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位让贤 第三百五十七章 草民之危与朝廷大事!圣旨!
热门推荐:
武则天生死之间的不凡历程
双重生后王妃怀孕皇叔替她孕吐
综漫:无敌从加入轮回空间开始
去父留子,瞎眼主母复明后发癫!
综影!我们一起同过窗!
天启默示录:红莲黄枫
升维前序,踏上修仙路
全民巨鱼求生:我能听到巨鱼心声
大唐诡案录之仵作传奇
众人听闻此言,不禁面面相觑。
自朱允熥颁下旨意,允许天下臣民向都察院呈递信件,检举官员的不法行径后,大明上至各级官员,下至普通黎庶,纷纷掀起了一股向都察院投递检举信的热潮。
都察院每日收到的信件堆积如山。
在这浩如烟海的信函之中,谁又能清晰记得其中某一封信的具体内容呢?
然而,既然杨士奇特意强调此信乃是以血书写而成,那理应格外引人注目。
翻阅之人,想必也还有印象。
此刻,官员们的目光四下张望,眼神里满是对彼此的探寻与询问。
“用血书写的求救信?”
一名御史抬手轻拍额头,道:“我想起来了,不久之前,我确实见过这么一封信。”
他微微顿了顿,缓缓说道:“据信中所言,有人打着前往海外求财的幌子,以高额报酬为诱饵,大肆招募人手。”
“等这些人被哄骗至海外后,便将他们囚禁起来,逼迫其中的男子充当苦力,从事繁重的体力劳作,而女子则惨遭凌辱,沦为他人的玩物。”
“那些恶徒不仅分文不给报酬,还动辄对他们拳脚相加,肆意殴打。”
“要是有人胆敢反抗,更是会施以酷刑,手段残忍至极,甚至不惜将人杀害。”
“这些恶人与当地土著相互勾结,狼狈为奸。”
“因此,土著的将领还派兵庇护这些奸贼。”
“大明百姓身处异国他乡,孤立无援,根本无力抗衡,这才无奈写下血书,恳请朝廷出兵营救。”
杨士奇闻言,眉头不禁微微蹙起,目光如炬,紧紧盯着那名御史,质问道:“既然如此,为何不见你上报此事?”
那名御史苦笑着摇了摇头,满脸无奈地解释道:“大人,都察院职责在于监察百官,这营救之事,并非我们都察院的分内之事啊。”
“况且,此人是在海外被骗,朝廷又怎会仅仅为了一名普通百姓,便兴师动众出兵营救呢?”
“这事儿听起来实在太过荒诞。”
“所以,看完信后,下官便吩咐书吏依照规定,将其记录在案,随后便把这封信归到了错误信件一类。”
“大人若要追查,记录肯定能查到,至于那封信是否已经销毁,下官实在不太清楚。”
每日寄往都察院的信件数量实在太多了。
倘若每一封信都要御史亲自过目,那都察院的御史们恐怕什么事都不用做,整日光顾着看信了。
故而,此前杨士奇早已定下规矩,但凡收到的信件,皆需先由书吏在大堂当众拆开。
再由两名书吏分别仔细审核,提取关键内容,详细记录。
同时,依据信件的性质进行分类归档。
按照检举信的重要程度,将其划分为五级:特别重要、重要、一般、不重要,以及最低级的错误信件。
至于检举内容是否属实,有无诬告情形,或者是否查无实据,都会另外进行标注。
所谓“错误信件”,是因为寄往都察院的信件中,除了正常检举官员的信件外,还有许多令人啼笑皆非、莫名其妙的信函。
有的是纯属捕风捉影的诬告,比如“我看见县太爷去了张财主家做客,他们肯定是在暗中勾结”。
有的则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像“我家的猪丢了,恳请都察院的青天大老爷为民做主,帮忙找回我家的猪”。
还有的毫无实质内容,仅仅在信中写道“我怀疑某某官员贪污受贿,都察院赶紧派人来调查一下”。
更有甚者,有人干脆直言“我写信就是想试试,都察院到底能不能收到我写的信”。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纯粹是寄错、写错的信件。
拆开一看,里面的内容或是求爱告白,或是商业洽谈,或是家长里短的琐事……
更多的则是将本不属于都察院管辖范畴的事情,写信要求都察院介入处理。
这一方面是因为在许多人眼中,都察院权力极大。
那些官员对都察院的御史忌惮不已,百姓们自然而然地认为都察院无所不能,能处理各类事务。
另一方面,也由于众多百姓对朝廷体制了解有限。
不清楚各个部门的具体职责,导致写信时寄错了部门。
总而言之,世间之人,百人百性,形形色色。
向都察院投书之人,来自大明的五湖四海,人数繁多,奇葩自然也多。
各式各样稀奇古怪的信件便纷至沓来。
面对这海量且繁杂的信件,都察院不得不着手进行分类处置。
对于那些被判定为“错误”的信件,处理方式各有不同。
有的会被转交到朝廷其他职能相关部门。
有的则在归档之后,还会再次进行复查,待反复确认无用后,再予以销毁。
正因如此,当杨士奇发问时,那名御史才这般回应。
杨士奇听闻,脸色骤变,厉声斥责道:“人命关天,亲属以血书求救,这般紧急且沉重之事,尔等怎能如此漠视,竟将其视作儿戏?”
