明摆着就是想骗开大门,进而控制子弹工厂。
除非李伯约和陆有林已公然反叛,否则,带这么多兵力前来,就太不合常理了。
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他手中根本没有圣旨。
相对于那些在田地里辛勤耕种,一辈子都难得出一趟远门的淳朴农民而言,子弹工厂的工人,见识更为广博,头脑也更加灵活。
平日里,工人们最喜爱的《大明日报》上,便经常刊登各类奇闻轶事以及精彩的“故事”。
还有那引人入胜的《三国演义》连载,再加上工人们下班后聚在一起聊天吹牛,彼此交流分享,相互影响之下,也都算是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自然没有淳朴农民那般容易上当受骗。
目睹这一幕,朱高煦心中暗恨,却也知道今日之事难以善了。
他无奈地策马回身,向后方的军营奔去。
事实上,他今日前来喊门,已然是冒着极大的风险。
火枪与弓箭相比,有着天壤之别。
箭矢的射击距离有限,而且只要穿上厚厚的盔甲,便能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抵挡箭矢的伤害。
可大明军工厂里生产出来的火枪子弹,威力巨大,足以穿透如今市面上的任何盔甲,令人防不胜防。
更何况,相对于弓箭的命中率,火枪的射击更加精准,在有效射程内,几乎能做到指哪打哪。
故而,在冷兵器的弓箭时代,主将尚可阵前喊话,鼓舞士气,甚至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自身的安全。
到了火枪逐渐普及之后,就再没有人敢如此贸然行事。
轻易地将自己暴露在敌人的火枪射程之内,那无疑是自寻死路。
朱高煦素日里胆大包天,行事无所畏惧。
他之所以敢冒险前来一试,不过是心存侥幸,想着能不能凭借自己的身份和话术,骗开子弹工厂的大门。
至于说只带几个人进去,冒充朝廷的名义拿人……
朱高煦并非没有考虑过这种方法。
可问题在于,他手中既没有圣旨,也没有政务处的公文,仅凭刑部主官的身份,根本没有权力拿人。
他也曾想过伪造一份圣旨或者公文,但时间紧迫,仓促之间,却是来不及筹备。
既然骗不开大门,那就唯有强攻一途了。
朱高煦心中暗暗盘算着,子弹工厂四周虽有高墙环绕,形成了一定的防御屏障。
但除了正门设有坚固的门楼,可以居高临下的观看四周及射击外,其他地方的防御设施都相对简陋。
自己率领着三千精锐兵马,强攻下来,应该并非难事。
想到这里,朱高煦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狠厉与决绝。
“进攻!”
回到军营内,他当即毫不犹豫地下达了命令。
刹那间,战鼓擂动,号角齐鸣,三千兵马如潮水一般,向着子弹工厂汹涌袭来。
喊杀声震耳欲聋,仿佛要将整个子弹工厂踏为平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