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位让贤 第三百五十一章 捉摸不透的战略方针!荣华富贵,享之不尽!
热门推荐:
错婚甜妻,糟糕夫人要逃跑
我家都破产了,你们怎么还追我
赛博修真十万年
修真与末世:外挂总是倒贴大师兄
快穿:太子殿下的掌中小魔女
同人:旅程从星铁开始
乖吗?装的!弃犬竟是帝都太子爷
明日方舟的协助者
自律让你自由,没让你美女自由啊
在前来归降的途中,阿哈出便已在心底盘算妥当。
他深知,为大明军队引路,方能立下战功,博得大明朝廷的嘉奖,为自身的将来谋得利益。
蓝玉听闻阿哈出所言,心头亦是一动。
若有女真部落的人充当前锋领路,大明军队想来能以更快的速度在军事上斩获胜利。
可转瞬之间,他又暗自摇了摇头,只因这与朱允熥交代的战略部署相悖。
“你有这份心意,固然不错。”
蓝玉声如洪钟,朗声道:“然而,我大明天军之战力堪称天下翘楚,要击溃女真各部,易如反掌,实不需尔等带路。”
“你既已决意归降,便带着胡里改部的人马,一道并入我大明阵营,协助我军修筑道路即可。”
阿哈出不禁微微一怔,着实未曾料到,明军竟会拒绝自己担任先锋的请求,这全然出乎他的意料。
不过,既已踏上投降之路,便再无回头的余地,阿哈出也唯有无奈应声应下。
蓝玉继而微微噙笑,开口说道:“我瞧你们胡里改部的众人,衣衫破旧凌乱,个个面容憔悴、身形消瘦,想必许久未曾饱食一顿了吧。”
“如今既已归顺我大明天军,今日便可尽情饱餐。往后好生为朝廷修路劳作,大明朝廷必不会亏待你们。”
听闻这番言语,阿哈出顿时面露喜色,满心欢喜。
女真三部所处之地乃寒苦偏远的寒带,远不及中原之地的富饶肥沃。
相较之下,他们的生活要艰辛困苦得多,能吃上一顿饱饭,对许多人而言,都是遥不可及的奢望。
刚一投降大明,便能得到这般优厚款待,实在是大大出乎他的预料。
“谢大将军!”阿哈出赶忙伏地拜谢。
紧接着,便传令部落士卒放下兵器,依循明军的指令行事。
“大将军,为何不让胡里改部充作先锋,进击女真三部?”
蓝玉身后,一位将领满脸疑惑,出言问道。
“陛下早有先见之明,算准了女真各部定会归降。”
蓝玉并未回头,神色淡然,不疾不徐地说道:“该如何安置归降后的女真各部,陛下亦早已颁下旨意。”
“陛下心中自有运筹帷幄之方略,平定女真三部不过是转瞬之间的事。让胡里改部加入修路的队伍,加速道路修筑即可。”
这是陛下的安排?
众将领心中皆是疑虑重重。
陛下不许大明新军主动出击,尚可解释为防止后勤补给出现问题,以致军队陷入绝境。
毕竟此番劳师远征,对当地地理生疏,又难以适应迥异的气候环境。
可不让女真降部出战,究竟是为何呢?