“即便此事不属于都察院的直接管辖范畴,也理应将信件迅速移交刑部,由刑部展开调查。”
“或上呈政务处,请求朝廷定夺处理。”
“又怎能随随便便将这等关乎生死的信件,归入错误分类之中?”
“你身为御史,身负监察重任,却不严格把关,犯下如此严重的过错,你这分明就是玩忽职守!”
“你对得起自己御史的身份,对得起陛下给你的俸禄吗?”
那御史听到杨士奇这番声色俱厉的痛斥,顿时如遭雷击,哑口无言,头也不自觉地低垂下去。
其他官员见状,亦是噤若寒蝉,大气都不敢出。
整个都察院一片死寂,安静得连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
杨士奇训斥完毕,目光如炬,扫视众人,而后沉声道:“还愣着干什么?还不快去把那封血书找出来!”
负责管理档案的书吏,听闻左都御史发怒,吓得脸色煞白,不敢有丝毫耽搁,如同一道疾风般,迅速冲进档案房。
在那堆积如山、杂乱无章的废弃书信堆里,一番紧张焦急的翻找后,终于找到了那封血书。
杨士奇快步上前,接过血书,缓缓展开。
刹那间,那触目惊心的鲜红字迹,如同一把利刃,直直地刺入他的眼帘。
“都察院的大人们,小民叩首泣血,求您为草民做主,救救我那苦命的家人!”
“草民本是大明普普通通的百姓,一家人本本分分过日子。”
“谁能想到,灾祸突然降临。”
“前些日子,有一伙人花言巧语,说海外有大把的钱财可赚,能让家里过上好日子。”
“草民的儿子一时糊涂,信了他们的鬼话,跟着去了。”
“可谁知道,这竟是个天大的陷阱!”
“我儿子到了海外蛮荒之地,就被那些黑心的恶徒囚禁起来,沦为奴隶。”
“据侥幸逃回来的人说,他们根本不付任何工钱,却每天都要做着牛马一样的重活。”
“吃不饱、穿不暖,稍不顺那些恶人的意,便是一顿毒打。”
“身上到处都是伤痕,旧伤未愈又添新伤。”
“更让人痛心的是,和我家人一起被骗去的,还有好多同乡,男女老少都有,他们也都遭受着同样的折磨。”
“恶徒丧尽天良,被囚禁之人种种惨状实不堪入目,女子遭受万般凌辱自不待言,甚至被斩手斩脚,掏心掏肺,亦不计其数。”
“言语难以形容其悲惨,只恐污了大人们的耳目。”
“听到这个消息,我的心如刀绞,只恨自己无能,不能立刻救儿子回来。”
“如今朝廷鼓励咱百姓出海谋生计,可要是任由这些恶徒为非作歹,谁还敢冒着生命危险去啊?”
“这不是把人往火坑里推吗?”
