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我做导演那些年 > 第1章 林麦冬

我做导演那些年 第1章 林麦冬

    【前言:本书剧情相对慢热,行文严谨,用词考究,适合静下心来慢慢听读;写书不易,望诸君多好评,作者拜谢!】

    ——————————————————

    京城,9月底正是夏天的尾巴,太阳火辣辣的烘烤着地面,林麦冬勉强缩在花坛边的阴影里,看到前方的空气都在扭曲。

    “这要打个鸡蛋,恐怕直接就熟了吧!这鬼天气可真热!”

    胡思乱想着,林麦冬挪了挪屁股,让自己单薄的裤子和娇嫩的皮肤,离热腾腾的花坛水泥砖远一点。

    免得一会儿散发出烤肉香。

    姿势别扭的傻坐一会儿,与花坛隔阳光“火海”相望的红砖小楼,大门终于打开,一个高瘦的年轻人一溜烟小跑出来。

    单薄的凉鞋无法抵御铁板烧一般的地面,年轻人大呼小叫:

    “好烫好烫……大热天的喊我出来干啥。”

    林麦冬冲来人翻个白眼儿:“别废话,有正事找你帮忙。”

    “什么正事?不会还去捣鼓你那个剧本吧,大哥,要不要这么拼啊!”

    年轻人哀嚎着,林麦冬则一时间有些出神。

    这里是北电校园,1996年,信息传递和车马还没有那么快的年代。

    大半年前,林麦冬回到了这个时代,最初他还是很抗拒的,一个是他已经习惯了“未来”的科技便利和生活方式。

    突然回到这个没有智能手机,快递物流极慢,网络也很原始的年代,那真是干什么都很别扭——连早晨醒来缩在被窝里刷短视频看小说都无法享受,太折磨了!

    其二嘛,则是重生前的他不算什么失败者,虽然没老婆没孩子,但那是他个人婚姻观的问题,生活条件还是不错的。

    按照正常轨迹,1996年正是他高中毕业上大学的时间段,因为学习成绩一直很普通,正常轨迹的林麦冬,最终只是上了一个平平无奇的二本计算机专业。

    4年混下来,什么都没学到,毕业后走上社会找到的工作也与专业完全无关,后来真正混出头,还是阴差阳错发现自己有点写作天赋,在网上写了一段时间网络小说。

    林麦冬也因此被一位伯乐看中,招去他的编剧工作室成为跟组编剧。

    再到短视频时代到来,半路入行的林麦冬,莫名其妙成了一个短剧编剧+导演……

    虽说路径充满槽点,但有一说一,林麦冬入行那段时间,刚开始发力的短剧行业还是很赚钱的。

    林麦冬不但因此小赚一笔,还从伯乐的编剧工作室独立出来,自己开了一家短剧制作公司,几年深耕,大富大贵谈不上,财务自由倒是勉强达到了。

    然后那枯燥乏味的提前退休生活,就在一场车祸中戛然而止!

    重生前,曾是网络小说作者的林麦冬,看到不少作者读者讨论过,如果一个人重回过去,人生经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利用信息差平步青云?

    抓住时代脉搏?

    走上人生巅峰?

    那些都只是畅想而已,真正经历过的林麦冬,可以用这大半年来的困惑与焦虑告诉你——你重生前什么样,重生不但不会变好,反而可能更差!

    比如,林麦冬重生后的时间,距离高考只有4个月……

    天可怜见,他都告别高考几十年了,高中课本一摊开,那一个个公式、题型、字母、课文,在他眼中就像天书一样。

    放弃学业,直接进入社会打拼?

    如果随身能带着一个可以查阅1996年-2024年的百科资料库,那么,这个想法倒也不是不行。

    可惜没有。

    所谓信息差,指望穿越者自己的脑子记住那么多信息,根本不可能,别的不说,未来大家都生活在信息茧房里,大数据推送分发的模式下,别说你的专业领域接触不到其他行业的信息,连上网娱乐,都看不到你兴趣之外的新闻……

    除此,仅有的几条发财路子,比如买企鹅阿里脸书苹果等科技股的办法,又需要手里有资金。

    最终,一筹莫展的林麦冬,不得不将目光放到自己重生前,最熟悉的行业上面!