陛下的用意,着实令人有些难以捉摸。
此时,蓝玉再次下令道:“速去告知随军的《大明日报》记者,建州女真的胡里改部已在阿哈出的率领下前来投降,令他们即刻去采访阿哈出以及胡里改部的民众,并进行详细报道。”
“报道重点需突出胡里改部的民众在投降我大明之后,积极投身修路建设,自此过上了丰衣足食的安稳日子。”
“要大力宣传此事,鼓励女真三部的百姓踊跃加入我们。”
不久前,朝廷颁布了在女真三部设立三大行省的旨意。
与此同时,派遣了诸多官员前来,此刻他们皆在大明的军中。
与这些官员一同前来的,还有《大明日报》的记者以及大批擅长撰写文章的宣传人员,甚至还送来了为数不少的油印机。
朱允熥更是明确地向蓝玉指示,此番针对女真三部的战争,当以攻心为首要策略。
如今胡里改部已然归降,蓝玉虽心中尚存疑虑,但还是毅然决定依循朱允熥的方案,坚定不移地继续推行下去。
……
在女真的斡朵里部,几名部落民众正悄悄躲在一个草垛之后,低声地交谈着。
“你们听说了吗?胡里改部投降大明了,大明给他们运去了数不清的粮食,胡里改部的人投降之后,都能吃得饱饱的了。”
一位年轻的小伙子,满脸洋溢着兴奋之色,激动地说道。
“真有此事?”有人满脸狐疑地问道。
“千真万确,你瞧,这报纸上都写得清清楚楚呢。”
小伙子一边说着,一边从怀中小心翼翼地掏出一份《大明日报》。
这并非是在金陵城印刷的那份《大明日报》,而是由《大明日报》东北分部所撰写的日报副刊,专门面向女真部落发行。
这份副刊在新军中完成撰写、制作与印刷后,便通过大明情报局的人员,悄悄地在女真各部散播开来。
自从大明对女真三部发动战争以来,这份报纸便在女真三部内逐渐流行起来。
尽管女真部落中,大部分人文化水平有限,许多人都不识字。
但这并不妨碍少数认识汉字的人在阅读之后,将其中的内容口口相传。
主要是因为报纸上的内容着实振奋人心。
上面写道,女真三部所施行的奴隶制度是腐朽、落后且毫无人性的。
女真各部落的首领,将部落民众视为自己的私有财产,随意地进行打杀、买卖,这是犯下了严重的罪行。
大明天军旨在帮助受苦受难的广大女真民众,推翻那些骑在他们头上作威作福的“老爷”,引领他们一同建设一个全新的世界。
大明将会派遣流官前来治理女真地区。
自此以后,女真民众再也不会成为任何人的奴隶。
人人都将拥有属于自己的土地和牛羊,能够为自己而辛勤劳作。
从此以后,大家都将成为大明皇帝的子民,享受平等的待遇。
天啊!
听听,这话说得多么动听啊。
听着就让人觉得过瘾极了。
女真各部的民众,都对这些事儿兴趣极大。
大明天军的到来,宛如一道曙光,给他们灰暗的人生注入了崭新的希望。
识得汉字的年轻人小声读着上面的文章,听到众人个个欢欣鼓舞不已。
“唉,可那又有啥用?咱还不是照样饿肚子!”
这时,一个丧气的声音冒了出来。
此言一出,众人脸上的光彩瞬间黯淡下去,仿若被乌云遮蔽的天空。
“要不……要不咱反了吧。”不知谁压低嗓音,嗫嚅了一句。
“宰了头人,再投大明。”另一个声音附和道。
“使不得!”这主意立马遭到其他人反对。
“头人哪是那么好杀的?他身边护卫成群,儿子们也个个骁勇善战。”
“就算咱运气好,得手了,自己也难活下来。”
几句话,说得众人心里拔凉拔凉的。
可不是嘛,反抗头人,谈何容易。
以前也不是没人试过,可无一例外,都以惨败告终。
“我看,大伙一起跑吧。”这时,刚才给他们读报纸的年轻人挺身而出,朗声道:“大明的大将军放话了,只要咱女真百姓投奔明军营地,就能获救。”
“咱还能加入明军的队伍,一块儿修路,往后再也不怕头人欺负,还能填饱肚子。”
“这些内容,报纸上都写着呢。”
众人一听,眼睛顿时亮了起来。
奋起抗争,他们没那个胆子,心里怕得要死。
可逃命,还是敢的。
大伙又合计了一阵,便趁着夜色,偷偷开溜了。
很快,这股出逃之风,如燎原之火,席卷了各个部落。
数不清的女真百姓,如潮水般涌向大明军队的驻地,向明军缴械投降。
……
“反了,反了,他们好大的胆子,竟敢逃跑!”
在一座巍峨气派的府邸中,斡朵里部的首领猛哥帖木儿气得暴跳如雷。
短短几日,他已接连收到七八起部落奴隶出逃的消息。
这些平日里低眉顺眼、逆来顺受的奴隶,如今竟纷纷逃离部落,投奔明军。
再这么下去,别说是和明军打仗了,没有了奴隶卖命干活,他们连饭都没吃了……
猛哥帖木儿倒吸一口凉气,嘶吼道:“传令下去,让底下人都给我盯紧了,不许有人私自行动。”
“还有,把那些出逃人的家属,统统拉出去砍头示众,告诉其他人,谁再敢乱跑,这就是下场!”