“我实在是走投无路了,只能向大人们求救了。”
“恳请都察院的大人们,把我的这封信上呈给朝廷。”
“求陛下大发慈悲,派兵出海,救救那些被困在海外的可怜人。”
“让他们能早日回到大明的土地,和家人团聚。”
“草民在这里,给各位大人们磕头了,盼望着能早日得到朝廷的回应,救我家人于水火之中!”
这封信言辞质朴无华,通篇皆是通俗易懂的大白话。
不难看出,写信之人应是有些许文化基础,虽非饱学之士,却也读过几年书。
这般大白话的行文风格,在当下的《大明日报》上屡见不鲜。
毕竟《大明日报》意在面向广大黎民百姓,力求让底层民众都能轻松读懂、听明白。
正因为如此,《大明日报》才能有那般大的销量。
写信之人,亦是采用了这种平实的表达方式。
然而,尽管言语平实,字里行间所饱含的绝望与哀求之情,却如汹涌浪潮,扑面而来。
加之此信是以血书写就,虽时隔已久,可当杨士奇展开信件时,仍隐隐能嗅到一丝若有若无的淡淡血腥之气,令人触目惊心。
杨士奇缓缓闭上双眼,脸上满是沉痛之色,长长地叹了口气。
随后,他小心翼翼地将信折好,轻轻放入怀中,转身便欲离去。
就在这时,刚才那名曾怒发冲冠的御史开口了:“杨大人,且慢一步。”
杨士奇闻言,停下脚步,缓缓转头,目光如炬般望向此人。
只见那御史抬手拱手,微微躬身作揖,说道:“我大明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每日里发生的各类案件数不胜数。”
“这封血书求救,所讲述的不过是远在海外发生之事。”
“朝廷早有明文再三提醒,百姓若前往海外,必将面临种种风险,一切后果需自行承担。”
“如今这些人遭人哄骗,被囚禁为奴,陷入困境,实乃咎由自取。”
“朝廷又怎能为了区区几个草民,便兴师动众,派大军远赴海外进行营救呢?”
“杨大人对这件事的关切,恐怕有些太过吧?”
说到这里,那御史脸色一沉,话锋一转,语气愈发凝重。
“方才下官呈交给杨大人的那封信,其中内容乃是诽谤朝廷、诋毁圣上,这才是关乎大明江山社稷的真正大事。”
“这段时日以来,诸多狂悖书生纷纷向都察院投寄书信,谈及梁国公在女真推行分田地、改税制之事。”
“他们对此大肆叫好,还强烈要求在我大明境内也实施此策,妄议朝政!”
“为达目的,这些人不惜造谣生事,编造出大明饿殍遍野、民不聊生的荒谬谣言。”
“恶意诽谤朝廷,诋毁圣上的圣明。”
“如今,在圣上的英明治理下,我大明蒸蒸日上,百姓生活安定富足,收入大幅增长,正迈向一个前所未有的太平盛世!”
“远征草原、女真的战事,亦大获全胜,朝廷即将为此举办盛大庆典。”
“值此盛世辉煌之际,又怎能容忍这些逆贼口出狂言,造谣生事,损害陛下的圣誉呢?”
“此等歪风邪气绝不可助长。”
“若朝廷对此听之任之,只会引得更多人效仿追随。”
“当下之时,必须杀鸡儆猴,对那些写信的书生予以严惩,狠狠打压这股不正之风。”
“让他们知道,朝政不可随意妄议,朝廷的威严不容诽谤,陛下的圣誉更不容诋毁”
那御史越说越激动,情绪愈发高涨,胸膛剧烈起伏。
深吸一口气后,又接着说道:“杨大人,主忧臣辱,主辱臣死!”
“那封侮辱圣上的信,您觉得可暂且搁置,容后再议。”
“可这一封无关紧要,朝廷亦无法处理的求救信,您却视若珍宝,当作天大的事来对待。”
“人命固然关天,可那些人自己行事不谨慎,遭人哄骗至海外,所有后果理应由他们自行承担,又与我大明朝廷何干?”
“朝廷又岂能为他们而出兵?”
“陛下的圣誉,才是我等臣子应当誓死捍卫的。”
“杨大人,您身为政务大臣、左都御史,陛下的亲近之臣,难道真的分不清孰轻孰重吗?”
