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位让贤 第三百五十三章 文明的威力!女真的新时代!
热门推荐:
武则天生死之间的不凡历程
双重生后王妃怀孕皇叔替她孕吐
综漫:无敌从加入轮回空间开始
去父留子,瞎眼主母复明后发癫!
综影!我们一起同过窗!
天启默示录:红莲黄枫
升维前序,踏上修仙路
全民巨鱼求生:我能听到巨鱼心声
大唐诡案录之仵作传奇
实际上,在那封朱允熥亲手写给蓝玉的密信之中,早已写得清晰明了。
信中提到,先进且强大的文明,对于落后的文明而言,有着与生俱来的优势。
身处落后文明国度的子民,内心深处总会不自觉地对拥有先进文明的国度萌生尊崇与向往。
倘若这先进文明的国度,还兼具武力上的绝对压制,那么对落后文明国度而言,无疑将形成泰山压顶般的降维打击。
仅需在其面前展示武力的锋芒,施以威压,便能让落后文明的国家,从内部土崩瓦解,自行崩溃,如同被抽去了脊梁骨的巨兽。
若是再巧妙搭配宣传战、舆论战,佐以秘密煽动、私下收买的手段,便能不动一兵一卒,轻巧地将这个国家纳入囊中。
当下的大明,面对女真三部,便是占据了文明与武力的双重优势。
故而,征服女真三部的上乘之策,绝非派遣新军如蛮牛般逐个部落强攻猛打。
而是巧妙利用舆论战、心理战的利刃,撬动女真诸部,使其主动归降。
这样不但能够大幅削减战争所需的巨额开支,规避战争带来的风险,更为关键的是,能为大明日后稳坐女真三部江山,夯下坚如磐石的根基。
毕竟,女真各部若主动投降,双方之间便不会因战争杀戮而结下血海深仇。
他们是“心悦诚服”的归顺。
只需顺势而为,加以抚慰,往后的日子里,女真三部的人,定会从灵魂深处认同大明,矢志不渝,永不反叛。
如此,方能一劳永逸地化解女真三部这块心病。
反之,倘若单纯倚仗军事征服,日后女真三部难保不会死灰复燃,再度反叛。
届时,大明又得劳师动众,前来平叛。
甚至,女真三部会如同附骨之疽,变成紧紧吸附在大明躯体上的“吸血虫”。
让大明不得不常年屯驻大军,威慑镇压那此起彼伏、接连不断的叛乱。
如此一来,征服女真三部不但捞不到丝毫好处,反而会成为大明肩头沉重无比的负担。
以文明作饵,以利益为辅,诱使其内部分崩离析,进而主动投诚,方能让女真三部永久归附。
待尘埃落定,便可着手开发那片广袤的“北大荒”,为大明赢取丰厚的利益回报。
蓝玉早已将这封信反复研读,可他仍是满心困惑,疑虑重重,对信中的策略实在难以苟同。
直至眼前这令人瞠目结舌的景象真切上演,女真各部落仿若争抢头筹般,争先恐后地归降大明,蓝玉才不得不信。
“陛下当真是天纵奇才啊!”
蓝玉伫立在营帐前,望着营地外来来往往忙碌的人群,不禁仰头慨叹,声音中满是震撼与折服。
征战沙场半生,他什么样的硬仗没打过?
可这般不动声色、攻心为上的仗,却从未涉足。
仅靠舆论宣传和情报人员的努力,就从内部瓦解了女真三部,征服了他们。
众人皆言,陛下亲手调教的新军,战力天下无双。
出征之际,蓝玉原以为此番攻打女真三部,将会是一路势如破竹,如秋风扫落叶般横推过去。
麾下的新军将领们更是各个热血沸腾,磨刀霍霍,满心想着要带领新军,以雷霆万钧之势,神挡杀神,佛挡杀佛,将女真各部落一举打穿,踏为齑粉。
哪曾料到,几场小仗下来,局势陡然转变,他们如今竟成了修路的工兵,埋头苦干。
没错!
皇帝陛下给他们布置的主要任务,正是修路!