众将领闻令,忙不迭地拱手应和。
随后一个个脚底抹油,退了下去。
首领正在气头上,谁也不想这时候触霉头。
这时,一位中年人蹑手蹑脚地走进来。
“满柱,消消气。”中年人双手递上一杯茶。
满柱,这是女真族首领的专属称谓,一般只有亲近之人,才会这般称呼。
关系稍远的,都尊称“可汗”。
猛哥帖木儿扫了一眼,此人是他府上的管家。
他接过茶,猛灌一口,随手把茶杯往旁边桌上重重一撂,咬牙切齿道:“可恨的阿哈出,居然投降明军,他……”
刚要破口大骂,话到嘴边,却戛然而止。
大明,不可抗衡啊!
就凭女真这点力量,根本不是对手。
如今女真内部人心惶惶,往后该咋办,他心里也是一团乱麻。
“眼下这局势,对咱女真着实不利。”
猛哥帖木儿长叹一声,喃喃道,“不过,大明终究是孤军深入,我就不信,他们能一直赖在这儿,永不退兵。”
没错!
这,正是支撑着包括猛哥帖木儿在内的女真各部落首领,将这场战争延续下去的执念。
仗,总归有打完的时候。
大明的军队,迟早有一天会班师回朝。
到那时,一切都会回归往昔,恢复如初。
“瞧此番大明出征的阵仗,他们不急于进兵,反倒一门心思修路,怕是真没打算离开了。”
管家弓着腰,在旁轻声低语。
这话一出口,猛哥帖木儿的眉头瞬间拧成了麻花。
他不悦地抬眸,狠狠瞪了管家一眼。
这家伙,可真是专挑人痛处戳,就不能说点中听的?
正在这时,却见管家从袖筒里小心翼翼地掏出一只做工精巧绝伦的玻璃杯。
那杯子澄澈透明,其上雕刻的鹰、狮、虎栩栩如生,仿若下一秒就要破杯而出。
猛哥帖木儿的双眼,刹那间瞪得溜圆,直勾勾地盯着玻璃杯,脱口而出:“这是……?”
“这可是大明金陵玻璃厂新造的稀罕玩意儿,在大明的官员和富商圈子里可抢手了。”
管家赔着笑:“小的知晓满柱钟情此类物件,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弄到手。”
猛哥帖木儿接过玻璃杯,捧在掌心,翻来覆去地端详,不禁啧啧赞叹:“妙啊,实在是精妙绝伦!也唯有大明,才有这般鬼斧神工,能制出如此绝美的物件。”
“那是自然。”管家压低声调:“可眼下手底下这场仗,咱们又哪是大明的对手?”
“依小的浅见,倒不如……倒不如……”话到嘴边,他又开始支支吾吾起来。
猛哥帖木儿脸色微变,寒声催促:“倒不如怎样,把话说清楚!”
管家“扑通”一声跪地,连连告罪:“满柱息怒。小的这番肺腑之言,实在不敢瞒着满柱。小的寻思,既然打不赢大明,咱们莫不如降了吧。”
“降?”猛哥帖木儿怒目圆睁:“我何尝不想降,可大明压根儿就没表露招降之意。”
“他们还四处宣扬,要推翻女真部落首领的统治,派流官来治理女真。事已至此,让我怎么降?降了之后,他们又会如何待我?”
管家赶忙接话:“满柱莫要多虑,大明确实宣称要派流官治理女真,可从未提及要将现今的女真首领下狱问罪啊。”
猛哥帖木儿一怔,狐疑道:“你这话什么意思?”