“还是说,杨大人对陛下的忠心已然有所动摇,竟觉得陛下的圣誉也无足轻重了呢?”
他的声音一句比一句高亢,到最后,已如雷霆般在都察院大堂内回响。
都察院大堂之内,一片死寂,静谧得连根针掉落地面都能清晰听见。
众人的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在那名口若悬河、振振有词的御史身上。
不少人眼神中,隐隐流露出惊恐与不安。
依照朝廷的典章规制,杨士奇身为左都御史,执掌都察院,官阶品级远超普通御史。
然而,他却并非这些御史的直属上司。
因为按规定,都察院的御史们,皆是独立的。
彼此之间并无明确的上下级之分。
这是为了确保御史上书言事之时,能够免受上级的干扰与掣肘。
御史看似不参与朝堂实际事务的管理,但其所拥有的权力,却大得超乎想象。
其中,最为关键的一项权力,便是“风闻奏事”。
所谓“风闻奏事”,指的是御史但凡听闻某个传言,即可将其写进奏章之中,呈递给皇帝。
无需任何确凿证据,也不必向皇帝以及朝廷百官说明,消息源自何处、是谁告知的。
之所以赋予御史这般权力,是鉴于官场的实际情况。
诸多官场事务,往往极为隐秘。
要获取确切的犯罪证据,难如登天,时常只能听闻一些小道消息。
但许多传闻,大多都惊人地准确。
比如某某官员出入青楼,挥金如土:某某高官之子横行霸道,强抢民女为妾;某某权贵子弟当街纵马狂奔,惊扰百姓……
诸如此类之事,总能在街头巷尾的流言蜚语中有所耳闻。
而且,十有八九,确有其事。
然而,若要追究证据,那实在抱歉,拿不出来。
甚至,若朝廷不兴师动众,派遣大员深入调查,仅仅依靠应天府或是刑部敷衍了事地查探一番,大概率会得出“查无此事,纯属荒诞不实之言”的结论。
这就好比后世某个县市,社会上盛传某某某是黑恶势力的头目。
可若要平民百姓拿出证据,证明他是黑老大,那百他们也只能无奈地摊开双手,确实拿不出来!
但这事儿难道是假的吗?
不,绝大多数情况下,传言中的黑老大,还真就是当地的黑老大,
真得不能再真了!
朝廷赋予御史“风闻奏事”的权力,正是为了避免此类事情的发生。
御史只要听到风声,便能上书朝廷,奏明此事。
理论上,哪怕皇帝亲自询问消息来源,御史也有权拒绝回答。
这是朝廷典制中,明确赋予御史的特殊“权力”。
此规定的制定,意在制衡皇帝身边的亲信大臣。
防止他们在案件开始便施加压力,导致案件无法正常办理。
如果涉及到皇亲国戚,连皇帝都会碍于人情面子,不得不开口。
此时,朝廷的典制,就能成为皇帝最好的借口和“挡箭牌”!
不过,“风闻奏事”之后,朝廷若置之不理,不予追查,那便罢了。
若认真展开调查,却毫无所获,御史依旧要为此承担责任。
只是不会被判定为污蔑之罪,处罚相对从轻,多为降职贬官。
正因为御史拥有如此特殊的权力,所以都察院的御史不能有上级领导。
否则,整个都察院极有可能沦为一言堂,彻底丧失监督朝廷百官的初衷与意义。
刚才杨士奇对那名将求救血书置之不理的御史,也仅仅是出言厉声斥责,并没有将其革职查办。
就是因为他并没有当场将其拿下的权力。
要将其定罪,还要将事情上奏皇帝,由皇帝定夺。
然而,尽管杨士奇并非御史们的顶头上司,但他身为左都御史,乃是都察院的实际领头人。
又身兼政务大臣之职,深受陛下的信任与倚重。
在普通御史眼中,杨士奇威严赫赫,威势极盛。
众人平日里都对他敬畏有加,等闲之人绝不敢轻易与之为敌。
如今,这名御史竟公然站出来,言辞激烈地斥责杨士奇,自然引得众人纷纷侧目。
大堂内气氛瞬间紧张到了极点。
杨士奇双眼微微眯起,目光如利刃般冷冷地盯着他,正要开口回应。
就在这时,大堂外突然传来一道清脆嘹亮的声音:
“圣旨到!”