起初,随军而来的民工承担着修路的重责。
他们忙碌的身影穿梭于营地各处。
既要负责新军的后勤运输,确保粮草辎重能够源源不断地供应前线,又得肩负起修筑水泥路的艰巨任务。
新军士卒们则摆出严阵以待的作战姿态。
一边在不断地演练战术,一边稳步向前推进。
行军途中,他们还得分出心神,时刻警惕着四周,谨防女真各部落如鬼魅般突然杀出,袭击那些埋头修路的民工。
这诸多难处,便是之前新军将领们叫苦连天的根由。
要知道,大明此番劳师远征,后勤运输线仿若一条纤细却又命脉攸关的丝线,绵延千里,漫长无尽。
其间需要防护的要害之地数不胜数。
女真部落的袭击骚扰战术,仿佛恼人的蚊蝇,时不时叮上一口,着实给明军带来了极大的困扰,令他们防不胜防。
然而,随着女真各部如潮水般掀起投降的汹涌浪潮,一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原本忙碌于修路的大明民工,肩头重担骤减,不再修路,仅仅承担运输粮食这一相对轻松的任务。
修路的浩大工程,则全盘转移到了那些新近投降的女真部落民众身上。
大明这边,眼见局势变化,顺势而为,当机立断加大了宣传的火力。
使者们奔走于各个女真部落之间,声情并茂地反复宣讲修路将会给女真带来的诸多好处。
他们激昂地演讲,这条通向大明的路,未来将是一条通往繁荣富裕的金光大道。
只要路通了,大明的恩泽将会如春雨润物,源源不断地带来金钱与粮食,滋养这片贫瘠的土地。
事实上,至少在现阶段,大明也的确是言出必行,毫不含糊。
大明的民工驱赶着马车,沿着新修好的水泥路辚辚而行。
车上满载着的,是如小山般堆积的粮食,将之地运往女真之地。
东北大地,素以苦寒著称。
女真的民众,相较于大明的百姓,生活困苦程度更甚。
大多数人终其一生,都在与饥饿作斗争。
肚子常常饿得咕咕叫,难以填饱。
况且,女真尚处于极其野蛮落后的奴隶社会。
上层权贵对底层民众的剥削,相较大明而言要残酷得多,底层民众,生活自然更艰难。
故而,当女真民众惊喜地发现,只要投身修路,便能换来一顿饱饭时,他们的眼中瞬间燃起了狂热的火焰,一个个饿狼扑食般疯狂投入其中。
要知道,征发大明百姓来修路,许多百姓心中是不太情愿的。
一则离家万里,在这异乡之地,吃苦受累自是不必说。
即便能勉强吃饱饭,可睡觉的环境与条件,却简陋得令人心酸。
临时搭建的居所,不过是能勉强遮风挡雨的草棚,四处漏风,夜里常常冻得人瑟瑟发抖。
另一方面,战争的阴霾,始终笼罩在上空。
虽说新军战力超凡,每次都能护得他们周全。
可那突如其来的敌袭,以及随之而来的慌乱,却如影随形,令他们受不了不少惊吓。
所以,大明百姓心中对给女真三部修路一事,抵触情绪极大。
但女真部落的人却截然不同。
修路能填饱肚子,仅此一条,对于那些在饥饿线上苦苦挣扎的女真民众而言,吸引力便远超大明百姓。
毕竟,在朱允熥的精心治理下,大明的土地上,百姓基本上已告别了食不果腹的日子,温饱无忧。
而女真,却依旧处在吃不饱的时代。
只要有饭吃,他们便愿意卖力干活。
再者,这修的可是通往自家家乡的路啊!
一条宽阔平坦的水泥大道,承载着他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全部憧憬,是连通大明繁华世界的希望之路。
他们怎能不干劲十足呢?