管家娓娓道来:“只要满柱愿意归顺大明,虽说不能再执掌幹朵里部的大权,可大明定会赏赐满柱享用不尽的财富,封赐爵位,让满柱今后永远领受大明的俸禄。”
“满柱还能乔迁金陵城,那儿的繁华昌盛,相较于咱们这苦寒的女真之地,简直是天壤之别,好上万千倍都不止。”
“就像这般的玻璃杯,在咱们女真,那是千金难求。”
“可在金陵城,不过是寻常百姓家的寻常物件。”
“满柱若降了大明,大明定不会亏待您。往后的荣华富贵,保准您享用不尽。”
……
他深知,为大明军队引路,方能立下战功,博得大明朝廷的嘉奖,为自身的将来谋得利益。
蓝玉听闻阿哈出所言,心头亦是一动。
若有女真部落的人充当前锋领路,大明军队想来能以更快的速度在军事上斩获胜利。
可转瞬之间,他又暗自摇了摇头,只因这与朱允熥交代的战略部署相悖。
“你有这份心意,固然不错。”
蓝玉声如洪钟,朗声道:“然而,我大明天军之战力堪称天下翘楚,要击溃女真各部,易如反掌,实不需尔等带路。”
“你既已决意归降,便带着胡里改部的人马,一道并入我大明阵营,协助我军修筑道路即可。”
阿哈出不禁微微一怔,着实未曾料到,明军竟会拒绝自己担任先锋的请求,这全然出乎他的意料。
不过,既已踏上投降之路,便再无回头的余地,阿哈出也唯有无奈应声应下。
蓝玉继而微微噙笑,开口说道:“我瞧你们胡里改部的众人,衣衫破旧凌乱,个个面容憔悴、身形消瘦,想必许久未曾饱食一顿了吧。”
“如今既已归顺我大明天军,今日便可尽情饱餐。往后好生为朝廷修路劳作,大明朝廷必不会亏待你们。”
听闻这番言语,阿哈出顿时面露喜色,满心欢喜。
女真三部所处之地乃寒苦偏远的寒带,远不及中原之地的富饶肥沃。
相较之下,他们的生活要艰辛困苦得多,能吃上一顿饱饭,对许多人而言,都是遥不可及的奢望。
刚一投降大明,便能得到这般优厚款待,实在是大大出乎他的预料。
“谢大将军!”阿哈出赶忙伏地拜谢。
紧接着,便传令部落士卒放下兵器,依循明军的指令行事。
“大将军,为何不让胡里改部充作先锋,进击女真三部?”
蓝玉身后,一位将领满脸疑惑,出言问道。
“陛下早有先见之明,算准了女真各部定会归降。”
蓝玉并未回头,神色淡然,不疾不徐地说道:“该如何安置归降后的女真各部,陛下亦早已颁下旨意。”
“陛下心中自有运筹帷幄之方略,平定女真三部不过是转瞬之间的事。让胡里改部加入修路的队伍,加速道路修筑即可。”
这是陛下的安排?
众将领心中皆是疑虑重重。
陛下不许大明新军主动出击,尚可解释为防止后勤补给出现问题,以致军队陷入绝境。
毕竟此番劳师远征,对当地地理生疏,又难以适应迥异的气候环境。
可不让女真降部出战,究竟是为何呢?