……
自朱允熥颁下旨意,允许天下臣民向都察院呈递信件,检举官员的不法行径后,大明上至各级官员,下至普通黎庶,纷纷掀起了一股向都察院投递检举信的热潮。
都察院每日收到的信件堆积如山。
在这浩如烟海的信函之中,谁又能清晰记得其中某一封信的具体内容呢?
然而,既然杨士奇特意强调此信乃是以血书写而成,那理应格外引人注目。
翻阅之人,想必也还有印象。
此刻,官员们的目光四下张望,眼神里满是对彼此的探寻与询问。
“用血书写的求救信?”
一名御史抬手轻拍额头,道:“我想起来了,不久之前,我确实见过这么一封信。”
他微微顿了顿,缓缓说道:“据信中所言,有人打着前往海外求财的幌子,以高额报酬为诱饵,大肆招募人手。”
“等这些人被哄骗至海外后,便将他们囚禁起来,逼迫其中的男子充当苦力,从事繁重的体力劳作,而女子则惨遭凌辱,沦为他人的玩物。”
“那些恶徒不仅分文不给报酬,还动辄对他们拳脚相加,肆意殴打。”
“要是有人胆敢反抗,更是会施以酷刑,手段残忍至极,甚至不惜将人杀害。”
“这些恶人与当地土著相互勾结,狼狈为奸。”
“因此,土著的将领还派兵庇护这些奸贼。”
“大明百姓身处异国他乡,孤立无援,根本无力抗衡,这才无奈写下血书,恳请朝廷出兵营救。”
杨士奇闻言,眉头不禁微微蹙起,目光如炬,紧紧盯着那名御史,质问道:“既然如此,为何不见你上报此事?”
那名御史苦笑着摇了摇头,满脸无奈地解释道:“大人,都察院职责在于监察百官,这营救之事,并非我们都察院的分内之事啊。”
“况且,此人是在海外被骗,朝廷又怎会仅仅为了一名普通百姓,便兴师动众出兵营救呢?”
“这事儿听起来实在太过荒诞。”
“所以,看完信后,下官便吩咐书吏依照规定,将其记录在案,随后便把这封信归到了错误信件一类。”
“大人若要追查,记录肯定能查到,至于那封信是否已经销毁,下官实在不太清楚。”
每日寄往都察院的信件数量实在太多了。
倘若每一封信都要御史亲自过目,那都察院的御史们恐怕什么事都不用做,整日光顾着看信了。
故而,此前杨士奇早已定下规矩,但凡收到的信件,皆需先由书吏在大堂当众拆开。
再由两名书吏分别仔细审核,提取关键内容,详细记录。
同时,依据信件的性质进行分类归档。
按照检举信的重要程度,将其划分为五级:特别重要、重要、一般、不重要,以及最低级的错误信件。
至于检举内容是否属实,有无诬告情形,或者是否查无实据,都会另外进行标注。
所谓“错误信件”,是因为寄往都察院的信件中,除了正常检举官员的信件外,还有许多令人啼笑皆非、莫名其妙的信函。
有的是纯属捕风捉影的诬告,比如“我看见县太爷去了张财主家做客,他们肯定是在暗中勾结”。
有的则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像“我家的猪丢了,恳请都察院的青天大老爷为民做主,帮忙找回我家的猪”。
还有的毫无实质内容,仅仅在信中写道“我怀疑某某官员贪污受贿,都察院赶紧派人来调查一下”。
更有甚者,有人干脆直言“我写信就是想试试,都察院到底能不能收到我写的信”。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纯粹是寄错、写错的信件。
拆开一看,里面的内容或是求爱告白,或是商业洽谈,或是家长里短的琐事……
更多的则是将本不属于都察院管辖范畴的事情,写信要求都察院介入处理。
这一方面是因为在许多人眼中,都察院权力极大。
那些官员对都察院的御史忌惮不已,百姓们自然而然地认为都察院无所不能,能处理各类事务。
另一方面,也由于众多百姓对朝廷体制了解有限。
不清楚各个部门的具体职责,导致写信时寄错了部门。
总而言之,世间之人,百人百性,形形色色。
向都察院投书之人,来自大明的五湖四海,人数繁多,奇葩自然也多。
各式各样稀奇古怪的信件便纷至沓来。
面对这海量且繁杂的信件,都察院不得不着手进行分类处置。
对于那些被判定为“错误”的信件,处理方式各有不同。
有的会被转交到朝廷其他职能相关部门。
有的则在归档之后,还会再次进行复查,待反复确认无用后,再予以销毁。
正因如此,当杨士奇发问时,那名御史才这般回应。
杨士奇听闻,脸色骤变,厉声斥责道:“人命关天,亲属以血书求救,这般紧急且沉重之事,尔等怎能如此漠视,竟将其视作儿戏?”