随着大批女真民众满怀热忱地加入修路大军。
再加上战争的硝烟已然散尽,干扰全无,修路的进度仿佛装上了风火轮,一日千里,大大提速。
此时,大明百姓则更多地肩负起运输粮食等各类物资的重任。
沿着那崭新修建的水泥大道,运输过程如同顺水行舟,比从前便捷了不知多少。
马车辘辘,一路畅行无阻,物资如流水般输送到位。
自草原部落被大明击败后,边关不再设卡禁行,商贸往来愈发频繁。
中原大地,大量购入马匹,充实运力。
与此同时,技术变革的东风也吹遍了大明。
马车制造领域,更是焕然一新。
从前,马车多是工匠凭借个人手艺,单打独斗打造而成,耗时费力。
如今,大明已然建立起专门制造马车的工厂,采用流水线作业的先进模式,批量生产马车。
生产速度迅猛提升,造价也随之大幅降低,变得亲民实惠。
就连那些需要使用铁制品的轮轴等部件,也得益于冶炼技术的飞跃进步与大规模生产,成本一降再降。
马车价格一低,数量自然变多。
有了足够的马车,和宽敞的水泥大道,使得往遥远的前线运粮食,相较于往昔,轻松了太多。
路途之上耗费的时间大幅缩短,效率倍增,需要的运输人员也更少。
若非如此,恐怕女真部落民众大规模投身修路之后,粮食供给这条生命线,还真会陷入困境,岌岌可危。
但如今,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供应充足,万事无忧。
因为修路由女真三部的民众担任,大明征发的民工数量,反而从原来的十余万人,下降到了一两万人。
但修路实际投入的人数,可是大幅增加的。
新军的将士,则主要担负起“监工”的责任。
监督女真部众,将水泥路修好。
毕竟,相比文化程度极低的女真部众,新军将士算是受过良好的教育了。
修路的技术工人,告诉他们一些基本的知识,他们就能很好的执行任务。
女真三部,自此踏入了全新的大建设时代。
一条宽敞平坦的水泥大道,如一条蜿蜒巨龙,从大明的北平城出发,气势磅礴地深入女真腹地。
无数女真民众,如同勤劳的蚂蚁,前赴后继地投入到这条路的建设之中。
这是史无前例的建设!
整个女真三部被全部发动了起来!
上至老人,下至小孩,也包括妇嬬在内,几乎所有人都投入到这里面。
一条条的道路,迅速通向女真各地!
当然,如果没有大明的粮食支援,这是绝对做不到的事情。
与此同时,还有那沿着道路两旁徐徐展开的农田水利工程。
曾经荒芜的土地,逐渐化作一片片良田。
另一边,张辅将军率领的大军,正浩浩荡荡地向着女真三部的方向滚滚前进。
他的麾下,不仅有训练有素、纪律严明的新军,更有数量惊人,远超新军几十倍的草原部落人马。
然而,当大军一路风餐露宿,终于逼近女真三部时,眼前的景象却让众人惊愕得合不拢嘴。
原本预想中的硝烟战火、拼死抵抗并未出现。
取而代之的是,女真三部已然尽数臣服于大明,纷纷放下了手中的武器,归顺了大明。
于是,出征时既定的战争任务,瞬间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变成了修路大业。
张辅大军中的将士们,手头并没有现成的水泥,对于这新奇玩意儿的制造之法更是两眼一抹黑。
他们所做的事情,便是先挥舞着铁锹、锄头,开山辟路,将路基一点一点夯实、拓宽。
等待着与另一边的队伍顺利接拢、胜利会合,让这条连通大明与女真的大道早日贯通。
这样的话,后面再铺水泥,也会十分容易了。
与此同时,自倭国海港启航,从海上登陆女真三部的明军,则开始了建设海港的任务。
有了海港,便方便驻扎海军,并向大明运输物资,或者接收自大明,以及倭国运过来的物资。
尽管水泥路仍在修建,但在这个时代,大量物资运输时,海运无疑是更好的选择。
尤其是如今大明的造船技术,也正处于突飞猛进之中。
待海港建设完毕,再以宽敞平坦的水泥大道与之相连相通。
往后大明与女真之间,便有了水陆两条畅达无阻的通道。
如同打通了彼此的任督二脉,从此交流再无阻碍。
女真三部,也将自然而然地彻底融入大明的怀抱,成为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如今,整个女真三部已然化作了一个巨大工地。
人声鼎沸,吆喝声、劳作声交织一片,奏响了一曲建设的乐章。
从女真三部投降,到转入全面建设,一切都是这般的顺理成章。
让蓝玉、朱能、张辅以及一干新军将士对朱允熥的崇拜,又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在他们看来,对女真三部的战争,胜得太过于莫名其妙了!
陛下这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而他们,他们这么多人,好像只是来帮陛下打个辅助,壮壮声势而已。
真要论起功劳来,恐怕陛下一个人就要占八分。
如此神机妙算,出人意料的谋略,如何能不令新军将士佩服呢?