    虽然他只是个网络小说作者,一个国产神剧编剧,一个半路出家的短剧导演。

    但四舍五入,也算娱乐圈吧?

    未来几十年生涯,他确实没记住彩票号码,也不看球,更没接触过什么地方什么时间拆迁,或者有发财的机会。

    可是作为半个行内人,他懂影视制作,有专业积累!

    他——可以当导演呀!

    于是,大约3个多月前,高三学子犹如地狱行军一般的紧张时刻中,林麦冬瞒着家里人跑来京城,报考北电导演系。

    幸运的是,本科的专业要求对真正的应届生,可能会比较难,但对重生前有过几年实践经验的林麦冬来说,专业要求反而是最简单的。

    短剧?短剧导演就不是导演了?

    一样要脚本,要调度,没区别嘛!

    总之,经历过迷茫和焦虑之后,直到真正成功考上北电,林麦冬在这个时代,才算找到一点参与感。

    “喂,想什么呢?”

    旁边好友的牢骚,把林麦冬从走神中唤醒。

    林麦冬看了好友一眼,他叫娄蒿,未来似乎没有混出头,反正林麦冬记忆里未来的娱乐圈没这号人。

    想想也不奇怪,未来北电96级只有表本班比较争气,其他专业都很拉胯,而且还是这一届最拉胯。

    往前数,94级有贾彰科,95级有伍拾贤、陈耳、卢川。

    往后数,97有郝毅,99有宁昊。

    以林麦冬未来混迹出来的老油子性格,能和娄蒿这种没啥“投资价值”,年纪又小的人交上朋友,除了他需要一个说话的人之外,也因为两人比较有缘——

    麦冬,中药材。

    蒌蒿,中药材!

    缘分啊。

    无视了小弟的大逆不道,林麦冬擦擦汗,望着阴影外的大太阳做了下心理建设,一边拍了拍随身的小包:“我剧本写好了,正准备拿去给那帮家伙看看,你帮我撑个场。”

    娄蒿表情惊讶:“你还真写了,真准备走老贾那条路啊?”

    这里的老贾,说的是贾彰科,94年读大二的时候,用一个平平无奇的剧本,加上他自己当枪手赚来的稿费,“忽悠”了一群电影兴趣小组的同学出钱出力,拍了一部叫《小山回家》的短片。

    短片最初没引起什么波澜,拍完在老贾宿舍放映的时候,放一半人就跑光了,搞得贾彰科和副导演很绝望。

    但戏剧性的是,这片子今年在香江国际电影节上,拿到了短片竞赛单元金奖。

    火了!

    消息传来后,北电立刻重视起来。

    等到林麦冬、蒌蒿这一届导演系入学的时候,老师和校领导三天两头向大家灌输老贾的事迹,还鼓励他们学习思路,学习模式。

    只要有好本子,敢拍,能在同学中拉起一支队伍,学校就支持。

    似乎希望再出一个能拿奖的导演苗子!

    入学后,娄蒿也跟着林麦冬加入了几个兴趣小组,只是他从没想过,林麦冬居然真的在学老贾的路子。

    “麦冬,我们才大一,刚入学还不满一个月……这能行吗?”

    娄蒿眼神里满是疑虑。

    “试试呗!”

    林麦冬说道:“反正老师也鼓励,不试试怎么知道行不行?”

    他费尽心思考进北电是为了什么?

    除了想要系统学习一下之外,还不是为了北电这个平台!

    如今有贾彰科珠玉在前,学校这个平台也给予重视,为什么不试试?

    上辈子林麦冬摸爬滚打几十年,对一句话理解最为深刻——人啊,出名得趁早!