“即便此事不属于都察院的直接管辖范畴,也理应将信件迅速移交刑部,由刑部展开调查。”
“或上呈政务处,请求朝廷定夺处理。”
“又怎能随随便便将这等关乎生死的信件,归入错误分类之中?”
“你身为御史,身负监察重任,却不严格把关,犯下如此严重的过错,你这分明就是玩忽职守!”
“你对得起自己御史的身份,对得起陛下给你的俸禄吗?”
那御史听到杨士奇这番声色俱厉的痛斥,顿时如遭雷击,哑口无言,头也不自觉地低垂下去。
其他官员见状,亦是噤若寒蝉,大气都不敢出。
整个都察院一片死寂,安静得连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
杨士奇训斥完毕,目光如炬,扫视众人,而后沉声道:“还愣着干什么?还不快去把那封血书找出来!”
负责管理档案的书吏,听闻左都御史发怒,吓得脸色煞白,不敢有丝毫耽搁,如同一道疾风般,迅速冲进档案房。
在那堆积如山、杂乱无章的废弃书信堆里,一番紧张焦急的翻找后,终于找到了那封血书。
杨士奇快步上前,接过血书,缓缓展开。
刹那间,那触目惊心的鲜红字迹,如同一把利刃,直直地刺入他的眼帘。
“都察院的大人们,小民叩首泣血,求您为草民做主,救救我那苦命的家人!”
“草民本是大明普普通通的百姓,一家人本本分分过日子。”
“谁能想到,灾祸突然降临。”
“前些日子,有一伙人花言巧语,说海外有大把的钱财可赚,能让家里过上好日子。”
“草民的儿子一时糊涂,信了他们的鬼话,跟着去了。”
“可谁知道,这竟是个天大的陷阱!”
“我儿子到了海外蛮荒之地,就被那些黑心的恶徒囚禁起来,沦为奴隶。”
“据侥幸逃回来的人说,他们根本不付任何工钱,却每天都要做着牛马一样的重活。”
“吃不饱、穿不暖,稍不顺那些恶人的意,便是一顿毒打。”
“身上到处都是伤痕,旧伤未愈又添新伤。”
“更让人痛心的是,和我家人一起被骗去的,还有好多同乡,男女老少都有,他们也都遭受着同样的折磨。”
“恶徒丧尽天良,被囚禁之人种种惨状实不堪入目,女子遭受万般凌辱自不待言,甚至被斩手斩脚,掏心掏肺,亦不计其数。”
“言语难以形容其悲惨,只恐污了大人们的耳目。”
“听到这个消息,我的心如刀绞,只恨自己无能,不能立刻救儿子回来。”
“如今朝廷鼓励咱百姓出海谋生计,可要是任由这些恶徒为非作歹,谁还敢冒着生命危险去啊?”
“这不是把人往火坑里推吗?”
“我实在是走投无路了,只能向大人们求救了。”
“恳请都察院的大人们,把我的这封信上呈给朝廷。”
“求陛下大发慈悲,派兵出海,救救那些被困在海外的可怜人。”
“让他们能早日回到大明的土地,和家人团聚。”
“草民在这里,给各位大人们磕头了,盼望着能早日得到朝廷的回应,救我家人于水火之中!”
