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重生韦小宝之逍遥江湖 > 第39章 文化革新尝试

重生韦小宝之逍遥江湖 第39章 文化革新尝试

    文化革新尝试

    在时代的苍穹之下,历史的巨轮正缓缓碾过岁月的辙痕,风云变幻的浪潮层层翻涌,无情地拍打着古老华夏大地的每一寸角落。韦家,这个历经风雨洗礼,在江湖与朝堂都颇具影响力的家族,宛如一位屹立于时代潮头的了望者,凭借着敏锐到极致的洞察力,率先决然地迈出了勇敢无畏的一步——全力支持学堂引入西方学科,矢志培养出顺应时代潮流、能够扛起民族复兴重任的新式人才。

    往昔,传统学堂仿若一座封闭的文化堡垒,书生们整日如苦行僧般埋首于经史子集,口中念念有词,诵读着“之乎者也”,他们为能在科举考场上笔走龙蛇、一朝金榜题名而焚膏继晷、刻苦研读。在那昏黄的烛光下,一个个瘦弱的身影沉浸于圣贤的教诲,将青春与热血全部倾注于对儒家经典的阐释与传承之中。然而,韦家资助的学堂却仿若一阵凌厉的新风,悍然打破了这一延续千百年的固有模式,大胆无畏地引入了天文、地理、物理、化学等源自西方的新鲜学科。

    课堂之上,先生们的授课方式焕然一新,不再仅仅局限于讲解儒家经典的微言大义。他们手执教鞭,站在摆满新奇教具的讲台前,借助精美的地球仪,带领学生们踏上一场环球之旅,领略世界的广袤无垠,知晓五大洲、四大洋那错综复杂的分布,让学生们仿若亲身乘船远航,眼界豁然开朗;利用简易却功能不凡的天文望远镜,在晴朗的夜晚,带着学生们走出教室,仰望浩瀚星空,窥探宇宙的深邃奥秘,认识哥白尼震撼世界的日心说、开普勒精妙绝伦的行星运动定律,学生们眼中闪烁着好奇与惊叹之光,仿若触摸到了苍穹的神秘脉络;通过形形色色的实验器材,演示物体的浮力如何让钢铁巨轮浮于水面、杠杆原理如何四两拨千斤撬动重物,展现化学变化中物质的奇妙转化,酸碱中和的神奇反应让学生们目瞪口呆,沉浸于科学的魔幻世界无法自拔。

    这一革新之举,仿若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瞬间激起千层浪,对传统科举制度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长久以来,科举在无数文人心中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登天之梯,是踏上仕途、光大门楣、实现人生抱负的唯一正统途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读的便是四书五经,写的便是八股文章,这是通往荣华富贵、功成名就的康庄大道。如今,新式学堂培养的人才,知识体系与思维方式截然不同,他们关注的是科学技术如何改变世界、世界大势的风云变幻,而非局限于诗词格律的工整对仗、圣贤言论的反复揣摩。

    消息仿若插上了翅膀,以燎原之势传开,文人阶层顿时炸开了锅,一场激烈到白热化的论战随之如火山喷发般爆发。保守派文人仿若被触怒的卫士,痛心疾首,他们身着长衫,手抚胡须,踱步于书院回廊,引经据典,痛斥西方学科为“奇技淫巧”,认为这会扰乱学子们的心智,让华夏正统文化遭受侵蚀,如洪水猛兽般吞噬掉千百年的文化传承,大声疾呼“祖宗之法不可废,科举制度乃国之根本”,那悲愤的神情仿佛在扞卫最后一道文化防线;革新派则大多是年轻气盛、满腔热血的青年才俊,他们目光炯炯,迎着保守派的怒火迎难而上,列举西方列强凭借科技进步船坚炮利,在全球横行霸道、肆意掠夺,而大清却因科技落后,只能被动挨打、割地赔款的残酷事实,强调若不学习西方先进知识,国将不国,民族危在旦夕,言辞恳切而激昂。双方你来我往,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文章檄文如雪花般纷飞于各大书院、报馆,舆论场上硝烟弥漫。

    身处风暴中心的韦小宝,面临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巨大压力。江湖上,部分抱残守缺的旧势力指责他离经叛道,破坏传统,仿若江湖秩序的叛逆者,他们在江湖酒馆、茶楼中肆意诋毁,煽动一些不明就里的江湖人士对韦家侧目;朝堂中,一些深受传统观念熏陶的老臣也对他侧目而视,认为他此举是在动摇国本,在朝堂之上窃窃私语,妄图联名上书弹劾。但韦小宝岂是轻易会被困难吓倒之人?他深知,时代的洪流奔腾不息,若固步自封,大清唯有灭亡一途。于是,他力排众议,展现出非凡的勇气与决断。

    一方面,他利用自己在江湖和朝堂苦心经营多年的人脉,不顾路途奔波劳顿,四处奔走,如同一位不知疲倦的游说者。他踏入权贵们的府邸,在华堂之上,与他们把酒言欢,而后晓以利害,用通俗易懂的话语阐明新学的益处,从西方科技如何助力国家富强,到新式人才如何为朝廷分忧,条分缕析,让权贵们心中的成见逐渐松动;另一方面,他为新式学堂的学子们提供坚实到如同堡垒的庇护。无论是资金上的支持,他不惜动用韦家多年积攒的财富,确保学堂教学用具、书籍资料的充足供应,让学子们不缺学习资源,还是安全上的保障,他从江湖中挑选出得力人手,这些人手个个武艺高强、忠心耿耿,派遣他们护卫学堂,日夜巡逻,防止保守势力因愤恨而采取的破坏行动。在他的努力下,新式学堂的学子们得以安心学习,新学渐渐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扎根发芽,虽饱受风雨侵袭,却顽强生长,宛如破土而出的春笋,为日后的社会变革悄悄积蓄着力量,点亮了民族走向复兴的希望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