眼下,女真三部已定,按照朱允熥事先的安排,女真部落首领全面交权。
大明派遣而来的官员,开始正式接手管理女真部落各项事务。
……
信中提到,先进且强大的文明,对于落后的文明而言,有着与生俱来的优势。
身处落后文明国度的子民,内心深处总会不自觉地对拥有先进文明的国度萌生尊崇与向往。
倘若这先进文明的国度,还兼具武力上的绝对压制,那么对落后文明国度而言,无疑将形成泰山压顶般的降维打击。
仅需在其面前展示武力的锋芒,施以威压,便能让落后文明的国家,从内部土崩瓦解,自行崩溃,如同被抽去了脊梁骨的巨兽。
若是再巧妙搭配宣传战、舆论战,佐以秘密煽动、私下收买的手段,便能不动一兵一卒,轻巧地将这个国家纳入囊中。
当下的大明,面对女真三部,便是占据了文明与武力的双重优势。
故而,征服女真三部的上乘之策,绝非派遣新军如蛮牛般逐个部落强攻猛打。
而是巧妙利用舆论战、心理战的利刃,撬动女真诸部,使其主动归降。
这样不但能够大幅削减战争所需的巨额开支,规避战争带来的风险,更为关键的是,能为大明日后稳坐女真三部江山,夯下坚如磐石的根基。
毕竟,女真各部若主动投降,双方之间便不会因战争杀戮而结下血海深仇。
他们是“心悦诚服”的归顺。
只需顺势而为,加以抚慰,往后的日子里,女真三部的人,定会从灵魂深处认同大明,矢志不渝,永不反叛。
如此,方能一劳永逸地化解女真三部这块心病。
反之,倘若单纯倚仗军事征服,日后女真三部难保不会死灰复燃,再度反叛。
届时,大明又得劳师动众,前来平叛。
甚至,女真三部会如同附骨之疽,变成紧紧吸附在大明躯体上的“吸血虫”。
让大明不得不常年屯驻大军,威慑镇压那此起彼伏、接连不断的叛乱。
如此一来,征服女真三部不但捞不到丝毫好处,反而会成为大明肩头沉重无比的负担。
以文明作饵,以利益为辅,诱使其内部分崩离析,进而主动投诚,方能让女真三部永久归附。
待尘埃落定,便可着手开发那片广袤的“北大荒”,为大明赢取丰厚的利益回报。
蓝玉早已将这封信反复研读,可他仍是满心困惑,疑虑重重,对信中的策略实在难以苟同。
直至眼前这令人瞠目结舌的景象真切上演,女真各部落仿若争抢头筹般,争先恐后地归降大明,蓝玉才不得不信。
“陛下当真是天纵奇才啊!”
蓝玉伫立在营帐前,望着营地外来来往往忙碌的人群,不禁仰头慨叹,声音中满是震撼与折服。
征战沙场半生,他什么样的硬仗没打过?
可这般不动声色、攻心为上的仗,却从未涉足。
仅靠舆论宣传和情报人员的努力,就从内部瓦解了女真三部,征服了他们。
众人皆言,陛下亲手调教的新军,战力天下无双。
出征之际,蓝玉原以为此番攻打女真三部,将会是一路势如破竹,如秋风扫落叶般横推过去。
麾下的新军将领们更是各个热血沸腾,磨刀霍霍,满心想着要带领新军,以雷霆万钧之势,神挡杀神,佛挡杀佛,将女真各部落一举打穿,踏为齑粉。
哪曾料到,几场小仗下来,局势陡然转变,他们如今竟成了修路的工兵,埋头苦干。
没错!
皇帝陛下给他们布置的主要任务,正是修路!