陛下的用意,着实令人有些难以捉摸。
此时,蓝玉再次下令道:“速去告知随军的《大明日报》记者,建州女真的胡里改部已在阿哈出的率领下前来投降,令他们即刻去采访阿哈出以及胡里改部的民众,并进行详细报道。”
“报道重点需突出胡里改部的民众在投降我大明之后,积极投身修路建设,自此过上了丰衣足食的安稳日子。”
“要大力宣传此事,鼓励女真三部的百姓踊跃加入我们。”
不久前,朝廷颁布了在女真三部设立三大行省的旨意。
与此同时,派遣了诸多官员前来,此刻他们皆在大明的军中。
与这些官员一同前来的,还有《大明日报》的记者以及大批擅长撰写文章的宣传人员,甚至还送来了为数不少的油印机。
朱允熥更是明确地向蓝玉指示,此番针对女真三部的战争,当以攻心为首要策略。
如今胡里改部已然归降,蓝玉虽心中尚存疑虑,但还是毅然决定依循朱允熥的方案,坚定不移地继续推行下去。
……
在女真的斡朵里部,几名部落民众正悄悄躲在一个草垛之后,低声地交谈着。
“你们听说了吗?胡里改部投降大明了,大明给他们运去了数不清的粮食,胡里改部的人投降之后,都能吃得饱饱的了。”
一位年轻的小伙子,满脸洋溢着兴奋之色,激动地说道。
“真有此事?”有人满脸狐疑地问道。
“千真万确,你瞧,这报纸上都写得清清楚楚呢。”
小伙子一边说着,一边从怀中小心翼翼地掏出一份《大明日报》。
这并非是在金陵城印刷的那份《大明日报》,而是由《大明日报》东北分部所撰写的日报副刊,专门面向女真部落发行。
这份副刊在新军中完成撰写、制作与印刷后,便通过大明情报局的人员,悄悄地在女真各部散播开来。
自从大明对女真三部发动战争以来,这份报纸便在女真三部内逐渐流行起来。
尽管女真部落中,大部分人文化水平有限,许多人都不识字。
但这并不妨碍少数认识汉字的人在阅读之后,将其中的内容口口相传。
主要是因为报纸上的内容着实振奋人心。
上面写道,女真三部所施行的奴隶制度是腐朽、落后且毫无人性的。
女真各部落的首领,将部落民众视为自己的私有财产,随意地进行打杀、买卖,这是犯下了严重的罪行。
大明天军旨在帮助受苦受难的广大女真民众,推翻那些骑在他们头上作威作福的“老爷”,引领他们一同建设一个全新的世界。
大明将会派遣流官前来治理女真地区。
自此以后,女真民众再也不会成为任何人的奴隶。
人人都将拥有属于自己的土地和牛羊,能够为自己而辛勤劳作。
从此以后,大家都将成为大明皇帝的子民,享受平等的待遇。
天啊!
听听,这话说得多么动听啊。
听着就让人觉得过瘾极了。
女真各部的民众,都对这些事儿兴趣极大。
大明天军的到来,宛如一道曙光,给他们灰暗的人生注入了崭新的希望。
识得汉字的年轻人小声读着上面的文章,听到众人个个欢欣鼓舞不已。
“唉,可那又有啥用?咱还不是照样饿肚子!”
这时,一个丧气的声音冒了出来。
此言一出,众人脸上的光彩瞬间黯淡下去,仿若被乌云遮蔽的天空。
“要不……要不咱反了吧。”不知谁压低嗓音,嗫嚅了一句。
“宰了头人,再投大明。”另一个声音附和道。
“使不得!”这主意立马遭到其他人反对。
“头人哪是那么好杀的?他身边护卫成群,儿子们也个个骁勇善战。”
“就算咱运气好,得手了,自己也难活下来。”
几句话,说得众人心里拔凉拔凉的。
可不是嘛,反抗头人,谈何容易。
以前也不是没人试过,可无一例外,都以惨败告终。
“我看,大伙一起跑吧。”这时,刚才给他们读报纸的年轻人挺身而出,朗声道:“大明的大将军放话了,只要咱女真百姓投奔明军营地,就能获救。”
“咱还能加入明军的队伍,一块儿修路,往后再也不怕头人欺负,还能填饱肚子。”
“这些内容,报纸上都写着呢。”
众人一听,眼睛顿时亮了起来。
奋起抗争,他们没那个胆子,心里怕得要死。
可逃命,还是敢的。
大伙又合计了一阵,便趁着夜色,偷偷开溜了。
很快,这股出逃之风,如燎原之火,席卷了各个部落。
数不清的女真百姓,如潮水般涌向大明军队的驻地,向明军缴械投降。
……
“反了,反了,他们好大的胆子,竟敢逃跑!”
在一座巍峨气派的府邸中,斡朵里部的首领猛哥帖木儿气得暴跳如雷。
短短几日,他已接连收到七八起部落奴隶出逃的消息。
这些平日里低眉顺眼、逆来顺受的奴隶,如今竟纷纷逃离部落,投奔明军。
再这么下去,别说是和明军打仗了,没有了奴隶卖命干活,他们连饭都没吃了……
猛哥帖木儿倒吸一口凉气,嘶吼道:“传令下去,让底下人都给我盯紧了,不许有人私自行动。”
“还有,把那些出逃人的家属,统统拉出去砍头示众,告诉其他人,谁再敢乱跑,这就是下场!”