这封信言辞质朴无华,通篇皆是通俗易懂的大白话。
不难看出,写信之人应是有些许文化基础,虽非饱学之士,却也读过几年书。
这般大白话的行文风格,在当下的《大明日报》上屡见不鲜。
毕竟《大明日报》意在面向广大黎民百姓,力求让底层民众都能轻松读懂、听明白。
正因为如此,《大明日报》才能有那般大的销量。
写信之人,亦是采用了这种平实的表达方式。
然而,尽管言语平实,字里行间所饱含的绝望与哀求之情,却如汹涌浪潮,扑面而来。
加之此信是以血书写就,虽时隔已久,可当杨士奇展开信件时,仍隐隐能嗅到一丝若有若无的淡淡血腥之气,令人触目惊心。
杨士奇缓缓闭上双眼,脸上满是沉痛之色,长长地叹了口气。
随后,他小心翼翼地将信折好,轻轻放入怀中,转身便欲离去。
就在这时,刚才那名曾怒发冲冠的御史开口了:“杨大人,且慢一步。”
杨士奇闻言,停下脚步,缓缓转头,目光如炬般望向此人。
只见那御史抬手拱手,微微躬身作揖,说道:“我大明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每日里发生的各类案件数不胜数。”
“这封血书求救,所讲述的不过是远在海外发生之事。”
“朝廷早有明文再三提醒,百姓若前往海外,必将面临种种风险,一切后果需自行承担。”
“如今这些人遭人哄骗,被囚禁为奴,陷入困境,实乃咎由自取。”
“朝廷又怎能为了区区几个草民,便兴师动众,派大军远赴海外进行营救呢?”
“杨大人对这件事的关切,恐怕有些太过吧?”
说到这里,那御史脸色一沉,话锋一转,语气愈发凝重。
“方才下官呈交给杨大人的那封信,其中内容乃是诽谤朝廷、诋毁圣上,这才是关乎大明江山社稷的真正大事。”
“这段时日以来,诸多狂悖书生纷纷向都察院投寄书信,谈及梁国公在女真推行分田地、改税制之事。”
“他们对此大肆叫好,还强烈要求在我大明境内也实施此策,妄议朝政!”
“为达目的,这些人不惜造谣生事,编造出大明饿殍遍野、民不聊生的荒谬谣言。”
“恶意诽谤朝廷,诋毁圣上的圣明。”
“如今,在圣上的英明治理下,我大明蒸蒸日上,百姓生活安定富足,收入大幅增长,正迈向一个前所未有的太平盛世!”
“远征草原、女真的战事,亦大获全胜,朝廷即将为此举办盛大庆典。”
“值此盛世辉煌之际,又怎能容忍这些逆贼口出狂言,造谣生事,损害陛下的圣誉呢?”
“此等歪风邪气绝不可助长。”
“若朝廷对此听之任之,只会引得更多人效仿追随。”
“当下之时,必须杀鸡儆猴,对那些写信的书生予以严惩,狠狠打压这股不正之风。”
“让他们知道,朝政不可随意妄议,朝廷的威严不容诽谤,陛下的圣誉更不容诋毁”
那御史越说越激动,情绪愈发高涨,胸膛剧烈起伏。
深吸一口气后,又接着说道:“杨大人,主忧臣辱,主辱臣死!”
“那封侮辱圣上的信,您觉得可暂且搁置,容后再议。”
“可这一封无关紧要,朝廷亦无法处理的求救信,您却视若珍宝,当作天大的事来对待。”
“人命固然关天,可那些人自己行事不谨慎,遭人哄骗至海外,所有后果理应由他们自行承担,又与我大明朝廷何干?”
“朝廷又岂能为他们而出兵?”
“陛下的圣誉,才是我等臣子应当誓死捍卫的。”
“杨大人,您身为政务大臣、左都御史,陛下的亲近之臣,难道真的分不清孰轻孰重吗?”
“还是说,杨大人对陛下的忠心已然有所动摇,竟觉得陛下的圣誉也无足轻重了呢?”