起初,随军而来的民工承担着修路的重责。
他们忙碌的身影穿梭于营地各处。
既要负责新军的后勤运输,确保粮草辎重能够源源不断地供应前线,又得肩负起修筑水泥路的艰巨任务。
新军士卒们则摆出严阵以待的作战姿态。
一边在不断地演练战术,一边稳步向前推进。
行军途中,他们还得分出心神,时刻警惕着四周,谨防女真各部落如鬼魅般突然杀出,袭击那些埋头修路的民工。
这诸多难处,便是之前新军将领们叫苦连天的根由。
要知道,大明此番劳师远征,后勤运输线仿若一条纤细却又命脉攸关的丝线,绵延千里,漫长无尽。
其间需要防护的要害之地数不胜数。
女真部落的袭击骚扰战术,仿佛恼人的蚊蝇,时不时叮上一口,着实给明军带来了极大的困扰,令他们防不胜防。
然而,随着女真各部如潮水般掀起投降的汹涌浪潮,一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原本忙碌于修路的大明民工,肩头重担骤减,不再修路,仅仅承担运输粮食这一相对轻松的任务。
修路的浩大工程,则全盘转移到了那些新近投降的女真部落民众身上。
大明这边,眼见局势变化,顺势而为,当机立断加大了宣传的火力。
使者们奔走于各个女真部落之间,声情并茂地反复宣讲修路将会给女真带来的诸多好处。
他们激昂地演讲,这条通向大明的路,未来将是一条通往繁荣富裕的金光大道。
只要路通了,大明的恩泽将会如春雨润物,源源不断地带来金钱与粮食,滋养这片贫瘠的土地。
事实上,至少在现阶段,大明也的确是言出必行,毫不含糊。
大明的民工驱赶着马车,沿着新修好的水泥路辚辚而行。
车上满载着的,是如小山般堆积的粮食,将之地运往女真之地。
东北大地,素以苦寒著称。
女真的民众,相较于大明的百姓,生活困苦程度更甚。
大多数人终其一生,都在与饥饿作斗争。
肚子常常饿得咕咕叫,难以填饱。
况且,女真尚处于极其野蛮落后的奴隶社会。
上层权贵对底层民众的剥削,相较大明而言要残酷得多,底层民众,生活自然更艰难。
故而,当女真民众惊喜地发现,只要投身修路,便能换来一顿饱饭时,他们的眼中瞬间燃起了狂热的火焰,一个个饿狼扑食般疯狂投入其中。
要知道,征发大明百姓来修路,许多百姓心中是不太情愿的。
一则离家万里,在这异乡之地,吃苦受累自是不必说。
即便能勉强吃饱饭,可睡觉的环境与条件,却简陋得令人心酸。
临时搭建的居所,不过是能勉强遮风挡雨的草棚,四处漏风,夜里常常冻得人瑟瑟发抖。
另一方面,战争的阴霾,始终笼罩在上空。
虽说新军战力超凡,每次都能护得他们周全。
可那突如其来的敌袭,以及随之而来的慌乱,却如影随形,令他们受不了不少惊吓。
所以,大明百姓心中对给女真三部修路一事,抵触情绪极大。
但女真部落的人却截然不同。
修路能填饱肚子,仅此一条,对于那些在饥饿线上苦苦挣扎的女真民众而言,吸引力便远超大明百姓。
毕竟,在朱允熥的精心治理下,大明的土地上,百姓基本上已告别了食不果腹的日子,温饱无忧。
而女真,却依旧处在吃不饱的时代。
只要有饭吃,他们便愿意卖力干活。
再者,这修的可是通往自家家乡的路啊!
一条宽阔平坦的水泥大道,承载着他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全部憧憬,是连通大明繁华世界的希望之路。
他们怎能不干劲十足呢?