众将领闻令,忙不迭地拱手应和。
随后一个个脚底抹油,退了下去。
首领正在气头上,谁也不想这时候触霉头。
这时,一位中年人蹑手蹑脚地走进来。
“满柱,消消气。”中年人双手递上一杯茶。
满柱,这是女真族首领的专属称谓,一般只有亲近之人,才会这般称呼。
关系稍远的,都尊称“可汗”。
猛哥帖木儿扫了一眼,此人是他府上的管家。
他接过茶,猛灌一口,随手把茶杯往旁边桌上重重一撂,咬牙切齿道:“可恨的阿哈出,居然投降明军,他……”
刚要破口大骂,话到嘴边,却戛然而止。
大明,不可抗衡啊!
就凭女真这点力量,根本不是对手。
如今女真内部人心惶惶,往后该咋办,他心里也是一团乱麻。
“眼下这局势,对咱女真着实不利。”
猛哥帖木儿长叹一声,喃喃道,“不过,大明终究是孤军深入,我就不信,他们能一直赖在这儿,永不退兵。”
没错!
这,正是支撑着包括猛哥帖木儿在内的女真各部落首领,将这场战争延续下去的执念。
仗,总归有打完的时候。
大明的军队,迟早有一天会班师回朝。
到那时,一切都会回归往昔,恢复如初。
“瞧此番大明出征的阵仗,他们不急于进兵,反倒一门心思修路,怕是真没打算离开了。”
管家弓着腰,在旁轻声低语。
这话一出口,猛哥帖木儿的眉头瞬间拧成了麻花。
他不悦地抬眸,狠狠瞪了管家一眼。
这家伙,可真是专挑人痛处戳,就不能说点中听的?
正在这时,却见管家从袖筒里小心翼翼地掏出一只做工精巧绝伦的玻璃杯。
那杯子澄澈透明,其上雕刻的鹰、狮、虎栩栩如生,仿若下一秒就要破杯而出。
猛哥帖木儿的双眼,刹那间瞪得溜圆,直勾勾地盯着玻璃杯,脱口而出:“这是……?”
“这可是大明金陵玻璃厂新造的稀罕玩意儿,在大明的官员和富商圈子里可抢手了。”
管家赔着笑:“小的知晓满柱钟情此类物件,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弄到手。”
猛哥帖木儿接过玻璃杯,捧在掌心,翻来覆去地端详,不禁啧啧赞叹:“妙啊,实在是精妙绝伦!也唯有大明,才有这般鬼斧神工,能制出如此绝美的物件。”
“那是自然。”管家压低声调:“可眼下手底下这场仗,咱们又哪是大明的对手?”
“依小的浅见,倒不如……倒不如……”话到嘴边,他又开始支支吾吾起来。
猛哥帖木儿脸色微变,寒声催促:“倒不如怎样,把话说清楚!”
管家“扑通”一声跪地,连连告罪:“满柱息怒。小的这番肺腑之言,实在不敢瞒着满柱。小的寻思,既然打不赢大明,咱们莫不如降了吧。”
“降?”猛哥帖木儿怒目圆睁:“我何尝不想降,可大明压根儿就没表露招降之意。”
“他们还四处宣扬,要推翻女真部落首领的统治,派流官来治理女真。事已至此,让我怎么降?降了之后,他们又会如何待我?”
管家赶忙接话:“满柱莫要多虑,大明确实宣称要派流官治理女真,可从未提及要将现今的女真首领下狱问罪啊。”
猛哥帖木儿一怔,狐疑道:“你这话什么意思?”
管家娓娓道来:“只要满柱愿意归顺大明,虽说不能再执掌幹朵里部的大权,可大明定会赏赐满柱享用不尽的财富,封赐爵位,让满柱今后永远领受大明的俸禄。”
“满柱还能乔迁金陵城,那儿的繁华昌盛,相较于咱们这苦寒的女真之地,简直是天壤之别,好上万千倍都不止。”
“就像这般的玻璃杯,在咱们女真,那是千金难求。”
“可在金陵城,不过是寻常百姓家的寻常物件。”
“满柱若降了大明,大明定不会亏待您。往后的荣华富贵,保准您享用不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