他的声音一句比一句高亢,到最后,已如雷霆般在都察院大堂内回响。
都察院大堂之内,一片死寂,静谧得连根针掉落地面都能清晰听见。
众人的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在那名口若悬河、振振有词的御史身上。
不少人眼神中,隐隐流露出惊恐与不安。
依照朝廷的典章规制,杨士奇身为左都御史,执掌都察院,官阶品级远超普通御史。
然而,他却并非这些御史的直属上司。
因为按规定,都察院的御史们,皆是独立的。
彼此之间并无明确的上下级之分。
这是为了确保御史上书言事之时,能够免受上级的干扰与掣肘。
御史看似不参与朝堂实际事务的管理,但其所拥有的权力,却大得超乎想象。
其中,最为关键的一项权力,便是“风闻奏事”。
所谓“风闻奏事”,指的是御史但凡听闻某个传言,即可将其写进奏章之中,呈递给皇帝。
无需任何确凿证据,也不必向皇帝以及朝廷百官说明,消息源自何处、是谁告知的。
之所以赋予御史这般权力,是鉴于官场的实际情况。
诸多官场事务,往往极为隐秘。
要获取确切的犯罪证据,难如登天,时常只能听闻一些小道消息。
但许多传闻,大多都惊人地准确。
比如某某官员出入青楼,挥金如土:某某高官之子横行霸道,强抢民女为妾;某某权贵子弟当街纵马狂奔,惊扰百姓……
诸如此类之事,总能在街头巷尾的流言蜚语中有所耳闻。
而且,十有八九,确有其事。
然而,若要追究证据,那实在抱歉,拿不出来。
甚至,若朝廷不兴师动众,派遣大员深入调查,仅仅依靠应天府或是刑部敷衍了事地查探一番,大概率会得出“查无此事,纯属荒诞不实之言”的结论。
这就好比后世某个县市,社会上盛传某某某是黑恶势力的头目。
可若要平民百姓拿出证据,证明他是黑老大,那百他们也只能无奈地摊开双手,确实拿不出来!
但这事儿难道是假的吗?
不,绝大多数情况下,传言中的黑老大,还真就是当地的黑老大,
真得不能再真了!
朝廷赋予御史“风闻奏事”的权力,正是为了避免此类事情的发生。
御史只要听到风声,便能上书朝廷,奏明此事。
理论上,哪怕皇帝亲自询问消息来源,御史也有权拒绝回答。
这是朝廷典制中,明确赋予御史的特殊“权力”。
此规定的制定,意在制衡皇帝身边的亲信大臣。
防止他们在案件开始便施加压力,导致案件无法正常办理。
如果涉及到皇亲国戚,连皇帝都会碍于人情面子,不得不开口。
此时,朝廷的典制,就能成为皇帝最好的借口和“挡箭牌”!
不过,“风闻奏事”之后,朝廷若置之不理,不予追查,那便罢了。
若认真展开调查,却毫无所获,御史依旧要为此承担责任。
只是不会被判定为污蔑之罪,处罚相对从轻,多为降职贬官。
正因为御史拥有如此特殊的权力,所以都察院的御史不能有上级领导。
否则,整个都察院极有可能沦为一言堂,彻底丧失监督朝廷百官的初衷与意义。
刚才杨士奇对那名将求救血书置之不理的御史,也仅仅是出言厉声斥责,并没有将其革职查办。
就是因为他并没有当场将其拿下的权力。
要将其定罪,还要将事情上奏皇帝,由皇帝定夺。
然而,尽管杨士奇并非御史们的顶头上司,但他身为左都御史,乃是都察院的实际领头人。
又身兼政务大臣之职,深受陛下的信任与倚重。
在普通御史眼中,杨士奇威严赫赫,威势极盛。
众人平日里都对他敬畏有加,等闲之人绝不敢轻易与之为敌。
如今,这名御史竟公然站出来,言辞激烈地斥责杨士奇,自然引得众人纷纷侧目。
大堂内气氛瞬间紧张到了极点。
杨士奇双眼微微眯起,目光如利刃般冷冷地盯着他,正要开口回应。
就在这时,大堂外突然传来一道清脆嘹亮的声音:
“圣旨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