随着大批女真民众满怀热忱地加入修路大军。
再加上战争的硝烟已然散尽,干扰全无,修路的进度仿佛装上了风火轮,一日千里,大大提速。
此时,大明百姓则更多地肩负起运输粮食等各类物资的重任。
沿着那崭新修建的水泥大道,运输过程如同顺水行舟,比从前便捷了不知多少。
马车辘辘,一路畅行无阻,物资如流水般输送到位。
自草原部落被大明击败后,边关不再设卡禁行,商贸往来愈发频繁。
中原大地,大量购入马匹,充实运力。
与此同时,技术变革的东风也吹遍了大明。
马车制造领域,更是焕然一新。
从前,马车多是工匠凭借个人手艺,单打独斗打造而成,耗时费力。
如今,大明已然建立起专门制造马车的工厂,采用流水线作业的先进模式,批量生产马车。
生产速度迅猛提升,造价也随之大幅降低,变得亲民实惠。
就连那些需要使用铁制品的轮轴等部件,也得益于冶炼技术的飞跃进步与大规模生产,成本一降再降。
马车价格一低,数量自然变多。
有了足够的马车,和宽敞的水泥大道,使得往遥远的前线运粮食,相较于往昔,轻松了太多。
路途之上耗费的时间大幅缩短,效率倍增,需要的运输人员也更少。
若非如此,恐怕女真部落民众大规模投身修路之后,粮食供给这条生命线,还真会陷入困境,岌岌可危。
但如今,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供应充足,万事无忧。
因为修路由女真三部的民众担任,大明征发的民工数量,反而从原来的十余万人,下降到了一两万人。
但修路实际投入的人数,可是大幅增加的。
新军的将士,则主要担负起“监工”的责任。
监督女真部众,将水泥路修好。
毕竟,相比文化程度极低的女真部众,新军将士算是受过良好的教育了。
修路的技术工人,告诉他们一些基本的知识,他们就能很好的执行任务。
女真三部,自此踏入了全新的大建设时代。
一条宽敞平坦的水泥大道,如一条蜿蜒巨龙,从大明的北平城出发,气势磅礴地深入女真腹地。
无数女真民众,如同勤劳的蚂蚁,前赴后继地投入到这条路的建设之中。
这是史无前例的建设!
整个女真三部被全部发动了起来!
上至老人,下至小孩,也包括妇嬬在内,几乎所有人都投入到这里面。
一条条的道路,迅速通向女真各地!
当然,如果没有大明的粮食支援,这是绝对做不到的事情。
与此同时,还有那沿着道路两旁徐徐展开的农田水利工程。
曾经荒芜的土地,逐渐化作一片片良田。
另一边,张辅将军率领的大军,正浩浩荡荡地向着女真三部的方向滚滚前进。
他的麾下,不仅有训练有素、纪律严明的新军,更有数量惊人,远超新军几十倍的草原部落人马。
然而,当大军一路风餐露宿,终于逼近女真三部时,眼前的景象却让众人惊愕得合不拢嘴。
原本预想中的硝烟战火、拼死抵抗并未出现。
取而代之的是,女真三部已然尽数臣服于大明,纷纷放下了手中的武器,归顺了大明。
于是,出征时既定的战争任务,瞬间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变成了修路大业。
张辅大军中的将士们,手头并没有现成的水泥,对于这新奇玩意儿的制造之法更是两眼一抹黑。
他们所做的事情,便是先挥舞着铁锹、锄头,开山辟路,将路基一点一点夯实、拓宽。
等待着与另一边的队伍顺利接拢、胜利会合,让这条连通大明与女真的大道早日贯通。
这样的话,后面再铺水泥,也会十分容易了。
与此同时,自倭国海港启航,从海上登陆女真三部的明军,则开始了建设海港的任务。
有了海港,便方便驻扎海军,并向大明运输物资,或者接收自大明,以及倭国运过来的物资。
尽管水泥路仍在修建,但在这个时代,大量物资运输时,海运无疑是更好的选择。
尤其是如今大明的造船技术,也正处于突飞猛进之中。
待海港建设完毕,再以宽敞平坦的水泥大道与之相连相通。
往后大明与女真之间,便有了水陆两条畅达无阻的通道。
如同打通了彼此的任督二脉,从此交流再无阻碍。
女真三部,也将自然而然地彻底融入大明的怀抱,成为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如今,整个女真三部已然化作了一个巨大工地。
人声鼎沸,吆喝声、劳作声交织一片,奏响了一曲建设的乐章。
从女真三部投降,到转入全面建设,一切都是这般的顺理成章。
让蓝玉、朱能、张辅以及一干新军将士对朱允熥的崇拜,又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在他们看来,对女真三部的战争,胜得太过于莫名其妙了!
陛下这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而他们,他们这么多人,好像只是来帮陛下打个辅助,壮壮声势而已。
真要论起功劳来,恐怕陛下一个人就要占八分。
如此神机妙算,出人意料的谋略,如何能不令新军将士佩服呢?
眼下,女真三部已定,按照朱允熥事先的安排,女真部落首领全面交权。
大明派遣而来的官员,开始正式接手管理女真部落各项事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